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簞食壺漿,以迎將軍

  我去!

  張凡!

  你、你要做什麼?

  接下來的畫面,驚爆一地眼球。

  只見張凡忽然化身為野蠻人,將身邊的諸葛亮,一把舉起!

  「先生?!」

  諸葛亮也在驚呼,可是張凡卻不管不顧,手中的諸葛亮竟然輕得如同一團稻草,向前奮力一丟!

  堂堂蜀相,便投身於火燒連營的戰場中,眼瞅著就要葬身於漫天火海。

  可是,畫面扭曲,模糊,令瞪大眼睛的觀眾們眼前一花。

  待重新看清時,顯然已經不是三國的戰場。

  張凡還是在虛空中站著,臉上含著微笑,望向前方。

  諸葛亮的臉龐,再次出現!

  可是……他身上那極具古風的服裝,卻是蕩然無存,還有手中常搖的鵝毛扇也無影無蹤。

  取而代之的,是一身華夏觀眾都極為眼熟的粗布軍裝,混雜在紛亂的人群中,被裹挾著向前匆匆而行,想要停下腳步都難以做到。

  這、這就是一千八百年後?

  諸葛亮想起自己先前的那句話,心中若有所悟。

  但他算錯了。

  張凡說來自一千八百年後,那是張凡的時代。

  可是諸葛亮剛才說,想要看一看那個一再帶給他極度震撼的人,那卻不是一千八百年後,而是一千七百年後。

  準確地說,是一千七百一十三年。

  從猇亭之戰的221,直接把諸葛亮丟到了1934年。

  這是在做什麼?

  急行軍?

  諸葛亮低頭看看服裝,再看看其他人,雖然處處新奇陌生,但也能認出身邊匆匆而行的都是同袍,似乎在奔向同一個方位。

  作為三國時期優秀的軍事統帥,行軍當然絕不陌生。

  雖然不明白張凡先生為什麼給自己安排到這裡,但想必一定有他的道理。

  既來之,則安之。

  諸葛亮很快就選擇適應新的身份,隨著那些同樣服裝的年輕人一起,腳步加快。

  但片刻後,諸葛亮的目光忽然間游離,顯露出極度的驚訝!

  因為,道路兩側,時不時就出現並沒穿著同樣服裝的人,看起來都是當地的百姓,大都已經老邁不堪,或者年紀小得剛學會走路。

  這老的老,小的小,手裡卻都端著盤子,盆子,裡面盛放著各種吃食,也都是諸葛亮很難理解的東西。

  這!

  這難道是勞軍?!

  這景象,陌生而熟悉。

  陌生,是因為……其實生平從未見過!

  熟悉,則是因為……夢裡幻想過。

  一時間,諸葛亮的思緒一下子就飄回到了若干年前!

  自己還在南陽高臥,先帝幾次上門來討論天下大勢,後來漸漸形成一篇文字,傳於後世,那便是大名鼎鼎的「隆中對」。

  諸葛亮記得,隆中對最後,有這樣一句話: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這話,正是自己說的!

  可是……

  「簞食壺漿以迎將軍」?

  哪有這種好事……

  百姓嘛,能不給你搗亂,服從你的管理,那就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好局面了!

  可是現在!夢中的情景,正在上演!

  張凡先生這是讓我做了一場夢嗎?

  可是眼中所見,觸手可及的,全都無比真實,又讓諸葛亮情緒恍惚,一時分不清是真是幻。

  諸葛亮不禁又想到了隆中對接下來的判斷: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現在,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

  霸業,成了麼?

  漢室,興了麼?

  「大家聽著!」

  這時候,一個清越的聲音,帶著濃重的湖南口音,透入諸葛亮耳膜。

  「營以上的軍官,拿出身上的銀元,換老鄉的東西!」

  一聲令下,應者雲集。

  在亂象中,諸葛亮更加目瞪口呆。

  有些詞他聽得懂,有些詞卻有些模糊。

  但即便不知道銀元是什麼東西,以諸葛的智慧,大概也能猜測到跟錢財有關。

  老百姓勞軍,然後……還要出錢買?!

  這是什麼怪事!

  難道這就是老百姓如此積極的原因?其實這並不是一種誠心,而只是一種後世的交易方式?

  諸葛亮一時有些糊塗了,但那個濃重的口音又再次響起,對著道路兩旁那些白髮蒼蒼的老人,那些牙牙學語的孩子,誠懇地大聲說道:

  「老鄉!這一仗,是我們打敗了!」

  「我們辜負了老鄉的信任,讓你們心痛了!我們對不住你們!對不住你們把孩子送給我們!」

  言畢,這位青年猛地背過身去,不再多言,而是領頭繼續趕路。

  但諸葛亮眼尖,卻是看到了他轉身的瞬間,眼裡分明是積蓄著淚水。

  這!

  這竟然是敗仗?!

  諸葛亮簡直覺得自己這個夢境,太荒誕了!

  在他的認知里,就算是勝仗,能得到老百姓這樣的夾道相迎,已經是了不起的局面,哪怕那些東西是用來交易的,也極為不易!

  可是這居然是敗仗?

  怎麼可能!

  打敗了,還有這麼多老百姓,拄著拐杖,扶著門框,夾道相送?

  送這支軍隊,逃跑?

  天哪!

  後世怎麼處處離奇!

  諸葛亮覺得自己的常識被一再顛覆,稀里糊塗地跟著部隊向前,也不知道去向何方。

  是的,逃跑。

  鏡頭一轉!已是到了一個莊嚴肅穆的會場。

  諸葛亮在會場最後,似乎沒人注意到他,只有鏗鏘有力的決絕聲音,在前頭炸響。

  「這!是我們團營連長,最後一次集合!」

  「團長戰死,參謀長頂上!」

  「參謀長戰死,營長頂上!」

  「營長戰死,連長頂上!」

  「如果一個團,一個營,一個連,只剩下一個人,也要和陣地共存亡!」

  「大部隊如果不能順利渡過湘江,就是我們師的恥辱!!」

  這!

  這這這!

  諸葛亮驚得幾乎要跳起身來。

  斷後的部隊?

  決意死戰?

  不不不……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軍隊,這樣的戰士……

  事不可為,不是應該……投降嗎?

  諸葛亮深深迷惘。

  他一下子就想到了關羽關將軍。

  若是沒有關將軍敗走麥城被殺,或許也就不會有先帝衝冠一怒,被火燒連營。

  那樣的話,何至於讓自己後來千辛萬苦,死死支撐著隨時崩壞的局面。

  當年!關將軍的屬下,倘若也有這種拼死一戰的鋼鐵意志!

  即便大敗,總也能護住主將的周全。

  而實際上,自己聽說,關羽後來被生擒的時候,身邊的士兵,只剩下了十幾人,還包括了他的親兒子關平在內。

  這樣強烈的對比,讓諸葛亮看得呆住了。

  這就是近兩千年後,華夏的兵?

  有這樣的一支雄兵在手,何愁天下不平?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