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青島造船廠

  一艘的萬噸級的郵輪,緩緩的離開海港,這一艘建設與12年前的郵輪,在性能上已經有些落後了,卻設施豪華舒適,本來是跑西歐和北美航線的,卻因為大量2萬噸,甚至是3萬噸級的龐大郵輪的出現,擠得沒有生意,特別是從1901年,伴隨著航運的競爭,先是出現了32000噸級的盧西塔尼亞號,後面,更是出現了讓人驚恐巨艦奧林匹斯級,45000噸左右的排水量,創造了世界郵輪之最,其中首艦是奧林匹斯號,而第二艘就是大名鼎鼎的在航線上面沉默的鐵達尼號。+◆

  大型郵輪,豪華郵輪的出現,讓才有12年船齡的郵輪有些經營不下去了,一艘奧林匹克級可以裝載乘客和船員總計3000多人,加上一批3萬噸,2萬噸級的,本來還可以1萬噸級的郵輪,迅速的過時了,哪怕他還有一定航速和性能,卻也招攬不到生意了,就順手,被楊元釗收購下來了。

  這樣的萬噸巨輪,在北美航線有些過時,在其他航線卻是不折不扣巨艦,在經過了稍稍的改裝修理之後,招募了必要的人員,這一次被用來裝載這些工人和工程師回國,在萬噸級的郵輪之中,只乘坐了500多人和一些簡單的工具,簡直是太寬敞了,為了招待好這些中國未來航運和艦隊的種子,楊元釗把該想到的東西都做到了極致,這一路上,無論是舒適度,還是待遇。都是世界頂級的。

  1912年,在這個時空的歷史上面。出現了一個拐點,本來。連最基礎工業產品都無法生產的中國,居然獲得了生產戰列艦的能力,雖然只是一個開始,屬於中國海洋的篇章,就此拉開了序幕。

  從這一天開始,德國跟中國之間的工人流動就沒有停止過,雖然原則上面,是中國向德國那邊的多,比德國支援這邊多出了10倍。可是德國紮實的工業條件和強大的工人隊伍,讓西北在一些關鍵領域獲得的支持,逐步的彌補了原有拔苗助長忽略的地方,更加紮實的工業基礎之下,獲得了更快,更穩定的發展。

  這是後話,最少也是5年,甚至是一二十年之後的事情,現在的他們。代表著的中國未來造船業和艦隊的希望,看著煥然一新的郵輪,拉動長笛,緩緩的離開了漢堡港。逐步的深入到了海洋的深處,楊元釗嘆了一口氣,回身離去。

  視線迴轉到青島港。此時的青島港之中,風平浪靜。從德國控制山東之後,除了埋頭發展青島之外。其他的地方,只是派出了一些辦事處或者是商行,沒有當做自己的土地來發展,最多只是當做一個原料產地和傾銷地,只有青島本身,作為德國的核心和軍港,費了很大的力氣,不但建成了商港和軍港,還建立了要塞。

  德皇答應幫助西北建立的造船廠,並沒有在青島,這也是正常,如果放在青島,這麼大的船塢,根本就掩飾不住,要知道楊元釗最終確定的船塢,可是2個5萬噸和4個3萬噸級的船塢,剩下2萬和1萬噸級數量更多,這麼龐大造船廠放在青島,根本就掩飾不住,要知道,德國幫助的西北建設船塢,形成戰列艦的生產能力,也是為了隱藏的增加造艦能力的。

  英德之間的對抗,是全方位的,陸軍上面,德國占優,不過在英國拉攏了法國和俄國兩個德國的世仇之後,已經形成了包圍的態勢,在路上抵擋住了德國,海軍則是英國占據了絕對的上風,龐大的本土艦隊和北海快速艦隊,直接的把德國壓制住,可是歐洲的第一大工業國也不是擺設,德國在瘋狂的擴張造艦能力,不斷的追趕跟英國的差距。

  正是明白了德國的後勁,英國才下定決心,跟德國大打一仗,並且通過各方面的力量,對德國的造艦能力進行擠壓,最少,不能輕易的讓他開闢海外的造船廠。現在,似乎已經達成了微妙的平衡,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後,德國也相當的注意,加上力有不逮,戰列艦的興建,不是造出來就完了,還需要運轉起來,每年的花費極為的巨大,德國也就沒有無休止的擴張起來。

