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大虞四京

  祭拜過明太祖朱元璋之後,莫子布這個建立的有些匆忙的大虞朝,終於是走上了正軌。

  而中國曆朝歷代,建立新朝後的制度禮儀等建設,就沒有莫子布這麼輕鬆的,他完全可以照抄明朝就行,從制度到衣冠,都悉如明制。

  甚至連五德終始說都可以照抄。

  因為按照這套理論,漢家王朝推翻或者取而代之上一個王朝的,才會五德相剋來確定下一個王朝的德。

  而大虞則是驅逐滿清而建,不是推翻的大明,所以要五德相生,也就是可以繼承。

  那麼大虞就跟大明一樣,是火德,尚紅色,一切禮儀制度都可以不變。

  當然,明朝當年也是驅逐蒙元而建,所以他這個火德,實際上是承襲自宋朝。

  這樣一來,宋明虞三朝,都是火德,尚紅。

  不過制度也不是完全一樣,莫子布將負責接待外夷的會同館撤銷,功能再次併入了鴻臚寺中,同時主客司、四夷館功能也併入鴻臚寺中。

  除了這些以外,鴻臚寺還要掌管泰西書籍翻譯,管理留學生,負責與泰西諸國列強交流等等。

  這麼做的原因,就是經過莫子布變革,已經在事實上把夏君夷民這套系統給干廢了,因為這套系統,是跟華夷之辯伴生的。

  那麼現在按照莫子布的大義忠奸論,天下間原本屬於華夏文化邊角料的朝鮮、日本、安南就將不再擁有藩國地位,是要直接納入統治的。

  暹羅、緬甸、荷屬東印度、西屬呂宋則是要經過拉攏、打擊後變為封臣之地的領土。

  同時,泰西列強,具體指英法哈西俄普等國的地位則會抬升,按照莫子布的理論,他們將與中華一起進入人類歷史上第二個戰國時代,屬於戰國列強。

  那麼既然成為了戰國列強,自然就不能用會同館、四夷館這樣夏君夷民的態度跟人打交道了。

  其實在此時來說,歐洲還沒強到是個國家都能跟中華平起平坐的地位,

  最多英法兩國勉強有這資格。

  但莫子布就是要抬舉一下他們,因為只有莫子布這個皇帝都抬舉他們了,才會引起國內士紳階層極大興趣,間接引領他們走出去,開眼看世界,

  增強交流。

  只不過這麼一來,禮部的權力就被大大削弱了,於是莫子布將滿清負責管理各少數民族的理藩院功能也併入進禮部去了。

  以後各地封臣,各少民土司,青塘將要實行的金瓶摯簽,日韓保留的封臣,這些內藩的各項事宜,都將由禮部管理,

  除了禮部和鴻臚寺以外,大虞的分封制度也將與大明完全不一樣,不會再把皇子封在國內,留在國內的,最多也就能封到郡王,去外面拓地殖民的,才能到親王這一級別。

  但其實,上面的這些並不算大虞和大明最大的區別,大虞和大明最大的區別,是大虞的內司丞(司禮監)並不是像大明那樣,完全由皇帝的親近宦官擔任。

  因為大明已經用它的命來告訴了莫子布,單純用宦官的司禮監,還是不可能斗得過文官系統。

  所以莫子布準備一面不讓勛貴武臣墮落的太快,又開始培植新興的實業資產階級進入權力中心。

  還將內司丞改稱鸞台,鸞台官員來源完全開,所有具有舉人以上功名者,不用參加科舉,只要得到皇帝的徵召,就可以成為鸞台的一員。

  當然,鸞台的官員,就不能叫什麼首領太監、秉筆太監了。

  鸞台分為侍從文官司、參謀軍官司、內廷轉運司三個衙門。

  官長分別為侍中、參謀將軍、轉運督監,彎台首領為樞機大臣,分設左右大臣,掌握批紅大權。

  這官制和禮儀基本一樣了,軍隊編制也要立刻趨同。

