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清楚未來的發展方向,在軍隊建設上面,中國沒有走彎路,哪怕最初的時候過的相當的艱難,卻依然保證高標準。陸軍上面,直接奔著裝甲力量,從西北還沒有取得全國政權的時候,就在做裝甲方面的積累,到科技實力提升了之後,直接越過,一戰時期坦克,瞄著t34去了,整體的性能稍稍弱於t34,可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卻是跨時代的武器。
在楊元釗所了解的中國的武器序列裡面,發展更加超乎這個時代的還是空軍,t34,不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蘇聯的主戰坦克,他的威名更多的是俄制武器之中精銳,簡單粗暴,便於生產和維護,在中期的時候,德國的三四號坦克已經在t34之上了,更別說後來的虎式和虎王,只不過因為德國的產量上不來的,才塑造了t34的威名,可實質上,t34的技術含量並不高……
可是空軍之中,因為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關係,中國生產出來的4發戰略轟炸機,他的基本性能指標在b29之上,甚至因為渦輪螺旋槳的省油性能,在航程和作戰半徑上面的,甚至在b29之上,b29是二戰的中後期才出現的戰略轟炸機,是在二戰之中,唯一能夠投放原子彈的飛機。
在空軍這個方面上,達到了二戰後期,在層面上比陸軍強,之所以有這麼大的發展,多虧了楊元釗是動力工程師,他對於動力領域,有著超越這個時代的實力。無論是海軍空軍和裝甲力量,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動力,只要動力達到了,哪怕設計上面有些問題,也能夠最終形成一款差不多武器,拿坦克來說,在英美還艱難的在90馬力,100馬力向前邁進的時候,中國的民用大馬力發動機,動力就達到了400馬力左右,軍用的裝甲車動力更是達到了880馬力,強大的動力,給了坦克更加強悍的動力,也帶來了強橫的戰鬥力。
中國已經跟這個時代,甚至二戰時期的大部分國家不同了,逐步走向了二戰以後的這個方向,雷達,聲吶,電子元件,甚至是未來的飛彈,一定程度上面,一個穩定的平台,在通過更換不同的裝備的時候,就能夠達到的不同的作戰目的,而不是如同現在這樣,戰鬥機,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戰略轟炸機的這麼一連串的不同機種。
各種的不同的機種,有不同的作用,飛機從中國出現之後,就飛速的發展,在各國還沒有看到飛機的作用的時候,已經走出了不同體系,因為航空母艦的關係,被分成了陸基和海基,現在,有分成了反潛,對艦,甚至是對陸地,越來越多,越來越專業,也就越來與出色。
從飛機表現出來的強大作用開始,飛機已經成為了中國最重要的優勢項目,到現在為止,能夠對付飛機的,就只有飛機了,別說什麼高射機槍,高射機槍攻擊飛機,在世界上,整體的命中率也不高,飛機被高射機槍擊落的例子有,被伏擊的占據多說,或者就是明知道前方槍林彈雨,依然要突破,吸引火力的。
現在中國最佳的高射機槍,可以觸摸到9000米的高度,可是這個高度的,基本上是極限了,炮彈飛到這個高度,速度大大的減少了,這也是高射機槍對於飛機的命中率不高的根本原因,飛機本身速度較快,在低空,高射機槍可以保持相對較高的速度,這樣命中率高一點,可是一旦高度上升,不但高射機槍的子彈飛行的高度高了,動能減少的多了,速度當然慢了,追不上飛機的速度,即便瞄準了也打不到,更別說沒有瞄準,那幾乎是達不到的。
中國對於飛機的研究是最為深入的,也曾經使用過飛機做過實驗,讓高射機槍在6000米以上的高度,命中率都極具的下降,甚至一定程度下,對於飛機這樣高速度的目標,高射炮在沒有一定密度的前提下,對於飛機的殺傷力也很低。後世最佳的防空,還是飛機和飛彈,前者可以飛到一定的高度,追上對方的飛機,特別是高空截擊機對付高空轟炸機,只要能夠夠得上高度,對方幾乎沒有逃跑的可能性。
後者則是因為速度,飛彈最大的速度甚至可以超過10馬赫,遠超過後世基本上在3馬赫之下飛機,速度極快之下,飛機來不及反應就被擊落了,並且防空飛彈的籠罩範圍遠比高射機槍大,且可以靈活機動,在射程可以籠罩住飛機的前提下,只要制導性能優越,擊落飛機也是常事。
