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章 浩浩湯湯

  從西南方位的湘菜館繼續走下去的位置正是西邊的川菜館。

  莫來由一陣令人親切之感,畢竟這是家鄉菜啊。

  川省特有的元素,什麼熊貓、金絲猴、竹子等元素,都一一體現在整個建築細節之中。

  八大菜系,總是有人想要在其中尋找誰才是第一。

  按照以往當然屬魯菜,除了是北方菜的代表之外,因為緊挨著全國的行政和經濟中心,上行下效占據了巨大的優勢。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物流的速度以及全球經濟化交流加快,讓川菜逐漸占據了頭把交椅的位置。

  甚至在廚師烹飪考試資料之中都有這樣的說法:

  川菜代表中華菜,屬於國菜。

  甚至在好多歐洲國家「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都成了「中國菜」的代名詞。

  特點:麻辣鮮香,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花椒辣椒,胡椒」。

  魯菜屬於北方菜的代表,對京都、津都、華北和東北的影響比較大。

  講究:清香,鮮嫩,味純,尤其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製作。

  川菜起源於古代蜀國,秦漢時期初現端倪,漢晉時期古典川菜成型,以「尚味」、「好辛香」為特點。

  唐宋時期的古典川菜進一步發展,川菜出川,「川食店」遍及都城開封和臨安,其「物無定味,適口者珍」的風味特色而贏得眾多食客青睞。

  川菜作為一個獨立的菜系在兩宋時期形成。

  明清時期,川菜進一步發展,直至民國時期,近代川菜最終形成「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清鮮醇濃,麻辣辛香」的特點。

  現代川菜基本由三派組成。

  川西地區以蜀都官府菜、樂山嘉州菜為代表的上河幫川菜。

  川南古瀘水流域地區以自貢鹽幫菜、內江糖幫菜、瀘州河鮮菜、宜賓三江菜共同為特色的小河幫川菜。

  川東地區以重慶江湖菜為典範的下河幫川菜。三者共同組成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風味流派分支菜系,代表川菜發展最高藝術水平。

  小河幫川菜以自貢鹽幫菜、川南瀘州河鮮菜、宜賓三江菜、內江糖幫菜、樂山嘉州菜共同組成,當地鹽商豪富,在吃上面非常講究,因此小河幫川菜比較大氣、高端。

  鹽商太有錢了,除了在衣食住行上面進行奢靡和講究之外,也就沒有了其他的愛好了。

  所以在美食上面也捨得下功夫玩出花樣,用料精細準確,嚴格以傳統經典菜譜為準,其味溫和,綿香悠長。

  同時集中了川菜中的宮廷菜、公館菜之類的高檔菜,通常頗具典故。

  常常用於比喻廚師廚藝最高等級的「開水白菜」便是上河幫川菜登封造極的菜式。

  自貢鹽幫菜又分為鹽商菜、鹽工菜、會館菜三大支系,以麻辣味、辛辣味、甜酸味為三大類別。

  鹽幫菜以味厚、味重、味豐為其鮮明的特色。

  鹽幫菜善用椒姜,料廣量重,選材精道,煎、煸、燒、炒,自成一格;煮、燉、炸、熘,各有章法。

  尤擅水煮與活渡,形成了區別於其他菜系的鮮明風味和品位。在鹽幫菜的嬗變和演進中,積澱了一大批知名菜品,人見人愛。

  其中一些菜品更不脛而走,納入了川菜大系,像如今川菜館中頗受歡迎的水煮牛肉、冷吃兔、跳水魚等就是鹽幫菜的代表性菜品。

  下河幫則以重慶為中心,以花樣翻新迅速、用料大膽、不拘泥於材料而著稱。

  由於川東重慶等地區多山,加上長江邊碼頭文化,生發出不拘一格的傳揚風格。

  在全國也擁有眾多擁躉,其中經典菜式有酸菜魚、泡椒牛蛙、泉水雞、啤酒魚等。

  川菜以麻、辣、鮮、香為特色,多選家常食材,宴客偶用山珍、江鮮。

  善用小炒、干煸、干燒和泡、燴等烹調法。以「味」聞名,主要特點在於味型多樣,即複合味的運用。

  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醬等是主要調味品,不同的配比,配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醬、蒜泥、芥末、紅油、糖醋、魚香、怪味等各種味型。

