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二章 李助的江湖道義

  沈安看完劉敏寫的書信,立即用火燒掉了,但心裡卻無法平靜下來。

  如果事情真的按照信中所說,他沈安豈不是不費吹灰之力,搖身一變成為三家之主。

  「茲事體大,容我再想想,淮西來人暫且安頓好,千萬別走露了消息,否則我第一個砍了你的腦袋。」

  沈安呵退沈毅,起身來回踱步,顯然內心難以做出決斷。

  沈安喜歡讀史,最熟悉最喜歡的便是三國志,而他自身所處的環境和三國也有點類似。

  段家堡一家獨大,還是最近十幾年的事情,以前三家身份地位差不多,能達成微妙的平衡,再加上聯姻和血親,關係非常牢靠。

  但現在有些像是處於三國末期,段家堡就是曹魏,一家獨大,段二狼子野心堪比司馬兄弟。

  最近兩年感覺尤甚,賺錢的買賣基本上都被段家堡把持。

  柳家莊和沈家莊的財源縮水的很嚴重,最大的收入是每年的米糧。

  柳元就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劉阿斗,還指望能娶到段三娘從中分一杯羹。

  而沈安自比孫權,當然不想柳家莊和沈家莊都歸了段家堡。

  一直以來沈安都在等待一個機會,可是當機會擺在他面前,他才覺得機會和風險成正比。

  贏了是以蛇吞鯨,輸了鐵定一無所有,所以這個決心委實不好下。

  「飯要一口口吃,不能表現的太明顯,必須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沈安斟酌良久,鋪開紙張寫了一封信,封好之後讓沈毅送給了淮西來的賊匪頭領。

  沈安的書信內容非常簡單,清楚的點明了段家堡地下秘道的位置,這在三家都是最高機密,沈安能知道這條秘道所在,還是他父親告訴他的。

  李助看過沈安的密信後,終於覺得送出去的金銀沒白給,有這條秘道在,破段家堡易如反掌。

  就在李助準備分兵派將的時候,杜壆帶著殘兵敗將前來匯合,李助少不得又是一番安慰。

  「杜兄弟沒事就好,咱們兄弟吃了虧,找補回來就是。」

  李助讓杜壆坐下,環視左右道:「此次二打段家堡,我軍將近兩萬五千人,勝利是必然的,由我率領中軍正面吸引段家堡的莊客,慶哥帶著劉以敬,上官義等兄弟從秘道潛入,裡應外合打開段家堡大門……」

  杜壆皺眉打斷李助的話,「哥哥,什麼秘道?我們要挖掘地道嗎?」

  「剛才忘記和杜兄弟說了,我們已經掌握了段家堡的秘道位置,從堡外可以秘密潛入,所以這次二打段家堡,時間定在掌燈之後。」

  李助把從沈安那裡買來秘道消息的經過告訴杜壆,杜壆心裡咯噔一下。

  他剛剛答應李茂做臥底潛伏者,沒想到段家堡那邊就出了個叛徒,隨即又想到沈安有理由這麼做。

  淮西不可能占據段家堡久守,那麼淮西大軍離開之後,段家堡的一切豈不是都變成了沈家莊的產業,這一招借刀殺人端的爽利。

  杜壆哪還有心思聽李助安排布置,想著怎麼能把這個消息傳遞給李茂。

  可思量了半天,他根本沒有機會給李茂通風報信,與李茂的約定只有二人知曉,就連小舅子袁朗都蒙在鼓裡。

  誰人能信?難道讓他出走前去段家堡報信嗎?

  李助把任務安排妥當後,對王慶和杜壆說道:「兩位兄弟慢走,我還有話說。」

  大帳里只剩下了李助三人,氣氛有些異樣,誰也沒先開口再說什麼。

  李助見二人不問,只能先開口道:「慶哥和杜兄弟不是外人,雖然大家都一個頭磕在地上,但論感情,還是我們三個最親,淮西起事後,其他兄弟也愈發疏遠了。」

  王慶心裡微微有些不滿,什麼叫疏遠?還不是你李助擺出了頭把交椅的派頭。

  杜壆的心思完全不在這上面,分心考慮怎麼才能把段家堡秘道的消息告訴李茂知曉。

  否則段家堡一破,他報仇雪恨就是一場空。

  李助扯了些兄弟感情和情義,最後吧嗒吧嗒嘴,「這次攻打段家堡,不論成功還是失敗,我們必須往西撤退。」

  王慶和杜壆皆是一驚,這和他們之前的想法迥然不同。

  奪取房州和荊南後,商量好的東進奪取江南西路,拿下江寧府,怎麼變卦了?

  李助無奈道:「我來的時候,酆泰拿下南豐,繳獲了一批官府的公文,江南東路一帶有摩尼教正在謀划起事,本著江湖道義,我們也不該去人家的地盤搶食。」

  杜壆終於把注意力集中起來,心下對李助很是失望。

  江南東路不但富庶,而且深受花石綱荼毒,只要淮西眾人前去扯旗,必定應者雲集,輕易可聚百萬之眾。

  李助卻因為江湖道義放棄東進,當造反是小兒過家家嗎?

  李助接著說道:「向西我們可以謀奪五代十國時的南平之地,如今我們手中已經有了房州,荊南和南豐,拿下峽州不費吹灰之力,再南下奪取江陵府和鄂州,控制住大江水道,上可圖謀巴蜀,下可觀望江南形勢,此乃有勝無敗之局,兩位兄弟以為如何?」

  人都是會成長的,李助以前只是個打板算卦的先生,靠糊弄人混口飯吃。

  但是隨著他掌控了淮西綠林,被人推上頭把交椅的位置,眼界開闊之後想法和做算命先生時大相逕庭。

  這種進步連他自己都能感覺到,有時候還恍惚自己是真龍天子,解萬民於水火的開國明君呢!

  王慶第一個贊同,因為李助的謀劃和他不謀而合,現在山頭已經立了起來,還有表弟雷應春的奧援。

  所以他求穩,慢慢的取代李助的位置是上策。

  杜壆則不然,換做沒有和李茂交流之前,他會極力反對,李助的想法很美好,但是現實往往很殘酷。

  南平之地奪下容易,想要守住純粹是痴人說夢。

  荊南,歸州,峽州地域狹小,但卻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一旦這條咽喉之路被卡住,官府必然大兵壓境。

  等到那個時候,面對官府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大軍的圍剿,淮西眾人能活幾個?

  別說其他官軍了,如果讓李茂掛帥指揮圍剿淮西賊匪,以李茂手下禁軍的戰鬥力,還有那平地生雷的妙法。

  淮西眾人能落個全屍都是上輩子積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