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二年,寧珩任江南行省平江府知府。
眾人都覺得詫異。他乃新科探花,又有太后這樣的妹妹,怎麼不留在京城,反而外放。
同年,太后推行新政,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稅改,二是整頓刑事。
稅改推行試點為平江府。
同時,刑部、大理寺、宗人府、各地官府等,皆收到一份太后娘娘親自起草的《新刑律條例》。
嚴刑之下,難免冤假錯案。寧婉音規定,提升刑官的查案能力,不可輕率用刑。
如今的刑官,大多依賴嚴刑逼供,不讓用刑,破案難度立即增加。
但寧婉音有配套的《破案手冊五百條》同步下發,成為各大衙門的學習手冊。
刑事整頓,並沒有引起多少風波。
但稅改動了許多人的利益。
不管是寧婉音在朝堂,還是寧珩在平江府都有很多阻力。
寧婉音堅定推行,寧珩又肯實幹,還有麒麟衛磨刀霍霍。年底,新稅法初有成效。
寧婉音沒有著急,又試行一年,查漏補缺。
景和四年,新稅法從江南起,逐步推行全國。
景和五年,寧婉音設「武考」。從京城調派兵部官員擔任主考官,去西南學堂考核兵法、騎射,仿科舉取士,選兩榜武官。
入榜者,晉官封賞。
此舉一出,普通百姓從軍首選西南。
有些本事的將門子弟,也皆往西南而去。
景和六年,寧婉音在西北、東南,皆設武學堂。昌平侯大力支持,薛家本有些不情願。
但學堂加上武考,先培養再提拔,這一整套下來,若你不願意,以後連薛家麾下的將門為了自己的前程,也要去西南、西北了。
此時薛家才隱隱反應過來。
這學堂和武考,應該本是一套政策。只是當時為了不引起太多反對,才只推行了一半。
而等多年以後,當學堂的將領們,學有所成。
寧婉音又以武考,名正言順提升他們的地位和官職。
此時才反應過來,也晚了。
景和七年,寧婉音改革工部,在京城設工匠院,召集天下能人異士,研製武器。
穎太妃提供了許多新點子。
不過她並沒有親自參與研製。
對此,魏瑩雅心想:我知道降落傘、手榴彈、AK,但你讓我手搓?我只是個普普通通女大學生啊。我提供思路,能不能造出來,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景和八年,大梁皇帝駕崩,端王殺太子繼位。太子餘黨為報復端王,偷襲大炎,欲引大炎對付端王。
京城,金鑾殿。
「太后娘娘,國庫豐盈,京城四大糧倉皆充裕,各地糧倉儲備豐富!」戶部尚書按捺著激動的心情稟報。
「太后娘娘,武器庫里新制式武器充足,各處兵工作坊隨時能繼續生產!」工部尚書跟著匯報。
「太后娘娘,臣請戰!」兵部尚書更是直接。
如今大炎兵強馬壯,糧草豐足,正是氣盛之時。大梁膽敢攻城,朝中主戰情緒高漲。
寧婉音望著眾臣,沉聲道,「大梁,屢次犯我邊境。傳吾旨意,調集西南、東南、西北三軍,反攻大梁。西南主帥郁松,久與大梁為戰,資歷深厚,以郁松為主帥。」
景和九年,炎梁之戰第二年,大梁新君求和。
他還是端王的時候,就知道打不過大炎。根本不想和大炎為敵。
但是,大炎不和。
景和十年,大梁國滅,大炎一統中原。
太后下詔減免徭役,與民休息。
同時整頓吏治,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景和十五年,四月初一,皇帝及冠禮。
大炎男子二十而冠,謂成年。
太后坐在主位,眾臣為賀。
寧婉音望著眼前的熙兒,他的眉眼像他父皇,也有一絲她的神韻。
執政十五年,改革稅法、監察吏治、開設武考、改制武備、輕徭薄賦、一統中原。
她的執政理念,已經盡數施展。
國有二主,必會生亂。
以前熙兒年齡小,但隨著他及冠,他的太傅,他的伴讀,他的親友,陪伴他長大追隨他的人,必定會有人忌憚一位久久不退的太后。
即便熙兒沒有這個心思,太后與新君也必定生出兩個權黨。
盛世太平得來不易,她自然不會讓混亂由自己而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智慧,她相信自己的兒子,能治理好國家。
執政這些年,寧婉音也一直關心著赫連熙的教育。
這兒子是她手把手教出來的。
而她,還政以後,還有一些別的事想做。
「今日是皇帝及冠大喜之日,哀家有一事宣布,從即日起,不再垂簾聽政。」寧婉音望著眾臣道。
眾臣愕然。
雖然許多人在猜測太后什麼時候還政,但沒想到太后退的如此果斷。
「母后——」赫連熙關切看向她。
他沒有一絲急著讓寧婉音退位的想法。
這些年他看著母后治理天下,在赫連熙眼中,寧婉音和他父皇是一樣的。
若父皇在位,會有人讓父皇退位給他嗎?既然如此,他母后本也該如此。
寧婉音看向他,眼中是期許與溫柔:「熙兒,你觀政已有十五年,母后相信,你會是一個聖明君主。」
赫連熙見母后執意如此,這才認真點頭。
母后將天下的擔子交給了他,他必定不會讓母后失望。
從幼年起,他便學著怎麼去做一個君主。
而今,他也該承擔起屬於他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