  無不厚實醇濃,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風味,各式菜點無不膾炙人口。

  黃燦燦似乎知道許寒就是川省人,對川菜的講解也是細微多了,不過這麼多繁雜的資料,除了有牆面上一張張圖片和文字的介紹之外。

  還有黃燦燦的博聞強記,說起來仿佛就是流露於真心。

  就連並不是很感興趣的蘇茂龍都是聽得連連點頭,這些美食其實也是屬於華夏文化的一種。

  本來就是熱衷於傳播漢文化的黃藥師卻沒有來,估計是怕看到了姐姐,有些姐姐恐懼症,儘量避免正面撞見了。

  本來許寒這邊一行人並沒有多少,但是周圍的人聽著黃燦燦這位大美女的介紹,頗為養眼,居然跟著的人越來越多了。

  當走出川菜館的時候,已經是形成了幾十人隨行,浩浩湯湯,好不氣派。

  許寒從黃燦燦的臉上的得意笑容,判定,這黃燦燦似乎是喜歡被關注的人,如同其弟弟是個享受舞台的人。

  果然,不是一家人,是不進一家門。

  一邊聽著黃燦燦的講解,一邊和展紅綾手拉著手,四處閒逛,看著四周的景色,倒也是恰意十足。

  從八卦方位的西方順時針的飛方向,繼續朝前,來到了西北的位置,正是徽菜館。

  徽,這個字,在建築之中,可以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微派建築,可是在中華建築文明歷史之中可是有著響噹噹的地位。

  現在有很多的古典會所院落的設計,基本上都是徽派建築為主。

  當時被坑的程昇院落建築的風格,明顯就是有著不少的關於徽派建築的風味在裡面。

  果然,就連展紅綾也是發覺了不一樣:

  「這個地方的建築風格好像和程昇的那個地方好像啊。」

  當下許寒與展紅綾簡單說了一下,關於徽派建築的歷史和風格特點。

  還好,兩人現在也算是一個知名人物了,為了不必要的麻煩,都是戴著帽子和大墨鏡,周圍的遊客倒也是認不出來。

  蘇雲曦覺得有些單調,只好靠近了自己的老爸。

  蘇茂龍也是覺得這時候是難得和自己的女兒進行關係維護的時機,也就不在乎,細細聽著黃燦燦繼續往下說下去。

  徽菜起源於南宋時期的徽州府,徽菜是古徽州的地方特色,其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賦予徽菜獨有的味道。

  由於明清徽商的崛起,這種地方風味逐漸進入市肆,流傳於蘇、浙、贛、閩、滬、鄂以至長江中、下游區域,具有廣泛的影響,明清時期一度居於八大菜系之首。

  很多時候,美食、衣服等日常生活的風氣總是受到上面的影響。

  只有生活條件好了,才能夠講究吃喝,這是不變的常理。

  川菜之所以現在能夠隱隱凌駕於八大菜系之首,正是因為其地處比較安逸巴適的地理環境,愛玩的性格,樂意去研究美食,再加上時代美食的傳播速度,這才讓蜀都成為全國最為知名的小吃城市,沒有之一。

  綠樹叢蔭、溝壑縱橫、氣候宜人的徽州自然環境,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徽菜原料。

  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徽菜發展的有力物質保障,同時徽州名目繁多的風俗禮儀、時節活動,也有力的促進了徽菜的形成和發展。

  在績溪,民間宴席中,縣城有六大盤、十碗細點四,嶺北有吃四盤、一品鍋,嶺南有九碗六、十碗八等。

  徽菜特點就有四大特點:

  第一,就地取材,以鮮制勝。徽地盛產山珍野味河鮮家禽,就地取材使菜餚地方特色突出並保證鮮活。

  第二,善用火候,火功獨到。根據不同原料的質地特點、成品菜的風味要求,分別採用大火、中火、小火烹調。

  第三,嫻於燒燉,濃淡相宜。

  除爆、炒、熘、炸、燴、煮、烤、焐等技法各有千秋外,尤以燒、燉及熏、蒸菜品而聞名。

  第四,注重天然,以食養身。

  徽菜繼承了中華醫食同源的傳統,講究食補,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

  簡單來說,徽菜因為其醫食屬性,講究一個補和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