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桌球宰相
大唐與吐蕃談判的大廳里,唇槍舌劍。閱讀
大唐代表張柬之得到了李貞的指示,不急不躁,穩坐釣魚台。
可是吐蕃代表多吉卻知道,吐蕃真的拖不起了,前線的軍隊在餓著肚子打仗,這仗再打下去,就有可能爆發兵變,祿東贊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局面必然會再次動盪不安。
這仗是絕不能打下去了,那就只能談,可大唐堅決不讓步,那多吉就只能自己讓步了。
於是多吉的底線一次次被突破,張柬之手裡的尺不斷的前移。
在來之前,祿東贊給多吉的指示是有談判的上限和下限的。
而這下限,就是將隴右地區和半個吐谷渾讓給大唐。
多吉本想多爭取利益,但在張柬之咄咄逼人之下,一次次的退讓,終於達到了自己的底限。
整個隴右地區,半個吐谷渾,最終在談判桌上都劃歸了大唐的治下。
多吉是欲哭無淚,他真的盡力了,但沒有辦法,大唐的底子太厚了,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戰已進行了三年,吐蕃是真的打不下去了。
戰爭打的不只是戰略戰術,更重要的是國力,大唐物資豐富,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就算再打上十年也打得起。
可是吐蕃土地雖大,但多是貧瘠之地,青藏高原上連麥子都不長,只能種植產量低的青稞,吐蕃人口又少,為了打這一仗已是傾全國之力,再打下去,國家都要崩潰。
其實這種情況歷史上有很多,比如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廉頗帶四十餘萬趙軍堅守長平,秦將白起屢攻不克,雙方僵持半年之久,這樣打下去,雖說趙國不一定能贏,但一定輸不了。
但趙國卻拖不下去,長平之戰幾乎動員了趙國所有的青壯,使趙國的經濟、農業,生產生活大受影響,再打下去,趙國的經濟就要崩潰。
所以趙王不斷催促廉頗出戰,儘快結束這場戰爭。
最後更是因此換掉了不願出戰的廉頗而派趙括為將。
結果趙括雖然出戰,但卻被秦將白起擊敗,四十萬趙軍被坑殺,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阻止秦國統一的腳步。
與此同時,數十萬秦軍雖然也消耗了秦國大量的物資,但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國家富庶,底子厚,耐消耗,所以笑到了最後。
所以說,戰爭打得不只是將領和士兵,更重要的是國力的比拼。
國力強了,在持久戰中一定會取得優勢。
而吐蕃人現在是真的撐不下去了,所以急於議和。
說實話,與吐蕃的戰爭曠日持久,也極大消耗了李貞的實力,對李貞一統天下的影響很大,所以,李貞也不想將這仗打下去。
他要騰出手來對付南方的李元景和褚彥甫,甚至還有播州等各地的小軍閥。
就比如這次與淮南道褚彥甫的戰爭,如果不是西線的拖累,李貞甚至有機會直接攻取淮南道。
所以,這仗,李貞也不想再打下去,吐蕃國力強大,大論祿東贊又是少有的智者,軍力雄厚,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滅的。
當然,李貞是絕不會讓吐蕃人知道自己的底線的,所以表面上,必須要為大唐爭取到最大的利益,從談判桌上得到戰場上得不到的利益。
能不通過戰爭而得到最大的利益是最高明的手法,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而已,只有談判桌上無法解決的事情,最後才會用手中的刀槍去做最後的解決。
與吐蕃比起來,大唐的國力更強一些,所以也能拖得起,自然是占優勢的一方。
而張柬之不斷挑戰吐蕃人的底線,直到得到了整個隴右道與半個吐谷渾,突破吐蕃人的底線後,這場談判桌上的戰鬥才最終以大唐一方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通過這次談判,大唐取得了巨大的利益,不但得到了現在吐蕃人占領的隴右道,還得到了被吐蕃占領的半個吐谷渾,這無疑是一次巨大的外交勝利。
通過外交談判,大唐不費一兵一卒得到了戰場上犧牲無數人也未必得到的利益。
當然,張柬之在最後時刻也做了一點點的讓步,那就是,吐蕃軍隊在撤出隴右道和吐谷渾後,大唐會為吐蕃提供一些糧食以救濟吐蕃的災民和後撤的吐蕃軍隊。
對於大唐來說,現在最不缺的就是糧食。
高產作物在大唐已是遍地開花,經過兩年的積蓄,大唐的倉庫里堆著很多糧食,糧食的供應充足。
所以,取出一些糧食來換取吐蕃人退兵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否則,這些後撤的吐蕃兵沒有了糧食就會大肆在隴右道劫掠,最後受害的還是大唐的百姓。
談判結束,多吉垂頭喪氣的帶著吐蕃使團離開了長安。
而張柬之則帶著和談的最終結果去見李貞。
「皇上,成了!成了!」
連一向老成持重的張柬之也樂得一路小跑,連腳拌到了門檻都恍若不覺。
張柬之來到了皇宮之內,卻見李貞正在與上官儀打桌球。
見狀,張柬之很有些不以為然,他覺得皇上打球那是有些玩物喪志,而上官儀作為宰相竟然不勸皇上勤於政事,反而陪皇上一起打球玩耍是一種很不要臉皮的行為。
朝廷私下裡甚至叫上官儀為桌球宰相。
上官儀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不過他覺得,做事情要講究方法,不能食古不化。
既然可以通過打桌球與皇上多交流,而且效果還不錯,為什麼不去這麼做呢?
非要在朝堂上鄭重其事,不論皇上高興不高興都要據理力爭,表面上雖是直言敢諫,但效果卻並不好,這無疑是一種借損皇上的臉面而為自己立牌坊的做法,並不是真正的為臣之道。
真正好的臣子,要能背鍋,把皇上做的不好的事往自己的身上背,而把自己做的好事情要放到皇上的身上。
如此一來,雖然有損自己的形象,但卻可以讓百姓為皇上歌功頌德。
所以,上官儀對這個桌球宰相的稱呼不以為恥,反以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