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陣戰(二)

  第4章 陣戰(二)

  「列陣!……二連、四連、五連列陣」

  「……排五列橫隊!」

  「炮兵架設發射陣地!」

  「龍騎兵連於陣後待命!」

  「……」

  次日,正午時分,第三混成營行進至一處空曠的戈壁地帶時,阿曼人便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低矮的丘陵上,黑壓壓一片,緩緩地朝齊軍逼來。

  訓練有素的齊國官兵立時從行軍狀態轉入到戰鬥狀態,各部官兵在長官的指令下,迅速列陣,排成了一個大橫隊。

  從阿曼人的陣列後,隱約發現有數百騎兵,因而,齊軍的橫隊排成了稍稍厚實的五列,以防騎兵的衝擊。

  齊國陸軍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並且在無數場戰爭的洗禮下,步兵線列戰術已經非常成熟了。戰鬥時,一般會使用三種戰術:線列、方陣、縱陣。其中線列是步兵會戰時組成橫排的線列,然後通過火槍齊射來增強火力密度。一般這個線列橫排會有3-4排,第一排跪射,第二排戰射,三四排作為人員補充。這樣的密集火力,可以很好的發揮燧發槍的火力優勢,同時每個士兵之間又保持較為疏鬆的距離,使得士兵不會受到對方密集火力的大面積傷害。

  方陣則是3-4排線列步兵圍成的空心方陣,這是專門針對敵方騎兵在空曠地帶發動四面突襲而部署的陣列,每一個方陣步兵都是要經過嚴格的勇氣訓練,做到能夠直面騎兵的衝擊還能去用刺刀戳刺馬匹,才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線列步兵。

  而縱陣,是方便步兵進行移動奔襲的方陣,齊國陸軍在行軍時都是統一採用用兩分距縱隊或四分距縱隊。在進入戰場後,便能迅速轉變隊形,展開對敵攻擊。

  除了步兵線列方陣,齊國陸軍根據作戰規模和所面對敵軍實力,還會有大量的輕步兵(即獵兵)、騎兵和炮兵與方陣相配合,這樣的戰鬥模式在這個時代除了遇到同等的對手、採用同樣戰術硬碰硬,幾乎是無解的。

  對於齊國陸軍中最小的編制——連來說,只有一種隊形,那就是三列橫隊。橫隊、縱隊、方陣等隊形是對營以上編制單位而言的。

  所謂營橫隊、營縱隊、營方陣其實就是營級長官將所含三列連橫隊進行變換、組合和排列的產物。將所有三列連橫隊排成一個大橫隊,就是營橫隊,這種陣型的優點是便於發揚火力,缺點是對地形和紀律要求非常敏感,移動速度慢而且非常難保持隊形的整齊。

  不過,第三混成營所在的位置卻是一片極為空曠的戈壁地帶,幾乎沒有任何遮攔,倒也方便了部隊列陣迎敵。唯一不利的因素,可能就是敵軍從南面的丘陵方向衝來,使得齊軍官兵不得不迎面正午刺眼的陽光。

  「狗日的,阿曼人還真是選了一個最好的攻擊時間。」連長俞元斌手搭涼棚,眯著眼睛,朝數百米外的阿曼陣列望去,「這大中午的,硬是不讓老子歇一下!……咦,那些沖在前面的是波斯人嗎?」

  只見前方有多達數千平民裝飾的波斯人,哭喊著,驚叫著,在阿曼士兵刀劍的逼迫下,朝齊軍陣列湧來。凡是停步不前,或者跌倒在地的波斯人,均被殘暴的阿曼人揮起一刀,將其砍殺,從而引得整個隊伍更大的躁動。

  阿曼人竟然將俘虜的波斯人全部當做沖陣的炮灰!

