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戰開始的前後,如果說損失最大,恐怕就屬於俄羅斯了,法國失去了三分之二的領土,連首都巴黎都被占據了,可是就本身而言,法國的損失不大,法國目前還是抵抗西線德軍的主力,源源不斷的武裝軍團,正從殖民地開來,雖然戰鬥力不算太高,卻足以當做炮灰,這樣的部隊規模龐大,往往幾場戰爭之後,就消耗殆盡了,可是付出更少,法國的殖民地面積,是僅次於英國的,遠在美國,德國等後進國家之上。
法國也是列強之一,是經過了工業革命的工業國,工業生產能力也很強大,可是法國跟德國,跟英國相比,還有所不同,他們在工業革命之後,完成了基本的工業化之後,更多的是把心思放在金融上面,法國的金融冠絕世界,再加上海外的殖民地,這才是法國失去了三分之二領土,失去了巴黎依然可以抵擋下去的根本原因,法國人很有錢,不是一般的有錢。
普法戰爭,法國戰敗,不但割讓了洛林等地,還賠償了50億法郎的軍費,在1881年左右,50億法郎相當於的2億兩的銀子,幾乎是馬關條約6倍,當時德國的目的是用戰爭賠款拖垮法國,最少讓他賠償十幾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這樣的話,僅僅是利息的收入就是一大筆錢,清末的中國就是這樣,幾次賠償,全部都是銀行借款,等於多支出了龐大的數字,可是這麼龐大的一筆錢,法國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賠償完畢的,大部分是法國人和大資本家購買的國債,也讓整個歐洲看到了法國人的財力。
法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還可以咬著牙來堅持,顆俄羅斯就不一樣了,本來就是一個工業化不完善的國家,很多東西都無法生產,戰前在中國攻擊下,失去了幾百萬軍隊和西伯利亞,又在德國攻擊下,失去了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連石油重鎮巴庫都失去了,特別是後者,對於俄羅斯的打擊可不只是一個油田那麼的簡單,他代表著現金流,代表這額外的資本。
接連不斷的打擊,讓俄羅斯在很多方面失血嚴重的,巴庫代表著財源斷絕,這本身只俄羅斯堅持下去的基礎,至於失去了上千萬的軍隊之後,俄羅斯國內的壯年勞力大幅度的減少,沙皇不在這些灰色牲口,連高官也不在乎,可是自然規律卻不能不在乎,1000萬的軍隊,這近億人口的動員能力徹底的消失,即便是強行的動員,又能夠動員多少,俄羅斯本身在動員能力和後備能力上,已經遭到了巨大的打擊了,後勁不足就是目前俄羅斯所要面臨的現狀。
大量人口的損失,再加上領土的損失,特別是波蘭白俄羅斯和裏海黑海沿岸,這裡是俄羅斯傳統的產糧區,他們失去,俄羅斯的糧食總產量已經下降了,而俄羅斯雖然進入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可是舊有貴族,農奴制的殘留,還沒有完全的散去的,頂層的大資本家,大商人,甚至是貴族們,不會去管底層的問題,他們還要享受自己奢華的生活,在本來短缺的情況下,又被高層浪費了很大一批,甚至一些商人還囤居積奇的,這就增加了動盪局勢,就莫斯科為例,在1914年6月到1916年3月,糧食足足漲了17倍。
奢侈品等的價格,哪怕漲幾十倍,一兩百倍,影響不大,頂多是讓一些本就買不起的,更加買不起,一些買得起的,咬咬牙才能夠買得起,可是糧食卻是最基本,他的短缺和價格飛漲,直接造成了社會的動盪,整個俄羅斯惡劣的環境,工人農民開始騷動了起來,在沒有辦法獲得糧食的時候,除了餓死,就是反抗了,這中間又夾雜了一些士兵,他們是前線的士兵,畏懼戰爭,小規模的逃回來,他們或許無法對付德國,可是造成的混亂是難以想像的,革命的火種,就真的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樣,在俄羅斯蔓延了起來,很快就有數十個城市冒起了的革命的烈火,少則是一些小型的騷亂,大則是武裝暴動,幾百暴民加上幾十條強,衝進了警察局,市政府,基本上控制了那些城市。
俄羅斯本就處於極度虛弱的狀態之下,強打精神,保持著在西線跟德國的對持,實際上,他們生怕德國打過來,真的當德國打過來的時候,他們除了跑就沒有第二種辦法了,沒有等到德國打過來,本國反倒是動亂了,而且從小小的暴動來時,越演越烈,越來多的城市加入到了革命的行列之中,讓這股火焰越演越烈,整個俄羅斯都動盪了起來。
