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軍政改革(四)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以趙匡胤的威信,杯酒釋兵權都能成功,更別說郭浩了。

  石守信等人見郭浩已把話講得很明白,再無迴旋餘地,而且此時郭浩已牢牢控制著中央禁軍,幾個將領別無他法,只得俯首聽命,表示感謝郭浩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聲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郭浩欣然同意,令罷去禁軍職務,到地方任節度使,並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

  禁軍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即所謂三衙統領。

  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將的兵權後,太祖另選一些資歷淺,個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擔任禁軍將領。

  於是禁軍領兵權拆而為三,以名位較低的將領掌握三衙,這就意味著皇權對軍隊控制的加強。

  至於結為姻親,郭浩目前只有一個妹妹,兩個女兒還沒有長大,要說他們這群人也不算老,郭浩讓郭蓉自己選擇。

  此番後,郭浩當年執掌兵權的結義兄弟,禁軍職務全部被解除,且從此再不授人。

  石守信雖然保留著「侍衛都指揮使」的頭銜,卻已沒有任何實權。

  另一方面,郭浩又派李漢超鎮守關南、馬仁瑀鎮守瀛州、韓令坤鎮守常山、賀惟忠鎮守易州、何繼筠鎮守棣州、郭進鎮守西山、武守琪鎮守晉陽。

  李謙溥鎮守隰州、李繼勛鎮守昭義、趙贊鎮守延州、姚內斌鎮守慶州、董遵誨鎮守環州、王彥升鎮守原州、馮繼業鎮守靈武。

  一系列安排下來,郭浩的軍事改革開始了。

  弟一,把調動兵馬的權利抓在了自己手裡,三衙雖然掌握禁軍,但卻無調兵和發兵的權力。

  第二,郭浩還把全部軍隊分為兩半,一半屯駐在京城,一半戍守各地,使京城駐軍足以制止外地可能發生的變亂,也使外地駐軍合起來足以制止京城駐軍可能發生了內變。

  內外軍隊互相制約,都不能發生變亂,而京城駐軍又多於外地任何一個地方,這樣皇帝也就可以保證牢牢控制全國的軍隊了。

  第三,無論駐屯京城的禁軍,還是駐在外地的禁軍都必須定期調動。

  京城駐軍要輪流到外地或邊境戍守,有的則要到產糧的地方就糧,這種輪流駐防的辦法稱為「更戍法」。

  這種方法名義上是鍛鍊士兵吃苦耐勞,實際上是借著士兵的經常換防,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

  將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結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聲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對抗了。

  第四,將殿前司的首二帥和侍衛司的首三帥不再除授,以致侍衛司只餘下馬軍和步軍的統帥,而沒有了原來統合兩軍的馬步軍統帥,即是將侍衛司分裂為二。

  這種在制度上將最高的五個職位空置不授,降低和分割了禁軍統帥的職權,使軍權服膺於王權。

  軍政改革都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內閣里趙普卻有心事。

  雖然郭浩把他選入內閣,可是他卻什麼都沒做,年近不惑的他,早就想過如何應對當前國家的處境,可是郭浩竟然一字沒問。

  自唐末以來,皇帝連連更換,原因就是地方藩鎮勢力過大,以至於中央無法牢固掌控。

  而郭浩如今以雷霆之勢,迅速進行改革,竟然毫不猶豫地奪了他兄弟們的軍權,這一點趙普都暗自佩服。

  郭浩這麼做雖然有些不仗義,可是也給其他節度使做了表率,郭浩曾經的大度好似不復存在,這回表現出來的霸道,讓所有人心驚。

  ……

  趙府,此時十分熱鬧,房間裡正在宴飲,趙匡胤等十多人聚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聊天。

  也許是酒喝多了,嘴也就沒把門的了,心裡有委屈,忍不住說了出來。

  「趙大哥,你說陛下也是,怎麼就不信任咱們呢,咱們可是同生共死過來的,不讓咱們帶兵,我實在不知道做什麼啊!」

  王政忠心直口快,竟然埋怨起郭浩來,其餘人皆搖頭嘆氣,他們現在都是節度使,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氣氛一時間有些尷尬,這時走進來一個人,所有人回頭一看頓時愣住了,因為來的人正是郭浩。

  「呦,都在啊,省著我一個個叫了,你們也真是的,喝酒也不叫我,快給我騰個地方。」

  「……」

  郭浩說著就找了個縫隙要坐下,其他人紛紛站起來行禮,郭浩示意他們不要客氣。

  眾人重新落座,所有人都看著郭浩,郭浩知道這些人在想什麼,吃了兩口菜,喝了一口酒才抬起頭。

  「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兄弟,想必對於這次朕的安排,心裡一定不舒服,有什麼話就說出來,別憋在心裡。」

  「臣等不敢。」

  郭浩現在沒有皇帝,最近又雷厲風行做出一系列改革,顯示了自己的手腕,他們哪裡還敢胡言亂語。

  看到眾人不說話,郭浩看了看王政忠,笑道:「政忠,平日裡你最實在,你來說說,這一次有沒有覺得委屈?」

  見郭浩問自己,王政忠剛要說話,卻被一旁的韓重贇拉了一下,郭浩見此笑了笑,再次喝了杯酒,長出了一口氣。

  「前不久李筠叛亂,雖然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可是足以說明一些問題,不知道諸位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爭戰無休無止,諸位可知這是為什麼?

  我既然當了皇帝,就要從此息滅天下之兵,建國家長久之計,維持國家長治久安,諸位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兩個問題一拋出,所有人都沉思著,郭浩繼而說道:「這個問題的癥結,就在於藩鎮權力太重、君弱臣強而已。

  治理的辦法也沒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諸位都是我的心腹,同時也都學習過治國方略,應該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其實別無選擇。」

  說到這裡,郭浩環視眾人,只有趙匡胤敢與郭浩對視,其餘人都躲避他的目光。

  「但是,如今天下尚未統一,並不代表你們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

  燕雲之地雖然收復,還需要重兵把守,西北地區亦不安寧,也需要有人去治理,那裡如果出了問題,將來會出大事!

  所以你們不用擔心無事可做,朕也不會讓你們閒著,在地方無事就給朕練兵,但是數量會有限制,選出來的精兵朕會收入禁軍。」

  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郭浩心裡早有打算,中央集團只是第一步,在這個消息傳達不方便的時候,地方還是需要一些權利的。

  所以郭浩先收了兵權,再下放兵權,但是再次領兵,多少人、什麼人、怎麼帶,可就是郭浩說的算了。

  郭浩知道他們心裡必然不痛快,而且將來還要用他們,所以這次來就是為了安撫他們,讓他們知道,他們想帶兵打仗,還是有機會的。

  「咦,這位兄弟看著面生,怎麼稱呼啊!」

  說完了正事,郭浩開始打量其中幾個將領,郭浩不太熟悉,只見那將領站起來行禮道:「末將潘美,見過陛下。」

  「潘美?」

  郭浩聽到這個名字,忍不住看了一旁的楊業,楊業是他提拔上來的,現在和眾人相處的不錯。

  而潘美則是趙匡胤的心腹,其實這兩人都是不錯的將領,可是歷史上是潘美害死了楊業,這兩個人可是天生的冤家。

  郭浩知道歷史,以後派兵的時候可要注意點,如果在讓那樣的悲劇發生,他可是太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