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美食開發與研究

  李家屯。

  沈嶠的生意,經過沈南汐這一場鬧騰,非但沒有變差,反而越來越好起來。

  大家得知了她相府大小姐的身份,再加上最近在上京城傳得極熱鬧的流言,許多人對她心生出憐憫。

  但是沈南汐對於她和司陌邯的流言,也難免一併傳揚了出去。

  總有幾個不懷好意的人,說些不著調的閒言碎語。

  老虎不發威,總會被人當病貓。

  沈嶠覺得,肯定是自己那日表現得太可憐,太軟弱,以至於讓別人認為,自己是好欺負的那一個。

  還好,禍福參半,蒸蒸日上的生意,令她心情極好,暫時還不想揍人。

  屯子裡,大家都知道李嫂家發了一筆小財。

  自從沈家大小姐住進她們家,日子眼見就滋潤起來。

  頓頓吃肉,白面饅頭,那肉香順著窗子飄出去,瀰漫著小院,不知道羨煞了多少人。

  而且,英哥兒還被送進了屯子裡的私塾,學習識文斷字,這在農家可是羨煞多少孩子的好事兒。

  李嫂簡直因禍得福,丟了鐵飯碗,卻接了一個金疙瘩回家。

  正是開春,青黃不接的時候,許多人家已經出現了饑荒,家裡揭不開鍋。

  聞著李嫂家飄出來的肉香,肚子嘰里咕嚕地叫囂,於是厚著臉皮來求李大哥。

  李大哥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生意雖好,但也畢竟是小本生意,賺點辛苦錢。接濟一家兩家可以,屯子裡這麼多的鄉親,自己怎麼幫襯?

  更何況,這賺的銀子不是自己的,是人家沈嶠的,自己只是跟著沾光而已。

  沈嶠現在也是有勁兒使不上,拼夕夕里生意不好做,沒有本錢進貨,坐吃山空,遲早斷糧。

  她已經在盡力縮減現代成本。

  可生意必須要及時推陳出新,這樣才能留住舊顧客,吸引新顧客。

  涼皮兒之後,沈嶠便江郎才盡,想不出什麼美食的點子,於是靈機一動,從拼夕夕里買了一本小吃製作秘籍。

  利用古代有限的原材料,製作出風味獨特的現代美食,既節約自己的空間成本,又不會太離譜,引起別人懷疑。

  捧著書研究了一夜之後,沈嶠決定先從最簡單的入手。

  麻辣燙,羊肉串,新式泡菜臭豆腐,這些都不需要太多的技巧。

  因為正是剛開春,氣溫逐漸上升,正是製作臭豆腐最好的時機。

  但是等待豆腐發霉,心急不得。

  所以最先上市的是麻辣燙與羊肉串。

  古代的食材,現代的調料,相互融合,帶給了上京城的百姓不一樣的味覺體驗。

  滾燙翻滾的紅油湯,穿成串的各類菜蔬與肉類,淋上香噴噴的麻醬汁,香了大半條街。

  而帶著煙火氣的烤羊肉串,吱吱地冒著油,撒上一把辣椒麵和孜然粉,這都是長安人從來不曾品嘗過的調味品。

  這些混合著現代高科技調味品的美食,逐漸侵略了他們原本寡淡而無味的味蕾,宛如打開了一扇新奇的大門,令他們欲罷不能。

  李嫂與李大哥又適當地添置了桌椅板凳,逐漸擴大規模,自然就忙不過來。

  沈嶠讓李嫂在屯子裡尋了幾個勤快能幹,家境實在貧困的婦人幫忙。除了一天三頓飯,每月還有月銀可以拿回家。

  俗話說,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婦人們都很感激沈嶠給她們這個工作的機會,非但能解決家中溫飽,而且在家裡的地位都提升了起來,因此做事十分勤懇。

