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奇襲襄陽!兩手準備
徐垚沒有接鄉兵頭領的話。
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總不能說知縣回縣衙去自盡了吧?
好在這時,打著「崋」字與「豫楚興華大元帥」大旗的賊軍派來了一騎手,在護城河前喊話。
「泌陽軍民聽著,俺們是豫楚興華大元帥所領崋部義軍,弔民伐罪而來。
爾等若獻城投降,俺們義軍入城不傷一人。若據城頑抗,便休怪俺們不客氣了!」
此時還沒有大明官員直接獻城投降反賊的先例,更別說來人這番話並無太大壓迫力。
人家逼人開門投獻,動輒以屠城威脅。
你一個「不客氣」能嚇得著誰?
真正讓徐垚等人感到壓迫的,反倒是義軍精良的裝備,嚴整的軍陣,以及在陽光下泛著銀光的幾十門大炮。
因此徐垚默默看著,毫無表示。
騎手撤走。
很快崋部義軍開炮轟擊城頭,並在火炮協助下開始攻城。
這次義軍沒有往城中派內應。
但正如知縣餘光敬所說,泌陽縣城不大,城牆高不過一丈三尺。
倒是護城河因與泌水相連,寬達三丈。
劉升有意讓親衛軍及第五團增加攻城經驗,便分三面同時攻城。
除了驍騎營,依舊是不留預備部隊。
泌陽只有千餘鄉兵,但部分駐守基礎關城要津,此時留在城中的只有六百。
再加上知縣不在,也沒發動百姓一起守城(缺錢少糧,苛待百姓,發動不了),僅靠典史徐垚一人根本難以支撐。
又因鄉兵被火炮壓製得厲害。
不過半個小時,劉升親自督戰的北城門便先被攻破。
不過半小時,義軍洶湧入城。
典史徐垚兵敗被俘,知縣餘光敬在縣衙懸樑自盡。
入城後,劉升祭出老一套招式。
通過先行潛入城中的訊風營諜探打聽到的消息,抄繳了四家民憤較大的大戶。
然後讓預備留守此處的兩哨常備軍軍官負責公審這四家大戶中的罪人。
這次是汝陽模式下的公審。
通過訊風營諜探搜集的證據,以及從縣衙胥吏口中審問出的口供,讓受害者信真正參與到審判中。
以此激發城中平民百姓的同理心,以及對崋部義軍的認可。
隨後再將縣衙中作惡多端的吏書、衙役,也拎出來公審,以解民憤,繼續為義軍拉攏平民百姓之心。
然後再將抄繳自四家大戶的錢糧拿出一部分,賑濟城內外貧苦百姓以及難民。
從這些人中招募青壯,編練至少一個營的民勇,用來協助守城。
因為泌陽是劉升奇襲襄陽後首選退路上的城池,必須掌握在義軍手裡。
從公審到編練民勇,至少也需要個七八天。
劉升還想趕在張獻忠前破襄陽,自然不會在此耽擱。
因此破泌陽後,義軍只休息了一日,便在正月十九日早上出發了。
劉升選泌陽、唐縣這條路,而非過桐柏縣,是因為這條路都是平原,還有泌水與漢水相通,即後世的泌陽河、唐河、唐白河。
如今大雪已經消融,河面也早已開凍,水位大漲。
義軍將士及糧草、輜重都可以乘船沿河而下。
行軍是又快又舒服!
泌陽到唐縣不足百里。
劉升帶著義軍當天上午便趕到,下午直接攻城。
唐縣縣城要比泌陽高大一些,卻也高大得有限。
最重要的是,唐縣知縣王輔弼屬於類似舞陽知縣潘弘一樣的酷吏,為了崔徵稅賦,早已喪失民心。
再加上義軍來得太急,他根本沒足夠的時間發動民眾守城。
這時代很多城池都需要發動民眾協助守城,才能堅守。
僅靠官府掌控的兵馬,往往捉襟見肘。
如唐縣,處在土寇四起的特殊時期,城內鄉兵加衙役也不過八百來人而已。
王輔弼為了守住城池,執刀在城頭奮戰,身先士卒。
開始確實給義軍造成了一點麻煩。
但很快王輔弼便被一發開花彈波及,當場斃命。
唐縣也就此被義軍攻破,全程沒超過一小時。
下午,義軍便展開公審大戶、放糧賑濟、招募民勇之事。
次日,留下兩哨常備軍後,劉升帶著剩餘兵馬繼續沿泌水(唐河)順流而下。
這次卻是用兩日時間,順泌水飆進一百五六十里,實際走了兩百餘里水路。
到了後世唐河與白河交匯處的雙溝鎮才停下。
此時自然是沒有雙溝鎮的,卻有一個稱作「附里」的集市,並且設有巡檢司。
此處也算是一要津,被義軍輕易拿下。
之後,劉升讓義軍利用沿路搜集來的船隻,偽裝成商船隊,由唐白河入漢水。
好在義軍人數不多,不過五千餘人。
沿途搜集的本就是各種民船,再加上從泌陽、唐縣抄繳的一些糧食等物資,偽裝成商船還是很容易的。
劉升為了實現奇襲襄陽的想法,去年便讓訊風營往這一路上派遣諜探,搜集各種有用情報。
這一路上固然有大明官府設立的關卡,但大多是為了徵收關稅厘金的。
