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瑞典人的退縮

  第342章 瑞典人的退縮

  1734年7月22日,齊國駐瑞典公使齊盛平乘坐一艘海軍戰艦抵達了坦澤港(今波蘭格但斯克市)。

  此時的坦澤城內聚集了各方勢力,有堅定支持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列琴斯基的波蘭貴族,有投機取巧的法國公使團,也有持觀望態度的大主教,更有親自下場干涉波蘭王位繼承的瑞典軍政官員,還有積極奔走斡旋,試圖勸服斯坦尼斯瓦夫一世放棄王位的普魯士外交使節。

  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在聞知瑞典軍隊被俄軍擊敗後,曾竭力呼籲貴族議會授權他組建一支人數為三萬的軍隊,用以抵禦俄軍的入侵,並堅守都城華沙,等待瑞典和法國的軍事援助。

  但是,隨著俄軍朝華沙城不斷逼近,曾經支持斯坦尼斯瓦夫一世的貴族議員們開始動搖了,不僅否決了他組建軍隊的建議,而且還紛紛表示,要重新考慮選舉波蘭國王,使之更加「符合」波蘭全體人民的意願。

  我勒個去!

  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差點被這些反水的貴族議員給搞的岔了氣,大聲斥責他們「投敵賣國」,置波蘭利益不顧,屈膝以事邪惡的俄國人。

  豎子不與為謀!

  於是,6月25日,當俄軍進抵維什庫夫時,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在兩千名波蘭士兵的護衛下,帶著一眾支持者離開了華沙,來到了坦澤,與此前敗退至該城的四千餘瑞典軍隊匯合。

  為了防止俄軍進攻,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命令當地守軍配合瑞典軍隊在坦澤城挖掘壕溝、整頓城防,儲存各種作戰物資,準備做長期堅守的打算,並在這裡等待法國和瑞典所允諾的軍事救援。

  「城裡大概有多少守軍?」

  齊盛平來到坦澤後,並未第一時間拜訪瑞典和法國公使,也沒去面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而是直接到了齊國波羅的海商社駐坦澤商站,將負責波蘭地區情報事務的黑衣衛負責人召了過來,詢問此間的具體情況。

  「回公使大人。」黑衣衛駐波蘭負責人、御武校尉(上尉)尹正熙對這位既是黑衣衛高層出身,又有幾分皇室血統的瑞典公使甚為尊重,向他微微躬身一禮,恭敬地說道:「坦澤城原本有城防軍八百餘人,敗退至城中的瑞典軍隊有四千二百多人,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從華沙又帶來了兩千左右的騎步兵,使得整個城中兵力達到七千餘。另外,坦澤城有居民三萬四千上下,要是徵調民壯的話,差不多也能湊個三五千人。不過,整個坦澤城中缺乏必要的武器彈藥,而且用於守城的火炮數量也不多。」

  「也就是說,坦澤在面對俄波聯軍的圍攻下,可以湊一萬餘防守兵力?」

  「是的,公使大人。」

  「城中守軍分屬各方,成分複雜,能統合在一起嗎?有沒有任命統一指揮的守城將領?」

  「兩日前,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吵,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將城中守軍進行了初步整合,並任命瑞典的馬庫斯·羅赫登將軍為主帥,統一指揮城內所有部隊。」

  「華沙現在什麼情況?」

  「俄軍已於十天前進入華沙城(因為瑞典軍隊的阻擊,俄軍比原有時空晚了半個多月進抵華沙),受到恰爾托雷斯基、波托茨基等為首的諸多波蘭貴族的熱烈歡迎。不過……」尹正熙頓了一下,從桌上拿起一份文件看了看,然後繼續說道:「不過,對於俄國人提出的葡萄牙曼努埃爾公爵為新的波蘭王位候選人,華沙城眾多貴族議員都予以了堅決反對,拒絕將其選為波蘭國王。」

  「哦?」齊盛平聞言,頓時來了興趣,「這幫波蘭人敢在俄國人的刺刀下,公然反對他們提出的國王人選,還真有種!那麼俄國人又是如何應對的?」

  「據說,俄國人有些惱羞成怒,本來打算以武力威逼的方式,強行讓波蘭貴族議會將曼努埃爾公爵選為新任波蘭國王。不過,奧地利公使對此表示了反對,認為俄國人若是這麼搞得話,會將整個波蘭問題弄得更為複雜和尖銳,也會激起波蘭人的群起反抗。所以,他們提出已故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的兒子、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三世為新的國王人選,並獲得了許多波蘭貴族議員的支持。」

