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陣戰(一)

  第3章 陣戰(一)

  大齊泰平十七年(1721年),九月十九日,基什姆島。

  齊國人用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陸續攻占了拉臘克島、亨賈姆島,殲滅阿曼軍隊六百餘,擊沉和俘獲大小船隻四十餘艘,剪除了基什姆島的所有外圍防禦,徹底將這座面積達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大島孤立起來。

  這座島嶼,東西狹長,南北較窄,幾乎與大陸海岸平行伸展,整個島嶼的海岸線曲折,除西北部邊緣的沙質海灘和淤泥灘外,一般都是岩岸。島上幾乎全是平頂丘陵,最高不超過三百米。島上氣候乾燥,土地貧瘠,東南岸有幾處礦鹽,薩法維王朝曾經在那裡設立了幾個礦場,為大陸提供食鹽。

  基什姆島是海灣(波斯灣)中面積最大的島嶼,扼荷姆茲海峽出口,又為阿巴斯港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極為重要。1622年,阿巴斯一世在許諾給予「報銷路費」和全部開支為條件,邀請英國東印度公司出動數艘武裝商船,幫波斯人奪回了這座被葡萄牙人占據長達一百年的島嶼。

  波斯人在戰鬥結束後,雖然在英國人的斡旋下,將殘餘的葡萄牙人禮送出境,但他們卻幾乎無差別地屠殺了所有本地居民,以此作為他們長期協助葡萄牙人作戰的報復。後來,薩法維王朝陸續往這座島嶼遷移了四千餘百姓,並派駐了一千二百人規模的軍隊,牢牢地將這座島嶼掌控在手裡。

  然而,隨著薩法維王朝的日益衰落和軍備的廢弛,駐守的軍力陸續被抽調和裁撤,以至於在數年前,使得阿曼人輕鬆地攻占了這座島嶼。他們殺死了所有的波斯官員和駐守軍隊的將領,把島上的波斯人全部貶為奴隸,還驅使著他們在島上大興土木,除了將原有的堡壘進一步加固外,還分別在島嶼的東北端和西北端另外修建了兩座沿海要塞,擺出一副長期占據的架勢。

  野心勃勃的阿曼人還在一年前,將位於島嶼東端的主要港口進行了一番擴建,準備將這裡打造成一座攻略波斯的海上前沿基地。

  但是,隨著齊國人的到來,阿曼人的一切努力皆化為泡影。

  荷姆茲島、拉臘克島、亨賈姆島等幾個小島,面對戰力強大的齊國軍隊,阿曼人精心打造的幾處外圍防線並未給對方造成太多的困擾,甚至抵抗的時間都未超過三天,便均告陷落。

  在這種情勢下,部署在基什姆島上的兩千餘阿曼軍隊,立時陷入兩難境地。想撤離該島,返回本土,卻因為無法突破齊國海軍戰艦的攔截和圍堵。而要堅守到底,與攻上島嶼的齊國人拼命,力戰至最後一人,似乎也不太現實。人家在火力強大的艦炮掩護下,可以非常從容地將一門門攻城重炮拖上岸來,然後抵在他們據守的堡壘前,慢慢地將其轟塌,把所有人都埋葬在炮火轟擊後的廢墟下。

  甚至,齊國人為了省事,可能根本就不需要派出登陸部隊,僅以戰艦封鎖整個島嶼,也能將他們給徹底困死。要知道,這座島嶼的土地太過貧瘠,只能種植一些蔬菜、甜瓜和椰棗之類的作物,至今也未能實現糧食自給。在沒有任何外來物資的支援下,恐怕連三個月都無法支撐。

  當然,阿曼人也可以將島上的所有波斯人殺死,利用他們省下的口糧,或許能多支撐一段時日。

  或者,在齊國人發起登陸作戰時,攜帶所有的物資糧食,躲到內陸深處,與齊國人展開一場漫長的游擊戰。

  那麼,然後呢?

  「然後,他們可能隱藏在內陸深處,吸引我們前去搜尋並追擊。」登陸部隊總指揮官羅占平輕蔑地說道:「這座島嶼地勢足夠寬廣,若是要徹底剿滅島上的阿曼人,我們可能不得不採取分兵進擊的策略,以期獲得他們的蹤跡。在這種情勢下,他們反擊的機會就來了,會以優勢兵力聚殲我落單的搜尋小隊。」

  「長官,那我們還需要主動出擊嗎?」一名情報參謀官輕聲問道。

  「以你們的測算,阿曼人在沒有獲得任何補給的情況下,可以堅持多久?」

  「長官,阿曼人將基什姆、德爾格萬、拉夫特等幾處據點的所有物資補給全部帶走了。按照他們擁有的兩千至兩千五百人的規模來計,在未獲得任何外來支援的情況下,最少可以堅持兩個月。若是以滿足最低需求來算,或許可以再多熬一兩個多月。」

  「我們沒有多餘的時間跟他們耗下去。」羅占平搖搖頭說道:「阿曼人已經在海峽對岸調集軍隊,準備攻擊我們的沙州總督區,以期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所以,我們必須以雷霆之擊,快速解決這座島上的阿曼人,然後移師沙州。」

