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宋朝的經濟為什麼這麼繁榮
貞觀年間,長安城太極殿前。
李世民閉目自顧自推演著,唐末也是小冰河期。
這種死局一眼就能看得明白,應該是無解的了。
首先是人口,一個王朝由弱到強,伴隨著的必是人口的快速膨脹,其人口極限就是該國糧食供應的極限。
所以當小冰河區降臨,導致降雨量變少,從而導致糧食歉收時。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糧食的問題。
因為人口已經到了糧食供應的極限,所以當農作物歉收時,必然會爆發大規模的饑荒導致無數人餓死。
而且到那時的人均土地擁有情況肯定遠不如今,一個是人口的快速膨脹稀釋了人均土地擁有量,另一個就是土地兼併會導致土地大量集中到少數人手上,且情況會極其嚴重。
土地兼併再碰上小冰河區,矛盾就會被迅速激化,各地流民四起,這幫人為了生存,定會劫掠各地。
所以想要解這一死局,首要要解決的就是糧食的問題,而糧食的增產極難極難,唯一的途徑恐怕只有天幕中提及到的高產農作物。
其次是極端氣候情況,寒冷的天氣會凍死無數人,這種情況可能更無解。
「陛下可曾記得天幕提及的蜂窩煤和煙囪?」房玄齡突然說道。
「蜂窩煤?」李世民皺眉。
「對,有無可能使用這煤炭代替木炭取暖?」房玄齡琢磨著,糧食問題他是無能為力解決了,鬼知道那所謂的紅薯在哪裡。那麼在面對寒冷情況下,煤炭已經是他所能想到的唯一的替代木炭柴火的解了。
這一點還是在天幕提什麼化炭中毒的時候評論區有提到過,後世調侃的是在屋內燒煤沒安裝煙囪。
煤確實能燃燒,也有部分地區貧苦人家使用這種黑乎乎的東西代替柴火,只是並不怎麼好用罷了。
「或許是個方向!」李世民思索了一下說道,然後命人取來相關評論記錄。
很快就奉上相關的記錄,李世民一目十行,最終目光鎖定在那句評論上。
一眾大臣都抻著脖子望著李世民,房玄齡心也隨著陛下皺起的眉毛而懸著。
「.後來到了中原地區看到有些燒蜂窩煤的煤爐沒有煙囪,直接在屋子裡燃燒排氣,我第一次看到時就想不會一氧化碳中毒嗎?結果幾年下來聽到好多起[捂臉]」
還真的是,後世竟然使用煤炭替代了柴火,那想必就一定有煤炭的改良之法。
李世民眼神一亮,這是驚喜!
不不不,不能單靠天幕,如若天幕不提及呢?難道就不去改良煤炭了嗎?
「好好好!」思索已定的李世民爽朗笑著,對房玄齡道:「房卿當居大功啊!」
房玄齡不敢居功,推說是天幕的功勞。
房玄齡說得也是對的,但也要多虧他的提醒,此時李世民要琢磨的是讓誰去幹這一件事,段綸?
天幕又切換。
【宋朝的經濟為什麼這麼繁榮?#宋朝#土地兼併】
【宋朝的商業為什麼這麼繁榮?因為他農業稅收不上來啊,就只能拿商業稅來頂了。】
【這點倒是和我們現在社會有點類似,不過區別是:一個是主動取消農業稅的,一個是真的收不上來】
【正常的情況下,新王朝的建立本身就是土地資源再分配的過程,舊地主被消滅、新的地主登台】
【由於一切都是萬象更新,所以新一輪的土地建並要經過幾十年才能完成】
【但是宋朝是非常溫和的進行了權力的交接,所以當趙匡胤接手後周的同時,也就接手了後周的官僚體系】
【為了維護自己脆弱的政權合法性,趙匡胤就要保留這些舊官僚們已經兼併的土地,甚至還要多給一些,這樣一搞土地幾乎就都到了宋代士紳和地主家裡去了】
【我們心裡都知道,任何一個時代想要從權貴手裡面收稅,那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這一點雍正的經歷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皇帝之所以是皇帝,那是因為你能夠給予的利益值得大家跟著你幹活】
【所以宋朝也就成了唯一一個在開國之初,就明確把不限制土地兼的朝代】
貞觀年間,長安城。
「天幕中的後世取消了農業稅?」一眾大臣議論紛紛,不敢置信。
這個消息無疑是顆重磅炸彈,炸得眾人暈頭轉向。
「不可能,沒有農業稅那朝廷稅收從何而來?」
「朝廷的開支如何維持?」
「那麼龐大的軍隊、軍備費用從何而來?」
「那麼大範圍的建設資金從何而來?」
一連四問問得人啞口無言,特別是最後一個,那可是他們心心念著的,那種連農村、山里都鋪設過的馬路比朱雀大街都乾淨,讓人眼紅到嫉妒!
