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這是一場未載入史冊的防禦戰

  攻城戰,在下一刻全面開啟!

  《典籍華夏》的直播時間,從來就沒有一秒是被浪費的!

  箭如飛蝗,殺聲震天!

  雖然還根本沒鬧清楚是誰打誰,甚至連發生在哪個朝代都是模糊的,但不論是諸葛亮還是後世觀眾,都迅速被這場戰鬥的慘烈所深深吸引。

  一開始,就是四面同時進攻!

  攻城的一方,甚至是在城池四面建造起和城池同樣高的木樓,足足有一百餘座,呈壓迫的態勢,向這座小小的城池逼近。

  而城中有一位穿著破舊戰袍的將軍,臨危不亂,指揮著城中軍民築起柵欄加強防守,同時用捆起的稻草灌上膏油,製成簡易的燃燒彈,向四面的木樓投擲,使敵軍無法靠近。

  牛逼啊!

  豈止是諸葛亮眼前一亮,就算後世看多了影視劇的現代人,也覺得大開眼界。

  從城池的建造風格來看,這就算不是三國時期,也至少在一千年前了。

  一千年前的燃燒彈?

  太先進了!

  唉……一想到這個,就想到明朝後期我華夏的火器明明已經冠絕當代!

  倘若不是滿清統治者的目光短淺,閉關鎖國,怎能出現大刀對火炮的尷尬局面……

  這是一場未載入史冊的防禦戰。

  它的規模並不大,但同樣悲壯。

  城中軍民用最簡單最原始的武器,以彈盡糧絕的代價,死守了足足兩個月!

  糧草告急!

  物資告急!

  最危險的是,城裡的箭,快要用完了。

  一旦失去這個守城最犀利的防衛武器,守城一方的戰鬥力將會大幅度降低,那時候,很難再繼續堅守。

  於是,似曾相識的一幕,竟然在這座小城之中,再次上演。

  一個個草人,紮起來了。

  在城中軍民的共同奮戰下,幾乎一天之間就紮起了足足數千個草人,並且還給草人穿上了衣服。

  很快,夜幕降臨。

  那位舊戰袍的將軍,命令士兵站在城牆上,擊鼓搖旗!

  這副架勢,真的是像極了先前《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吩咐士兵擂鼓吶喊的畫面。

  可是這位不知名的將軍,卻好像比羅貫中更有想像力!

  他讓士兵用長長的繩索牽住草人,順著城牆落下去!

  朦朧夜色,連月光都是模糊的,根本看不清太遠處的事物。

  圍城的一方,看到對面城牆下影影綽綽出現許多人,還以為是對面趁夜色偷襲!

  於是,連忙放箭!

  而城池這邊,在將軍的指揮下……就仿佛是一位優秀的電競選手開始大飈手速,玩起了微操作!

  幾千個草人,輪流循環,一會兒放上,一會兒放下。

  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草人身上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箭矢!

  等到對方漸漸反應過來不對的時候,將軍大笑著停止擂鼓,結束了這次「借箭」。

  經過統計,這一夜之間,足足收集了幾十萬支箭!

  「妙啊!」

  「這……牛逼!」

  「查到了查到了!這、這是安史之亂的時期,時任河南真源縣令的張巡進占河南雍丘後,受當時吳王李衹之命率雍丘軍民抗擊叛軍!」

  「叛軍數量足有四萬,但在張巡的堅守之下,兩個多月也打不下來雍丘城!」

  「太秀了!」

  「哈哈哈!這位將軍是看過三國演義吧?學得很快,可以可以!」

  「呃……叫你好好念書,你非要去放牛!看你妹的三國演義啊!安史之亂看到沒?那特麼是唐朝的事!上哪看三國演義去?別說羅貫中了,羅成都剛死沒多久啊……」

  「擦!就你懂?就不能是……這位將軍也看到了孫權的那次借箭?得的靈感?」

  「可能性很小!你以為是現在啊,百度一下,很多資料信手拈來!孫權和曹操的濡須之戰並不太出名,那次親自當斥候偵查更是一件小事,可能只是哪本史書犄角旮旯里記過一筆,唐朝的一位將軍,上哪看去?」

  「那就是,是這位將軍原創的計謀?厲害了厲害了!」

  「呵……那必須厲害啊!好好看著吧!厲害的還在後面呢!」

  哦?

