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邀其同往

  納蘭凌寒並未因武大的刻意冷遇而流露絲毫猶豫或困窘,反倒是淡然一笑,再次向武大道言:

  「武公子,我們陳留黎民此番匯聚,並非僅是為迎接閣下駕臨,實則有事相求於君。」

  照常理,武大該順勢詢問詳情,然他偏逆其道而行,依舊未曾搭理,翻身跨上駿馬,意圖徑直入城。

  納蘭凌寒微微一愣,自嘲一笑,立於百姓前列,毫無退讓之意。

  實話而言,武大對這位納蘭凌寒頗有微詞,自初見便察覺此人別有用心,是以未予好顏。但若僅他一人,武大領隊闖過便是,問題在於其背後簇擁著一大群百姓,此事便顯得棘手。

  怎能,真就視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不顧,徑直從他們中間穿行?

  或許,納蘭凌寒集眾於此,正是欲造此勢。

  他恐早已摸清武大性情,知曉武非那般鐵石心腸的權貴之後,故設此局,意在迫使武大就範。

  武大稍加沉吟,居高臨下望向納蘭凌寒,面帶冷漠,道:

  「講吧,何事?」

  納蘭凌寒再度躬身施禮,舉止間顯露出其深厚的學識涵養,縱使面對武大如此態度,他面上仍舊掛著溫和的笑顏。

  「武公子,學生乃是土生土長的陳留人士,粗通詩書,故而被鄉鄰推舉而出。今日唐突攔阻,只因有一事相詢,聞公子已為碧霞仙子進獻新糧南瓜,敢問武公子能否為陳留百姓勻出些許種子?學生在此,代表鄉親,先行謝過公子的大恩!」

  武大稍感錯愕,原以為納蘭凌寒或是蔡府安插在陳留的眼線,意在挑刺,未料竟是為求南瓜種子。

  如此看來,其並無太大惡意。

  然而,此事仍頗為棘手。

  武大思量片刻,坦誠相告:「若是此事,吾可應承,但新糧種子有限,需待春日於陽穀廣植,待來年秋收後再取新種,吾身為陳留縣令,自當為陳留預留一份。」

  納蘭凌寒聞之大悅,其後百姓亦是歡欣鼓舞。

  然,武大又言:「不過,南瓜為新糧,來年種子必先呈於朝廷,我能分予陳留者,恐怕不多。」

  納蘭凌寒激動得臉頰泛紅,連搖雙手,言語間略有顛倒:「如此足矣,只要武公子願意為陳留預留種子,吾等自種自收,往後種子自會日益增多。納蘭凌寒在此深謝武公子大恩,請公子受我一拜。」

  言畢,納蘭凌寒果然行大禮,他背後的百姓也隨之紛紛跪地。

  武大反覺不自在,詫異道:「汝之所求,僅此而已?」

  納蘭凌寒滿臉疑惑反問:「能得種子,對我陳留已是莫大恩澤,難道公子尚有他賜?」

  武大尷尬苦笑,額上冷汗滲出。

  這確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武大初時的確疑心他們有何刁難,欲給這位新縣令一個下馬威。

  然而這也不全怪武大,自穿越至大宋,與梁山、摩尼教等諸多好漢交遊,皆是順遂,反倒是與朝廷中那些所謂的滿腹經綸的文官交往,如履薄冰。

  常言道,豪俠多屠狗輩,負心多讀書人。

  武大一見納蘭凌寒書生打扮,便心中警惕,未想到他實為陳留百姓請命,此次誤會頗深。

  有言道,馬背上可奪天下,卻不可治於馬背。

  此言寓言,在冷兵器時代,政權更迭,天下歸屬,常需通過馬上爭鋒決定,間接映證後世「槍桿子裡出政權」。

  奪得天下後,卻不能僅憑這批衝鋒陷陣的糙漢治理,需藉助飽讀詩書的文人。

  然,朝代更替,文人亦脫不了干係,故有「書生誤國」之說。

  隨後衍變為「百無一用是書生」。

  那些雷厲風行的將領大多瞧不起文官,而多數文官也看不慣粗鄙武將。

  朝堂之中,文武界限分明,互不相容。

  武大自穿越以來,先是結交江湖草莽,再是入京與童大將軍結好,顯然已默認歸於武官行列。

  與文官周旋太累,一不小心便落入陷阱,故武大亦樂於被視為武官,加之以蔡京為首的文官集團,特別是那些只會唇槍舌劍的言官不斷挑釁,武大對文人愈發沒有好感。

  此刻,武大終是見識到了一位令自己汗顏的文人。

  因不諳陳留,眼前這位土生土長且在陳留似頗有名望的納蘭凌寒主動出現,武大自然不會放過。

  進城後,武大邀其同往。

  納蘭凌寒看似智計過人,未做作扭捏,騎上張良牽來的駿馬,落後武半步,與之並駕齊驅。

  一番交談,武大方知,這納蘭凌寒竟是秀才出身,且他似真是只為「為民請命」,絲毫未有為難武大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