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半生滄桑半生秋

  明朝的李漁曾經說過一句話:「看江山無恙,一瓢一笠到襄陽」。

  杜甫想要回到洛陽,不僅僅是為了回到家鄉,而是為了滿足自己想回家的願望,是想看到無恙的江山,想看到恢復平靜的山河。

  一

  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 年)正月,官軍以摧枯拉朽之勢追擊叛軍,連克河南、河北諸州,史朝義見大勢已去,逃至溫泉柵(今河北豐潤東)自縊身亡。至此,歷時七年零三個月的「安史之亂」終於結束。消息傳到梓州,杜甫驚喜萬分,百感交集,寫了被稱為「杜甫平生第一快詩」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雖然在「浣花草堂」的生活十分愜意舒適,但是對於杜甫來說,仍然沒有辦法讓他停止對故鄉的思念,他想念洛陽的一草一木,想念洛陽的山川河流。

  明朝的李漁曾經說過一句話:「看江山無恙,一瓢一笠到襄陽。」杜甫想要回到洛陽,不僅僅是為了回到家鄉,為了滿足自己想回家的願望,而是想看到無恙的江山,想看到恢復平靜的山河。

  飽受7 年戰爭的折磨,杜甫總是壓抑著自己,在這7 年內,他好像從來沒見過春天,但當劍門關外傳來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時,他快樂地簡直像一個孩子,好像一下子春天就出現了,他要伴著春光回到心心念念的洛陽。

  劍外、薊北、巴峽、巫峽、襄陽、洛陽,短短的8 句詩里一下子出現了6個地名,凸顯杜甫的思緒因為快樂而跳躍,因此並不顯得堆砌。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的第一快詩,沒有停頓,一氣呵成。

  由於嚴武已經回到了成都,並且邀請杜甫去成都做府尹,杜甫思來想去,最終還是回到了成都的「浣花草堂」。剛剛結束了「安史之亂」,吐蕃軍又開始作亂,差一點攻破長安。這次的戰火延伸到了四川,嚴武忙於打仗,杜甫則擔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可他實在受不了官場的風氣。等仗打完嚴武回到成都後,杜甫提出了辭職。

  顯而易見,比起做官,杜甫更愛那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的悠閒日子。

  就在杜甫辭官後不久,也許是因為在戰爭中耗費了太多的精力,年僅40歲的嚴武突然去世。不僅是嚴武,王維、李白、房琯、鄭虔、蘇源明這些曾經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一個個相繼離開人世,目睹他們的先走,杜甫的悲痛難以言表,由於戰亂的摧殘,成都再不是原來的「天府之國」了。這首《哭台州鄭司戶蘇少監》便是杜甫寫給鄭虔、蘇源明的悼亡詩。

  故舊誰憐我,平生鄭與蘇。

  存亡不重見,喪亂獨前途。

  ……

  瘧病餐巴水,瘡痍老蜀都。

  飄零迷哭處,天地日榛蕪。

  ——《哭台州鄭司戶蘇少監》

  嚴武去世後,杜甫一家的生計得不到保障,他決定帶領全家離開成都,再一次遷徙。臨走時,杜甫最捨不得的便是「浣花草堂」,這個草堂承載了他太多的記憶,這裡的一磚一石、一草一木,幾乎都是杜甫親手布置經營的,而如今迫於生計,只能棄之而去。

  順著大江,在小舟之上漂流了數月,從嘉州、戎州(今宜賓)到渝州(今重慶)、忠州(今忠縣)、雲安(今雲陽),最終在大曆元年到達了夔州(今奉節)。

  初到夔州,杜甫對當地的風土人情十分感興趣,雖然此時杜甫的年齡已經很大了,但是他對於生命的好奇,對於他人的關心,好像從來沒有因為年齡的增長、時間的流逝而發生改變,他永遠保持了一顆赤子之心,就像他當年寫作「三吏」「三別」的時候一樣。

  一首《負薪行》,生動描繪當地的風土人情:「夔州處女發半華,四十五十無夫家。更遭喪亂嫁不售,一生抱恨長咨嗟。土風坐男使女立,男當門戶女出入。……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在夔州居住下來的杜甫,靠著種地為生,夔州都督柏茂林對杜甫也多加照顧,在夔州,杜甫雖然不像在「浣花草堂」一樣享受著自然的美景,但他的創作卻達到了一生中的最高潮,在兩年不到的時間裡,杜甫寫了430 多首詩,這些詩占了《杜甫詩集》的十分之三。

  可能是友人的一個個相繼死亡,讓敏感的詩人也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時日無多,所以想要通過詩歌,多留下一些自己的印記。

