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暗戰

  第362章 暗戰

  9月19日,法蘭西角。

  「八時二十分。哦,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法屬聖多明戈總督路易斯·拉貝里從懷中掏出一隻產自齊國的金表,看了看時間,隨即走到辦公桌前坐下,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他接過僕人遞過來的熱咖啡,一邊慢慢的品啄,一邊翻看事務秘書一早就整理好的文件。

  陽光透過窗欞,斑駁地灑在紅木雕刻的桌案上,桌角鋪展著泛黃的地圖和滿是塗鴉的航海日誌。牆邊的書架上,擺放著整齊的卷宗和書籍,一旁的地球儀靜靜地旋轉,仿佛在訴說著這個殖民地背後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和遙遠的故土。

  總督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仿佛是在伴隨著遠處的海浪聲,節奏分明。他的目光突然堅定,似乎在決斷一項關乎重大的決策。

  「該死的齊國人!全都是他們,阻礙了偉大的法蘭西王國對聖多明戈島的進一步擴張。」拉貝里總督嘴裡低低地抱怨著。

  1492年,哥倫布首次抵達加勒比海時,因為其旗艦擱淺,不能將其他兩艘船上的船員盡數帶回西班牙,便在法國人目前所據的法蘭西角建納維達德城堡,暫以棲身。

  當次年哥倫布返回這裡時,發現堡內無一人存活,在傷心之餘,也沒忘正事,選擇在該島北海岸建立伊莎貝拉殖民地,聖多明戈島的殖民統治就此開始。

  1544年,由於一場可怕的天花,導致島上的原住民阿拉瓦克人近乎滅絕,這使得該島西部的種植園、牧場及礦場紛紛被西班牙人拋棄,該島西部遂成為荒蕪的無人區,並逐漸變成英格蘭、法國、荷蘭等國海盜的據點。

  到了1640年,隨著島上西部法國移民在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法國殖民者便將該地據為己有。

  雖然,西班牙人曾進行過幾次驅逐行動,但皆因為陷入歐洲大陸爭端而無法騰出太多精力,均被法國人擊退。

  到了1665年,法國政府宣布,該島西部為法國海外領地,並將其命名為聖多明戈。1697年西班牙同法國簽訂《勒斯維克條約》,將該島西部正式割讓給法國。

  法國政府考慮到在該地建立殖民地,因此不僅很注意制止海盜活動,而且勸說那些海盜「從良」,移居到殖民區,成為定居農民。

  到17世紀末隨著法國殖民者的不斷遷入,聖多明克已經成為美洲最富庶的殖民地之一。

  聖多明戈的主要作物最初是菸草和靛藍,後來是棉花、甘蔗。所有能被利用的土地都進行耕種,甘蔗種植在濕潤平原上,乾燥丘陵地種植靛藍,棉花地則分布在乾燥的平原上,偏僻且不能種植的地方也被用來養牛和養豬。

  但甘蔗是聖多明戈最主要的經濟作物,1730年這裡向北美和歐洲出口1500萬磅粗糖和1700萬磅白糖,為法國王室和政府提供了四百萬里弗的收入——而同期,偌大的新法蘭西領地的毛皮貿易才為法國政府提供三百到四百萬里弗的收入,堪稱法蘭西王國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

  不過,聖多明戈的甘蔗種植園主為了最大程度節省成本,基本上都是採用粗放的生產模式,很少會像臨近的齊屬瑞安地區那般建立完善的農田水利設施,完全是靠天吃飯,對經營數年的甘蔗田也不做任何土壤維護和施肥管理,純粹是掠奪式種植。

  要知道,甘蔗是非常損傷地力的,若不善加維護保養,數年時間便會導致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可能會導致土地徹底荒廢。

  但種植園主對此毫不在乎,新大陸有的是森林空地,甘蔗產量下降後,大不了換一片土地就是。

  這就導致,種植園主會對土地有著極度的擴張欲望,希望在殖民政府的主導下,奪占更多的土地,以滿足甘蔗種植園的貪婪需求。

  本來以憑藉法屬聖多明戈強大的實力,可以通過逐步蠶食的方法,最終將西班牙人給擠出去,從而獨霸這座富饒的島嶼。

  卻未曾想到,該死的西班牙人盡然把齊國勢力引入該島,將巴拉奧納港租借給他們,以此來制衡我們法國的擴張。

  在短短數年時間,齊國人從海邊不斷向內陸腹地延伸,並在去年十月在恩里基約湖西南方設立了一處據點,將法國繼續東進的腳步硬生生給擋住了。

  這讓那些急於擴張土地的種植園主大為不滿,紛紛向總督府建言,對齊國人採取必要的強力措施,逼迫他們退回至海邊,將那些「無主之地」盡數吐出來。

  若是聖多明戈沒有足夠多的土地儲備,如何繼續擴大甘蔗種植園規模,若是不增加甘蔗產量,擴大蔗糖出口數量,如何應對王室和政府越來越高的稅費徵收額度。

  更讓諸多法國種植園主惱恨的是,許多不堪虐待凌辱的黑人奴隸在選擇逃亡時,除了大部分隱匿於叢林密布的中科迪勒拉山中定居,組成被稱為「馬龍」的社區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黑人奴隸逃到了齊國人控制區,被齊國的移民和種植園主收留,然後心安理得地繼續使喚他們勞作。

  法國種植園主曾試圖上門索回逃奴,但毫不意外地遭到齊國人的無理拒絕,還信誓旦旦地聲稱,這些黑人奴隸都是自由人,有權選擇自己的服務對象。

  尼瑪的,神特麼的「自由人」!

