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審問,除了抓住一個縱火之人,其他所有證據,都已被毀!
張允濟火冒三丈!
回到後面後,他忍不住對著秦陽罵道:「這幫混帳!居然是一群死士!」
唯有死士,才能為了這麼一點小事,就立刻服毒自盡,就為了完成一個任務,甚至可能都未必是為了完成任務,單純只是想要切斷調查,毀掉證據!
這種人,命賤如泥!
張允濟過去也曾經見識過死士,卻沒想到,時隔多年,竟然在幽州也遇到了這種玩意兒!
他怒道:「若是我抓到是誰!跟他沒完!」
秦陽卻很平靜,甚至還能反過來安撫張允濟。
「張大人何必動怒?」秦陽笑著說。
「你不覺得,此時有點蹊蹺嗎?」
「此話怎講?」張允濟愣了下。
他現在腦袋裡充斥著被人愚弄後的憤怒,所以很不冷靜。
若是往日裡聽到秦陽的提醒,必能立刻反應過來。
但此刻的秦陽,卻是愣了下後,才反應了過來。
「大王是說,有人故意設下這個局,就是為了激怒我們?」
「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這讓人想不通啊!
秦陽卻很穩地說道:「等。」
「等?」
「對方既要搞事,必不會就搞這麼一次,必然還會再搞事。」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繼續等下去。」
「等著對方再次冒頭,然後將其揪住!」
秦陽當然也怒!
有道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糧食是何等可貴的東西?
在秦陽眼裡,這糧食,是比黃金、白銀更重要的東西!
唯有糧食足夠了,才能去想別的!
若是糧食沒有了,縱然有一倉庫的黃金白銀又有何用?
關鍵時刻,糧食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偏偏有人搞事就搞事,竟對糧食動手!
這已是觸及了秦陽的逆鱗!
此次也就罷了,對方必然還會繼續動手!
到時候,他非要將背後搗鬼的人揪出來不可!
「糧倉再派人嚴加守護,另,百姓的糧倉也該儘快建起來了。」
秦陽盤算著,用其他事來轉移張允濟的注意力。
「白菜的種植,這個也很重要。」
「為了冬天能儲存更多白菜,我建議,分到了白菜種子的人家,都現在就要開挖地窖了。」
張允濟張嘴想說什麼。
秦陽立刻說道:「我知道,幽州本就有挖地窖的習慣。但大白菜,一顆可是老大的,一粒種子,就能長這麼大……」
他做出一個手勢,「……的白菜,你想想,若有上百顆白菜,這得需要多大的地方?」
「一般百姓的地窖,都不大吧?」
「將這些都與百姓說了,讓他們自己決定是不是在冬日到來之前挖地窖。」
「我跟你說,到時候的紅薯、土豆、穀子、豆子、小麥以及紅薯粉條、白菜,這些的收成,光是地面上的糧倉是不夠的,地下的地窖也要起到作用才成。」
張允濟很快就想清楚了,他倒是對全民挖地窖很有信心。
「大王,這建糧倉跟挖新的地窖,百姓們只會支持,不會反對。」
「狡兔三窟的道理,百姓們其實也懂。」
這就是生存的智慧。
不將糧食放在一個地方,免得遭了賊或是被動物禍害了,或是因著什麼天災人禍,到時候全部完蛋。
就算是過去只挖一個地窖的時候,一般也只是會在地窖里存放大部分糧食,而在其他屋子裡、柜子里、箱子裡,各存放一些。
這就是普通小老百姓的智慧。
這些,張允濟沒有詳細與秦陽說。
但秦陽只聽到「狡兔三窟」就頓時懂了。
「這日子過起來,才有滋有味啊!」
他笑著說:「最多三年,我要讓幽州的百姓,建多個地窖,還都能塞得滿滿的!」
「我要讓我境內的百姓,每天發愁吃的東西太多,他們選不過來!」
「我要讓我境內的百姓,衣服多到柜子里總有穿不上的衣服!」
「我要讓我境內的百姓,都能送孩子去讀書!」
張允濟安靜聽著,沒有反駁說這些理想有多麼不切實際。
畢竟在張允濟看來,當初的他,也不曾想過幽州會有糧食多到能讓所有百姓頓頓吃乾飯的時候啊!
這種在過去的他看來不切實際的「夢想」都實現了!
那麼,大王現在所想的這些,未必就不能實現!
也許實現這些,不僅需要幾年,甚至需要十年,二十年!
但只要他還活著,還在幽州做刺史,就必然能幫著大王將這些事辦成了!
若他以後不是幽州刺史了,被調任去其他地方做官,他也要看著幽州朝著大王的理想前進!
這甚至無關前途,無關利益,單純就是他想要親眼見證歷史!
若大王真能做到這些,必然會流芳千古!
後世千年之後,當有人提到賢王時,大王必然榜上有名!甚至可能是榜首!
只要想到這些,張允濟就感覺到自己已是老邁的心臟在劇烈跳動!
熱血在奔騰!
但作為幽州刺史,作為幽州王的屬下,張允濟還是要提醒一句。
「大王,您才智過人,下官遠遠不及,但一個穩字,您卻有所欠缺。」
「下官不擔心您辦不成這些事,只求您為了百姓為了幽州的同時,也要顧惜自己!」
「切不可冒險!」
「大王,凡事要先以自己為重!」
這等於就是在明示了。
千萬不要落人口舌!落人把柄!
「下官不才,願輔佐大王,共同辦成這些事!」
但隨後,張允濟就向秦陽再次表了忠心。
按理說,張允濟是幽州刺史,這可是朝廷委派的官員。
幽州刺史與幽州王之間,本該是一種優點微妙的關係。
幽州刺史是幽州王的下屬,這一點當然沒錯。
可幽州刺史的任命、調任,卻都是要聽皇帝的!
也就是說,幽州刺史的命脈,並不掌握在幽州王的手裡。
其他郡也一樣。
那些王爺雖然有著封地,但能不能在那個郡做個貨真價實的實權王爺,那要看當地的官員是否要配合了!
一般來說,當地刺史是絕不會配合的。
整個大唐的郡才有多少?
若每個郡的刺史都聽命於該封地的王爺,那李世民豈不是就被架空了?
幽州刺史張允濟,是個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