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榮的戰艦

  長期以來,波羅的海一直被認為在德國與俄國或是其他海軍強國開戰之時,會成為德國的阿基琉斯之踵。【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

  進入20世紀,英國當然也同樣預見到了這一點。

  1781年,一支北極熊軍隊占領了位於科爾堡的港口,從這裡,他們可以占領波美拉尼亞的大部分地區,在那裡過冬並為春季攻勢做準備。

  但在沙皇死後,俄國與普魯士簽訂了停戰協議,因此這一攻勢從未發起。

  從軍事上而言,德國波羅的海海岸可以說是一戰期間最為脆弱的一點。

  即便在德國內部,關於類似波羅的海襲擊計劃的擔憂也被認為是德國與三國協約——英,法和俄國——的戰爭中最大的威脅之一。

  因為此時德國陸軍大部都分布在西線和東線分別對抗法軍和俄軍,導致能夠用于波羅的海海岸防衛的軍隊數量極少。由於陸軍力量已經被東線和西線戰事完全拖住走不開,波羅的海沿岸的主要防務將完全仰仗於德國海軍,而後者一樣要在北海和歐洲西北海岸面對英國大艦隊。

  然而,很快證明要實現波羅的海襲擊計劃將需要投入幾乎整個皇家海軍主力艦隊。

  顯而易見,這將讓英國與德國同樣沿海幾乎不設防,從而可能招致德國艦隊的反擊。

  而這樣的反擊將幾乎不受阻攔,導致英國艦隊被迫從波羅的海撤退,最終整個計劃徹底崩潰。

  為了避免這一反擊的可能性,費舍爾在1914年秋開始推動在北海大規模布雷以阻攔德國艦隊,並計劃建造八艘專用的快速布雷艦。但這一布雷計劃從未實施。

  在波羅的海計劃的最初設想中,費舍爾設想一支小規模的英國遠征軍(大約4至5個師)會在一支大規模艦隊的支持下在安特衛普登陸(這一計劃制定於1908年),而非像最終設想那樣被整合併成為法國防線的一部分。

  占領安特衛普將是接下來沿著海岸線推進的第一步。

  如果按照預期,這將最終確保海岸線的安全,讓艦隊能夠進入波羅的海,從而支持俄羅斯的登陸。

  這一切都建立在皇家海軍能夠強行突破德國海軍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強大防線的前提下。

  至於這一切是否會如人們所願那樣造成德國在1915/16年投降,則是一個長期爭論的問題。

  無論如何,對於任何戰術分析師,無論是專業還是業餘的而言,有一件事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這將是協約國能夠在1916年前結束戰爭的唯一現實機會。

  當然,這一戰略的風險極高,但如果要擊敗與自己相當甚至更強的敵人,風險總歸是不可避免的。

  當費舍爾在1914年10月30日回到海軍部重新擔任第一海軍大臣時,戰爭剛剛爆發不到三個月。

  他開始遊說邱吉爾和當時還是財政大臣的勞合·喬治的支持,以讓他能夠著手推進雄心勃勃的波羅的海襲擊造艦計劃,當時被稱為「北部水域攻勢」。

  在他留下的文字中,費舍爾認為,英國不應為歐洲大陸的戰爭而花費巨資來籌備和裝備一支龐大的陸軍,而應將這些資源用在建造一支更具決定性戰鬥能力的強大主力艦隊。

  這支艦隊將能夠強襲突破波羅的海,並將德國海軍從波羅的海掃蕩出去,從而為北極熊大軍登陸波美拉尼亞海岸掃清道路。

  他認為這是能夠在1915年擊敗德國的唯一可能途徑。

  一支龐大的陸軍只能在多年的相互廝殺消耗流血之後才能取得勝利,裝備這樣一支龐大陸軍也將耗盡裝備和其他英國可以提供的資源。

  而如果波羅的海計劃實施,由於俄羅斯自身的工業能力嚴重落後於英法兩國、乃至也遠遠落後於同盟國而無法供應這一大規模行動所需的裝備,英國將不得不向俄國提供這些資源。

  在這一情況下,英國將被迫派出更多的陸軍師,因為新兵都被征入基奇納勳爵的志願軍中,並被派往西線,許多當權者認為這是唯一一個雙方都能做出決定性作用的戰場。

  已經在一戰前就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計劃了許多年的波羅的海計劃,最終雖然沒有被徹底取消,但還是被擱置了。

