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北處境

  歷史上的宋朝,生活在後世陝西、甘肅、寧夏三省交界處的党項人崛起。

  由於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重要,党項人多次發動奪取武威、張掖的戰爭。

  甘州回鶻和涼州的吐蕃六穀部結成聯盟共同抵抗,而西夏則與遼國互為倚仗,雙方多次發生大戰。

  在党項人的進攻面前,西涼府知府丁惟清戰死,甘州回鶻和吐蕃六穀部多次獲勝。

  但是就在甘州回鶻兩次取得對西夏大勝的同時,遼國卻兩次派兵襲擊甘州回鶻。

  事到如今,歷史全變了,雖然他們沒少向大宋進貢,可那是為了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認。

  甘州回鶻地狹人少,國力不足,但所處的位置卻正在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地,四面為各大強勢所繞。

  故自其成立的那天起,就一直面臨著生存危機,西面的沙州歸義軍—金山國政權。

  以及來自東北方的党項為吞併河西走廊,進而控制中西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一直對甘州回鶻虎視眈眈。

  故對身處縫中求生存的甘州回鶻來說,如何處理好與周邊民族、周邊政權的關係,一直是其基本國策的主導宗旨。

  在甘州回鶻政權存在的一個多世紀間,與中原王朝保持著密切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繫,除派遣使者朝貢,並接受其冊封和回贈外,同時還以「朝貢」的名義和方式進行貿易活動。

  史載:「當五代之際,有居甘州、西州者嘗見中國,而甘州回鶻數至,猶呼中國為舅,中國答以詔書,亦呼為甥。」

  回鶻西遷河西後,由於力量大衰,故而與唐王朝的聯繫要比漠北時代少得多。

  天復二年唐昭宗被劫往鳳翔,「靈州節度使韓遜,表回鶻請率兵赴難。」但未得到允許。

  天祐二年,唐朝被後梁所取代,其後不久,回鶻便與之建立了聯繫。

  史書中關於中原王朝與甘州回鶻貢使關係的記載極詳,同時敦煌文書中亦有相關的記述。

  從上文羅列的史實看,甘州回鶻與中原王朝的貢使關係大致可概括為三種情況:

  首先為政治性的。一方面,甘州回鶻新建牙於甘州,作為一個遠道而來的入足者,要在別人的地盤上硬占去一片領地,並要獲得周邊政權的認可。

  特別是以漢人為主的沙州政權的認可,首先要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認和支持,因此請求中原王朝予以冊封就是最有效的辦法。

  另一方面,一些跡象表明,其與中原王朝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軍事聯盟關係,這對甘州回鶻應對沙州與西夏有極為有利的。

  其次是商業性的,中原王朝需要來自甘州回鶻或通過甘州回鶻輸入的馬匹、醫藥、香料、寶玉等,而甘州回鶻對來自中原的絲綢、服飾、金銀器皿等則抱有渴望。

  經濟上的互通有無,使雙方都受益良多,尤其是回鶻的戰馬,對加強北宋的軍事力量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我們見到的更多情況往往是其政治性與經濟性雙重目的之共存。

  即以甘州為建牙地與控制絲路的交通與貿易之雙重目的共存,尋求中原王朝的承認及支持,加強朝貢貿易,並求得最大經濟利益之雙重目的共存。

  而郭浩要控制河西走廊,也有幾個目的:

  第一,控制絲綢之路,在經濟上互通有無;

  第二,打通道路,加強對西域的監視,最終控制;

  第三,防止西域發展壯大,党項雖然控制住了,可誰能保證歷史不會重演,涼州的吐蕃和甘州回鶻,同樣也需要防範。

  所以趙匡義進軍受阻,也在郭浩的預料之中。

  思考良久,郭浩給趙匡義寫了封信,讓他不要操之過急,對於涼州吐蕃和甘州回鶻,進行觀察了解,為以後的攻略做準備。

  郭浩現在還不想對西域大規模用兵,主要是適應高原地區的人還太少了,這對作戰很不利。

  而如果適應高原的環境,郭浩打算利用換防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此就需要時間來過渡。

