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派圍攻白蓮教,白蓮教向太平教求援。
齊玄素斟酌之後,還是派出了部分人手前去馳援,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同盟的本分算是盡到了。
然後齊玄素就不再理會這些江湖上的事情。
養這麼多人,錢是頭等大事。
齊玄素過去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借雞生蛋,借大魏朝廷的雞,生殷正心的蛋。
只是隨著太平教的規模越來越大,這一套有點行不通了。
齊玄素也是做過首席副府主的人,主持過南洋貿易,現在更是要重振西域經濟,他深知在沒有上面撥款的情況下,想要生錢無非兩個辦法,一個開源,一個節流。
齊玄素已經把節流做到了極致,道民們可不是寺院裡的脫產僧人,日常還是從事生產活動,甚至鬼帥和鬼卒們也不例外,有官家身份的正常當差,在江湖上廝混的便做江湖上的買賣——漕運、鹽幫、鏢局等等。
在過去是差不多夠了,現在便有些不夠。
需要開源。
於是齊玄素向布政使建議,在燕州開展屯田。
屯田戍邊不是什麼新鮮政策,歷朝歷代都有,衛所制也差不多,只是廢弛甚多,齊玄素現在的提議本質上是恢復屯田。
布政使是二十年的老刑名了,太平世道倒還好,現在便有些應付不來,整天想著怎麼調走,既然左參政能擔起擔子,那麼一切都依左參政。
齊玄素便利用職務之便,給新招攬的道民安排屯田,這也是個營生,不僅餓不死人,還能上交一些,緩解太平教的財政問題。
原本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搞這一套,很容易就會被發現,只是朝廷顧不得這個。
金帳兵臨京師城下是其一,朝廷內鬥是其二。都說樹大招風,如今朝廷諸公頭疼的不是太平教,就連白蓮教都排不上號,真正頭疼的是遼東。
當年就沒能解決遼東問題,還硬著頭皮封了一個世鎮遼東——不封也沒辦法,遼東已經失控了。封個世鎮遼東,還能面上和睦。若是不封,那就翻臉,效仿當年大齊藩鎮舊事。
到了現在,遼東尾大不掉。
朝廷知道遼東有不臣之意,遼東也知道朝廷知道遼東有不臣之意。
這次金帳南下,雖然沒有讓朝廷傷筋動骨,但把朝廷的遮羞布扯下來了。
這一戰說明了三個事實。
第一點,燕州已經爛了,金帳大軍去得,遼東鐵騎自然也去得,完全可以借道草原直插燕州,繞過榆關,兵臨帝京城下。
第二點,京營已經爛了,連出城野戰都不敢,只能龜縮在城牆之後,看著金帳大軍肆意劫掠,只是個擺設罷了。
第三點,勤王大軍也不堪一擊,竟然被全殲在京師城外,最終還是靠著遼東發兵才能驅逐金帳。
如此三點,更是助長了遼東的野心。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五娘仔細看著棋局變化,發出了靈魂一問:「局是好局,現在只有一個問題,李知性到底是姓李不姓秦,秦家人憑什麼幫他打天下而不是自己坐江山?」
小殷道:「等老丈人死唄。要是那個姓秦的賴著不死,秦凌閣就下棋咒死他,反正都是一家人。」
裴小樓笑道:「看來秦凌閣要『背叛』秦家了,讓秦家給李家做嫁衣,雖然是書中世界,但不知大皇帝陛下怎麼想?」
道門以「大」為尊,故而稱大掌教、大真人,皇帝也有個「大皇帝」的說法。
石冰雲道:「不知道的還以為秦凌閣不姓秦,而是姓李。畢竟李家人心心念念的,不就是這件嫁衣?」
以大掌教和皇帝的修為,肯定聽得清清楚楚,只是誰也沒有說話。
接下來又是一段極為漫長的發展。