  1915年2月和3月達達尼爾戰役的失敗,再加上主力艦易受到水雷和潛艇攻擊這一弱點的暴露,導致該計劃在官方圈子中基本上被完全拋棄,自1915年春之後便再也無人考慮。

  儘管波羅的海計劃被擱置,但為這一計劃設計的一些艦船已經完工並接受了一定程度改裝,其中就包括勇敢級。

  在她完工時,勇敢級的吃水並沒有最初計劃的那樣淺,但顯然已經比當時的絕大多數主力艦淺得多,使其能夠追擊德國的輕型高速艦進入沿岸淺水區域。

  而這是其他裝備大口徑艦炮的主力艦乃至其他戰列巡洋艦都無法做到的。

  有一些研究認為勇敢級並不是專為波羅的海計劃而設計建造的,而更可能是作為真正的「大型輕巡洋艦」用以克服傳統輕巡洋艦在高海況下航速較低的問題,從而在北海和北大西洋行動。

  但這些言論一開始被當作毫無根據,後來被證明還是有依據的,完全忽略支持這些艦船是為這一「特殊戰略目的」而設計的明顯歷史記錄。

  即便在她們開工之後很久,費舍爾的信中仍然將她們稱為為這一「特殊戰略目的」而設計與建造的船隻。

  最終實質上的勇敢級,尤其是暴怒號。

  儘管存在爭論,但在設計上可以說是某種程度上的高速淺水重炮艦,能夠執行巡洋艦的任務,並配備有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級別的主炮——儘管勇敢級僅配備有四門15英寸、暴怒號則是兩門18英寸艦炮。

  實際上暴怒號最終在完工時僅安裝了一座18英寸後炮塔,而前炮塔如我們所知變成了艦載機的飛行甲板。

  在他的文字中,費舍爾寫道,這些艦船,「包括暴怒號和她的姐妹艦——她們根本沒有考慮側舷齊射!

  她們是為攻克柏林而造的,所以她們才會吃水如此之淺,裝甲如此之薄,這樣才能儘可能減重,才能跑得更快。

  儘管對岸轟炸或許是主要設計目的之一,尤其是對於暴怒號而言。

  但費舍爾也表明這些擁有重火力、淺吃水和高速的艦船也將用於護衛包括驅逐艦在內的輕型海軍力量免遭敵方巡洋艦的襲擾。

  而她們的淺吃水,如前所述,將保證她們能夠追擊敵方輕巡洋艦進入近岸淺水區,從而讓後者通過逃入淺海躲避主力艦炮火打擊的安全區不復存在。

  這一能力不僅將在波羅的海計劃中運用,也將在北海運用,在這些地方德國輕巡洋艦都可以通過高速逃入近海來躲避主力艦的攻擊。

  至於暴怒號的18英寸主炮,費舍爾在1919年寫道——有了這些威力巨大的炮彈,德國人就不可能阻止俄羅斯的百萬大軍在波美拉尼亞海岸登陸!

