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九月十三,又到了張清遠例行日講的日子。
一大清早,陳亮三人早早到了皇宮門口,相互打了招呼後,就沒人說話了,都各懷心事。
說是各懷心事,其實三人想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猜測今天張林會不會再次被留下。
而猜測的主人公今天起得晚了點,是最後一個到的。
「三位大人,早上好啊。」
「早上好。」除了陳亮,其他兩人都熱情地回應了一聲。
只有陳亮,不冷不熱地「嗯」了一聲。
不等幾人說些別的,宮門大開,有內侍出來,帶著四人進入了皇宮。
還是那個熟悉的文華殿裡。
三位大人挨個講完,輪到張清遠了。
只見張清遠在三人的目光中,緩步上前,站在案台前,拱手行禮,待顧雲齊抬手讓平身後,便開始了今天的日講。
既然準備出彩,張清遠思考許久,最後決定講講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理論。
不過肯定不可能一上來就全盤否認程朱理學,畢竟從宋朝開始,「格物致知」的理論已經盛行了很多年。
他要真的把「知行合一」的全部理論一口氣說出來,那就是挑戰朱聖人的權威了,這無異於與現下盛行的儒家思想作對,他一個小小的七品官,敢做這樣大逆不道的事,肯定會受到文官們的一致討伐。
畢竟當年王守仁提出這個觀念的時候,在當時可謂是一聲驚雷炸翻了文學圈,對抗了很多年才漸漸殺出重圍,成為主流的。
所以老張同志只能循序漸進,說一些皮毛,不過就是這一些皮毛,就聽的顧雲齊眼睛一亮。
作為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君主,他當然想要吸收底下人的各類觀點,博採眾長,至於採納不採納,那就是顧雲齊自己的事了。
而後面的三人,本以為張清遠的日講內容,還是跟之前的差不多,雖然不知道僅憑這樣的水平,是如何獲得聖上青睞的,但也沒太當回事,畢竟內容比他們的還要差些,都認定聖上上次將人留下,絕對是偶然。
不過這一次,三人聽了一會後,不由瞪大了眼睛,這個觀念,很獨到,很新穎啊!
沒辦法,作為一個了解古代儒家思想發展的現代人,張清遠當然明白分寸感在哪裡,所以只是恰到好處地審判了一下「格物致知」的理論,點到為止,既不會讓人感到冒犯,又會引發思考。
然後,忐忑的三人又不約而同地用餘光撇了一眼上面端坐的聖上,發現聖上面色如常,沒什麼異樣。
三人微微呼出一口氣,聖上啊聖上,可千萬不要感興趣啊!更不要把張林留下啊!
可惜,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等張清遠講完,顧雲齊果然開口將張清遠留了下來。
跟上次一樣,四人進門,三人出去。
等上了翰林院的馬車,陳亮三人相互看了看,沒有一人出聲。
他們同時在心裡嘆了口氣,因為他們都知道,張林這個盛寵,估計是跑不了了。
也不知道等回了翰林院,該是多大的震動。
一次可以說是巧合,可連續兩次的留下,光用巧合就解釋不通了。
況且今天張林的日講內容,確實比之前強太多,就算再不想承認,也是超過了他們幾個,能被留下,他們輸的不冤。
不過三人也挺疑惑的,按理說張林想出這個觀點應該不是一天兩天了,日講這都多少次了,怎麼現在才提出來?
如果是他們的話,那肯定第一次日講就提出,只等讓聖上印象深刻,以後前途無量了!
當然,任他們想破腦袋也不可能想到,上次聖上留下張林,問的竟然是話本的事。
所以為了防止再次被留下,他們眼中才學尚可的張清遠只能不再摸魚,講點乾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