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大楚軍政敗壞的樣子

  乾元九年春,探索艦隊在日本與島津氏交易一番,又通過汪氏獲取了不少大楚的相關信息後,便隨汪氏船隊一起前往大楚。

  在當時,艦隊於身份上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以大崋使團的身份——反正艦隊中有王守哲、鄭遵謙、李仙根等軍隊系統的文人,只要劉升通過電報遠程任命,他們客串下外交使者並無不可。

  另一種則是以海外商隊的身份。

  艦隊不僅攜帶了不少大崋的「特產」,又從日本購買了一批特產,運送到大楚轉手一買,肯定能賺到不少錢。

  臨時充當海外商船,沒有任何問題。

  但劉升思慮再三,還是決定暫時不引起大楚朝廷的注意,便讓艦隊以海外商隊的名義前往大楚,繼續搜集大楚的各種情報。

  根據汪遠洋所講,大楚關於海貿方面,即繼承了宋朝的一些經驗,又相對保守些。

  主要是設了廣州、泉州、杭州、天津四大口岸城市,並在口岸城市設立市舶司,收取關稅。

  大楚國內之人若想成為海商,必須到市舶司進行報備,獲得允許並得受海商資格後,才能出海經商。

  除此外,大崋對國內各個註冊海商經營的貨品種類也有一定限制。

  比如說不得將火槍、火炮等武器販往海外,不得將銅等大楚國內稀缺資源販往海外。

  對於外來海商,就沒那麼多要求了。

  因為外來海商往往是從海外遙遠之地而來,並不了解大楚情況,自然是運來什麼就賣什麼。

  但是,外來海商的海船隻允許停泊在港口特定區域,貨物也只能在口岸的特定區域售賣。

  而不論是國內海商,還是海外海商,都會被大楚市舶司抽取較高的商稅。

  就封建王朝而言,大楚的海貿制度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甚至還要超過大清。

  然而再好的制度終究要人去執行的,當吏治出現問題,很多政策都會被貪官污吏蛀蝕出一個個漏洞,乃至扭曲成為害民害國之政。

  比如說大楚不允許販運火槍、火炮到海外,可是日本卻已經有火炮了。

  王守哲在與汪遠洋的交談中旁敲側擊,得知大楚水師將領如今都只知道搞錢,大多數都是樣子貨。

  所以,大楚如今海禁廢弛,不僅走私猖獗,而且周邊還活躍著大大小小不知多少股海盜。

  早在好幾十年前,火槍、火炮等原本獨屬於大楚軍隊武器,便在國內賊匪以及海盜之中流傳開了,自然會被人販賣到周邊的高麗、日本、越南等國家,以謀取暴利。

  至於說外來海商,到了大楚四大口岸城市後,只需找到門路賄賂一番市舶司的相關官員,便可以到特定區域之外做生意。

  若真是在大楚國內遊歷,甚至連官員都無需賄賂,上岸之後找個機會溜進去就是。

  西夷、阿拉伯人、南洋島國之人,還會因為長相差異,在大楚內地容易被地方官府注意,乃至捉拿詢問。

  可大崋探索艦隊的人長相跟大楚人沒什麼區別,上岸之後,便能如魚入大海般自由——大楚人在國內遊歷雖需戶籍、身份憑證,但這玩意兒太容易偽造了,各地方官府根本辨別不出真偽,有的地方甚至進出城、住宿等都不需要「身份證」了。

  於是,探索艦隊便以外來海貿商隊的身份,隨汪氏船隊一起到了杭州,並通過汪氏的關係,輕鬆獲得了在杭州港口停泊及做生意的資格。

  當然,為了讓汪氏幫忙,探索艦隊也是給了好處的——艦隊攜帶的不少玻璃器、鏡子,叫直接交易給汪氏了。

  汪氏轉手一賣,就能賺得一大批錢財。

  所以汪氏為了拉攏住這支不遠萬里而來的大崋商隊,在替探索艦隊走關係方面,簡直是不遺餘力。

  艦隊在杭州港口做生意之餘,又派出隨行的訊風衛,分成一個個小組,進入了大楚內地,進一步地搜集各種情報。

  在過去的一年多中,探索艦隊每月至少會給南京發揮一次電報,且每次電報內容都不少。

  通過這些情報,劉升算是對大楚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確如汪遠洋所講,大楚立國近兩百年,吏治已經相當敗壞。

  其國內雖不說如明末那般流民四起,卻有不少賊匪占山為王,攔路搶劫。

  地方官也多貪婪、昏聵,大多只知道搞錢,清官以及認真做事的官員屬於少數。

  因此,大楚雖未到民不聊生的地步,但百姓日子絕對不算好過,與大崋如今相比,更是差遠了。

  再加上大楚並沒有玉米、紅薯、土豆這些海外高產作物,水稻、小麥等傳統農作物的耕種技術也只不過比宋朝強一些,比之明朝中晚期都略差。

  因此,經過訊風衛諜探的估算,大楚目前總人口應該只有一億多,大概率不超過1.5億。

  至於大楚目前的軍制,倒是與明末時期有點相似,以募兵為主,衛所兵為輔。

  可以說,衛所制出現,幾乎讓劉升確定,那個熊明遠多半是明末穿越過去的。

  大明開國時,除了皇帝親軍,剩下的幾乎都是衛所軍。

  而大楚軍隊則是一開始就分為禁軍、邊軍、衛所軍三個序列。

  衛所軍的將卒負責駐守國內地方,擁有軍田,屬於屯田兵。

  邊軍負責駐守邊疆,還會聽大楚朝廷兵部命令調防,屬於募兵。

  至于禁軍,則是由皇室從衛所軍、邊軍之中選拔的精銳組成。

  這一套成熟的軍事制度,在最初令大楚北據大蒙古,南討大理、越南,軍威震懾四方。

  但還是一樣的問題,時間久了,大楚軍隊也出現各種問題。

  邊軍將領為爭功不顧大局,為謀私權欺上瞞下。吃空餉、養家丁更是成了司空見慣之事,甚至還有膽大包天者殺良冒功的。

  當然,大楚還沒敗壞到明末那種程度,所以極個別殺良冒功的將領事發後就被大楚朝廷給辦了。

  內地的衛所軍則武備飛馳,士卒基本都淪為了純粹的農民,甚至是將領的佃農——話說當初楚太祖熊明遠為了防止這一現象,可是設立了極為嚴格的衛所督察制度。

  然並卵。

  大楚衛所制度還是敗壞了,只不過沒想大明衛所制度敗壞得那麼快和徹底而已。

  如今地方衛所軍的將領,也都是一心搞錢,或是過這地主式的生活。

  有的甚至跟當地賊匪勾結,養賊自重。

  總之,大楚如今不論是軍事還是政治,都弊端叢生。

  劉升了解到這些情況後,倒是覺得大楚像是一面鏡子,讓他看到了一個帝國在時間流逝下,各種好好的制度最終敗壞的樣子。

  所以,想要治理好國家,時不時地整頓下吏治十分有必要···

  于成龍聞言拿出一份電報,送至劉升案上,道:「回稟陛下,這是一個小時前剛傳來的電報,關於大蒙古國的。」

  「哦?」劉升聽了眼睛一亮,「看來探索艦隊的訊風衛工作能力很強啊,這都探查到大蒙古國的情報了?」

  言語之間,劉升便拿起電報翻看起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