  原本大虞由近衛、鎮軍、臨時徵召義從這一套模式,轉換為由皇室提供銀的禁軍,駐紮京師的京營和分駐各地的鎮軍。

  禁軍以近衛軍為番號,特殊會有賜名,比如現在的羽林近衛、龍驤近衛等。

  禁軍目前保持一萬五千人的規模,共分五團,每團三千人,採用歐式的團一連模式。

  又恢復明朝的京師十二團營制度,這十二團營由原本的鎮軍組成,各團的番號取消,採用明朝四武、四勇、四威命名法。

  不過團營改稱軍,冠以興唐稱號。

  每軍一萬人,設一統軍總攬,其下分三團和一督標標兵營。

  此外地方上則分為鎮軍和衛所軍,這是因為明朝衛所軍,實際上是跟戶籍制度綁定的,大虞不可能再採用朱洪武那樣的戶籍制度,是以衛所軍在大陸根本就鋪不開。

  於是莫子布在大陸上沿襲清朝的綠營制度設立鎮軍,官職、編制與綠營兵相同。

  而廣南和南洋四省有足夠的土地實行衛所屯田制,移民合作社也可以說是一種變相的軍戶制度,所以這五省就不設鎮軍,而是直接設立衛所軍。

  這一套軍改下來,以後大虞的主力就是京城興唐十二軍,近衛軍一萬五千,地方則是綠營和衛所軍夾雜。

  這所有的變動,都是根據現實來的,原本興唐軍的編制,大體是從歐式陸軍學的。

  因為彼時興唐與歐洲諸國一樣,人口不怎麼多,海軍非常重要,陸軍相對袖珍。

  所以直接用團-連兩級,保證君主或者主帥的垂直指揮,不用考慮大兵團作戰。

  而現在自然不行了,在北河之戰時就出現指揮不暢,權責重疊的等缺點,所以要在一定程度上沿襲明朝的舊制。

  雖然土木堡之後,明朝也基本喪失了大兵團作戰的能力,但框架是適配的。

  西元1779年,2月20日。大虞光中三年,滿清乾隆四十四年,正月初五。

  剛剛過完除夕,莫子布就把百官召集起來進行了大朝會,除了冊封一批有功的勛臣以外,莫子布還宣布了大虞的官員設置。

  莫子布恢復南京城的舊稱,稱京師應天府,把廣州改為南京,稱南京承天府,在廣州設立南京留守衙門。

  此時的大虞,都城是比較難選的,因為在南洋的利益太大了。

  在蒸汽明輪、蒸汽機車、電報這三樣沒有出現以前,哪怕就是定都應天府,也很難對南洋的事情做出及時反應,所以必須在廣州保留一個縮小版的政府。

  同時,你要拿下北方,甚至是保護和開發北方,北京你就不能丟。

  雖然此時的遊牧民族在即將到來的機槍和大炮面前沒有多少反抗能力,

  但人心卻是一個非常難以控制的東西。

  皇帝長期居於南方,經濟重心也在南方,用的也基本都是南方人,就很容易給北方人造成一種皇帝壓根不重視他們,有他們沒他們沒有多少關係的感覺。

  真要長期不管北方,出現這種印象後,西北的漢人會被綠化,北方漢人的獨立意圖肯定會不斷增強,東北開發就更不想了。

  且要是一直倚重南方,不把北方當回事的話,等資本主義發展起來後,

  莫子布相信,這些資本的第一步,肯定不是出去拓寬銷售市場,而是會試圖把北方先當成殖民地。

  就像是美國的南北戰爭那樣,只不過方位調動了一下而已。

  所以,莫子布在選擇將南京變為京師應天府,廣州變成南京承天府以後,還宣布將北京正式命名為北京順天府,開始組建順天府留守衙門了。

  而且在莫子布的心裡,未來為了管理西域,向中業投射力量,很可能在西安或者蘭州成立西京奉天府的可能。

  皇帝也會在這四京中隨時宣布某一京為行在,前去處理政事。

