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明會典例,唐王齋戒三日,在禮部主持下親謁城南天壇圜丘、山川壇致祭,以示虔誠。隨後駕由大明門(原大清門)入、至文華殿省定詔草。
因隆武帝和紹武帝年號都有「武字」,故禮部擬定的四個年號分別是「揚武」、「興武」、「定武」、「宣武」。最後,唐王欽定年號「定武」,改明年為定武元年。選定年號和省定登基詔後,便舉行登基大典。
皇城之內,早設香案酒果等物於奉天殿丹陛上。唐王具袞冕服、行告天地禮畢。詣奉先殿、謁告畢。又御華蓋殿,文武百官各具朝服、入丹墀內序立。鴻臚寺引執事官進至華蓋殿,百官朝賀。行五拜三叩頭禮。傳畢,贊執事官行禮。天子由中門出、升寶座。
周士相領百官出至承天門外、伺翰林院官詔用寶訖。錦衣衛於午門前候捧詔置雲蓋雲盤中、導雲輿至承天門、開讀行禮如常儀。
三公太傅錢謙益宣讀唐王登基詔書,詔書云:「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天地立極,不可隱晦日月;聖人出治,必先謹辨華夷。惟我太祖龍飛奠鼎,昭宣鴻烈;列宗承統纘緒,涵育深仁。三百載治隆太平、庶黎咸沐德澤;十七朝布澤覃恩,兆民俱沾雨露。奕世滋昌,重熙累洽。炎漢以來,治安之盛,唯大明矣!
朕始祖高皇少子、唐之定王。開國南陽,代守藩服,積德累仁,已歷十世。何期一朝國變,凶虜狂逞;海內板蕩、犬羊交迫。朕之大兄紹宗襄皇帝,哀簡廟之蒙塵,張舉義旅,踐祚福京;三兄文宗節皇帝,憤長汀之鳴鏑,克承斯統,履極廣州。惜乎昊天弗弔,北伐未遑;龍馭升遐,凶訃迭至,嗚呼悲哉!
朕痛切遺弓,薪膽憂危;播遷天南,志圖復讎。去歲滇京喪亡、鑾輿出狩;宗社顛離,神器無主。粵楚臣民,跋涉來迎;連章勸進,拒辭未得。故暫允監國,厥以安民。朕以眇躬,才寡德薄;蒙祖宗神威護佑、群臣戮力夾輔,幸成燕昭光武之業,復南都半壁之舊。乃諸忠竭蹶之力,朕安敢竊其功哉?!
今告廟厥成,中興有期。大寶固弗朕欲、意歸藩邸。然爾群臣兆民,共推繼統,詳懇再三、迫切極陳。朕慮南都雖復,胡馬猶飲江於淮揚;憂在北黎庶,遺民尚引首於中原。故黽勉俞允、以副群望。謹於十一月十八日,衹告天地宗廟社稷,即皇帝位於南京。
於戲!社稷乃高皇之社稷,親民是以為孝;天下乃萬姓之天下,愛臣是以為義。朕代天垂治,統理兆人,豈敢謀朕一身之私?今後與民更始、力圖維新;黜貪親賢,重光丕基。上下一體,復萬里舊疆;君臣同心,臻三代之治,天下事豈有不可為者耶?欽哉!」
詔書宣讀完畢後,百官立時三呼萬歲。典禮畢後,定武皇帝命封賞有功將士及百官,頒詔冊周士相為齊王。
「寵綏殊爵,式嘉不世之功;推恩錫命,用表非常之績。爾粵國公周士相,忠貞素明,信義煥彰,文武兼全,馳驅紓難。以孑然之身效逖琨之節,獨支一隅;以少寡之兵援頗牧之能,剿戮群凶;復能贊翼王室,安輯黎庶,扶危定傾、恢復南都。勞同忠武、功比汾陽,懋著大勛、豈吝爵賞?!茲特進爾為齊王,錫之敕命,與國同休。」
華蓋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的洪育鰲宣讀完皇帝晉周士相為齊王詔書後,殿下一時有些寂靜。
片刻,便聽周士相弘聲呼道:「臣周士相領旨謝恩!」
又有禮部侍郎洪士銘出班宣讀定武皇帝對復國有功將士獎賞。名單兩日前便由周士相親手擬定,又經內閣議定,此時只為用過大寶後正式詔告天下。
之前,經周士相提議,原永曆朝廷所封諸王、公、侯、伯大部保留,故仍冊封李定國為「奉天翊運中興宣力定難守正功臣」,異姓晉親王;朱成功為「奉天翊運中興宣力定難守正功臣」,異姓閩親王;李來亨為「奉天翊運中興宣力定難守正功臣」,異姓咸陽郡王;馮雙禮之慶陽王、白文選之鞏昌王依舊保留。
文官方面,郭之奇得授「奉天翊運中興宣猷守正文臣」,潮國公;宋襄公得授「中興宣猷守正文臣」,瓊海侯;張煌言得授「奉天翊運中興宣猷守正文臣」,舟山侯。
太平軍諸將中,封侯封伯者各有六人,分別是得封南海侯的葛義、得封德慶侯的鐵毅、得封增城侯的邵九公、得封新會侯的趙四海、得封香山侯的蔣和、得封新安侯的蘇納。
封伯者,齊豪得封歸安伯、邵成國得封定安伯、李鳳鳴(瞎子李)得封定朔伯、王輔臣得封靖安伯、王有喜得封平虜伯、朱慶來得封定南伯。又追授胡全為羅定侯、秦智生為四會侯、葛正為南海侯。其餘有功將士皆有封賞。
因晉齊王,周士相在南京所住府邸便成齊王府。諸將歡喜,要為齊王大賀,周士相卻不允,道封王固可賀,然殺韃卻更重。
當夜,周士相在齊王府主持軍政會議。
會議決定,將繳獲清軍軍糧和漢奸官紳處搜得的各種庫糧納入糧庫,將糧食、食鹽、鐵器作為管制物資,私自交易糧食十石、鹽二十斤、鐵百斤以上視為通虜治罪。往後民間糧食買賣,只能通過糧庫,以此推行糧票、銀幣制度,以求獲得大量錢糧資源。
軍事方面,湖廣援剿軍團都指揮於世忠領第五鎮、第十三鎮、新三鎮已經抵達蔣子礬碼頭,加上先期到達南京的第二鎮,隨周士相奪取南京的第一鎮、新一鎮、新二鎮及新編部隊,總兵力達到七萬餘人。水師方面,洞庭湖水師、武昌水營與江南水師已經合編為大明長江水師,有船420餘艘,兵員8000餘。
「渡江,拔掉韃子的江北大營!」
今天當了一天的美國佬,希望床破大帝能夠改變「政治正確」這個萬惡的理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