  「普魯士人會願意奧古斯特三世在領有薩克森的同時,兼任波蘭國王和立陶宛大公?」

  「公使大人,普魯士人好像被奧地利人說服了。」尹正熙說道:「據悉,普魯士人已經改變了主意,同意奧古斯特三世就任波蘭國王和立陶宛大公。我們猜測,奧地利和薩克森應該對普魯士許下了什麼好處,或者做出了某種承諾,故而才讓他們轉換了立場,開始支持奧古斯特三世。」

  「其實,只要不是瑞典人扶持的斯坦尼斯瓦夫一世為波蘭國王,普魯士人對於誰來繼承波蘭王位,他們並不是很在乎。」齊盛平點了點頭,「對於瑞典勢力再度進入波羅的海南岸,擴大在波蘭的影響力,普魯士人是非常的忌憚。那麼,在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國的支持下,那個奧古斯特三世很有可能會被選為新任波蘭國王了。到時候,俄國人怕是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認可這個既定事實。」

  「正如公使大人所預想的一樣,昨天我們便收到消息,俄國人同意了奧古斯特三世為新任波蘭國王人選,相信在接下來幾天時間裡,便會通過波蘭貴族議會進行投票確認。」尹正熙點頭說道:「對了,公使大人,瑞典王國對波蘭事務有什麼反應?他們是否會調集更多的兵力進入波蘭,繼續支持斯坦尼斯瓦夫一世?」

  「呵,瑞典王國嘛……」齊盛平苦笑一聲,說道:「瑞典王國現在有些猶豫,似乎對於深度介入波蘭王位繼承事務存了幾分顧忌。普魯士、奧地利、薩克森,再加上俄羅斯,皆做出聯合反對瑞典的一致行動,這不免讓卡爾十二世又回想起曾經那場苦不堪言的大北方戰爭。」

  1698年,在瑞典叛賊約翰·雷因霍爾德·馮·帕特庫爾的撮合下,俄羅斯、丹麥、布蘭登堡、薩克森、波蘭等國簽署《普列奧布拉任斯科耶條約》,秘密結成反瑞軍事聯盟。於是乎,上述國家在1700年發動了俄國北部戰役,並陸續加入戰場,開啟了大北方戰爭的序幕。

  儘管,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以一國之力,單挑反瑞聯盟,並且在戰爭初期連戰連勝,但最終國力不繼獨木難支,在波爾塔瓦戰役中慘敗於俄軍後,便失去了戰場主動權,艱難抵抗至1721年,無法繼續下去,不得不在法國的調停下,以割讓大片領土的代價,結束了這場浩大的戰爭。

  這場戰爭的失利,使得瑞典就此喪失了北歐霸權,同時也讓俄羅斯帝國經此一戰後強勢崛起。

  瑞典囿於地理位置太過偏僻,稀少的人口始終是硬傷,根本無法應對一眾反瑞聯盟的群毆。雖然國王卡爾十二世算是很傑出的統帥,並且在1707年就已經將瑞典軍隊規模擴充至12萬人,把周圍的國家和地區輪著打了一圈,但終究是後勁乏力,難以持久,波爾塔瓦的一個敗仗就終結了一切。

  瑞典人少還不是關鍵問題,那個時代還是僱傭軍時代,本國人少可以招募僱傭軍,關鍵是卡爾十二世每次領兵出征都是離家太遠,大北方戰爭中在烏克蘭失敗後跑都沒地方跑,最後只能避到奧斯曼,然後輾轉一年多才迴轉瑞典。

  假設如果是在波羅的海附近作戰,那麼即使敗了也能迅速返回瑞典境內重新召集力量,從而捲土重來。當然,卡爾十二世在波蘭也浪費了太多的時間,更是牽制了他太多軍力,結果讓彼得一世在納爾瓦之後得以奪取涅瓦河口和一部分芬蘭領土。

  如果瑞典對波蘭的介入力度小一些,主力放在波羅的海東岸和芬蘭灣,也許就不會給俄羅斯人太多機會。

  如果卡爾十二世推行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策略,說不定丹麥-挪威,薩克森-波蘭這些被他打趴下的地區還真能逐步併入瑞典,形成共主聯邦。

  另外,瑞典在波羅的海經濟圈中的地位衰落也是重要原因,支柱性的銅礦業資源逐漸匱乏,西出的道路又被連續崛起的海上強國英格蘭、荷蘭等國擋住。

  瑞典在大北方戰爭期間,還忽視了英、法、荷等國家的作用,如果強化與英法荷的合作關係,吐出部分在波羅的海的權益,換取某個北海方向的重要港口,與法荷分享在丹麥的利益,做到大家的利益切實捆綁在一起,可能會獲得上述國家的積極支援和響應。

