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大蒙古國終究裂開了,謀軍

  在大楚所處之時空,鐵木真要比熊明遠晚了近十年建立大蒙古國。

  並且在建國不久,就遭到了大楚的征討。

  然而這卻讓大蒙古國相較於劉升所處時空的歷史有了不同的變化。

  在原本的歷史上,大蒙古國由孛兒只斤·鐵木真在1206年所建。

  然後鐵木真用二十年的時間,占領金朝的大量國土,又滅亡西夏、西遼以及中亞地區的花剌子模。

  並且在此期間,實行千戶制,建立護衛軍,頒布《大禮撒》,可以說奠定了大蒙古國強大的基礎。

  只可惜鐵木真之後的大蒙古國國主在位都比較短暫。

  拖雷監國兩年,太宗窩闊台在位十二年,定宗貴由在位兩年,皇后海迷失臨朝稱制三年,憲宗蒙哥在位八年。

  蒙哥去世後,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大蒙古國就此分裂為大元及幾大汗國,算是沒了。

  可在大楚這一時空,因為大楚的崛起,令大蒙古國不僅難以向南擴張,早期反而要面對南邊的威脅。

  因此不論是最初建國的鐵木真,還是其繼位的子嗣,只能一門心思地往西打。

  最終,他們如同歷史上那般,在滅了西遼、花剌子模後,不僅占據了整個中亞,更是繼續向西,占據了西亞以及東歐平原,前前後後滅亡了四十多個國家!

  另外,原本歷史上拖累的兒子蒙哥繼位後不到八年,便在四川戰死,使得大蒙古國分裂為大元和四大汗國。

  但在大楚這一時空,蒙哥並未戰死,而是在位近二十年,使得大蒙古國的統治變得穩固。

  然而,即便是疑似明末而來的穿越者熊明遠所建立的大楚,都經不住時間的考驗,兩百年不到軍政便敗壞得不成樣子,大蒙古國就更不用說了。

  大蒙古國制度本就不如大楚完善,又地域遼闊,因此在蒙哥之後又歷任數位大皇帝,終於在建國八十多年的時候,承受不住裂開了。

  原本歷史上,大蒙古國在蒙哥死後是分裂出去四大汗國與大元。

  如今卻只是分裂出三年大汗國,即金帳、伊爾、察合台,少了窩闊台汗國。

  其中金帳汗國占據了遼闊的東歐平原。

  伊爾汗國則占據了西亞的一大半,大概相當於後世的伊朗國境。

  察合台汗國則占據了中亞地區,包括印度北方的一小部份。

  至於大蒙古國,雖然體格大大縮小,卻依舊占有後世的蒙古高原、西域、哈薩克斯坦的東部,以及遼闊的西伯利亞地區。

  不過東邊的遼東、遼西地區則一直在大楚掌控下。

  大蒙古國的都城則一直設在和林,沒有變過。

  僅論版圖的話,其依舊算是大楚這一時空版圖最大的國家。

  當然,劉升估摸著大蒙古國自己都未必知道他們的版圖有多大。

  裂開之後,大蒙古國又發展了一百餘年,經歷了諸多變故後,如今雖名義上仍是一個國家,實際上其內部卻是幾大萬戶(大部落)各自為政,大蒙古皇帝的政令幾乎僅限於蒙古草原的中部地區。

  不僅如此,各萬戶下轄的小部落也紛爭不斷,難以形成統一合力,更難對大楚造成大的威脅。

  劉升猜測,按照這個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大約要不了幾十年,就會有新的氏族替代孛兒只斤氏,在其領土上建立新的朝代。