  而關於在這個時代,國土面積太過廣闊,留守的軍政大權一把抓,很可能權力過大的隱憂,就需要共和議會來制衡了,這也是莫子布從最開始就啟動共和議會的一個重要原因。

  位於京師應天府的全國共和議會可能不會馬上啟動,但是在南京承天廣州府,共和議會可以先試點。

  此後,莫子布又宣布了官職任命,銀川侯李獻文被任命為首輔中極殿大學士,恩平伯林通為次輔建極殿大學士,侯官伯林喬蔭為文華殿大學士,香茶伯陳太理為武英殿大學士,錢大昕被調整為文淵閣大學士。

  梁國治出任鸞台樞機左大臣,莫子布義兄贊義伯魏日坤的侄子魏長樂為鸞台樞機右大臣。

  武世秀出任五軍都督府大都督,京營十二軍總政。

  延平侯鄭慶為福建巡撫兼福建提督,陰承方為江西巡撫,趙翼為江南巡撫,閔鶚元為安徽巡撫,錢大昭為浙江巡撫。

  至此,莫子布這大虞朝的政治框架基本搭起來了,並下令將於三月舉行恩科科舉,題目非常簡單,那就是讓天下士人論總結論述大明亡天下的教訓。

  嘉定,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錢大昕家中,看著兒孫們都在苦讀,還沒過中元節,不用正式上班的錢大昕苦笑了一聲,對弟弟浙江巡撫錢大昭說道:

  『這大明亡了天下的教訓有很多,但我看在陛下眼中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江南文官把朝廷應得的賦稅給截流了,大明朝先財政崩潰,然後才總崩潰的。」

  錢大昭也苦笑一聲,「這話可不是沒有道理,前些日聽說,陛下對五人之墓可是不滿的很。」

  五人之墓就是當年蘇州發生的民眾鬧事事件,張浦還寫了五人墓碑記,

  轟動一時。

  「在帝王的眼中,五人墓碑記自然是非常不利於統治的。」錢大昕嘆息了一聲。

  「不過當年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其實也有大明在江南壓榨過甚的原因。

  蘇淞賦稅天下第一,北面則以陝西最為痛苦,其他省份由於存在大量免稅的進士、舉人、秀才,因此根本不能向朝廷提供多少錢糧。

  這樣一來,天下承平時期還能勉強運轉,一到了萬曆末期至甲申,朝廷消耗過大,就只能拼命壓榨蘇淞和陝西。

  於是咱們出了東林黨,打看正義的旗號,實際上是在反對朝廷不停從蘇淞乃至江南抽血。

  陝西則出了大順王和大西王,抽出刀子徹底把天下給攪成了一鍋粥。」

  錢大昭聽到兄長這麼說,頓時瞪大了眼睛,「兄長,你不會是要協助陛下搞士紳一體納糧當差吧,這可是韃子都不敢強推的事情。」

  錢大昕沉默了片刻,「你頗得萬歲爺信重,智取蘇州也有大功,後日你和我一起去覲見陛下,在旁邊幫忙看看陛下的具體意思,大虞朝初立可不能折騰啊!」

  錢大昭一聽,就知道是皇帝給兄長透露過風了,當即應承下來,不過他還有些不放心,遲疑著問了兄長一句。

  「如果陛下一定要搞官紳一體當差納糧,那我們該怎麼辦?」

  錢大昕臉上再次浮現出了苦笑,「我錢家得了陛下這麼大的好處,我是大學土兼禮部尚書,你一個舉人功名就做了浙江巡撫,還兼任了提督浙江鎮軍,這麼大的恩寵,豈容我們退縮。

  所以吾要帶你一起去,萬一陛下下定了決心,那就只能想想怎麼才能不讓此事傷及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