沙皇或許會懼怕德國,生怕德國打過來,因為那是歐洲第一強國,不但在之前就教訓過俄羅斯,還壓著英法美三大強國打,俄羅斯在連續的碰壁之後,當然是敬而遠之,不敢跟他對抗,可國內的這些泥腿子,怎麼會放在眼裡,沙皇只是稍稍猶豫,猶豫的原因還是不是因為是否要鎮壓,只是因為抽調了部隊,會不會影響到前線的防禦。
可是伴隨著武裝暴動的越演越烈,整個俄羅斯最少有40多個城市有暴動,再這樣下去,連穩定都保不住的時候,沙皇立刻毫不猶豫的從前線抽調部隊回來平叛,沙皇沒有意識到,此時此刻,俄羅斯的局勢,已經到了最危機的時刻,就連前線,都相當的艱苦,本身面臨著德國的威脅,自身的補給還不完善,糧食有大量的缺口,這才是致命的。補給全面的話,還能夠有底層的一口飽飯,連這個都做不到的話,底層怎麼可能有飯吃,有些補給的糧食,被高層倒賣出去,甚至剋扣下來,很多的底層士兵都是及一頓飽一頓的,士氣可想而知,沙皇派回來的軍隊,絕大部分譁變了,在大量有經驗官兵的幫助下,起義的風頭更加的劇烈了,而且開始占據城市,割據鄉村,不像是之前那樣的小打小鬧。
革命的風潮,就這麼的出現了,單單如此,還不致命,關鍵是俄羅斯的民眾太苦了,為了反抗暴政,俄羅斯誕生的革命是最多的,特別是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不少革命思想傳播開來,俄羅斯的眾多秘密政黨,布爾什維克,孟什維克,甚至是一些其他改良和民族資本主義,紛紛的在其中渾水摸魚,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的,都不停的出現各種的亂子,讓整個俄羅斯變得疲於奔命了起來,這邊還沒有壓下去的火苗,那邊又冒了起來,越來越多的士兵加入到了革命的行列,革命者的力量強大的,武裝的解放城市,一部分的城市還串聯起來,局勢越演越烈,並且還從北部向南部蔓延。
德國對於俄羅斯沒有那麼的看重,這個在歐洲大戰之中,存在率最低的,丟幾十萬德軍在哪裡,警惕住俄羅斯就可以了,俄羅斯根本不敢反抗,也不能反抗,戰鬥力的懸殊差別,讓俄羅斯根本不敢主動進攻,還必須要擔心德國進攻,在拿下波蘭,白俄羅斯和巴庫之後,德國對於俄羅斯的領土暫時沒有多少的興趣,可是剛剛歸入德國的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中國的幫助下,居然獲得了巨大的產出,讓德國的糧食資給率,在1915年到1916年,達成了100以上,也就是說,德國可以不進口糧食,就能夠保證需要。這點非常關鍵,糧食是重點,一天不吃飯餓的慌,無論是冷兵器時代,還是熱武器時代,都是一樣的。
在戰爭開始的時候,德國還保證國民平均攝入量達到了2100大卡,可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逐步的縮小,在1914年的時候降低到了1800大卡,幾乎已經處於臨界線了,人體為了保證生命的正常延續,需要1700大卡以上的熱量,1800僅僅是維持生存,一旦有大量的消耗之後,必然會不足,這對於的整個國家的生產力和戰鬥力都會有所影響。
不過這一點在1915年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整個德國的占領土地上面,都有中國人來幫忙耕作,哪怕拿走了相當一部分的糧食,可是德國的糧食總產量卻在顯著增加,在把人口絕大部分都輸出了之後,德國占據的實際範圍之中,,人口的密度大幅度的減少,這也是自給率大大提升的根本因素,並且土地也真正作為一個資源,被德國看重。
新占據的的領土面積有些太大,因為距離德國較近,德國是準備好好的開發的,到開發完善,有了一定的人口結餘再說,可是俄羅斯距離德國太近了,在西線的協約國老實了之後,他們甚至想要個繼續對俄羅斯動手,俄羅斯的土地太龐大了,哪怕在歐洲部分,也相當的龐大,不割去一點,簡直對不起這麼近的距離的,現在沒等他們策動,俄羅斯本身就亂了起來,天賜良機,如果不抓住的話,就對不起這個機會的,德國的戰爭兵器立刻動了起來的,在西部磨練過精銳部隊,開始磨刀霍霍指向了俄羅斯,只要德皇一聲令下,立刻殺奔東線,為德國爭取土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