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治河大業

  「三日時間已到,你們兄弟二人有沒有想出什麼好辦法!」

  二人聞言對視一眼,郭致堯道:「回父皇,我和致舜翻遍古籍,研究了歷朝歷代的治河方略,從中選出了一些方法,還請父皇御覽!」

  郭浩聞言示意把摺子呈上來,郭浩接過後打開看了看,裡面的內容都是些之前用過的方法,還寫了一些成功的案例,看起來是不錯,只是郭浩要的不是這個。

  郭浩大致看了一遍,然後放在一邊,不置可否地說道:「三皇之時,人們治河喜歡圍堵填塞,可是人力終究比不過自然。

  後來到了五帝時期,大禹治水採用風流的辦法,告訴世人堵不如疏的道理。

  可是千百年來,黃河數次改道,每次改道都會淹沒城池、農田,甚至為了一些重要的城池,讓很多百姓受無妄之災。

  時至今日,難道朕不知道他們以前的辦法麼,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朕不想再讓百姓受苦,你們的這些辦法根本不行!」

  本來二人雖然有些忐忑,卻覺得他們這幾天都沒閒著,準備的很充分,郭浩那裡應該能交代過去。

  沒想到郭浩只是看了一眼,就全盤否定了他們,而且從三皇五帝說到現在,讓他們根本沒法辯解。

  「父皇,我們……」

  郭致堯還想說什麼,郭浩擺手打斷了他:「不要再說了,朕知道你們這幾日很辛苦,但有些事情不是辛苦就能辦到的!

  一人智短三人智長,三人行必有我師,你們有那麼多同學朋友,你們為何要閉門造車!」

  郭浩這麼一說,二人豁然開朗,郭浩讓他們想辦法,卻沒限制他們不能問別人。

  他們是皇子,是大宋未來的繼承人,天下百姓也是他們的子民,他們也可以去問別人,只是之前他們礙於身份張不開嘴罷了。

  「兒臣受教了!」

  說罷二人離開了皇宮,郭浩這才滿意地點點頭,一個人的智慧終究有限,他的見識來自後世,可是他的兒子沒有。

  如果有一天他不當皇帝,繼位的皇帝如果不知道虛心納諫,不一定做出什麼糊塗事來。

  所以他明明有辦法,卻不告訴別人,一是看有沒有這樣的能人,而是教導皇子學會請教別人。

  二人離開御書房,先是去了內閣,想看看他們有沒有什麼想法,結果內閣地大臣們和他們一樣,都被傳統思維束縛。

  在這個年代,創新思維是很難得的,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古代對於科技的研究很局限,除了個別的天才,卻不被視為主流,不受重視。

  所以二人在內閣沒找到答案,又去了軍事學院,這裡都是他們的同窗,而且都是些年輕人,也許他們會有辦法。

  「喂,我說父皇尋找治河之法的事你們都聽說了吧,難道你們就沒有什麼好法子?」

  李繼隆等人聞言搖頭,他們現在滿腦子都會兵法策略,雖然也學了一些地理,可是那都和打仗有關。

  二人問了很多人,都沒有什麼好的建議,這時郭雁菡開口了:「二位皇兄,你們為什麼不去問問三哥呢,他現在是格物院的院長,格物院網羅天下能人異士,也許會有什麼好主意呢!」

  「對啊!」

  郭致舜一拍腦門,要不是郭雁菡提醒,他們都忘了他們還有一個弟弟,整日裡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郭致禹這個皇子,在一些大儒看來是不務正業,可郭浩偏偏很支持,於是大臣們都認為郭致堯是遠離鬥爭,這才自甘墮落。

  可是在郭浩心中,他最喜歡的就是這個三兒子,從郭致舜目前的發展趨勢看,未來妥妥是一名科學家。

  兄弟二人又來到格物院,就看見郭致舜在一個巨大的模型前,模型上有山川河流,而在河流之上還有個奇怪的東西。

  「三弟,你這是在幹什麼!」

  郭致堯好奇的問道,郭致舜這才抬頭,臉上露出笑容:「大哥、二哥,你們來了,這不是父皇要找治河之法麼,我就想著有什麼辦法!」

  「哦?那三弟可想到了什麼好法子?」

  郭致舜有些期待,郭致堯也看著郭致禹,郭致禹笑著點頭。

  「二位兄長請看,小弟確實有些想法,不過在說這些之前,先要弄清楚河流決口的原因!」

  「原因?」

  「這個倆人還真沒細想,他們只是翻閱了古籍,知道古人都是怎麼治河的,雖然他們也學過地理,可是應用起來就不如郭致禹了。」

  「二位皇兄,有道是水分則勢緩,勢緩則沙停,沙停則河塞,黃河之中,一碗水半碗沙,久而久之河道一旦淤積,河床抬高,要泛濫那就是一場雨的事。

  而歷代治河,由於疏通代價太高,所以輕易不會清理泥沙,而是壅障不成就分疏。

  我們建造堤壩的速度,必須要比河床抬高的速度快,否則一旦河床高於堤壩,河水必然決口。

  可是建造堤壩費時費力,一旦決堤前功盡棄,還不如判斷河流走向,然後任由其流淌,只是這樣就苦了百姓。」

  說到這裡,郭致禹抬頭看了看二人,二人都是點點頭,難怪郭浩對二人不滿意,原來以前的辦法真的無法解決問題,就算有成功的案例,也不一定可以複製。

  「三弟,既然壅障、分疏都不行,那還有什麼辦法,黃河在大地上流淌千百年,又豈是人力可以掌控的!」

  聽了郭致堯這句話,郭致禹笑了,因為郭浩曾經和他講過,這個世界上很多事看似不可能,其實總有一天可以做到。

  曾幾何時,飛行對於人類來說就是神話,可是熱氣球的出現,打破了這個神話。

  在郭浩口述的諸多隱秘中,人類創造了很多奇蹟。

  「二位兄長可否見過長城,當年秦始皇為了抵禦匈奴,修建了萬里長城,至今屹立不倒!

  父皇曾經說過,人類發展至今,看的不是強大的武力,而是無窮的智慧。

  和大自然相比,我們確實很渺小,可是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智慧,戰勝一切困難。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前人的智慧我們要學習,可是我們也要開拓創造,總結經驗進行改造。

  你們看,戰國時期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湔堋,即解決了洪水隱患,又方便了百姓灌溉。

  而湔堋有寶瓶口、分水嘴、飛沙堰三部分,而寶瓶口和分水嘴都好理解,其中的關鍵是飛沙堰!」

  到底還是專業人士,看待問題的角度與其他人就是不一樣,黃河最大的問題就是泥沙,而飛沙堰正好是解決泥沙的辦法。

  飛沙堰採用竹籠裝卵石的辦法堆築,堰頂做到比較合適的高度,起一種調節水量的作用。

  當內江水位過高的時候,洪水就經由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使得進入寶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內江灌溉區免遭水災。

  同時,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產生了游渦,由於離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會被拋過飛沙堰,因此還可以有效地減少泥沙在寶瓶口周圍的沉積。

  不得不承認,古人的智慧並不輸於後人,而後世的各種水庫、水電站,不但解決了流量問題,還利用水利發電。

  此時此刻,郭浩雖然懂得發電原理,但是建立水電站不現實,不過他建不了水電站,卻可以建立幾座水庫大壩來控制流量。

  這就是郭浩的最終想法,能否實現還需要去考察,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短時間是無法實現的。

  如果從現在開始,也許用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可後世子孫卻可以因此免受水患之苦!

  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當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