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賢的說辭正合隆聖帝心意,那麼大的傷亡,不做懲戒不合適。但真要追責,卻更加不妥。
爵位可憑戰功或授,如此懲處對魏冉這個戍邊侯來說不痛不癢。雖做削爵,卻又將榮耀轉嫁到其夫人身上,再追封其子。如此一來,里外都齊活了。
「多跟太子學一學,凡事都要多想多慮。下去吧。」隆聖帝隨手一揮,將紀允遣出。
抬頭看了眼紀賢,紀允臉上皮笑肉不笑。「太子哥哥,皇弟受教了。
父皇萬安!兒臣告退。」說完,紀允緩緩退出殿內。
待紀允走後,隆聖帝朝著紀賢壓了壓手。「坐下說話。」
「兒臣多謝父皇。」
紀賢端坐之後,隆聖帝卻是許久都未開口。側目而視,他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沉重。
魏冉的事情雖已有了安排,可寧毅的事才真正讓他怒不可遏。現在,涼州的戰事已經結束,也該好好謀劃大周內部的問題了。
見此情景,紀賢猶豫片刻,還是開口問道:「父皇何事憂慮?不知兒臣是否能為您分憂?」
聞聲,隆聖帝回過神來,隨手將案台之上的一份摺子遞給了紀賢。「自己看。」
接過摺子,紀賢簡單翻看了片刻,隨後將之合上。「父皇?兒臣不解。」
「你當然不解。」隆聖帝無奈的搖了搖頭。「你在外賑災,邊陲之事自然難知詳情。」
「父皇,就摺子上述,並無不妥啊?」
「寧毅上摺子的時候,涼州營覆滅的消息父皇可尚未通傳。」
紀賢眉頭皺起,第一時間便反應過來。
看著他臉上的變化,隆聖帝眼神愈發陰沉。「這不是重點。事從權宜,既是為了國之疆域,父皇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話到此處,隆聖帝拍案而起。「可魏冉的軍報你也看了,按照腳程估算,父皇的旨意尚未下達,寧毅就敢先行出兵。他的眼裡,還有半分皇權嗎?」
「啪!!!」隆聖帝一把抓起御案上的茶盞,猛然砸在地上。「他簡直狗膽包天。就連徐滄都沒幹過這樣的事,他是覺得大周內憂外患,真就動不了他嗎!」
「父皇息怒!」見狀,紀賢趕忙跪地叩首。「正所謂兵貴神速,武成王之事,當屬無奈之舉。父皇切勿大動肝火,保重龍體啊。」
「你以為他沒有考慮過父皇得知此事之後會何等震怒嗎?不,他寧毅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是有恃無恐!簡直混帳!」隆聖帝怒火中燒,越說越氣。「朝外一個寧毅,朝內一個司徒文。這二人整日蹦噠不停,哪還有半點臣子之禮?你說,此事該如何處置?」
聽聞此言,紀賢暗自嘆息。如今的大周真的經不起風浪,一旦有內亂發生。恐怕就將改天換地。
好在寧毅不同於徐滄,處理起來沒有那麼棘手。同樣的事情,如果換成北境,那就難辦了。
「父皇。兒臣以為,賀州之事必須謹已待之。寧毅率軍西進,在朝內看來,定然是父皇首肯。至於是聖旨先到,還是兵馬先動,眾人難明先後。
更何況,寧毅雖然兵馬先行,父皇卻也後有旨意。一切皆是為了涼州安定,冒然處置,恐會生變。」
隆聖帝揉了揉眉頭,又緩緩坐下。紀賢說的這些,他何嘗不知。「說點具體的。」
「父皇。定平這一戰,涼州營險些覆滅,其編制已不足以應對元武之患。而宇文逸陣亡之後,最大的可能是由武敬山前來坐鎮康州,其手下的鎮東軍乃是堪比我大周鎮北軍與戍邊司的存在。
一旦此事如兒臣猜測這般,那麼如今的涼州明顯兵力有缺。既然寧毅忠心為國,賀州又非邊境,父皇何不讓賀州營調兵入涼州。
此事,於公於私,都無可厚非。寧毅若是照辦,他的賀州營實力將大打折扣。
三鎮藩王手中的兵馬,名義上仍舊屬於朝廷節制。如今國庫空虛,財政吃緊,除去邊境外的各州郡都在裁撤兵甲。
寧毅就算再行募兵,朝廷也可駁回。他若是私自募兵,那可就是謀反。」
此話一出,隆聖帝緊鎖的眉頭略微有些舒展。這是陽謀,沒有藉口,沒有大義,寧毅就算想反都不會有人支持。「皇兒言之有理。你繼續說。」
「父皇!若是寧毅不肯就範,那就是公然抗旨。他私自率兵前往涼州,不是為了保境安民嗎?現在朝廷給他這個機會,他又不照辦,別人會怎麼看?百姓們又會怎麼想?
屆時,父皇在將他抗旨拒上,擅自調兵的事情抬到明面上,他該當如何?就算要反,都不會有人支持他。起碼南北二王就不會支持。不占大義,師出無名,他武成王要如何蹦噠。」言罷,紀賢將頭更低三分。
看著眼前的太子,隆聖帝心中暗嘆:太子多智寡威,既無朋黨,也無外戚。若非性格太軟,倒是不錯的接班人選。「皇兒果然聰慧過人,一切都合情合理,確實是尚好的謀劃。說吧,想要點什麼賞賜?」
聞言,紀賢微微搖頭。「兒臣所說的這一切,想必父皇早已瞭然於心。父皇只是為了考教兒臣,兒臣怎敢討賞。」
識大體,知進退,不邀功,不請賞。不錯,今日的一番交談,隆聖帝很滿意。「太子賑災勞苦,朕這個做父皇的豈會不知。待你回東宮後,自會有賞賜送達。下去吧。」
紀賢再次叩首,方才起身。「父皇萬安!兒臣告退。」韜光養晦,並不是要裝瘋賣傻。如何既能表露才能,又不讓皇帝忌憚,這才是學問。
離開大殿,紀賢駐步許久。徐平暫且不論,如何才能拉攏遠離朝政的張啟聖?
沉思越久,他眉頭皺得越深。因為兵甲案,張啟聖與隆聖帝才生出嫌隙。若要拉攏對方,最好的辦法就是解決當年的兵甲一案。
想到此處,紀賢趕忙搖了搖頭。這件事難度太大,牽連太廣,而且重啟兵甲案會觸及隆聖帝的底線。
「看來,還是得先從北境入手。」紀賢自說自話,朝著東宮緩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