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首鼠兩端

  第137章 首鼠兩端

  當日晚,健軍至聞喜,宿營。

  聞喜,被健作為進兵的一個軍輻轉運樞紐,南下安邑之前,留有三千兵馬駐守,保護後勤,轉運糧料。健領軍返回聞喜時,正有一支運糧隊,押運著千餘斛軍糧,穿過狹長的職關陘,輸送至於此。

  同時,聞喜駐軍,還需防備一股敵友不明的軍隊一一來自平陽方向的并州軍。

  在氏大軍西進,苟武進行戰略收縮之時,此前被苟武以一番眼花繚亂的疑兵之計嚇退的諸葛驟,也順勢捲土重來,再度領兵南下,進駐臨汾。

  當然,諸葛軍南下,除了後知後覺發現被苟武戲弄的惱怒之外,還有來自太原張平的指令。

  雖困於代國的突然南寇,張平不得不把主要精力、兵力,放到并州北部郡縣,抵禦拓跋鮮卑擄掠,但對南邊的局勢,一點都沒放鬆。

  賈雍等人曾諫言,讓張從南邊調兵北援,以保土安民。當時不管是汾東的張和軍,還是汾西的諸葛驤,所部將士都算是并州軍中比較能打的了,尤其是張和所率并州牙門軍。

  但是,張平固執己見,沒有聽從,他對河東乃至對關中,始終抱有一份野心與期待。而苟武用一場完勝,告訴張平,他的期待是多麼不切實際。

  當得知張和再度慘敗之時,張平自是怒不可遏,他費了多少心思,耗了多少錢糧,方打造出一支牙門精兵,結果就這麼被張和葬送了一半。

  不過,張和自盡的消息緊跟著北傳之後,張平的憤怒之情方有所緩解。不管如何,就都是他的子侄,張氏親戚之中,在軍政上出彩拔尖的實在不多,有能力統兵出征的,就更是鳳毛麟角,張和已經算是依者了,就這麼喪於襄陵,實在可惜。

  憤怒也好,傷感也罷,襄陵慘敗之後,平陽之局勢於張平而言,又陷入了一個極其尷尬的境。張和之敗亡,等於斷了南路并州軍一足,即便諸葛仍有萬軍,想要進取,也必定艱難。

  在張平為此瞻前顧後、蜘猶疑之際,形勢再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健率大軍西征,直落職關,下東垣,克聞喜。

  得知消息後的張平,驚怒交加,就是沒有喜。無他,都是從羯趙體制中走出來的軍閥勢力,張平對洪的威名以及枋頭集團的實力,是有相當了解的。

  在一定的時候,並不是你占據了多少地盤,就代表實力有多強,比如張平,

  雖坐擁并州六郡之地,但在氏面前,卻很難生出太多自信來。相反,張平的心裡滿滿全是忌憚。

  當氏這隻猛虎突然西向,參與到關西的爭奪上來,張平也不得不真正緊張起來。比起苟軍,氏軍顯然威脅更大,實力更強,張平不得不考慮,倘若河東為氏所克,那威脅的不只是關中的苟軍,同時他的并州也就直面氏軍兵鋒了。

  所謂所謂細思極恐,張平的首鼠兩端,在這種局面下暴露地淋漓盡致。在符氏這頭惡虎更大的威脅下,一方面,他後悔於同苟軍撕破臉皮,以至於有心遣使長安說和,化敵為友,協助苟政一同抵禦氏軍。

  另一方面,驅使於對苟政的強烈不滿與憤恨,同時對河東、關中仍舊抱有一絲期待,冀望能夠趁「苟交戰」之隙討得些好處,最好二者相爭,他并州漁翁得利.::::

  在這種極端矛盾乃至滑稽的心理之下,張平最終做出的決策,也相當可笑。

  在三月二十二日的時候,張平給駐軍平陽的諸葛去了一道命令,要求他領軍南下,乘隙而攻,擇機而戰。

  這道不清不楚的命令,讓諸葛也差點心態爆炸,簡直就是給他出了一道開放式的難題,不過,自主權也相當大。

  而張平尚且瞻前顧後,何況諸葛驟呢,讓他與兵雄勢大的氏軍交戰,就更加不敢了。引軍南下臨汾之後,便裹足不前,甚至於為了避免引起健的誤會,諸葛驟還特地遣使攜禮物與糧肉南下,至聞喜軍中向健表示「誠意」。

  使者倒是將諸葛驟的意思表達得很清楚,或者說在苟與兩方勢力之間,他的立場站位很堅定,自是追隨強者。

  諸葛表示,并州張使君與苟逆之間,怨結已深,堪為血仇,今將軍率大兵討賊,他領兵南來,只願共襄盛舉,別無惡意,希望將軍不要誤會。

  對諸葛的禮物,荷健照單全收,對其意圖,健直接讓使者回復,說如欲助戰,請諸葛將軍領兵南渡汾水,他在聞喜等著,合兵之後,共擊苟賊。

  收到回信後,諸葛驟沒有絲毫猶豫,當即遣兵,於汾河北岸巡視,尤其是幾處適渡灘頭,更是加強防備...::

  諸葛驤的心虛與畏縮,展露無疑,得悉之後,健曬笑,直言并州之師不足為慮,除了在聞喜留下偏師監視之外,別無動作,自己則盡主力精銳西進安邑:

  只可惜,安邑受挫,枋頭生變,匆匆東歸,再經聞喜之時,健已然徹底沒了當日的自信與得意。甚至於,他需要真正考慮起并州軍的威脅來,萬一諸葛腦子發熱,渡河來拇虎鬚呢?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至聞喜,健依前諾,搞賞三軍,將軍中及聞喜所儲所有酒肉全部拿出來,

  讓將士共享,如此一來,因為撤軍而引發的怨氣、動搖,方有所緩解。

  也是在局面與軍心稍微穩定之後,健方才再度召集眾將,以一口嚴肅而沉重的語氣,向眾人通報麻秋之變與枋頭之亂,

  他不得不如此,畢竟他不可能率領一干心存猶豫不服的將領,安安穩穩地再走幾百里地回軍。他指揮的,畢竟是兩三萬將士,不是傀儡。

  而消息曝出,眾將無不色變,健那不合尋常的行為也就有了解釋。釋疑的同時,軍中將領,悲憤交加,當場拔刀,立誓與麻秋不共戴天者,數不勝數。

  那些氏子弟,尤其是黃眉這種血脈至親,更是涕泗橫流,袁慟不已。須知,在符氏家族與枋頭集團,洪擁有的那種權威與威望,沒有任何人能夠替代,包括世子健。

  同樣的,當得知後方變故之後,對撤軍之議,再無人反對,甚至大多數人歸心似箭,如氏子弟,恨不能插上一雙翅膀,飛回枋頭,為荷洪奔喪報仇。

  更多的,則是惦念著枋頭的親人、部曲及財產,雖然健只是簡單描述,但聽起來,麻秋這麼一亂,對他們造成的損傷,恐怕也不會小。

  關乎切身利益,沒人敢不上心。

  而健對眾人的要求,也是簡單而明確,嚴守消息,安撫兵心,控制軍隊,

  回師枋頭,諸部如有走漏風聲者,先斬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