蕭合達內心不屑李仁禮,表面上則滴水不漏,而且他和皇帝李乾順有過促膝長談。
這次統兵南下,除了奪回橫山舊地熙河四州之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削弱西夏部落的實力,加緊皇室集權。
西夏有三大姓,李氏,梁氏,仁多氏。
梁氏和遼國蕭氏差不多,向來是西夏皇后的人選,但自從李乾順登基後發生政變,梁氏一系被李乾順打壓的難以翻身。
甚至衛王李至忠還跑去遼國求親,目的都是剔除梁氏對西夏政局的影響力。
至於仁多氏,自從仁多保忠被閒置後,勢頭也被壓下去,但仁多氏背後靠著一個大部落,部眾多達數十萬人,被李乾順視為心腹之患。
明目張胆的削弱仁多氏的實力,勢必會引起仁多氏的不滿和反彈。
這次雪災卻是難得的良機,仁多氏部落受災嚴重,不得不出力給李乾順賣命來活命。
蕭合達和李乾順商量的明白,仁多氏註定要被當做炮灰消耗,所以李仁禮催促大軍南下奪取蘭泉城,充當先鋒的除了仁多氏部落沒別的人選啊!
按照西夏官制,分為兩廂十二監軍司,等於把西夏劃為十二個軍區,有著濃郁的軍事化管理色彩。
十二監軍司共有兵員四五十萬人,那是西夏國力鼎盛時期。
橫山戰役結束後,西夏兵力縮減到三十萬所有,看似不少,但分散到十二監軍司就有點捉襟見肘。
更讓李乾順忌憚的是仁多保忠做過兩廂監軍,仁多氏部落有四個副都統,七個監軍使。
用李乾順的話說,不把仁多氏打下去,西夏的皇帝姓氏都有可能要變了。
仁多部落的帳篷內,仁多保忠的侄子仁多楚青滿腹怨氣。
仁多楚青年紀不大,卻擔任西夏的御史中丞,官職只在宰相,樞密使之下,卻沒有執掌兵權,幾次向李乾順請命掌兵,皆被李乾順駁回。
以至於偌大的仁多氏部落,執掌兵權的只有垂垂老矣的仁多保忠,還有名無實,是個被架空的監軍。
仁多保忠在梁太后專權時期就被梁氏打壓,曾經想過投靠宋人,不是仁多保忠兩面三刀,而是被打壓的太狠了。
等梁太后政變失敗,仁多保忠以為處境會好轉,可李乾順的手段比梁太后有過之無不及,仁多氏部落的實力日漸衰落。
「我知道你對我接替仁多氏族長心有不滿,但你可知仁多氏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時?」仁多保忠一臉頹然的對侄子仁多楚青說道。
仁多楚青官拜西夏御史中丞,豈能是草包,李乾順對仁多氏的步步緊逼,處處削弱,幾乎擺在檯面上。
「叔父,這次西夏十之七八的部落集結南下,只官軍就近十萬,偏偏還要仁多氏做前鋒,這是擺明了把我們當炮灰,消耗仁多氏的實力啊!」
仁多保忠嘆息一聲,「你現在知道我當初為何有了投宋的心思吧!我們身為党項貴族,起兵建國的三支之一,如今已經被當成了外人。」
仁多楚青沉默不語,投宋?也不是那麼好投的。
如今西北諸多將門世家和仁多氏的仇怨太大,那是解不開的仇疙瘩。
叔侄二人正在為仁多氏的前途憂心的時候,舒王李仁禮的命令傳來。
仁多氏部落過卓囉城而不入,統兵繼續南下直抵蘭泉城,限令三日之內攻下蘭泉。
仁多保忠叔侄心裡的怨氣剛生出來,仁多氏的斥候送來急報,在喀羅川南岸發現大隊行軍痕跡,斥候判斷行軍的方向是蓋朱城。
把李仁禮的人送走,仁多楚青罵娘爆粗口,「叔父,這哪是把我們當炮灰,分明是讓我們送死啊!」
仁多保忠沒發脾氣,起身在帳篷內來回踱步,等仁多楚青的氣兒消的差不多了。
他站在仁多楚青面前說道:「我在橫斬之役結束後,曾經和童貫通過書信,與李茂也有過幾面之緣,另外被俘虜的党項人也有斷斷續續的聯繫,如果李乾順準備置我仁多氏於死地,那就投宋吧!」
仁多楚青並不願意投宋,但眼下的形勢,投宋已經成了不多的選項之一,「叔父,我們有這個心思,可部落內的那幾位,怕是不容易說服啊!」
仁多保忠冷哼一聲,「他們還想著做党項貴族的美夢呢!殊不知脖子上已經被李乾順架了刀,那就讓他們去做炮灰好了。」
李仁禮的命令不好違背,蕭合達更是陰險毒辣,那些不和仁多保忠叔侄一條心的仁多部落酋長,正好拎出來應付蕭合達等人。
仁多保忠把幾個頑固不化的部落酋長推到前面,隨後當著仁多楚青的面寫了兩封信。
「這兩封信分別是送給童貫,還有在信安軍的党項人保利忠,保利忠如今是信安軍的馬軍副指揮使,在李茂面前能說得上話,叫幾個信得過的人,把信送過去。」
仁多楚青沒有別的辦法,只當多一條退路吧!
他心裡還想著萬一這次奪回河湟之地和橫山,仁多氏立下如此大功,李乾順未必敢趕盡殺絕,除掉仁多氏大夏等於丟了一條膀臂,自毀長城。
且不提仁多氏內部的勾心鬥角,與皇室李氏的齷齪,當仁多氏的前鋒饒過卓囉城的時候,劉法的人馬也踏過了喀羅川。
在蓋朱城休整了幾個時辰,西軍伺候發現了仁多氏部落的蹤跡。
劉法此時已經知道西夏主力近十萬人逼近蘭泉方向,當機立斷下令撤出蓋朱城,連蘭泉城都不再理會。
準備北上輕取統安城避開西夏主力兵鋒,同時派出三路人馬,緊急聯繫种師道,折可求,甚至姚古,通報西夏軍主力大舉南下的消息。
西夏軍主力兵不血刃拿下蘭泉城,儘管已經是一座空城,但也大大激發了西夏軍的士氣。
同時河湟之地又傳來好消息,六七個西夏部落的人馬,已經驚占河湟舊地。
唯獨讓蕭合達不爽的是仁多氏非但沒有消耗,沒有折損人馬,反而立下先鋒之功,讓仁多氏在諸多部落和西夏軍將中出挑,給打壓仁多氏增加了不小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