  不可能是有點言過其實了,但如果波羅的海計劃得以實行,那麼任何登陸部隊顯然都會非常歡迎18英寸艦炮作為他們的支援火力。

  暴怒號實際建成狀態,建成時艦艏就已安裝飛行甲板,僅有艦艉主炮塔按原設計保留,可看到巨大的18英寸單聯裝主炮塔

  在1915年1月28日正式提交並存檔的勇敢級設計方案基本上是一艘縮小版的聲望級,配備兩座而不是三座雙聯裝主炮塔,原來的A炮塔位置被取消。

  兩座主炮塔讓勇敢級,儘管與聲望級大體相似,但擁有極易辨識的外觀輪廓,同時也終結了自獅號以來每艘英國戰列巡洋艦都擁有背負式艦艏主炮設計的歷史。

  其裝甲防護,除了主炮塔、炮座和司令塔外,大體與輕巡洋艦處於同一水平。

  裝甲上的極度薄弱被認為是阻止她們作為真正戰列巡洋艦在艦隊交戰中占位發揮作用的主要原因。

  從側面對比聲望和勇敢,減少的一門主炮塔和後移的單煙囪是二者外觀上的最大區別,縮小的船體與指揮塔的比例也容易區分

  費舍爾的繼任者在1916年3月對這些艦船的評價是,她們是「錯誤命名的船隻」,「根本不能稱之為戰列巡洋艦——不管什麼重型輕型,根本沒有能管用的裝甲」。

  儘管如此,他仍然聲明這些艦船的分級的確應當是輕型戰列巡洋艦,儘管她們並不能執行戰列巡洋艦所要求的許多任務。

  即使在勇敢級設計的早期階段,她們嚴重缺乏的裝甲防護也已經受到了諸多批評,尤其是考慮到她們最終將作為主力艦服役的情況。

  在1915年3月初,隨著波羅的海計劃已經變得不太可能實踐,費舍爾要求英考特修改勇敢級的設計並加強魚雷隔艙防護。

  實際上不止勇敢級,聲望級的魚雷隔艙防護也進行了加強。

  對於這兩級艦船來說,這一強化將導致一定的增重,並略微增加吃水,實際上讓勇敢級無法像最初設想的那樣在波羅的海近岸淺水活動以完成預定的「特殊目的」。

  當然,這對於海軍部來說不算什麼壞消息,畢竟已經沒有什麼波羅的海計劃了。

  由於此時勇敢級還在繪圖板上,設計改進並不困難。

  魚雷隔艙的厚度從0.75英寸增加到1.5英寸,導致500噸增重,而吃水因此增加了對其設計用途而言幾乎致命的6英寸(15厘米)。

  相比之下航速的損失就相對較小,只有0.25節。

  當得知增重和由此導致的吃水增加時,費舍爾只是簡單地回復道:

  「考慮到對魚雷和水雷的水下防護強化這是可接受的。」

  這說明即便在勇敢級開工之前,費舍爾就已經不再考慮將其用在波羅的海計劃中了。

  費舍爾的繼任者也在1916年初給首相的信中寫道:

  「費舍爾說這些船是為了某個『特殊戰略目的』而建造的,儘管就我個人而言,考慮到她們的吃水,這個『特殊戰略目的』大概是她們永遠也不能完成的目的。」

  在聲望級上,魚雷隔艙強化的計劃則最終被取消,因為兩艦的進度此時已經大大推進,改裝會導致顯著並且無法接受的工期推延。

  1915年3月14日,費舍爾正式批准對勇敢級設計的改動。

  勇敢號於1915年3月28日在阿姆斯特朗埃爾斯威克造船廠開工,光榮號則於1915年4月20日在哈蘭德與沃爾夫造船廠開工。

  此時隨著達達尼爾戰役的失敗,波羅的海計劃的壽終正寢也已經顯而易見。

  1916年3月,費舍爾寫信給首相表示,儘管是為這一「特殊戰略目的」而設計,但勇敢級仍然能夠作為艦隊的有效補充,雖然這並不是她們的最初設計用途。

  費舍爾寫道:

  「這些艦船是為特殊戰略目的而建造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她們對大艦隊的常規行動也非常有用。

  細節不必過多提及,但就我個人觀點而言她們對於艦隊指揮官將相當於一大隊輕巡洋艦和驅逐艦的能力,無論是在大艦隊行動之前還是之後。」

  他繼續寫道:

  「她們從未設計用於取代『獅型』的重型戰列巡洋艦,這麼思考只會把事情越攪越渾。

  她們實際上是對重型戰列巡洋艦的補充,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聲望和反擊。

  更多的重型戰列巡洋艦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但這與這些輕型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沒有關係。」

  勇敢號在1916年2月下水,光榮號則在4月。

  光榮號在1916年10月23日開始海試,12月在艾蘭島外海進行全速公試,在91,195馬力下測得了31.42節航速。

  勇敢號則在11月在泰恩河口進行了有限度的測試,在91,200馬力下測得30.8節航速。

  根據推算,如果超載到11萬馬力,勇敢級將能夠達到33節的高速。

  1917年1月,光榮號成為第1輕巡洋艦中隊的旗艦(從而導致了後世進一步廣泛將其認知為大型輕巡洋艦),勇敢號則在同期成為第3輕巡洋艦中隊的旗艦。

  隨著日德蘭海戰中第1巡洋艦中隊的裝甲巡洋艦遭遇慘重損失,她們最終將被用於重組這一中隊。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