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扶明錄最新章節!
宋獻策能在大明門外罵街引來百姓圍觀,是因為他確實急了。
朝邑被攻陷,說明黃河那邊開打了,而且這還只是個開始,若不及時阻止便會引發全面開戰,這不是他們初衷也不是他們想看到和想得到的結果。
當初李自成提出兩岸和談的初衷雖有拖延時間因素,但卻也是英雄暮年想見好就收落個善終,握手言和的誠意還是很足的,只是要討價還價賣個好價錢罷了。
且李自成集團那邊的幾個大佬也普遍有這個意願或者說被說服接受這個意願,只有一些年輕人還不太服氣,覺得剛搞起來怎麼就和談,覺得自己還是挺牛逼的,真和朝廷幹起來誰輸誰瀛還不好說呢,何不賭場大的單車變摩托呢。
但是吧,這些年輕人雖不服氣卻沒決策權,大佬們有意和談不是他們能左右的。
可朝廷這邊對和談的態度呢,就沒那麼統一了。
有人覺得和談是好事,既能免百姓遭難也好早日恢復生氣,不然打下去勞民傷財把朝廷都打爛掉了。
但也有人覺得,之前還要應付韃子力不從心,現在好不容抽回手了而且有了個能打必勝的大太監何不趁機狠狠弄死他。
就算弄不死,也能壓壓價啊,所以認為先不和談,應該先打!
而崇禎帝的想法就是打不打都要把李自成給弄死,因為太恨了。
可是和談的話,他不光不能弄死李自成還得封他個官,甚至可能是要封爵的,這他哪裡甘心啊,所以他是堅持要打的。
但朝里主張和談的比例大,崇禎帝和一些強硬派聲音就顯得太弱了。
這個時候,崇禎帝就找到了常宇,問他,你的意思呢。
常宇毫不猶豫的說,打,你說打就打,而且必須弄死李自成,這讓崇禎很是欣慰也放了心,只要常宇說打了,其他一百個說和的都沒用!
但常宇真實想法呢?
其實有點複雜。
在李自成提出和談之前,他陳兵黃河便是要等天暖之後準備充足時發動猛攻一舉推進兵臨西安城下,確確實實的是要同李自成大決戰了。
可是在李自成提出和談後,他的態度就改變了很多,畢竟和談利國利民他是最清楚不過的,和談是對雙方對有利的解決方式,而且說實話之前拉開架勢要大決戰那是不得不為之,可真打起來,即便是殺敵一千他也得損八百。再說了即便打敗了對方卻不等於消滅了對方,接下來他和你玩起游擊戰沒玩沒了的啥時候是個頭。
眼下既然對方提出和談,又何必硬剛呢。
只是沒人比他更清楚談判桌上的籌碼是怎麼來的了,闖賊雖然提出和談,但胃口不小,條件不低,張口閉口就要封王封藩。
這是朝廷及崇禎帝不能接受的。
所以這個時候常宇內心還是支持開打的,但不能全面開戰,那樣就會破壞了和談的契機,又回到先前兩軍要大決戰的局面了。
這是常宇不願意看到,因為即便打敗了李自成他自己也要元氣大傷,甚至還有可能陷入膠戰之中,可是南邊還有張獻忠這個勁敵要對付呢。
所以只能打局部戰,以此來賺取談判桌的籌碼,把對方的價格壓的越底越好,也能趁機殺殺對方的銳氣消耗對方的實力,否者你招降過來一個生龍活虎的造反專業戶過來,你睡的踏實麼。
當然了若是在這個局部戰內將李自成幹掉那就更好了!
所以常宇此時的態度就是,必須要打,但是要控制好力度不能引發全面開戰把和談攪黃了,而且無論談的成,談不成,李自成必須得給弄死,這是崇禎帝唯一的底線了。
https://
前幾日李岩突襲朝邑得手,朝廷積一分,本欲以此來逼宋獻策及西安低頭,沒想到轉手李過就反撲過來,貌似又平局了。
但常宇和宋獻策都擔心,因此而搞大了。
所以宋獻策急著要見史可法和吳珄想要重啟談判。
可以說,核心人物此時都懸著心,只有外邊瞧熱鬧不怕事大的最輕鬆,比如一眾朝臣及百姓們,就非常的樂觀,在他們看來李自成都被抓了,對方還老將都被吃了,這棋他還下個屁啊。
殊不知,兩方現在基本旗鼓相當,且都在走鋼絲。
這個時候,不光考驗談判桌上人的智慧,更考驗前線指揮官的才能了。
李岩接到河津被襲的消息後雖驚卻不慌,更沒有立刻傳令發兵前往河津支援,對於他這種經驗豐富的老將來說,一舉一動都要謹慎為之。
畢竟蒲州是官兵的大本營,正面還要硬抗對岸賊軍的大荔主力,兵力不能隨意調走,因為兵不厭詐,保不齊前腳剛將兵馬調走,賊軍就會立即對朝邑發動反撲甚至主動進攻蒲州,現在誰也不清楚李過打河津是不是為了聲東擊西,調虎離山。
但卻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河津深陷重圍而見死不救。
如何決策?
李岩立即召集顧君恩,吳惟英及麾下部將進行商討,帳下議論紛紛各抒其見,吳惟英認為李過沒有反攻朝邑卻跑到幾百里外打河津一來是知道官兵此時剛下新城防守嚴密,朝邑必不好打,但這口氣必須要出,而來反撲朝邑有可能引發全面開打,特別是距離重鎮潼關太近怕將戰火燒到那邊,顧此失彼。
而顧君恩則認為,李過出人意料的劍走偏鋒去打河津,實則就是聲東擊西,想將蒲州兵馬調去支援,他則趁機發兵攻打朝邑,所以打河津就是個幌子,實則還是反撲朝邑。
所以萬不可將蒲州兵馬調去河津打援。
可這一切都是推測,沒有實際證據支持李過到底是什麼心思。簡單的找場子還是後邊有伏手呢?
「若不去打援,秦松旺撐得住幾天呢?」李岩嘆口氣起身走到廳堂門口背著手看著外天天空。
「河津防備不算弱,秦副將有勇有謀,抵給三五日還是可以的」顧君恩略微沉思說道,吳惟英則搖頭:「秦松旺兵馬不足三千,又分兵守城外河岸防線,此時既已被圍城說明河岸防線已丟,兵力也必有損傷且不小,估摸此時城中能戰兵力不足兩千,可情報說賊子有兵五千以上甚至更多,李過若是佯攻倒還無妨,若是鐵了心打,估摸扛得住一天甚至半天都難了」。
吳惟英這番話讓李岩頓時對他刮目相看,這個富貴糟老頭子平日很少發表有見解的東西,多是哼哼哈哈,此時竟能分析的頭頭是道,確實有些意外。
「侯爺所言甚是,按照您和顧先生說法,這河津咱們不能調兵去救援,甚至即便去了也未必來得及」。
吳惟英點頭:「去少了不頂用,去多了這邊空了,搞不好會遭了李過的道」。
「所以,棄河津不顧?」李岩眉頭一挑。
吳惟英皺眉不語,顧君恩則連連擺手:「豈可不顧,若丟了河津,等於讓李過在咱們肉里扎了根刺,往大了說等於是他們在黃河上架了座橋,隨時來去」。
「救,有可能上當也有可能來不及,不救,若失了城則對吾等局勢大不利,那該當如何呢?」李岩緩緩轉過身臉上帶著微笑,吳惟英有些蒙,這節骨眼他還笑的出來,再看顧君恩時見他臉上也有了笑意。
但聽兩人異口同聲:「圍魏救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