負責辦理這類肥差的,幾乎都是貪官污吏。
只要多交錢賄賂,根本不會仔細搜查船隻。
甚至連公然販賣違禁商品的商船,都可以靠著賄賂肆意航行。
就這樣,義軍偽裝成多個商船隊,由唐白河進入漢水後,向東南輕易過了襄陽附近的江面。
劉升這麼做其實只是為了以防萬一。
實際上襄陽城在樊城關對面,漢水在這裡拐了個大彎兒,又因唐白河匯入,衝擊出了一個半月形的洲島(魚梁洲)。
義軍船隊入漢水後,走的是東邊,離襄陽城最近時直線距離也有十幾里。
若是襄陽守軍知道北邊可能出現敵人,有意防範的情況下,應該會在江邊設立觀察哨乃至烽火台。
然而並沒有。
乍看不可思議,細想卻理所當然。
因為湖廣官軍大部分也都掉入四川圍剿張獻忠、羅汝才等流寇了。
且此時在襄陽守軍的認知中,至多知道李自成在河洛、汝寧府出了個「劉賊」、張獻忠等流寇主力在四川。
兵力不足,又不知道被敵人盯上了,自然沒什麼防備。
所以,義軍就這樣偽裝成商船隊悄然過了襄陽東邊的江面,在下游後世的余家湖一帶渡過漢水。
隨後劉升也沒打出「豫楚興華大元帥」的旗幟,而是偽裝成官軍。
後續路程中並無明軍駐守的關隘,劉升這麼做,主要是為了誤導一路上的百姓,避免多有管閒事的向襄陽那邊通風報信。
以百姓的見識,崋部義軍超高的披甲率以及較為嚴整的行軍隊伍,便是官軍的最好證明。
並且還是一支紀律嚴明的官軍。
因為義軍他不像其他官軍那樣劫掠沿途村落。
不過,再紀律嚴明的官軍,百姓們也是不敢靠近觀望的。
於是義軍就這樣大搖大擺地繞過了扁山南段,過了尹集。
劉升原本是想在官道(後世臥龍路)兩邊山中尋個山谷,紮營暫且隱蔽的。
卻不想居然在扁山與虎頭山之間,尋著一個匪寨。
這裡離襄陽城不過十幾里地,居然有個不小的匪寨,也是稀奇。
但想想這是明末,劉升又釋然了。
明末可不止河南土寇四起,其他地方賊匪同樣猖獗。
真的是匪如發,剿之不盡!
義軍不客氣地占據了這個位置相當不錯的山寨,將裡面的賊匪或抓或殺,沒放跑一個。
攻占這個山寨的當天晚上,馬金水就帶著三名訊風營諜探過來見他。
這三人都是提早潛入襄陽城中探查明軍守備虛實的。
「參見大帥!」
劉升點點頭,便直問:「襄陽城中如今有多少兵馬?防備如何?」
三人中為首的一個抱拳道:「大概有營兵三千餘,鄉兵兩千多。
大多數營兵應該都是新募不久,戰鬥力甚至不如鄉兵。
至於城防,並不嚴密,甚至可以說鬆弛得很。
城門每日都會照常開放,百姓進城要交門稅,並不會搜身。
只有用擔子、車輛等裝了貨物的,才需要接受盤查。但若能賄賂守門卒,盤查便只做個樣子。」
聽見這話,劉升露出笑容,對奇襲襄陽的事算是心裡有底了。
次日,他先將驍騎營撒出去當探馬。
然後便讓勝捷營偽裝成商旅、行人等,嘗試潛入襄陽城。
他這是在做兩手準備。
明末,一個繞不開的名將就是李定國。
而李定國早期成名戰,就是偽裝成官軍信差,以二十幾騎潛入襄陽城中,為內應配合張獻忠部主力攻破了襄陽。
因為喜歡看明末小說,劉升恰好記得這個事。
所以,他就想看看,能不能學李定國截殺官軍信差。
若能偽裝成信差,便可讓十幾二十人攜帶兵器、盔甲、馬匹進城。
不像勝捷營親衛,除了帶上兩個偽裝好的手榴彈,只能赤手空拳地進城。
便是進城後買兵刃,也得小心,且至多買短刀。
長兵刃即便大明官府不禁止買賣,買了後也會招惹懷疑。
況且勝捷營親衛可不是潛入一二十人,而是儘可能的多潛入。若是上百人都買兵刃,遭到懷疑的可能就更大了。
一般來講,至多只有作為前鋒的幾十人購買兵刃。
這種情況下,若能多出十幾精騎,內應攻城便更加容易。
當然,若城內情況不利於義軍,劉升也允許勝捷營親衛們通過放火的方式製造內亂,以此為義軍攻破襄陽創造機會。
···
襄陽府,南漳縣境內。
一座上千人的村寨在夜色里化作一片火光。
火光邊緣男子的痛嚎、女子的慘叫此起彼伏,交織一片。
張定國皺著眉頭看了那邊一眼,卻沒說什麼。
他帶著幾個親隨,經過好幾道盤查,才進入張獻忠的中軍大帳。
張獻忠並非是防備他這個養子,而是習慣於防範所有人,尤其是手下帶兵將領。
中軍大帳頗大,分前後兩部分。
張定國進來後,並沒有瞧見張獻忠人,卻聽見後帳傳來女人斷斷續續的哭叫聲。
他了解張獻忠習慣,便耐心等待著。
不多時,女人的哭聲終於停了。
張獻忠這才披著袍子、敞著胸懷走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