在美國的航母作戰群之中,雖然有密集陣系統,這個密集陣更多的是避免飛機過度的接近航母,或者是近距離的擊落一些飛彈和魚雷,用這玩意來對付飛機,不太靠譜。
飛機對於海軍和陸軍而言又天然的優勢,海陸軍幾乎沒有對付他的力量,只要技術上面的優勢在,那就是完勝,不存在戰列艦這樣,殺敵三千,自損八百的情況,能打過就是能打過,打不過的話,來再多的飛機也不夠看的,二代機碰上三代機,來多少的都是個菜,除非對方的攻擊性武器全部放完了,可即便放完了,追不上對方的速度大,只能夠被動挨打,速度上不如對方的話,對方又有足夠的武器,那就真的完蛋了,至於航程,攜帶武器的數量這玩意,只是一個補充,帶表著你最多可以擊落多少的敵機。
你能夠打到對方,對方打不到你,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好的,更別說飛機的全能,對地,對海,對空攻擊的不同方式,在中國把目光放在了雙發,甚至是4發的大功率飛機上面的時候,飛機的作戰性能,又有了巨大的提升,這已經不能夠用一個的普通的武器能夠形容的,這是一個戰略性的武器。
飛機在反潛上面的應用,不過是飛機眾多應用之中的一個部分,不過卻會成為未來,中國在的的海洋上面的利器,有了它,可以快速的幾千,幾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進行地毯式的偵查,飛機450公里以上的速度,比起驅逐艦來說,快出了10倍都不止,有了這些,未來美國人再威脅中國的航道的時候,就有了攻擊的利器了。
這時候,中國才發現,之前的計劃微微的有些疏漏,如果用飛機反潛的話,除了在海島上面建立機場之外,在一些海島的路基籠罩的範圍之外,就必須要用航母,航母是很全能,卻不適合做護航任務,每一個艦隊的正航航母,都是寶貴的財富,是一個艦隊的最核心的力量,輕易不能夠浪費在護航任務之中,而且正航航母,接近百架的架次,相對於護航來說有些浪費,這時候,護航航母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楊元釗熟知航空母艦發展,所以從一開始,就走艦隊航母這條路,同樣噸位的情況下,艦隊航母比其他的護航航母的戰鬥力要強大很多,也容易編組特混艦隊,經過了完美的搭配的特混艦隊,整個艦隊的基本用處,就是服務於護航航母,至於攻擊,就依靠航母就好了。
可是少了這個選擇,也忽視了護航的問題,現在也不晚,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造船業,也可以生產各種高標準的船舶,從現有的船舶之中,選擇高速船體,用30-40架飛機的編組,就可以很好的完成護航工作,由於結構簡單,對於船隻沒有正航航母要求那麼的高,一定程度上面,這個航母的造價也就相對較低。
畢竟,護航航母大部分時間,都是跟隨著商船船隊活動的,大部分的商船船隊,他們的速度都不快,太快的速度也不經濟,商船畢竟要遵從經濟規律,用最經濟的速度,走完漫長的航程。
故而護航航母的最高速度,不會跟正航航母那樣,超過32節,形成一支快速艦隊,護航航母的速度只要跟商船差不多就可以了,原則上不會超過17節,而且防護度也沒有正航航母要求那麼高,一定情況之下,木質的飛行甲板,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商船的船身,稍稍的進行改裝,加裝飛行甲板就可以了,經過了簡單的調配之後,一款出色護航航母就出現了,這一款護航航母的造價,只是萬噸級快速商船的5倍,整體價格只有一艘重巡價格一半左右,就價格上面,足夠便宜了,可是戰鬥力上,就不好說了,一艘護航航母對上一艘重巡,如果是在白天,沒有多少阻礙飛機升空條件的話,護航航母勝利只是時間的問題。
整個護航航母的系統,包括了水上飛機,普通偵察機反潛機和部分的戰鬥機,組成的多種功效的陣營,對於陸基飛機籠罩範圍之外航道的防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補充,從某種意義上面說,這就是珠聯璧合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