  「開炮!」第三混成營營長、宣節校尉(少校)閆少武放下望遠鏡,然後面無表情地下達了命令。

  「轟!轟!……」

  五門55毫米口徑的輕型陸軍炮(相當於同時代的4磅火炮)依次打響,但只有兩發炮彈準確地落入密集的人群之中,破碎的彈片,四下飛濺,立時掀翻了十數人,將整個衝鋒的陣勢攪動得更加混亂。

  「轟!轟!轟!……」

  經過兩輪校射後的火炮打得愈發猛烈,炮彈也從最初的球形爆炸彈,轉換到榴霰彈,給予敵軍大量殺傷。排在前面的波斯人炮灰不顧阿曼人的彈壓,開始四散奔逃,將隱在後陣的阿曼軍隊暴漏在齊軍火力之下。

  「前方發現阿曼人的駝炮,正在快速逼近我軍!」

  「敵軍分出兩部,朝我軍兩翼實施包抄!」

  「敵軍騎兵動了!他們正在向我軍後方迂迴!」

  「……」

  閆少武站在一輛輜重車的後面,一邊觀察著前方敵情,一邊默默地計算盤桓著敵我雙方所處的形勢。很明顯,阿曼人此時占據了天時和地利,試圖以其稍據優勢的兵力,在這片戈壁灘上,以四面圍攻的方式,將第三混成營聚殲於此。

  哼,土雞瓦狗般的戰力,竟然想打一場完美的圍殲戰!

  也不怕崩碎了滿口的牙?!

  「將三門火炮轉移至北側方向,轟擊敵方騎兵!」

  「獵兵出擊,自由射擊。待敵軍進抵二百米範圍後,迅速撤回!」

  「全軍變陣!……列空心方陣!」

  「……」

  藉助著波斯人炮灰的掩護,阿曼人成功抵近齊軍陣列三百多米遠的位置,隨即開始加快步伐,準備發起最後的決死衝鋒。

  「砰!砰!砰!……」

  不斷轟鳴的火炮,以及不時響起的火槍聲,讓快速行進的阿曼士兵無不感到頭皮發麻,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恐懼。

  都說齊國人銃炮犀利,火力強大,甫一接戰,果如傳言那般。明明對方沒有幾門火炮,但炮彈卻打得又快又急,射速達到每分鐘兩發的驚人頻率。而且,齊軍火炮打的也異常得准,專往人群密集處轟擊。這使得阿曼軍的衝鋒隊列早已不成陣型,幾乎是以散兵的形式朝齊軍撲來。

  沖在他們前面的數千波斯俘虜已經盡數跑散,漫山遍野得到處都是,而那些沖至齊軍陣列的波斯人炮灰,無一例外地被射殺於陣前,或者被刺刀捅翻在地。

  「真神會保佑我們!讓我們以無比堅毅的勇氣,衝過去,殺死對面所有的惡魔!」阿曼前軍統領薩拉赫·葉海亞高舉著彎刀,大聲地呼喝著。

  在戰前,根據阿曼素丹王國駐基什姆島總督亞辛·謝亞迪的作戰規劃,他們先以波斯炮灰為先導,衝擊齊軍陣列。若是能擾亂齊軍部署,那是最好不過。全軍將會趁勢殺入齊軍陣中,與齊軍展開短兵相接,憑藉兵力優勢,盡殲這股敵人。

  假如波斯人炮灰無法撼動齊軍陣列,那麼隱於其後的阿曼軍隊也能籍此掩護,快速接近齊軍陣列。作為先鋒部隊,薩拉赫·葉海亞將率領一千六百餘阿曼士兵以決死的姿態,從正面和兩翼發起猛烈進攻,最大程度吸引齊軍的注意力。

  而騎兵統領阿里·阿爾·賈布里則率領三百餘騎兵,迂迴機動至齊軍後方,趁齊軍陷入膠著之際,給予齊軍毀滅性的打擊。

  在總督亞辛·謝亞迪看來,這股齊軍人數僅四百餘人,不到阿曼軍的五分之一,而且這裡地形平坦,一旦陷入他們的四面圍攻,很有可能被阿曼軍盡數殲滅。

  如此,他們便能一舉擊敗強大的齊國軍隊,從而打破齊國人不可戰勝的神話傳說,這將極大地振奮和鼓舞阿曼王國的軍心士氣。

  此戰獲勝的關鍵,就在於前軍衝鋒的決絕,為繞到齊軍後方的騎兵提供最為有利的沖陣機會。只要破開了齊軍陣型,在這片無遮無攔的隔壁灘上,沒有任何庇護的齊軍將成為他們待宰的羔羊。

  「砰!砰!砰!……」就在前軍統領薩拉赫·葉海亞身先士卒,高呼著「真神偉大」的口號,帶領部下奮力地朝齊軍陣列衝鋒時,幾聲清脆的狙擊槍聲響起,兩顆彈丸射入了他的身體,悶哼一聲,便一頭栽倒在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