  ……

  出征討伐不能操之過急,大宋國內實際上也並不是很平靜。

  太平五年六月,河決鄭州原武縣;汴水決於宋州谷熟縣。

  黃河兩處決堤,讓郭浩意識到他必須重視治水了,雖然朝廷頒布了一系列預案,可是總是預防逃避也不是辦法。

  兩個地方都離汴梁不遠,尤其是宋州,國子監就在那裡,郭浩親自前往宋州查看水情。

  郭浩這次去宋州,帶上了兩位皇子和幾位大臣,到了谷熟縣,汴河周圍已經成了一片澤國。

  此時的河水已經蒸發滲透了不少,郭浩顧不上道路泥濘,帶人來到河邊,發現堤壩上有一個大口子,此時還有涓涓細流。

  「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其他區域沒事,偏偏這裡就決口了,朕每年撥的治河款都去哪了!」

  自打大宋建國以來,郭浩就對財務進行了劃分,對於國家各項費用定了預算,然後專款專用,不許挪用。

  「回陛下,朝廷的治河款每年都會發放,微臣也嚴加核查,並沒有貪污挪用。

  只是這河患自古就有,千百年來再怎麼治理,也擋不住這滔滔之水啊!」

  戶部尚書石熙載連忙解釋,工部尚書燕宇一臉無奈,郭浩看著渾濁的河水、厚厚的淤泥,知道確實不是他們的責任。

  「儘快統計傷亡損失,儘快安頓好百姓,在天災面前,正是提現朝廷作為的時候,縣令以上的官員也不許閒著,都給朕去安撫百姓!」

  「是!」

  在朝廷的預案下,索幸沒有什麼傷亡,可是損失卻是無法避免,郭浩看著那些被沖毀的房屋民宅,就覺得頭疼。

  「堯兒、舜兒,黃河、長江是華夏的母親河,哺育華夏幾千年,可是歷朝歷代都會花費很大的精力治理,效果卻一直不理想。

  如今你們也看到了,雖然朝廷做好了準備,可是受苦的還是百姓,現在朕問你們,你們可有什麼辦法治理黃河。

  誰想出辦法,朕就給誰一個獎勵!」

  聽到郭浩的提問,兄弟二人都有些傻了,上千年都沒解決地問題,他們怎麼可能有辦法解決。

  郭浩看二人一臉迷茫,失望地搖了搖頭,道:「朕給你們三天時間,如果想不出來,就都要受罰!」

  郭浩對兩個二人如此嚴格,大臣們都是咂舌,兄弟二人不敢拒絕,只能低著頭答應。

  如何治理黃河,這絕對是一個大難題,歷史上黃河水患一直到清朝還存在,直到新中國發展起來,才得到解決。

  而在歷史上,人們也想了很多辦法治河,從最開始的攔截,又到大禹治水的分流,又到後來的束水。

  我國古代治河思想的演變,大體經歷了「壅障-分疏-束水」這樣一個辯證的發展過程,是到明朝時才出現的。

  郭浩心裡大致有一個想法,靈感來自於都江堰、來自於三峽大壩,現在大宋沒有能力和技術製造後世那種大壩,卻也可以採取一些措施。

  而郭浩詢問兩位皇子,是存在考校的心思,與此同時他還讓大臣們一起想辦法,他就想看看此時的大宋有沒有能人。

  離開宋州後,郭浩又去了鄭州,這裡的情況比宋州還要嚴重,畢竟汴河只是黃河的支流,而這裡是黃河的主流。

  回到汴梁皇宮,郭浩下詔徵集治河的辦法,無論男女老少,只要辦法合理,一經採用就有豐厚的賞賜。

  一時間整個汴梁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但大多數都只是湊熱鬧,想出的辦法也都是千奇百怪,根本無法實現。

  三天時間很快就過去,兄弟二人沒想到什麼好辦法,只能醒著頭皮來見郭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