轉眼又是十年,殷正心已經升了正三品的布政使。
按照道理來說,流官流官,就要流動起來,沒有二十年不挪窩的說法,關鍵是燕州成了個是非之地。
首先,這裡是京師的門戶,既要防備金帳,又要防備遼東,主官能力不濟是萬萬不行的,再來個兵臨城下,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想要干出政績,必須要熟悉本地情況,若是三年一換,剛剛熟悉情況就調走了,那也幹不成什麼事情。
二是別人不願去,這些年來,金帳幾次叩關,雖然沒能打到京師城下,但京師周邊還是遭了殃,每次都要有個燕州官員倒霉,輕則罷官,重則掉腦袋,上到總督、巡撫,下到知府、知縣,就看誰撞在銃口上。
在這種情況下,人人避之不及,根本沒人跟殷正心搶位置。
前不久,金帳再次南下,這次遭遇了殷正心經營多年的軍屯,殷正心且戰且退,將金帳大軍引入提前埋伏好的口袋陣中,依靠火器之利,大破金帳騎兵,而且運氣極佳,一炮轟死了領軍的也先那顏。
這次大勝讓永曆皇帝龍顏大悅,當即下旨將齊玄素升為燕州巡撫,加右都御史銜,從二品。又賜王命旗牌,可以先斬後奏,便宜行事。
地方各州最早是三司分立,一州行政主官是布政使。而巡撫則是御史代表皇帝巡查安撫地方,最初並非常設,後來逐漸變為常設官職,取代布政使成為一州主官。
殷正心如今已經是總掌一州大權。
經過十年發展,太平教也今非昔比。
最早齊玄素以瓊明縣為基礎,加上周圍的二十三個縣,設立了二十四治。
現在還是二十四治,不過已經由二十四縣變為二十四個府,早已不再局限於燕州一州之地,幽州、齊州、晉州、秦州、蘆州、中州等地都有太平教的信徒。
傳教就是如此,完成原始積累的時候比較慢,不過當雪球滾動起來之後,就會越來越快,最後席捲天下也不過是幾年的時間罷了。
如今的太平教已經有道民數十萬,鬼卒三千,鬼帥八百,將軍二十四。又有祭酒千餘,治頭大祭酒三十六人,師君兩人,其中一人就是被齊玄素重點培養的宋觀應。
再觀殷正心的氣運,不僅從蟒化虬,如今更是有化蛟的氣象。
到了此時,齊玄素已經初步有了起事的本錢,只等一個契機。
另一邊,李知性也已經成為齊州巡撫,一邊與遼東秦家勾勾搭搭,一邊監視燕州。
在這十年的時間裡,秦凌閣終於弄明白一件事,趙岩不是齊玄素的棋子,白蓮教也不是,那個近在咫尺的殷正心和太平教才是。
這讓秦凌閣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尤其是八大派鎩羽而歸,白蓮教又從中挑撥,反而讓八大派認為遼東才是幕後黑手,意圖借刀殺人,消滅八大派。如今八大派已然將遼東視作仇敵。
眼看著齊玄素大勢已成,秦凌閣也奈何不得,只能玩一些廟堂之爭。
只是皇帝忌憚遼東,李知性是遼東秦家的女婿,他上書參殷正心,只會起到反作用,皇帝不僅不懷疑殷正心,反而將其視作牽制遼東的能臣。
一段時間以來,雙方互相攻訐,勢成水火。
不過誰也沒有動手,都還在等。
等著永曆皇帝去死。
當年殷正心考中二甲進士出身,李知性以貢生的身份面聖,皇帝就已經年歲不小,如今二十年過去了,兩人也成了封疆大吏,皇帝更是垂暮之年,左右也就這幾個月的時間了。
老皇帝登基御宇近六十年,無論是威望,還是手段,都壓得住朝堂,可皇帝一旦死了,新君登基,必然朝局不穩——原本的太子和諸位年長皇子奪嫡,或是被廢,或是被殺,如今的新太子還不到三十歲,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太稚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