  人手富裕了,沈嶠不用凡事親力親為,便專注於美食的開發與研究。

  她還從拼夕夕里選購了一款爆米花用的鍋,進貨專用球形玉米粒,白砂糖,椰油黃油等,在大街上崩起了爆米花。

  這個時空別說爆米花了,就連玉米粒都沒有。

  鍋一開,一股濃郁的奶油香味就飄散了整條街,吸引了許多的孩子,圍在攤位跟前,遲遲不肯離開。

  沈嶠也慷慨,給孩子們一人分一把,吃完了不夠,就跑回家裡找大人要銀子。

  大人罵孩子嘴饞,可還沒走到跟前呢,自己反倒被俘虜了。

  逐漸一傳十十傳百,許多人慕名而來。

  當然,這些小吃都是歷經過無數次的失敗,不斷改進,方才成功的。

  而有些小吃,即便是嚴格按照美食秘籍製作,有時也會屢戰屢敗。

  比如,她想製作一個炭火的烤爐,烤制蛋糕和麵包。

  她克服了沒有現代打蛋器與和面機的麻煩,嚴格按照書中記載比例與步驟操作,仍舊還是不理想。

  尤其是沒有溫度調控的烤箱,一切都需要積累經驗與火候,只能暫時作罷。

  趁熱打鐵,趁著生意好,煎餅果子夾辣條,白吉饃夾肉,灌湯包,過橋米線,一樣一樣集合了古代與現代智慧的小吃,不斷推陳出新。

  但是,沈嶠有一個原則,就是這條街上已經有的美食小吃生意,她不會涉足,以免形成競爭,影響到大家的利益。

  實際上,她小吃攤位生意的火爆,給原本不太繁華的長安西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客流量。大多數商販的生意都因此而受益,變得比以前更好。

  所以,當她不斷擴大規模的時候,左右商販都很好說話,給她騰出了足夠的空地。

  沈嶠想,總有一天,自己要將這條長安西街,打造成上京城最負盛名的現代化美食步行街。

  帶動整個李家屯的鄉親全都富裕起來。

  而攤位之上,忙碌的時候,也容易亂。

  今日李嫂收攤之後,清點當日收來的銀子,就與李大哥起了爭吵。

  沈嶠詢問原因,才知道,李大哥忙起來顧不得細瞧,竟然收到了十幾枚宋代的銅板。

  古代改朝換代之後,許多帝王都會重新發行屬於自己的貨幣。

  長安也不例外。

  過了新舊貨幣交替時期,朝廷下令,全部置換之後,前面朝代的流通銅幣作廢了。

  可這長安與宋代的銅板大小外形相仿,這兩日總會有人渾水摸魚,拿以前作廢的銅板來買東西。

  李嫂為此發過牢騷,可一忙起來,難免會注意不到。

  李大哥知道自己疏忽,一聲不吭。

  沈嶠打圓場:「算了,幾個銅板而已,留著給孩子們做雞毛毽子吧。」

  「這些人真是昧了良心。」李嫂十分不忿,將攢的銅板都拿給沈嶠看。

  「你瞧,這幾日,我們就收了這麼多了。前些年,可以拿著舊幣到官府兌換的時候不換,現在不能花了拿來坑人。」

  沈嶠拿起一枚銅板,端詳兩眼,突生靈感。

  這銅錢全都是宋代所制,宋代又是歷史上有記載的,許多古玩愛好者都喜歡收集。

  反正這銅板丟了也可惜,索性自己丟到拼夕夕里試試,看能不能變廢為寶。

  她試著用拼夕夕掃描銅板,還真別說,掛在裡面出售的真有,價格還不一樣。

  有的幾塊錢一枚,有的則能上千,甚至於,稀罕一點,還有數萬一枚的。

  而且,歲月久遠,大都品相不好,至於真假就更不用說了,難免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購買的人也不多。

  應當就是真假難辨,沒人敢放心大膽地在這裡收吧?

  沈嶠接過所有銅板,一一比對過別人的價格,標上售價,十幾到數千不等。

  當然,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空間生意原本就是半死不活,這銅幣又是冷門。

  誰知道,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許多時候,從天而降的,往往是意外之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