  當然,這也跟他舒適的生活有關。在夔州的兩年,杜甫一家為公家代管東屯公田,又另外租了一些公田,買了40 畝的果園,全家都要下地幹活,靠著辛勤的耕種,倒也活得悠然自在,至少能夠自給自足,不用東奔西走,也不用再飽受飢餓的折磨了。

  農家生活,讓杜甫回歸田園,妻子楊氏本來想種萵苣,卻種了一地的野菜,杜甫的大兒子宗文養了60 多隻烏雞,而杜甫卻越來越符合他「少陵野老」的自稱。

  雖然生活有一種隱居般的閒適,但是杜甫並沒有脫離現實,他始終關注著下層人民的生活。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又呈吳郎》

  這首詩是講杜甫在夔州的時候,鄰居老太太生活得很艱難,經常吃不飽,為了活著,她就經常到杜甫草堂邊的棗樹下去打棗吃。因為杜甫曾經生活得特別艱難,他理解那種吃不飽的痛苦,所以對於這位老太太,他從來沒有制止過。

  後來杜甫離開夔州,將自己的草堂交給了一個遠方親戚吳郎,吳郎在草堂的四周建起了籬笆,這位老太太就再也不能打棗吃。為了這樣一件事,杜甫特地寫信給吳郎要他拆掉籬笆。對杜甫而言,就算是一個吃不上飯的鄰居也是值得惦記的。杜甫永遠站在弱勢的人民這一邊,一如曾經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初心,他始終選擇為沉默的大多數發聲。

  二

  在夔州,杜甫住了不到兩年,但卻經常搬家,據他自己的記載,共換了四個地方。剛到夔州的時候,一家人住在位於半山腰的西閣,西閣臨近雄踞長江邊的瞿塘關,站在西閣可以看到滾滾的長江、來往的船隻,聽到江水奔騰的聲音。

  大曆二年(公元767 年),暮秋之時,杜甫所寫的七律《登高》這首詩,很可能就是他站在西閣俯視滾滾長江而後寫下的。這首名震千古的七律詩,明代胡應麟稱它為「古今獨步,七言律詩第一」。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

  這首詩里不僅有登高所見,還有杜甫的形象。杜甫登高,感懷傷事,滿腔苦恨。

  「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把國事家事天下事全部寫在了詩里,雖然當時沒有很多人讀過他的詩歌,這個年邁的老人也在仕途方面遭遇了坎坷,但是杜甫在詩歌方面依舊是成功者,他把寫詩作為生活的一部分,把詩歌作為自己最知心的朋友。詩歌記錄了他的生活,記錄了他的內心情感。

  登高縱目,在暮秋,杜甫看到了蕭瑟的長江,也看到了已經進入人生暮秋的自己。

  宋代畫家、書法家、詩人黃庭堅專門寫過一首詩,描繪杜甫的形象。在他的筆下杜甫是「醉里眉攢萬國愁」,也就是說即便喝醉了,他的眉頭還是皺起來的。杜甫的憂愁太多了,他愁的是家,也是天下,這些都縈繞在他的眉間。

  杜甫與李白不同,李白醉了是更加浪漫,醉了之後還想要追逐月亮,甚至為此落入水中。而杜甫則不是,杜甫即便是醉了,也沒有辦法紓解他的憂愁。

  有人品評黃庭堅的這句「醉里眉攢萬國愁」說:「狀盡子美平生矣。」是啊,一句話就總結了杜甫的一輩子。

  杜甫在快樂的時候,依舊有著淺淺的憂愁;杜甫在安定的時候,依舊有著內心的關注;杜甫在苦難的時候,依舊有著推己及人的善良。所以他總是「醉里眉攢萬國愁」。

  宋代的嚴羽在他所著《滄浪詩話》里說:我們讀有些作品需要進入這樣一種境界,譬如說讀《離騷》,怎樣才能最好地讀懂《離騷》呢?你一定要讀到抑揚頓挫,讀到涕淚滿襟,讀到淚如傾盆雨,衣服都打濕了,這個時候,你才真正懂《離騷》了。

  讀杜甫的詩也要如此。「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杜甫是把自己所有的血與淚、命與運都投入到了詩歌之中,他對於黎民百姓的關懷,對於時事的關注,對於自然的歌頌,對於他人的熱心,都讓他成為了一個偉大的詩人。

  寫完《登高》後不久,杜甫的左耳就完全聽不見了,此時的杜甫一身病痛:肺病、風痹,牙齒半落、老眼昏花,他已然是一個暮色沉沉的老者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