「難道是商業稅?」有人遲疑道。
「商業稅能多到取消農業稅?」
「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不說他們啊,就是李世民都驚駭不已啊,那麼龐大的農業稅,取消了
是真的嗎?
可天幕何時說過假的?
雖然他們有時會瘋瘋癲癲,但一些基本的信息應該是不會假傳的。
一眾文武百官雖說咄咄逼人,但看其陰晴不定的臉色,顯然也只是受衝擊不小!
而一想到天幕倒從未有過失信行為則又是一陣遲疑不定。
洪武年間,金陵城武英殿前。
朱元璋已經默默收起了心情,作為白手起家打下偌大帝國的人豈會被那麼遙遠的困難擊倒,只要咱還在肯定能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法。
天幕存在一天就有機會!
此時驟然聽聞後世取消了農業稅,頭腦轟地一下懵了,而後反應過來後世心生駭意,要知道那可是養活了十幾億人的糧食啊
這裡面光是每年的稅收收上來的糧食恐怕都是難以想像的龐大財源
「誰來打我一巴掌告訴我這不是真的!」有文官喃喃道。
「這真的不是夢嗎?」
「呼!」
「呼!」
「呼!」朱標深呼吸,強迫自己冷靜了下來,但語氣中還是帶著些顫音:「爹,天幕中的後世恐怕有其他的稅收來源,而且其收入要比農業稅要多很多,才會決定取消了農業稅。」
「否則.」
朱元璋眼神一凝,臉上露出了驚詫之色。
胡惟庸、汪廣洋、宋濂等一眾老臣聽聞了朱標的分析,瞬間頭皮像炸開一樣發麻,驚愕地瞪大了雙眼,下意識咽了咽口水.
不會吧?
可除此之外,已經沒有其他更為合理的解釋了。
要知道稅收乃國之大事,絕不是輕易說取消就取消的,這一定是深思熟慮過後決定。
那多得多又是多多少?各自占總稅收比例是多少?七三開?八二開?
「不不不,就算是八二開,咱也捨不得取消農業稅啊!」朱元璋心中自言自語。
眾人望向天幕,難道說?
【既然地主的稅不好收,而對底層壓迫過重呢又會引起流民和起義】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重農的宋代自然也就要把不抑商一併端了出來】
【面對全國土地被官僚掠奪百姓失去生計的情況,趙宋朝廷給出了明確的方案】
【要不伱就去參軍,有了朝廷的編制還能混口飯吃】
【如果不想進編那你就去務工,找一個船長或者是窯廠去當工人,你要是有機會攢點錢,到時候花錢捐個官】
【又或者去讀書考一個功名,朝廷依然不會因為你的商人出身而拒絕你加入官僚集團】
【這就等於說給失業的農民一條活下去的機會,而且還能夠讓你有機會實現階級跳躍】
【這就如同中學歷史課文裡面的圈地運動一樣,英國的農民進城刺激了紡織業發展,最後催發了工業革命一樣】
漢末南郡。
其實聽聞後世取消了農業稅之後,眾人的心思已經不在天幕之上了。
劉備等人對後世的軍備費用等做過相關的猜測,然而越算數字越是誇張,誇張到眾人已經無法分辨真假,最後只能作罷。
他們也對後世的稅收等有過一定的心理準備,但從來沒想過事情竟然是以這樣的方式展開。
自古至今,延綿數千年歷史之久的農業稅,取消了
而這恐怕才是他們將自己所在的國家,區別於兩千多年的王朝帝國的原因。
諸葛亮勉強穩住心神,仔細聽著不敢大意,事實上,作為主管內政的一把手,他所面臨的衝擊要比其他人都要多很多很多,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工業革命,這詞和之前提及過的工業文明是有關聯的,主公!」諸葛亮捕捉到了這一關鍵詞,望向劉備。
「啊?」劉備聽到有人喊自己才回過神來,撓了撓頭,重新振作精神:「你剛剛說什麼?」
【趙宋的百姓進城激發了宋朝手工業的發展,開封襄陽洛陽這些城市紡織和製造業快速發展起來】
【這些不斷湧入的人口逐漸成了中國最早的市民階級】
【為什麼清明上河圖的開封是這個樣子,根本原因就是在於,商業帶來的附加值肯定要高於農業,朝廷對此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宋代的官府不僅不抑制商業,反而帶頭刺激消費,官府去主動收購瓷器,五大名窯就此出現】
【隨著商品產量的激增,宋代就擁有了足夠銷售給海外國家的手工業製造品的生產鏈,泉州廣州幾乎停滿了可以出海的大船】
【南宋時期,官府僅是收繳船舶停港的賦稅,就能夠滿足1/10的收入需求】
【海外的出口貿易帶來的巨大財富,也讓宋代的市民階層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
【所以說宋代的商業發展完全是因為傳統農業稅收不成,這才搞起了以前沒有人搞的商業】
貞觀年間,長安城。
宋是他們之後的朝代,這點文武百官都是知道的。
此時趙宋一朝這種完全依靠商業稅的稅收和發展思路對他們來說完全是新奇的、陌生的。
而當聽到僅靠收繳船舶停港的賦稅,就能滿足1層的收入需求時
也只是震驚了一下。
畢竟,天幕中的後世.