  彈幕頓時起了好奇心,連連詢問,卻再沒有回答。

  這時候,守城戰又起風雲。

  借箭之後,雖然對守城方的士氣和戰鬥力都是極大的提升,但想要退兵,終究是難以做到。

  於是在一個沒有月亮的黑夜裡,城牆上影影綽綽,再次落下許多人影。

  擦!

  還來?

  攻城的叛軍,差點鼻子都氣歪了。

  家裡又沒箭了?

  老子這回還上當,就是你兒子!

  可是,反覆試探幾次,發現對面的確不再放箭的時候,張巡立刻命令早就準備好的一隊精銳戰士,跟草人混在一起,落下城牆,趁著夜色,兇猛無比地砍殺過去!

  這支精銳而生猛的壯士,如同鋒銳的箭簇一樣直扎進肉里,所到之處,血流成河!

  叛軍措手不及,頓時大亂!

  張巡在城頭聽到對面的混亂,敏銳地把握到戰機,大開城門,率領全城軍民大舉反攻!

  這一波攻勢,叛軍大敗,逃出幾十里外,才勉強止住頹勢,重新安營紮寨……

  「臥槽!屌爆了!」

  「羅貫中……終究是個寫小說的,跟真正的將領沒法比啊!」

  「這一記虛虛實實,太有智慧了!」

  「草人,真人,傻傻分不清楚……」

  「我去!這麼牛逼的將軍,我竟然到今天才聽到名字!華夏歷史長河中,隱藏了多少這種強人啊?」

  「強強強!太懂了!」

  「忽然想到,會不會是羅貫中看到了張巡將軍的事跡,也給安到他偶像諸葛亮身上了?」

  「不無可能!」

  「應該不會……以羅貫中的尿性,要是看到這段記載,保不齊三國里的草船借箭,還會有第二波攻勢,甚至把火燒赤壁的事情都跟這個聯繫起來,搞成一個更完善的連續高潮!」

  「對!有道理!這幫寫小說的都擅長拼湊編造!劍西來啊,刀東去啊,都這個尿性!我很熟!」

  ……

  張凡身邊的諸葛亮,表情連連震動。

  還……真的有?

  之前他第一次看到所謂的「草船借箭」,心中大大地不以為然。

  也太能編了吧?

  說我率領二十隻快船,船上扎著稻草,然後去曹操水寨里溜達一圈,就得了十萬支箭?

  離譜離譜!

  尤其是這種兵行險著的舉動,恰恰是一生謹慎的諸葛亮最不可能做出的決策。

  可是萬萬沒想到!

  這種不可思議的事跡,竟然真的有!

  同時期孫權的那次,也就罷了,畢竟目的不是為了借箭,只是被射了一臉之後,差點失去平衡,急中生智才掉了個頭,把另一邊臉也伸過去給你射。最後逃走的樣子也並不瀟灑,甚至有幾分狼狽。

  但後來這位守城的將軍!

  那是真的用草人借箭啊!

  非但如此,而且還把借箭的事情再次演繹,虛虛實實真假難辨,憑藉對對方心理的精準把控,打了一場極為漂亮的反擊戰!

  而聽張凡剛才在身邊所說,這位將軍雖然不能算是籍籍無名,但在華夏的歷史長河中,的確稱不上是名將。

  了不起!

  後世,究竟是怎樣的世界?

  諸葛亮的目光越過赤壁大火,仿佛想要直接看向未來的一千八百年。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