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

  第9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

  見饑民們安靜了,劉升才接著道:「沒家口的人也會賑濟,但必須後賑濟,這是我義軍的規矩!

  另外,都仔細聽我講排隊的規矩——十戶一組,從城門樓下開始排起。

  同一組內,牽頭的一戶站最前面,其他九戶正對著城門依次往後站。

  第二組站第一組西邊十步外,如第一組,十戶人家正對著城牆一次往後站。

  如此,其他組都沿著城牆,一組組地往西邊排!

  一組人都領了粥,便一起去東邊,按組重新紮營。

  明日放粥也是如此規矩,所以每組的組長需管理好組內各戶,不得生亂!

  稍後我會派人出城維持秩序,講解排隊領粥的規矩。現在,所有人都退到百步之外!」

  這一次,沒哪個饑民敢不聽話,都乖乖地退到了百步之外。

  隨即,劉升讓30名親軍刀牌手出城,負責維持秩序,講解排隊規則。

  10名火槍兵安排在城門樓上,其餘20名火槍兵在城牆上向西巡查,需要時開槍震懾插隊的,乃至配合刀牌手擊斃故意引發混亂之人。

  30名刀牌手出城後,城門關閉。

  饑民在刀牌手的引導及震懾下,開始按劉升所定規矩排隊。

  大半個時辰後,第一批十個大鍋的小米粥煮好,終於開始放粥。

  劉升原本想到南城門外,依法照辦。

  但見不少饑民從南邊趕來東邊,又擔心同時開兩個城門會給義軍帶來太大守御壓力,便改了主意,只在東城門處放粥賑濟饑民。

  賑濟饑民的同時,劉升叫來了王大路,讓他領著幾個縣衙的書辦,給饑民登記造冊。

  為了不耽擱施粥,只登記最簡單的信息。

  如:戶主姓名、年齡,籍貫,家中其他人姓名、年齡。

  都是問幾句就能記錄的信息。

  就這樣,在義軍占領確山縣城的當天下午,對城外饑民的賑濟便有條不紊地開始了···

  太陽下山後。

  從城中大戶家徵購的錢糧也都入了縣衙庫房。

  劉升親自查看後,便聽安駿稟報從四組吏書那裡匯總的帳目。

  「啟稟首領,此番共計徵得糧食兩萬八千石,白銀六萬八千兩。

  其中城東李功章家出錢糧最多,出糧兩千石,白銀一萬兩。

  首領請看,這是各家出錢糧的具體帳目。」

  劉升翻看帳目之後,問:「這城東李家是可是縣城中最富的?」

  負責征糧的吏書也都在旁候著。

  劉升詢問,安駿一時不知,便看向這群吏書。

  李典吏當即過來答道:「回首領,縣城內唯周、吳、李、鄭四大家有田地萬畝以上。

  論富裕城東李家最多排第三、第四,周家、吳家的錢糧都比李家多,鄭家也不差李家多少。」

  劉升重新看了下帳目。

  發現周家才出糧一千五百石,銀一萬兩。

  吳家只出糧一千石,銀八千兩。

  鄭家則出糧一千石,銀五千兩。

  帳目上剩餘的幾十家,所出錢糧都沒超過這四大家。

  劉升抬眼看李典吏,問:「縣城內開糧鋪的是那幾家?」

  李典吏低著頭,道:「回首領,以前主是張家、周家,三個多月前張家一時斷了糧食來源,生意縮水,吳家便也參與進來。」

  「這縣城張家和明港張家什麼關係?」

  「據說是明港張家支脈。」

  聽到這裡,劉升合上帳本,問:「你是哪房典吏,叫什麼名字?」

  李典吏頭更低了,「回首領,俺叫李允中,是戶房典吏。」

  「你今日徵得錢糧多少?」

  「俺認得的大戶多些,故徵得糧食一萬五千石,銀兩萬六千兩。」

  劉升道:「今日征糧之事,你們辦得勉強合格,但還不足以讓我滿意。

  明天上午伱們再去各大戶家征一次,告訴他們,若再吝嗇糧食,我可就真的不會客氣了。」

  「是。」李允中苦著臉答應。

  回到縣衙正廳,劉升大概算了下。

  城外饑民確實超兩萬,以養他們半年來算,至少需要六七萬石糧食。

  所以,明日如果吏書們沒能徵得足夠的糧食,他確實不會客氣。

  想到這裡,劉升對隨行的馬金水道:「去將刑房、工房吏書,還有羅典史、錢主簿,都帶過來。」

  「是。」

  馬金水應聲帶著幾名親軍離去,很快便將羅懷玉等一干人都帶來了。

  確山縣衙佐貳官中沒有縣丞,只有主簿,名叫錢運生,是個五十多歲的舉人。

  這位原本躲在家裡,卻被蔡文鼎等供出來,和其他藏在家中的六房吏書一起義軍「請」到了縣衙。

  劉升先對錢運生道:「錢主簿,麻煩你明日帶著工房吏書,將縣城裡的各類工匠和他們的家人都請到縣衙這邊來。」