「不對,趙宋不就證明了朝廷不依賴農業稅不也能活得很好嗎?」
「對啊,既然趙宋依靠商業稅就能滿足朝廷需求,以後世的繁榮程度,那麼取消農業稅才是理所應該的!」
這兩句下去眾人又一片譁然,其實眾人心裡都知道天幕所說應該是真的。
但一切太過駭人了!
「諸位,其實天幕的後世強盛於我們而言,不是更好嗎?這有什麼值得爭吵的?」杜如晦站了出來,一語切中要害。
他理了理思路,繼續道:「後世越強盛,我們能學到的東西必然更多,於我大唐而言,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若我大唐將來商業繁榮,商業稅若能替代農業稅那是功德無量的事;若是不行,也能減輕百姓負擔。」
「因此此番爭論實無必要。」
一眾人此時也算是冷靜了下來,仔細琢磨也覺得甚是有道理,剛才那一剎那只是本能的反駁罷了,畢竟這事太過嚇人,古今上千年說出去誰甘心?
程咬金看著雙方慢慢平靜下來,其實他根本不明白這幫人吵吵什麼,信就信不信就不信唄,為什麼火氣這麼大。此時聽杜如晦這麼一分析,也知道趙宋和後世商業之發達繁榮,嘀咕道:「原來搞商業這麼賺錢的嗎?」
他又望向一眾武將,一個個評價道:「俺得挑個實誠人合夥才行,這個不行,胸大無腦幹不了精細活。」
「這個腦子也不太行.」
「這個摳門,不合俺的胃口。」
李靖、尉遲敬德等武將都無語了不是什麼叫腦子不太行,你瞅誰呢,是不是想打架.
他自以為嗓門小,但眾人都聽到了,都看向他,同時又沉默不已。
這恐怕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有兩個例子擺在這,就算是李世民在如此龐大的稅收收入面前都無法不心動。
後世世界的發展無疑證明了,發展商業是正確的,李世民的手有些抖。
【但是我們剛才也提到了,宋代的商業完全是依靠讓失去土地的流民入城才刺激起來的,所以才讓大量的城市繁榮起來】
【可大家想想農村人口全進了城那種地的事誰來干呢,結果就是宋朝的城市很繁榮,但作為國家農業基礎的鄉村就有些凋敝了】
【同樣由於收割農民刺激商業的原因,宋代對於依然占人口多數的農民剝削的也特別狠,因此宋朝也就成了農民起義最多的朝代】
朱元璋心裡又嘆息,後世走的竟然是趙宋的老路,重農抑商的國策難道又錯了嗎?
但發展商業了,農業怎麼辦?誰來種糧食?
而且趙宋的歷史他自然是知道的,趙宋之懦弱歷史罕見的。
不對不對!
同樣是商業極度繁榮,後世之強,則是聞所未聞的。
何以都是依賴商業稅,有一強一弱?
