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順手揍了下契丹

  高句麗王仰起腦袋,詫異地看著李世民。

  他的大腦在恐懼之下,尚不能完好的運作,一時有些難以分清這句話的意思。

  設立都護府難道就不是大唐的地盤了嗎?

  為什麼不設,不設的話,又將會怎麼處置自己……

  直到兩名士卒從外面走進來,拖著這位曾經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高句麗王從大殿裡出去,腦袋被按在木樁上,享受著春風拂面的時候。

  他才想到自己的下場……

  是死亡。

  腦子裡剛剛誕生出來這樣的想法,大刀就砍了下來——在不用顧忌掌握土地之後,李世民的手段,就沒了那種「偽裝」出來的和善。

  上上下下,幾乎被李世民殺了個乾乾淨淨。

  剩下僥倖沒死的高句麗勛貴,人人自危,不知道這位大唐皇帝是什麼想法。

  當然…也有傻的。

  自以為這是自己的機會,大唐皇帝需要一個可靠的人代替他掌管高句麗。興致勃勃地過去毛遂自薦,然後…然後士卒驚喜,他們現在正頭疼還有哪些勛貴沒殺呢,主動送上門來的,自然是白刀子進、綠刀子出——扎破膽了。

  高句麗這個國家的風評並不是很好。

  欺男霸女、欺凌弱小,是他們最喜歡做的事,作為半島上最靠近大唐、甚至有一些領土已經在大陸上的國家,高句麗難免會卡住新羅、百濟的脖子。

  半島的資源是匱乏的,想要有更好的生活,就必須要和富饒的大唐做交易。

  但高句麗這麼一卡。

  這兩個國家,就不得不繳納一筆高昂的費用,才能夠得到和大唐通商的機會。他們又沒有高句麗強大,只能任由高句麗剝削他們。

  按理來說,高句麗亡,這兩個國家應當感到高興。

  可…他們高興不起來。

  大唐並沒有撤軍的意思,甚至那位偉大的大唐皇帝,就在平壤住了下來——這個就在高句麗及新羅、百濟疆域邊境的城池。

  一兩個月就攻克下高句麗的所有軍隊。

  就在他們的旁邊,哪怕唐軍還沒有攻打他們的意思,可只是每日的出操就能把這兩個小國嚇個半死。

  就在新羅、百濟的期盼之下。

  在春天徹底到來的時候,唐軍終於撤軍了——雖然只走了一半,還有一半唐軍仍然駐守在高句麗。

  但那位大唐皇帝離開了。

  唐軍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要守住高句麗,再無吃下新羅、百濟的意思。

  兩個小國終於鬆了口氣。

  可半個月後……一則消息傳了過來,讓他們剛剛鬆懈下去的心,又緊緊地提了起來。唐軍在回去的時候,順手把契丹揍了。

  這個…在這片地區,剛剛起勢,正有成狼、成虎跡象的小國,就在頃刻間覆滅,比高句麗稍好一些。

  畢竟這是個遊牧民族,他還能跑。

  但馬匹的速度比不過子彈的速度。

  他們也只是仰仗著能跑、能逃的便利,才撐住半個月的時間,否則…以契丹現在的國土面積,是如高句麗那般固守城池的話,最多七天時間,就能橫掃過去。

  契丹沒了,還是大唐隨手為之。

  幾個小國顫顫巍巍,對一個契丹都是隨手,那對他們,是不是也能如此這般隨手一下?

  只是不知為何,大唐沒這麼隨手一下。

  李世民乘坐火車,很快又回到長安城。

  依舊是悄無聲息的。

  薛仁貴是同李世民一個批次回來的。

  火車上。

  李世民和薛仁貴之間,只隔了一輛車廂,這位剛剛打下高句麗、順便打下了契丹的皇帝,現在正滿臉驚訝地看著張亮所撰寫的卷宗。

  張亮身上的責任,除了以防萬一,在薛仁貴不行的時候給薛仁貴兜底。

  還有一個職責。

  那就是在薛仁貴不拉垮的時候,記錄薛仁貴所用的戰術、分析薛仁貴用兵的能力。

  「薛仁貴此子,真有你評價的這麼高?」李世民看完之後,抬起頭看向張亮。

  卷宗上的內容很多,記錄了大大小小十多場薛仁貴主導的戰鬥,最後一頁才是張亮對薛仁貴的評價。

  從用兵、調兵、養兵等等方面去做了一個綜合的評價。

  最後的結果讓李世民有些吃驚。

  張亮評價薛仁貴,哪怕沒有火槍、他在用兵一道上,也足以成為國之棟樑,便是不能成為李靖那般的人物,也能成為羅藝那般的將領。

  羅藝是誰?

  是大唐的開國功臣之一,生前更是被賜李姓,封為異姓王——雖然這多少有些李淵忌憚李世民,不得已封賞心腹的原因在裡面。

  但能做到郡王的位置,他的本事不言而喻。

  雖然…李世民登基後,羅藝就直接起兵謀反,然後…李世民是多得人心的一個皇帝,羅藝反叛不成,直接被手下人給砍了腦袋。

  在大唐的這些武將們心裡。

  李靖是一個檔次,能坐到異姓王的羅藝是一個檔次,其次就是他們這些做國公的,又是一個檔次。

  張亮能夠給薛仁貴這樣的一個評價,不可謂不高。

  李世民想要招攬薛仁貴,可就只是為了火器而已。

  張亮點點頭:「他用兵之道,很是清奇。在一些細節的地方都處理的很好,雖然還有些生澀,但他可是第一次上戰場、也是第一次帶這麼多的兵馬。」

  頭一次上戰場就能指揮上萬人,後面的用兵法門,也是越來越熟練。

  這可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做到的。

  李世民敲了敲桌子,嘆了口氣:「你且去再招攬一下他,若是肯入朝堂,許他一個縣伯爵位並兵部侍郎。」

  「以他而今的官位,倒也能配得上如此待遇。」

  張亮唱了聲喏,轉身去了隔壁車廂。

  薛仁貴也在寫著一些東西,一場實戰對他來說,的確是受益很多,此前許多沒想明白的東西,都在實踐中找到了結果。

  火器、火炮的用途,也有了更新一步的認知。

  唯一讓他感到有些可惜的,就是沒能用上更新一些的槍械,這種燧發槍相對冷兵器而言固然強大,但效率上差得太多。

  燧發槍都到這種程度。

  那麼他們現在所用的槍械…能做到什麼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