  錢運生也是個貪生怕死的,聞言先點頭,隨即又道:「劉首領,俺們怕是需要一些個衙役當幫手。」

  「今日逃走的衙役應該還有藏著的吧?明日你們自己去找就是了。」

  錢運生見劉升面色不善,不敢再講條件,只能應下。

  讓馬金水將錢運生和幾名工房吏書帶出去後,劉升才看向羅典史等人。

  「戶房李典吏跟我說,縣城最富裕的四家分別是周吳李鄭,說這四家都有上萬畝良田。可是真的?」

  刑房典吏和幾名書辦一時沒聲坑。

  羅懷玉卻是知道,從他帶義軍進城後,便不能回頭,只有投靠義軍,才能有活路。

  聞言便道:「回首領,李典吏說的沒錯。」

  「那你們手中可掌握有這四大家作惡的證據?」

  刑房的人還是不說話。

  羅懷玉道:「首領,俺這典史只管緝捕、監獄之事,刑訟的事都由刑房負責,他們或許知道些什麼。」

  刑房典吏這才開口,「首領明察,俺們平日裡只處理小民紛爭,大戶家的事真不清楚。」

  「不清楚?」劉升冷笑,「是你覺得我太好說話吧?來人,將刑房典吏拉出去打板子,打到他願意說為止。」

  刑房典吏聽了臉色猛然變得慘白。

  不待他說什麼,兩名親軍就拿住他往外拖去。

  很快,廳外就響起了啪啪的打擊聲和慘叫聲。

  沒幾下,便聽刑房典吏叫道:「俺願說!別打了,俺願說~啊!」

  劉升擺手,「把人帶進來吧。」

  隨即,刑房典吏便與幾個書辦交代了不少四大家的違法犯罪、欺壓良善之事。

  明末禮崩樂壞,大戶人家有錢有勢,且大多都有好幾十口人,裡面出現幾個欺男霸女的敗類很正常。更有甚者,強買強賣,草菅人命。

  平日裡,這幾個刑房吏書或是因為懼怕大戶勢力,或是因為收了好處,對大戶家人做的惡事睜隻眼、閉隻眼。

  卻不代表他們不知道。

  此時在劉升威逼下,便將確實掌握證據的、聽聞猜測的,如竹筒倒豆子般地一一說了。

  劉升沒時間聽他們細講,便讓羅懷玉負責審問、記錄,馬金水進行監督。

  一個時辰後。

  劉升吃過晚飯,又巡視了城防,才回到縣衙。

  羅懷玉便帶著審問記錄過來了。

  他略帶討好地道:「首領請看,刑房吏書所述四大家罪行都在這上面。」

  劉升翻著看了看,發現周家最惡,吏書所供草菅人命之事居然多大好幾起。

  其次卻是鄭家,放印子錢,勾結縣衙戶房、刑房兼併土地,也逼死了好幾人。

  至於吳家、李家,則屬於整體家風尚可,卻出了一兩個家族敗類。

  劉升想了想,便將吳、李兩家的罪行供述收了起來,將周、鄭兩家的罪行供述還給羅懷玉。

  「明日,你帶著刑房的人,再找些衙役,去收集周、鄭兩家的罪證,沒有物證就找人證,越多越好,明白嗎?」

  「俺明白!」羅懷玉點頭應道。

  他雖然是典史,可過去幾年卻也受過周、鄭兩家的窩囊氣。

  如今得知劉升要拿周、鄭兩家開刀,心裡竟頗感暢快,決心明日要將此事辦好。

  一是出了之前幾年所受的窩囊氣,二便是向劉升展示能力。

  今日義軍攻占縣城後,劉升種種行動極有章法,不僅沒讓城外饑民進來破壞縣城,更是第一時間掌握了整個縣城的秩序。

  這讓羅懷玉頗為震驚。

  他覺得劉升等人或許真能成大事。

  他既已回不了頭,不如多多表現,爭取早些被劉升信重。

  ···

  九月二十一。

  李允中等四支征糧隊,用一上午時間完成了對城中大戶的第二次征糧。

  這一次。

  周家出糧一千石,銀八千兩。

  吳家出糧一千石,銀五千兩。

  李家出糧一千五百石,銀八千兩。

  鄭家出糧五百石,銀四千兩。

  加上剩餘幾十家地主、富商,共計徵得糧食一萬七千石,白銀四萬八千兩。

  「幾十個大戶一共才出了一萬七千石糧食?!」

  劉升貌似大怒,將記錄征糧的帳目扔到了李允中等吏書身上。

  「我看這些大戶是敬酒不吃吃罰酒!馬金水!」

  馬金水立馬站出來,大聲道:「在!」

  「通知鄭二砫、胡東流,讓他們帶人到縣衙前集合!」

  「是!」

  胡東流領的四個漁獵團隊伍之前負責配合吏書征糧,下午就在縣衙附近歇息,很快便聽命集合。

  不一會兒,負責巡街的鄭二砫也帶著一哨常備軍趕到。

  劉升帶著幾十名親軍出來,吩咐道:「鄭二砫帶一哨常備軍前去包圍鄭家大宅,在我趕到前,勿使一人走脫!」

  「遵命!」

  鄭二砫抱拳領命,便帶著常備軍嘩地轉身,排著隊向鄭家大宅跑去。

  「親軍和漁獵團戰士,隨我去包圍周家大宅!」

  「遵命!」

  隨著劉升一聲令下,兩百多義軍便向周家大宅奔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