《用現在的話,就是宋朝第一產業衰弱,第二產業基本零,第三產業超級發達,和南美一樣》
《明朝為啥不好好搞商業啊》
《中後期,明朝還是可以的》
《農業社會的物資生產靠什麼?靠農業,商業的基礎也是有龐大的物資保障下才能繁榮,大家沒剩餘物資拿什麼去交換?今天中國的商業發達也是依賴於中國龐大的工農業生產,沒有大量的工業品和農產品,你拿什麼去搞商業?》
《土地兼併與資本主義萌芽》
《沒有工業革命,所以才是萌芽》
朱元璋命人將天幕中有意義的部分評論摘抄下來,以待天幕結束後一一琢磨。
毫無疑問,他是支持商業的基礎是農業這一說法的。
工業革命,出現率極高的一個詞彙,朱元璋默默記載了心裡。
天幕重複一遍後就再次一閃,是傍晚塞車的場景。
【開車不要有路怒症#男性心理學】
【男子不滿道:幹嘛?怎麼加塞啊?】
【女聲聽起來夾夾的:哎呀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帥哥,我新手上路,剛剛是不小心的】
貞觀年間,長安城,春滿庭。
後世稱呼和如今不太一樣,因此聽起來總感覺怪怪的,不過姑娘們大致聽懂了,知道是這兩女子在撒嬌求情。
這兩女子並沒有露面,因此只能通過聲音進行猜測,聽聲音應該挺年輕的,軟糯嬌媚,給人一種扶風細柳、我見猶憐的感覺。
一向大大咧咧的紅棉姑娘被夾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不客氣道:「這娘們可不是個好人吶!」
其他幾女白了她一眼,清砂姑娘補刀:「你就是嫉妒人家!」
其他人則用心品味著沒露面的兩個女子的這幾句話,這語氣,這態度,這聲音
專業吶,好傢夥,快趕上奴家的水準了。
【男子依舊不滿:那你也不能加塞啊,你在後面好好排隊啊!】
【女一:主要剛剛看這台車超帥的~】
【女二:所以想超車到前面看看車主是不是也很帥~】
【男:那你們覺得怎麼樣?】
【女(合聲,超大聲):超帥的~~!!】
果然不出幾人的所料,短短兩三句,天幕中的男子嘴角都翹上天去了。
「呵,男人!」紅棉姑娘無語道,怎麼男人一個個都這麼輕易被拿捏。
「帥是誇張人長得好看嗎?」清砂姑娘已經開始記小本本了,這兩女子真是狠吶,誇起人來絲毫不似作偽,雖然沒出鏡,但是聽其激動的語氣,是如此的真實。
其聲音軟軟糯糯的,加之激動的語氣,又有點撒嬌的味道。
不僅天幕的男子,春滿庭許許多多的姑娘都一臉姨母笑。
【男:那行吧,那你們先走吧!】
然後聽到砰地一聲,好像什麼東西撞到一起了。
【男:哎,怎麼把我車撞了啊!】
【女一:啊我們不是故意的】
【女二:剛剛注意力全在哥哥英俊的外表上了】
【女(合聲,超大聲):所以我們就~分心了~~!!】
【男:這這這是我新買的車,你們加塞蹭到了要賠錢的啊】
【女一:哎呀哥哥主要是我們想製造一個機會】
【男:什麼機會?】
【女二:一不小心撞到哥哥的車,就能拿到哥哥的】
【女(合聲,超大聲):聯繫方式啦~~!!】
漢末南郡。
軍營里的士卒一個個對視一眼皆是嘴角不自覺上揚,臉色還有些通紅。
江陵城的老百姓一個個不自覺就姨母笑了。
【男子被誇得不好意思,盯著鏡頭:能不能掙點氣啊在這笑笑笑,新車要他們賠錢啊】
【男子搖下車窗:賠錢】
【女(合聲):哇好帥哦,太帥了,生氣的樣子怎麼這麼帥!】
【女一:被他迷倒了~】
【女二:迷暈了】
【男:算了算了,不用賠了】
【女(合聲):哇~~~】
【男:加個V信好了.】
長安城,永和坊謝家娘子臉色也不太好看,原來郎君在外面遇到的狐媚女子就是如此勾搭人的嗎?
郎君耿直,如何抵擋得住.
不止她一個人如此想,永和、常安等幾坊都早已雞飛狗跳。
《以前的我覺得,男人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吃這一套,一聽就假的不行,直到有一次我陰陽怪氣的學了一通,他真吃這一套》
《我自從撒嬌一次,看到了我老公比AK還難壓的嘴角,我就經常幹這種事了,男人真的吃這套[狗頭]》
《倆女孩:玩你跟玩狗似的,拿捏.jpg》
《你不許污衊他們》
《請問該如何讓自己的女朋友看到這條視頻》
許多男子也琢磨著如何讓娘子看到人家的態度,女人就是這個樣子,沒結婚前各種好,結婚了就本性暴露了。
哎不對啊,她們也看得到天幕.
《我明明是來學狐狸精話術的,為什麼老是代入他的視角?聽得我一臉姨母笑》
《試過,把人家車蹭了,下來撒嬌,他老婆叫警察查我有沒有酒駕,說我不對勁[捂臉]]》
《不怪他,我聽的都能連夜犁二里地》
《我一個女的代入到男的視角了,嘴角笑容比AK還難壓[捂臉]》
《我三歲的兒子也吃這套,奶瓶喝空了要誇他太厲害了[捂臉]》
天幕還在播著。
洪武年間,金陵城和興茶食店,雖然知道很假,而且也不是夸的自己,但喝茶打屁吹牛聊天的眾人還是覺得很爽,不少人笑聲不斷,有些猥瑣。
「小娃娃也吃這套?」
「子隨父,不怪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