  西北的撞上門來,藉助著5寸炮的,獲得了德國的承諾幫助,看起來西北獲得的好處不少,可是從拓展造艦能力上面,德國可以在幫助西北完成造船廠和船塢興建的同時,拓張自己的造船能力,因為西北出現,對於巴格達鐵路,基爾運河,甚至是幾條鐵路線投入的資金,還有從德國的購買貨物的4億多美元,足夠德國抽出來一億美元,這筆錢完全可以用到拓展的造艦能力上,德國可以同時開行的6艘主力艦,以一艘1300萬美元的價格,6艘根本就花不完一億美元。

  這也是德國為什麼這麼大方,把珍貴的工程師和設計師,甚至是一些戰艦上面的專業工人派出來的根本原因,按照西北的承諾,青島造船廠的第一批戰艦,可以交付給德國,只不過要求雙方合作設計出一款,在德國看來,只有有他們的設計師把關,不會出現戰艦不過關的情況,但是如果西北那邊的設計更好,提升戰艦的實力,那就更好了,甚至可以反饋到德國這邊,從戰艦設計師和工程師,全部是德國這邊的,還有什麼能夠保密的地方。

  距離青島只有40公里的一處很隱蔽的海岸,這裡就是經過了多方選擇的新船塢的所在地,距離青島不算太遠,也不算很近,在青島德軍的警戒範圍之內,相對比較偏僻人員很少,最關鍵的是,青島德國海軍基地,就在旁邊,不足10公里的地方,一旦有事情,可以迅速的發現並且處理的。

  此時這裡,已經變成了一個龐大的工地,超過20個大小不一的船塢,最小的也是萬噸級別的,最大的甚至是達到5萬噸,這樣的龐大船塢,每一個都需要巨大的土共建設,20個加在一起,不比建設一個巨大港口差多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面更大。

  在德國達成意向之前,船塢興建的土工作業已經開始了,不管能不能讓德國支持,民用方面是沒問題的,船塢已經購買了,先建了再說,至於以後,車到山前必有路。

  正是這樣的,目前的這一片區域,到處都是在施工,到處都有人和機器在工作,超過的20個大型的船塢,形成了20個巨大大坑的,無數的人和機械都在努力的勞動著。

  船塢的基礎工程很簡單,在遠東尋找工程師就可以勝任,當然了,這是絕密的,最少兩三年之內,不可能讓別人看到,這裡有這麼大的工程,哪怕是普通的德國人也不行,天知道裡面有沒有間諜。

  西北是首先動工,在動工之後才通知德國方面,德國方面當時正在等待著楊元釗到來,聽到這個大吃一驚,船塢這玩意,可不是隨隨便便的製作的,雖然西北也聲稱,他們找了幾個工程師幫忙設計,但是千噸的船塢,跟萬噸的船塢,能是一回事麼?

  不管如何,西北都會在德國下達訂單,購買這些船塢,德國有義務不讓這些勞動變成空的,甚至讓這一處地方浪費掉,這可是找遍了青島周圍100公里,才找到的,最適合建立造船廠的地方的,各方面都很合意。

  好在這只是船塢,而不是造船,德國找到了幾名工程師,緊急的前往遠東,一路上,利用電報等工具指揮,藉助著德國情報部門30年時間建設起來的情報網絡,他們每隔2-3天,就可以指揮一次進度。

  不過電報之中,匯報的數據,讓這些工程師有些鬱悶,浮誇的太厲害了,速度太快了,比他們所知道的速度,最少快了10倍以上,剛開始還訓斥幾句,可是當位於青島,知道一些造船的工程師趕到的時候,他們才發現,原來,是他們有些孤陋寡聞了,西北真的在基礎工程上面,有讓人難以想像的施工速度,中國人會說謊,有專業認證的工程師,外交部官員總不會說謊吧,中國人真的在土工作業上面,非常的強大,有突出的特點,難怪德國政府,會把幾個大型工程交給西北。

  一般的船塢,從下訂單到拿到,需要漫長的時間,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往往是到了訂單簽訂才開始土工作業,現在訂單還沒有完全簽訂,雖然船塢也在生產之中,這個奠基也太快了。

  從青島和上海找到了一批工程師和一部分專業人員,他們迅速的來到青島加入了整個建設之中,大大的提升了速度,而接下來,還有大批的人員和設備前來,早已經下達的訂單,委託生產的船塢,基本上完成了大半了,加上臨時拆卸的一個廢舊船塢,青島造船廠的計劃,比預計的要提前了很多。

  一座座的大型建築,無數的房屋,27萬人,1200台各種大小不一的大型機器設備,在這一片海灘上轟鳴著的,寄託著未來希望的大型船塢,在青島開始正式的安家落戶,中國海軍的最初一步,終於成功的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