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笑笑從小是母親教養著長大的,去了崔府,必不會丟了我們忠勇伯府的臉面。」
「但她畢竟年輕,我們府上人口簡單。」
「比不得定國公府人多口雜,笑笑哪見過這樣的陣仗?怕要吃虧。」
盧敏很焦慮,她與崔夫人交好多年,定國公府的一些人事,她是門清的。
「崔家只三個兒子,沒有女兒,世子崔然和三爺崔琰都是謝氏嫡出。」
「二爺崔廷是庶出,已經完婚,娶得是國子監祭酒的嫡女李氏,夫妻不合,三天兩頭干架,汴京城都傳遍了。」徐氏笑道。
盧氏聞言也說:「可不是,崔廷雖是庶子,小小年紀,新婚燕爾,卻妾氏眾多,聽說光是通房,就有五個,姨娘有三個,能不吵得家宅不寧嗎?」
「崔夫人是他嫡母,正經的婆婆,也不管?」徐氏問。
盧敏面露不屑:「那國子監的李家姑娘,可不得了,仗著自己口齒伶俐,引經據典,又慣會裝模作樣。」
「崔夫人雖是書香門第,也被她說的啞口無言。不想再管,由得她們鬧去。」
「話雖如此,崔夫人畢竟是她婆婆,她竟這般不懂禮數?」徐氏覺得不可思議。
「哼,她面上是極恭敬的,讓人挑不出理。也是崔夫人好性子,才由得她胡鬧。換了我,可容不得她這種媳婦。」盧氏冷笑道。
徐氏低頭,不再說話。
申老太太手上掛著一串佛珠,手指微動,佛珠便上下滑動於手指間:「這都是什麼要緊的混事,也值得你們費這口舌?笑笑,你覺得呢?」
「孫女消息閉塞,不知從何說起。」孫希搖搖頭,一臉的苦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的地方,江浙蘇州,可以算一個。」申老太太緩緩道,目視遠方,好似看到了遙遠的故鄉。
三人不解,都支著耳朵聽老太太繼續講下去。
「崔家有個姑爺,是來自蘇州的狀元郎,姓唐,名敘之,當年被崔毅長姐崔凝芝看中,入贅了定國公府,如今二人嫡子女也有三個了。」
「崔家太夫人寵愛長女崔凝芝,如今崔府里雖是長房謝氏掌理中饋,但府里卻是各有山頭。」
「崔廷是唐姨娘所出,二人與嫡妻謝氏不睦,早與他姑母崔凝芝一派,不然你以為憑藉李氏一人,能把崔夫人說得啞口無言?崔凝芝從旁幫腔,崔氏也不過忌著小姑罷了。」
「那我笑笑該站哪頭?」盧氏聞言神情一滯,忍不住問。
「你覺得呢?」老太太問孫希。
「我與母親和崔夫人交情深厚,這是全汴京都知道的事情。不論我說什麼,做什麼,太夫人和崔凝芝那邊自然把我當成崔夫人一頭。」孫希道。
老太太點頭:「這點你想的明白,我就省了不少唇舌。」
「我冷眼瞧著,也聽你父親所述,崔毅這人,脾氣是有點急躁衝動的。不然以他家從龍之功,不至於被貶。」
「崔夫人腦子清醒,性子卻過於軟弱,崔然以後,會是崔家砥柱。笑笑跟著你夫君走,就不會錯。」
孫希低下頭,臉一紅,心內泛起一絲漣漪。
她捫心自問,拋開偏見,若讓她選擇與崔然為敵,不如為友。
「孫女自小承崔夫人寵愛優待,自然願意站她那邊。只不知那家唐姑爺是什麼秉性?」孫希問。
老太太眼周笑紋上揚:「笑笑才是問到了點子上。」
盧氏真心奉承:「都是托母親多年教導!」
徐氏也深感認同。
往往申老太太和孫希對話,心有靈犀,而她,常常雲裡霧裡,不知她倆所云。
「唐家是蘇州首富,唐敘之是唐家大爺唐炳萬的第三子,少時便有才名。我托老家的人打聽他年少為人。多說他性格耿直,常固執己見的。」
「我又讓你父親打聽了他這些年為官的考績和升遷貶黜,你猜如何?」
「應是貶多升少。」孫希答。
「原本有定國公府保駕護航,唐敘之的官運不說亨通,也不該如此阻滯不前。」
「如今他已四十有五,還只任著個正七品的朝奉郎,崔凝芝為此遷怒謝氏,認為她阻著崔毅沒有盡力為他夫婿籌謀。」
「你們道崔凝芝是個傻子,放著國公夫人不奉承,反而與姨娘的兒子連成一線?」老太太冷哼。
「謝氏有時也是據實而言,他家姑爺過於「斯古遺直」,先帝是何等天性仁厚,寬厚和善的明君,都被他諫得暴跳如雷,要把他下獄充軍。」
「崔毅等人力保,最後才把他貶為春州縣令。但為此事,崔毅被撤了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
「攤著這麼一個姑爺,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霉了!」盧氏氣的站起來罵道。
「你就是這麼一個急性子,你要嫁入定國公府,他家必被你掀翻了屋頂不可。」老太太呵斥道。
孫希瞥一眼大嫂徐氏,只見她低著頭,臉頰微鼓,應是憋笑憋出內傷。
「那母親說說,到時候這家姑爺又闖禍,還不是要崔然和崔毅去給他收拾爛攤子?真是拖累死人了。」盧氏滿腹委屈,心想孫女到底隔了一輩,不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就是不知道心疼。
「只要太夫人在,她家姑奶奶就不會離府。」老太太道。
盧氏心想那也不能咒他家太夫人早死吧?
「這個尾巴甩不掉,說不定到時候還要連累允良和雲哥兒。」
「什麼?為什麼?」盧氏和徐氏異口同聲。
孫希暗笑這婆媳總算為著自家丈夫統一戰線了一回。
申老太太怒其不爭:「你們兩個都是沒腦子的,這麼簡單直白的道理都想不通。」
「允良現在是參知政事,她家姑奶奶求笑笑回娘家找她父親幫忙,再加上太夫人從旁施壓,笑笑是應也不應?」
「舉薦有誤,上官可是要擔責的。」
婆媳倆恍然大悟。
盧氏氣得拍案:「我原本當是什麼好姻緣呢,好一個定國公府,攤著這麼一個尾大不掉的爛貨,還要拖累我們孫家。」
「早知道當初就不該同意這門親事,早早定下寧北侯,也不至於有如今這攤麻煩事。」
徐氏這次也站婆婆這邊,但她不敢拍桌子,只帶著懇求的目光,看看老太太,又望望孫希,期待這倆『女諸葛』,能想個解決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