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章 令人眼饞的武舉!
雖然歷朝歷代都重文抑武,但是,壓製得太嚴重,會引起反彈
李百藥和盧承慶入宮之後,婁師德返回了戶部。
朝堂之上,婁師德沒有改變陛下的心意,聖旨已下。
婁師德只能照辦了,一千萬兩銀子可不是什么小數目。
支出一千萬兩,用去了國庫二十分之一的存銀。
當然,這些銀子是國庫的銀子,除了國庫的銀子以外,還有銀行體系的存銀,大唐帝國銀行是跨國銀行,規模非常大。
現在擁有九億兩白銀,其中六億兩白銀是大唐百姓的存銀。
大唐帝國擁有人口一億三千萬之眾,相當於每個人都在銀行之中村了五兩銀子。
另外三億兩白銀是大唐商人的存款,他們在各地行商。
手裡攥著一張銀票,就可以支付貨款。
戶部給西域都護府批了一千萬兩白銀,西北戰區總將軍薛仁貴,可以在西域的銀行調集銀兩。
一千萬兩白銀,足夠西域進行坎兒井的修繕了。
裴行儉回到兵部之後,立刻把幾位兵部侍郎調集到了兵部,神情顯得十分高亢。
裴行儉是名將,也是跟著李貞一點點成長起來的,裴行儉的資格與威望無疑都是極高的。
高侃的資歷淺,陳學武的官職與裴行儉比起來還是有著很大得到差距的。
裴行儉之所以對武舉非常上心,其中很大原因在於,裴行儉尚武。
他知道很多的武將,都做不了文章,能夠識一些字,但是在科舉考場上,根本不是那些秀才的對手。
所以,武舉才是武將的仕途。
或許,做文章,選狀元,會有很多的分歧,文人相輕。
可是在武狀元上,那就是真刀真槍,輸得心服口服。
武道之上,沒有第二名。
騎射拳腳、兵械謀略行軍打仗,糧草籌謀這些都是武道。
在朝堂內外。
從來都是科舉為重,所有人都會關注科舉,關注狀元。
相比之下,武舉就遜色了許多,在很多地方,甚至沒有人參與武舉。
「裴大人,這次武舉取士,定要多選帥才儒將,按照下官之建,還是以文試為主,武試為輔」
—名兵部侍衛的話音未落,立刻有人反駁道:「那這豈不是成為了第二次科舉?那些落榜的秀才又來參與武舉,搏個功名?下官以為,武舉取士,必然要舉行天下武道盛會,武道第一者,為武狀元!
」
兵部。
兵部的人各執己見,而裴行儉早已有了決斷。
「稍安勿躁,老臣讓各位大人來,是要讓各位大人前往各個州郡,讓其當地總兵配合武舉取士要把武舉當做一件大事,而不是敷衍天子!
」
裴行儉拱手抱拳,壓住了所有聲音。
兵部內,所有人都開始商量起如何進行這場武舉
畢竟武舉取士六年才一次,比起科舉來,武舉要珍貴得多。
兵部。
裴行儉與一眾兵部侍郎商量著武舉的重要事宜。
各省各郡的總兵對武舉,自然是義不容辭。
武舉取士是選拔武將,各省各軍的總兵自然會選拔優秀的武將留在身邊培養。
裴行儉並不知道,李百藥和盧承慶想把武舉合併到科舉之中,進行操控。
御花園裡。
李貞宴請了兩位大臣之後,盧承慶和李百藥告退,由小太監引領著,離開了皇宮大內。
在御花園裡宴請兩位大臣,已經是至高榮耀了。
如果沒有太監引領,李百藥和盧承慶會在皇宮之中迷失方向。
長安城非常巨大,而且房屋院落眾多,走錯一個路口,就可能徹底迷失方向,若是勿入妃子居住的地方,那就是殺頭的大罪。
哪怕李百藥和盧承慶在皇宮之中行走,也是謹小慎微。
兩位大臣離開之後,李貞前往了養心殿,睡了一個午覺。
下午,李貞睡醒之後,繼續處理朝政公務。
太極殿裡累積的奏摺非常多,一直到掌燈之後,李貞才將所有的奏摺批閱完畢。
長長的呼了一口氣,李貞伸了伸懶腰,感覺神清氣爽。
李貞走出太極殿,蒼穹之上星河密布。
李貞信步走回了養心殿。
洗漱完畢之後,李貞登臨朝堂。
這堂朝會非常安靜,朝臣上奏的事情,都無關緊要,李百藥和盧承慶上奏將武舉取士由六年改為三年,兵部侍郎裴行儉表示支持。
但是,在盧承慶說出將武舉併入科舉之中後,裴行儉立刻反對。
朝堂之中,大部分武將也紛紛出言反對,盧承慶收武舉於科舉的想法破滅。
武舉與文舉為兩科,兩者的取士體系,也截然不同。
朝堂之中的武官們,保住了武舉取士的權利。
除了這件事情以外,其他朝臣不再奏本,李貞宣布退朝。
接下來的兩天,可以好好休息休息,調整一番
藍天之下,李貞龍行虎步,興致勃勃的前往了御湖苑,泛起龍舟,程處立出現在御湖苑上,有事稟奏。
李貞宣布下朝,文武百官走出朝堂,官員百態在離開朝堂之後盡顯。
在所有官員之中,昂首闊步者不是高官,而是都察院的言官。
這些言官走在最後面,緊盯著其他朝臣的言行。
像是婁師德和李百藥等高官,腳步要穩很多,他們不緊不慢的向著城外走去,時而轉頭聊上幾句,仿佛風淡雲輕。
腳步輕浮者是行走在皇宮大院的小太監們,這些太監們快步地走著,仿佛背後有一個高高懸起的鞭子,隨時落下。
尚未離開皇城,剛剛走過進金水橋,婁師德轉頭看向皇宮之中的眾多太監與宮女,對禮部侍郎李百藥說道:「;李大人,你可知道當今的皇宮裡,有多少太監,多少宮女?」
「太監五萬,宮女七千」
李百藥開口說道。
李貞重設錦衣衛之後,皇宮之中的太監與宮女迅速膨脹,李貞登基之初,宮中只有太監兩萬餘人,短短五年間,太監的人數增加至五萬
一部分太監在東西兩廠,食俸祿,監管朝臣。
「在皇宮之中,光是御膳房的御廚,就有九千餘人」李百藥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