  屆時,那些各自為政的部族,要麼被征服,重歸一統;要麼便會趁機建國,正式獨立出去。

  在這份電報的最後,跟隨艦隊的電訊組則提起了另一件事。

  北太平洋探索艦隊此番一去近三年,將士們都十分的想念家人。

  雖然他們幾乎都出自海龍衛這樣的精銳,但能在海外堅持三年已經很難得了。

  根據電訊組匯報,最近海龍衛軍中風氣明顯變壞,即便是施琅、王守哲也難以很好的控制。

  事實上,施琅甚至有故意放縱的嫌疑。

  考慮到北太平洋探索艦隊此行任務已經算是超額完成,劉升覺得確實該調他們回來了。

  萬一發生什麼變故,說不定這支艦隊就陷在大楚,回不來了。

  他當即道:「發報給探索艦隊電訊組,他們已超額完成任務,在下一個合適的季風到來時,便回北美吧。到時候,朕會親自去龍首縣對他們進行過表彰。」

  「是!」

  秘書處文員飛快寫下劉升的諭旨後,待劉升蓋了印,便拿去天心殿後殿的電訊處發送。

  劉升則坐在龍椅上,捏著下巴上的鬍鬚沉思起來。

  既然建立了大崋,他自然是希望大崋多傳續一些年月。別的不說,起碼要超越唐朝與帶清,傳承個三百年吧?

  然而,大楚與大蒙古國過去這些年的變化,卻讓他明白,不論一個國家曾經怎樣強大,又或者制度在當時看來多麼合適,都會在時間的侵蝕下變得敗壞。

  想要延長王朝的壽命,除了後續帝王一代代的改革和修補外,也需要開國之君一開始就建立下足夠良好的基礎。

  所謂良好的基礎,除了優秀、穩固的內政體制,強大的軍隊,還包括廣闊的疆域。

  疆域大了雖然難治理,卻可以提升一個王朝的底蘊以及容錯率。

  想到這裡,劉升又道:「再讓電訊組給赫連岳、張遨傳訊,令他們來南京議事。」

  「是!」

  過去八年間,赫連岳一直率領常備軍第三師駐守四川,除了震懾四川土司之外,主要任務就是防備和碩特汗國入侵。

  張遨則率領常備軍第八師駐守雲南,除了應對緬甸方面的小規模戰事,也有防備和碩特汗國的責任。

  和碩特汗國算是與大崋同年建國的,目前尚不滿十年,不論是固始汗圖魯拜虎,還是其麾下的蒙人、藏人貴族,都還處在進取心比較強的階段。

  因此過去幾年,在川藏、滇藏邊界,一直與大崋摩擦不斷。

  原本大崋拿下甘肅之後,緩了一年,劉升是準備趁勢滅亡葉爾羌,拿下整個西域的。

  然而,最近和碩特汗國在川藏、滇藏地區的活動越來越頻繁,甚至堪稱猖獗。

  同時,根據繡衣衛的匯報,赫連岳及其所統領常備軍第三師因為長期駐守四川,內部也開始出現不良風氣,便連赫連岳本人都有點問題。

  倒不是說赫連岳產生了什麼野心,而是不再像最初那麼自律和積極進取,轉而向謀取私利方向發展。

  劉升明白,這是由一個將領率領一支軍隊長期駐紮某地所導致的必然現象。

  赫連岳與第三師在四川堅持七八年,才開始出現這類現象,已經是內核頗為穩定的緣故了。

  面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換防。

  即便軍隊不好更換,也該將高級將領調任。

  然而,赫連岳自駐守四川之後,就一直在研究如何為大崋攻取青藏,甚至還在劉升授命後專門訓練了一個高原獨立旅。

  如果劉升因為一些小問題,就將他調任,且不說新將領去了掌控部隊、了解青藏又需要多少時間,赫連岳也會心生怨憤。

  所以,劉升思來想去,覺得最好的辦法還是發起攻取青藏的戰事。

  戰事一開始,常備軍第三師及四川警備軍中的一些隱藏問題便會直接暴露出來,到時候便可借著戰時狀態直接解決。

  而經過一場大戰,相信常備軍第三師又會得到一次淬鍊。

  待此戰成功之後,將赫連岳調任,換上新的主將,這支部隊便又能將良好作風保持個十年八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