  卡爾十二世在戰後,也反思了良久,詳細總結了失敗的諸多教訓和原因,並深以為戒。

  當然了,隨著年歲的增長,曾經昂揚跳脫的年輕國王已經開始成熟穩重起來,不會再像大北方戰爭期間那樣,意氣用事,相信憑藉自己的力量,就能征服整個世界。

  1727年,在齊國提供了一攬子經濟援助後,卡爾十二世就趁著俄羅斯帝國陷入到兩場戰爭之時,突然出兵攻入俄羅斯境內,不僅一舉奪回了庫爾蘭,還圍困聖彼得堡長達一年之久,並以此吸引俄軍來救,從而頻頻重創俄軍。

  在這場戰爭,瑞典就充分吸取了大北方戰爭失敗的經驗,不僅從齊國那裡積極爭取財政和物資支援,還主動緩和與丹麥、普魯士和波蘭等周邊國家外交關係,避免再次遭遇腹背受敵的戰略窘境。

  同時,瑞典還向上述國家保證,這場戰爭將只會局限于波羅的海北岸,最終目的也僅為從俄羅斯手中奪回曾經屬於瑞典的失地,解放那裡的居民免受俄羅斯的奴役和歧視。

  結果就是,瑞典通過三年戰爭,給予俄羅斯沉重打擊,最終迫使對方主動求和,將丟失的庫爾蘭、利沃尼亞、英格利亞以及卡累利阿等領土悉數奪回,並將俄羅斯昔日的都城聖彼得堡變成了一座緊挨瑞典的邊境城市。

  此次波蘭王位繼承危機,因為有法國、西班牙和齊國的明確支持下,瑞典才敢調集軍隊直接進入波蘭境內,與俄羅斯人針鋒相對,誓要將斯坦尼斯瓦夫一世扶上波蘭國王的寶座。

  可是,隨著事態的發展,奧地利、普魯士、薩克森、俄羅斯一致反對瑞典舉措,隱隱結成了一個軍事聯盟,再加上態度反覆的波蘭地方貴族,瑞典心中不免犯起了嘀咕。

  這波蘭王位繼承危機會不會再次引發一場針對他們瑞典王國的大北方戰爭?

  更讓瑞典為之驚懼的是,半個多月前,俄羅斯人竟然進行了軍事總動員,準備緊急徵召三十萬軍隊。

  這一舉動,著實將瑞典給嚇到了。

  我只是出了一個小小的順子,你怎麼直接扔出一個炸彈!

  俄國人要玩大的!?

  於是,瑞典便琢磨著,咱是不是服個軟,對俄普奧薩四國做出一些妥協讓步,以避免事態繼續惡化。

  儘管齊國人向瑞典通報,俄羅斯的軍事總動員未必是衝著瑞典來的,很有可能是為了應對其南方領土遭到克里米亞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攻擊,而做出的應激反應。

  俄國人純粹是害怕奧斯曼帝國會跟在韃靼人的後面,發起大規模的軍事入侵。

  但瑞典人依舊顧慮重重,似乎打算還要將進入波蘭境內的軍隊撤回國內,以應對俄國人的威脅。

  至於斯坦尼斯瓦夫一世還能不能就任波蘭國王,瑞典人也不打算管了,讓他的女婿路易十五去操心吧。

  「也就是說,瑞典王國不僅拒絕再派兵支援斯坦尼斯瓦夫一世,他們還要將坦澤的四千餘士兵全部召回?」尹正熙聽完齊盛平的敘說,臉上露出擔憂的神色,「若是如此,那坦澤在俄波聯軍的進攻下能守住多久,還真的不好說了。畢竟,整個守軍隊伍中,也就那四千瑞典軍隊還算能打。這主心骨一撤,怕是全城都沒了繼續戰鬥的信心。」

  「卡爾十二世年紀大了,膽子也變小了。這要隔著三十多年前,他何曾會在意俄國人的軍事總動員?這事鬧的,可不能因為瑞典人的退縮,這場波蘭王位繼承危機就此平息。」齊盛平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脖頸,對他吩咐道:「所以,我專門過來瞧瞧這裡的情形,看看能否有所轉機。稍頃,你派個人去尋法國公使,幫我約他明日見個面,喝喝茶。」

  「是,公使大人。」尹正熙躬身應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