  你們齊國人有本事將自家種植園裡配置的武裝護衛統統撤除,看看你們所屬的「僱傭勞工」會不會逃走?

  因為土地、逃奴,還有模糊不清的邊界,齊法雙方在這幾年裡是爭吵不休,時不時地發生一些武裝衝突。

  不過,在雙方殖民當局高層的約束下,這些衝突皆為小規模、低烈度的,很少會造成大的傷亡。

  無非就是逮住對方越境人員,狠狠暴揍一頓,然後剝光衣服,或者凌辱一番,便放對方歸去。

  當然,也有趁其不備,潛入對方境內,偷盜牛羊牲口,或者毀壞對方農田,想盡辦法將對方逼走,從而奪占對方的土地。

  數十年前,法國人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一點一點地侵占奪取西班牙人的領地,慢慢占據了島嶼西部地盤。

  但是,這招似乎對齊國人不怎麼管用,他們會據此針鋒相對,毫不退讓,對法國種植園主施以的各種手段會堅決的加以反擊。

  這使得法國人在與齊國人糾纏數年後,依舊未能突破恩里基約湖,眼睜睜地看著自家的甘蔗田因為掠奪式耕種,使得產量一年比一年少,收益更是大受影響,從而充滿了無盡的怨恨。

  反觀齊國人這邊,在渡過了初期的艱難開拓階段後,小日子過得卻是越來紅火。

  美洲和加勒比海島嶼雖然出產了大量粗糖,但製糖廠很少在當地進一步精煉這些粗糖。它們一般被運回歐洲,在安特衛普、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倫敦這些大城市精煉。

  粗糖通過精煉,可以細分成不同的品類。尤其是粗糖里還可以提煉出糖蜜,糖蜜可用於釀造朗姆酒。

  所以,歐洲糖廠獲得的收益幾乎與新大陸生產粗糖的糖廠收益相當。沾了製糖業的光,製糖副產品朗姆酒也成為風靡一時的商品。

  而齊國人來了之後,把種植與加工一體化的水平又提高到一個新的台階,直接就地對粗糖進行各種深加工,同時,很多來自漢洲本土的最新的技術和最新機器設備也都運用到製糖業。

  比如,法國人和西班牙人還在使用木製的碾子壓榨甘蔗時,齊國人不僅將木製碾子換成鑄鐵的,還將榨汁的動力換成了蒸汽機,這些技術和設備使得齊國成為蔗糖貿易中獲利最大的國家。

  法蘭西角的一座年產300萬磅的製糖廠,一般需要200個以上的人力,他們要負責運輸甘蔗,共同維護壓榨機、蒸煮室、加工處理室以及管理倉庫。

  而齊屬瑞安港的一家年產700萬磅的製糖廠,竟然只需要八十多個工人,綜合生產成本足足比法國製糖廠少一半以上!

  你能想像嗎?齊國人僅憑瑞安這麼一個彈丸之地,就生產了一千二百多萬磅蔗糖(西班牙人所生產的粗糖也在此加工),再加上相關產業鏈,就創造出了近三百五十多萬里弗(折合約24多萬金圓)的收益。

  這創富能力,著實讓法國人嫉妒得發狂。

  嫉妒往往會使人變得面目全非。

  法國人自然不會讓齊國人過得如此舒心,於是便頻頻挑事生釁,除了搞一些邊界小摩擦,他們還暗中聯絡中科迪勒拉山中「馬龍人」,鼓動他們下山去搶掠富庶的齊國人。

  「總督大人……」

  正當路易斯·拉貝里總督靠在柔軟的椅子上,思索著要給巴黎的某個大人物送出什麼珍貴的禮物,以便能延長自己的總督任期,從而撈取更多的財富,聖多明戈治安官埃文·富尼耶上校匆匆趕了過來,告訴了他一個驚人的消息。

  「五天前,齊國人組織了一支四百多人的武裝部隊,突襲了中科迪勒拉山一處馬龍人的營地。他們在殺傷數百馬龍人的同時,還俘虜了馬蒂亞斯神父和萊索爾神父。」富尼耶上校吞咽了幾口口水,艱難地說道:「總督大人,齊國人可能已經獲悉我們慫恿馬龍人襲擊齊國移民點和種植園的事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