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現在腦子裡又有了許多奇思妙想。
尤其是閃電戰構想的成功。
讓他意識到了「快」這個詞,在戰爭之中有多麼的重要。
也許……還能再快一些?
他這邊正寫著東西,張亮就湊了過來,薛仁貴警覺,抬手一遮,看到是張亮才鬆了口氣:「張將軍散心至此了?」
張亮搖搖頭,眯著眼笑了起來:「薛縣男又在著什麼新作?」
薛仁貴擺擺手:「左右不過是一些新的想法罷了。」他現在還沒縣男之實,不過以他在高句麗戰場上的表現,誰都不會賴掉他這個縣男的爵位。
張亮坐到薛仁貴對面:「那到時候可是要好好拜讀一番。」
薛仁貴靦腆地笑了起來。
張亮一頓,又接著說道:「我現在過來,是受了陛下的意思。只要薛縣男肯入朝堂,陛下會封賞你為縣伯並兵部侍郎。」
薛仁貴一愣,微微一笑:「陛下還真是看得起我。」
「少年英才,陛下又哪有不要的道理。」張亮搖了搖頭,「如何?以你的年紀,有這般能力,未來更進一步也是必然的事……」
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很有誘惑力的一件事。
但薛仁貴還是搖頭拒絕了:「多謝陛下好意。」
「不過…我還是喜歡現在的生活,帶兵打仗雖然受益良多,但不適合我。」
薛仁貴是喜歡帶兵打仗的那種感覺的。
只是…
他很清楚,只有跟在尹煊身邊,才能夠去使用那些更加先進的武器,才能夠更進一步地去剖析戰爭的構成。
尤其是高句麗一戰,把他徹底打清楚了。
擱在之前,張亮說的這些籌碼說不定還真的會讓他心動一下,但現在他是一點心動的感覺都沒有。
張亮嘆了口氣:「那真是可惜了。」
他沒強求,又和薛仁貴聊了一些東西,便轉身告退,重新回到那一節車廂。
李世民探頭一看,見薛仁貴沒跟著進來,他就明白了薛仁貴是什麼意思,輕輕嘆了口氣,招呼著張亮坐下來。
火車三天兩夜回到長安。
李世民招呼群臣開會,商討著接下來的事宜——這對大唐來說,也是很新穎的一件事,打下萬里之遙的一塊地,哦,是兩塊地,還不設立都護府。
要怎麼去處理這兩塊地,什麼人去做那裡的主官,這是一件比攻打高句麗還要更加扯皮的事。
新的土地,就意味著大塊、大塊沒有被人啃過的肉。
尤其是那裡的肉,肥美到…那位正陽公都主動開口,說要啃上一口的。
薛仁貴回到長安後,第一時間就回到了同福食肆。
劉景先見著他愣了一下。
「仁貴許久不曾來過,是掌柜又給你布置什麼任務?」劉景先記得他上一次見薛仁貴,那都是年前的事了。
甚至…過年的時候,薛仁貴也都沒出現過。這是…薛仁貴自己回家過年去了?
「是有些事耽誤了。」薛仁貴微微一笑,「今個是哪個菜系的菜單?」
「是徽菜。」劉景先回道。
徽菜嘛。
薛仁貴微微皺起眉頭,他現在是不怎麼樂意吃徽菜的,他更想吃火辣辣一點的東西——他的口味是偏重的。
尹煊從櫃檯後抬起頭來,看了過去:「回來了?」
「想吃什麼直接說,今個你不用按菜單上的來。」
薛仁貴眼前一亮,掰著手指,點了好幾道菜,一旁聽著他點菜的人,都覺得菊花微微一痛——這都是極辣的菜。
尹煊去廚房做菜去了。
食肆里不多的客人都有些驚訝地看著薛仁貴。
他們對薛仁貴能不按菜單點菜並沒感到不滿,只是有些小小的嫉妒——心裡也恍然,估計是薛仁貴不在的這段時間,給正陽公辦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
既然是給正陽公辦了大事,那有這樣的待遇,也是情有可原的一件事。
就是…
他們也想有這樣的待遇啊!
他們也想跳脫出菜單去點菜。
薛仁貴尋了張桌子坐下來,李麗質看到他回來,鬆了口氣。薛仁貴回來,也就意味著她父皇回來了。
她沒收到消息,就意味著她父皇沒有出事。
李麗質和李淑如釋負重,終於可以專心整理起孔家所需要的課本。
「薛兄這段時日做什麼去了?」有人湊過來打聽起來,他們沒別的意思,就是想知道尹煊想要什麼樣的人、安排去做什麼樣的事。
他們就算不會,也好抓住重點,好生研習。
薛仁貴笑了笑,搖了搖頭,沒直接回答:「過些日子你們就知道了。」
這些上前來詢問的人都一愣。
過些日子他們就都知道了?
有些人聽出了薛仁貴的潛台詞,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裡打著鼓,薛仁貴究竟是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得讓他們都能知道。
有些人因此反而更好奇起來。
不過,讓他們忍耐的日子並不算久,第二天就有朝廷兵部的官員來到食肆,秘密地同尹煊商量了一些事。
三天之後。
雜誌發了新刊。
人們驚奇的發現,新刊的封面、首頁,都並非是往常那般的學術內容、或是詩文歌賦,而是一則信息。
大唐征服高句麗、契丹,現在那一片疆域,已經成為了大唐的領土。
除此之外……
朝廷還頒發了開墾令,現在移居遼東,一年之內,能開墾多少土地,就能夠得到多少土地,並且種植糧食,還會得到五年農稅、徭役的全部減免。
哪怕是種像是棉花這樣的經濟作物,也能夠得到一年農稅、徭役的全部減免,而後便是三年的農稅減半。
有很多人動心,別說農稅、徭役的事,就單單是那一條——能開墾多少土地,就能得到多少土地,實在是太吸引人了。
還有什麼比成為一個地主,更能讓這些農戶興奮的事?
最關鍵的,移居遼東也不是一件難事,他們不需要長途跋涉、擔上可能在路上就死去的風險。
火車。
朝廷會用火車,把願意到遼東開墾的農戶給運輸過去——而且大唐將會逐步開放火車民用的權限。
遠在遼東的人,不用背井離鄉——或者說不用像以前那樣的背井離鄉,一去不回、生死不知。
他們依舊可以在長安有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