  沙州總督區,原為奧斯曼屬地哈薩地區(今沙特東部地區及卡達)和巴斯拉省沿海地區。在三十年前,奧斯曼人未能如約償還到期的一億阿克切(約270萬元)貸款,除了將突尼西亞的稅收轉包給齊國外,還將上述地區以債務的名義抵給了齊國。

  沙州總督區氣候炎熱,土地貧瘠,除了採珠和畜牧,並無像樣的產出。以至於,這麼多年過去了,齊國還並未朝這裡大規模移民,也沒有建立嚴密的殖民管理體系,仍舊以地方部落自治的模式,維持當地的統治秩序。偌大的一片地區,僅有一支三百人規模的齊印僕從部隊駐守,象徵性地宣示齊國在該地的主權。

  這裡雖然是一塊鳥不拉屎的地方,就算讓阿曼人占了,也未必會造成太大損失。但是,齊國作為印度洋地區的霸主,要是海外領地被一個地方土著國家給奪占了,那可就臉丟大發了!

  因而,羅占平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肅清基什姆島上阿曼人,然後將部隊調至巴林群島,予以該地的阿曼軍隊重創,最好是能將其素丹國王逼到談判桌上來,規規矩矩地服從齊國人對該地區的秩序調整。

  9月22日,根據島上波斯人提供的情報,羅占平獲悉在基什姆堡西南十五公里的地方,發現阿曼人的蹤跡,遂命第三混成營營長、宣節校尉(少校)閆少武率所部四百二十名官兵前往該地,殲滅阿曼軍隊。

  齊國目前依舊延續了建國時就形成的「大海軍,小陸軍」的建軍模式,在海軍規模已經膨脹至戰艦數量達二百三十餘艘,海軍專屬基地三十餘處,官兵人數超過六萬五千餘的情形下,陸軍人數才不過四萬出頭,軍費占比還不到人家海軍的三成。

  整個陸軍體系分為海外駐屯軍(殖民地的僕從部隊也歸屬駐屯軍統轄)和機動野戰軍團,雖然全軍被編為二十個團(其中五個團為空架子團),但最基本的戰術單位仍舊為營,根據戰區環境的不同,一般包含5到8個連,人數從500多人到800多人不等。

  106團第三混成營就屬於陸軍機動野戰軍團,編制為八個連,四個龍騎兵連和四個步兵連,員額八百四十人,分駐劍門堡(今葉門亞丁市)和泰興堡(今位於埃及西奈半島南端的沙姆沙伊赫市)。

  此次征伐阿曼人,齊國只調動了駐劍門堡的四個連,在來自印度莫州的三個僕從營的配合下,對阿曼實施一次有限的軍事打擊。

  第三混成營接到命令後,隨即便攜帶五門輕型陸戰炮和四天的補給,以奔襲的速度,朝阿曼人所在的位置快速行進。

  「長官,我認為阿曼人故意在距離我們駐紮的基什姆堡僅十幾公里的地方出現,恐怕是為了將我們的部隊引出去,然後集中其優勢兵力,對我軍發起突襲。」行軍途中休息時,李延良一邊不斷抹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邊向自己的連長俞元斌小聲地匯報。

  「你以為上面的長官不知道阿曼人的小伎倆?」俞元斌看著這名年輕的陪戎校尉(少尉)一副已經識破敵人詭計的興奮表情,宛如他數年前剛從軍校畢業的模樣,不禁有些好笑。

  「啊?」李延良愕然地看著自己的長官,期期艾艾地問道:「既然長官們明知道阿曼人是採取的……誘敵之計,那為何……為何還要命令我們出城追擊他們的行蹤?」

  「李校尉,難道你沒發現執行此次出城追擊任務的部隊,都是我大齊陸軍嗎?」俞元斌微笑著提醒道。

  「是呀,出城的都是我大齊陸軍官兵,那些印度僕從兵一個都沒帶出來。但是,這跟我們中了阿曼人的誘敵之計,有何……關係?」

  「李校尉,伱認為阿曼人要一口吃掉我們四百多人,需要動用多少兵力?」俞元斌看著一臉茫然的李延良,搖搖頭說道:「以阿曼人和我們之間的裝備差距,想要完全擊敗我們,或者對我們予以重創,最少也要出動四千人以上,而且,他們還得有一支精悍的騎兵部隊。你覺得,在這個島上阿曼人部署的軍隊有這般規模嗎?」

  「萬一,他們的部隊真的有四千人以上呢?」

  「呵呵……」俞元斌笑了,伸手拍了拍李延良的肩膀,「在戰場上謹慎小心,並且還具有料敵從寬的心理,固然是一名帶隊軍官的基本素養。但是,我們在戰鬥中,一定還要考慮實際的戰場形勢和地理環境。在這座貧瘠的島嶼上面,阿曼人不可能部署如此規模數量的軍隊。」

  「阿曼人雖然沒有這麼多數量的軍隊,但他們手中卻有數千名被俘虜的波斯士兵和平民。」李延良鄭重地說道:「在這種情勢下,阿曼人完全可以驅使這些波斯人向我們發起亡命的衝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