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三年,七月初一。
烈日炎炎,暑氣升騰。
蘇州城外碼頭上,一艘官船停靠。
沈廷揚、周亮工帶著幾名隨行官吏及一票護衛下了船。
蘇州府同知李清帶著幾名官吏、隨從在碼頭涼亭等候多時,瞧見官船靠岸,便趕緊迎了上來。
「沈兄,多年不見,可還認得清呼?」
沈廷揚上前拱手還禮,笑著道:「心水(李清字)與我乃少年把臂同游的好友,縱隔多年,我又怎會不認得?」
「哈哈哈。」李清開心地笑了一聲,便指向涼亭,道:「天氣炎熱,容易中暑,來,沈兄及諸位先去亭子裡喝一碗涼茶,我等再去府衙。」
「甚好。」
當即一群人就往涼亭走去。
前明時,李清乃揚州府興化人,沈廷揚乃蘇州府崇明人,都隸屬於南直隸。
沈廷揚年長四歲,年輕時喜歡四處遊歷,故與李清早就相識。
不過李清是天啟年間舉人,崇禎四年進士,先後歷任行人、知縣、寧波推官。
入崋後因觀政期間表現突出,被任命為蘇州府同知。
沈廷揚在前明屢試不第,一直都是個秀才。
但沈廷揚家境富有(祖上疑似海商出身),遂以錢財運作,被錄入國子監。後又主動為明廷籌措糧草,為崇禎所知,被任命為中書舍人。
再後來沈廷揚獻上《海運疏》、《海運圖》等,倡議海運,以解決遼東糧餉運輸並緩解大運河漕糧運輸壓力,更得崇禎看重,遂任命其為戶部主事,試行糧草海運之事。
事成,官升郎中,專門負責京師漕糧、遼東糧草海運事宜。
這一時空,順軍攻打北京時,沈廷揚正在外籌措糧草。
聞知消息,急忙催促山東文武官員起兵勤王,可惜沒等勤王兵馬召集起來,就傳來了北京城被攻破、崇禎自縊殉國的消息。
沈廷揚及其用以海運的船隊就此被困登萊。
後隨著山東前明剩餘文武一起降了大崋。
此前,沈廷揚先後在財政部、民政部觀政、任職,官職最高時也不過是個主事,並不顯眼。
但「大崋鐵道運輸公司」成立之後,他卻被劉升召見,一番奏對後,被升職為交通部員外郎,領「大崋鐵道運輸公司總辦」之差遣。
他們此番來蘇州公幹,正是為了修建江南第一條鐵路之事。
一行人到涼亭喝了茶後,沈廷揚才想起來介紹副手。
「周亮工,字伯安,開封祥符人。崇禎十二年進士,曾任濰坊知縣,今為交通部主事,也是鐵運公司的協辦。」
周亮工三十幾歲的樣子,比沈、禮二人小十歲以上,論功名也屬後進末學。
但他畢竟是大崋的「京官」,故李清不敢托大,當即重新見禮,寒暄了幾句。
幾人聊了會兒,沈廷揚便神色一正,問:「心水,你實話告訴我,如今到蘇州與會的士紳、商賈有多少?」
卻是早在十幾天前,朝廷就讓地方官府放出了「百姓」可購買鐵運公司股分的消息,尤其在江南地區重點宣傳。
字面上說是「百姓」,實際上瞄準的是前明士紳、商賈、大地主等豪富群體。
因為,按照交通部、財政部的計劃,鐵運公司外售股份每一股價值千兩,且不許私下裡拆分出售。
等於是給購買鐵運公司股份的「百姓」設置了一道門檻。
這麼做是出自多方面考量。
其一,利用民間資金修建鐵路之事大崋朝廷畢竟是頭一次做,日後會引發什麼樣的問題還不確定,若是涉及百姓過多,一旦出問題,便容易引發民亂。
其二,設置門檻,反倒能讓那些真正有錢人珍惜此機會。
就好像某些奢侈品,本身價值並不高,卻因為虛高的價錢收到富豪群體歡迎。
因為他們確實有這種以金錢彰顯身份、地位的需求。
江南之富甲天下,江南富人之多亦甲天下。
故鐵運公司便將此處當做集資重點,由沈廷揚這位鐵運公司總辦帶著一位協辦前來主持「股份搶購大會」。
待辦成了,還可以當做一個範本,讓其他地方學習。
沈廷揚如今最擔心的,是那些富豪認識不到鐵運公司股份的價值,以至於購買股份的人不多。
若出現這種情況,這「股份搶購大會」可就不好開了。
李清微笑著道:「沈兄放心,蘇州本就多豪富之輩,自地方官府公布朝廷將准許百姓購買鐵運公司股份後,幾乎每日都有別處富豪趕來。」
「根據我們蘇州府衙的初步統計,目前蘇州城中至少有四五十位豪富之輩欲購買鐵運股份。」
在李清看來,四五十個富豪買股份顯然已經挺多了。
即便每個人出一萬兩,加起來也有四五十萬兩,已然是比不小的資金。
誰知沈廷揚聽了卻皺起眉頭,喃喃道:「才四五十人?不夠多啊。」
李清聽了奇道,「莫非朝廷要求籌集的資金數目很大?」
沈廷揚搖頭,「朝廷並沒有定下硬要求,但國家要大修鐵路,資金自是越多越好。」
「江南不僅是全國最富裕之地,此番又是第一次『股份搶購大會』,若是籌集的資金少了,日後其他地方富豪怕是認為鐵運股份不值錢,必然購買的更少。如此一來,對國家大修鐵路的計劃影響便大了。」
李清想了想,提議道:「不如將大會延遲幾日——有些地方離蘇州較遠,即便有人想來購買股份,趕來也需要時間。」
沈廷揚放下茶碗,道:「咱們還是先進城,待了解了更多情況,再做計議。」
李清不再多說,當即帶沈廷揚等人進城。
他們作為地方官員,即便有朝廷旨意,在此事上也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具體如何辦,還得看沈廷揚等鐵雲公司的官員。
···
醉仙樓。
二樓一間包廂中,幾個富態的中年人也正在談論購買鐵運公司股份之事。
「你們說這事靠譜嗎?我們若購買了那什麼股份,將來真能回本,甚至賺到錢?」
說此話的乃是包廂中最胖的一位,名喚黃連升,是蘇州府小有名氣的大戶,家中有上千畝良田,外加兩千多畝桑園,以及十幾間商鋪。
黃連升本人在前明時只考了個秀才,在江南文萃之地本不算什麼。
不過他持家有道、經商也小有眼光,這些年倒是讓黃家資產增加了不少。(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