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南下!

  第132章 南下!

  「切,無能的廢物,被一幫山賊打到哭爹喊娘。」

  高建武粗略掃了一眼,便輕蔑地將慕容燕的求救信扔到一邊,將視線拉回到桌上攤開的書冊上。

  這是一本平州和營州的詳細地形圖,書頁陳舊,被翻得起毛了。

  此圖是高句麗細作趁隋末大亂時,偷偷摸入兩州所繪製的。

  自高建武繼位以來,他的目光一直就沒有離開過遼東二州——兩根華夏王朝打在燕山以北、高句麗腳下的楔子。

  高建武一直仰慕中原的先進文化,是不折不扣的精漢。

  除了照搬大唐的三省六部制和道州縣三級制,他還照抄了5A級景區長城和18X級景區京觀——

  將隋煬帝時征高句麗陣亡的將士屍骸築成京觀,為防止雄主李世民過來強拆,又沿國境線建起了千里的長城。

  除了長城,他還依託山脈與森林,修築了大批堡壘工事。

  在把自己打造成了刺蝟以後,他就整天琢磨著如何打防守反擊,將一直仰慕的大唐兩州吞進肚裡,從此融為一體再也不分開。

  「李世民如此雄主,居然也會放任慕容那樣的廢物為害一方,看來即使強如唐朝,燕山一線也真的很難跨越啊。」高建武有點想笑出聲。

  他一直看不起慕容燕這個合作夥伴,又蠢又野蠻,還是個慕容鮮卑。

  要不是想借那個土包子的力染指遼東,他根本不屑睜眼瞧他一眼。

  現如今,機會來了。

  平州大亂,城門洞開。

  要跟嗎?

  毫無疑問,如果高句麗敢南下吃掉營、平兩州,一定會招致唐軍的暴打。

  中央王朝或許沒有長期實控遼東的能力。

  但短期內湊個遠征軍,把高句麗打至跪地被迫做藩屬國,那是沒什麼難度的。

  「問題是,如果本王乖乖地待在原地不動,李世民會放過本王的國嗎?」

  答案是不會。

  因為李世民已經不止一次找高句麗茬了。

  一會兒嫌棄朝貢的人參太上火,一會兒派遣使者當著陪同高句麗官員的面繪製地圖、接見客居當地的漢人。

  這兩個月又在要求派駐「工人」進入高句麗,將京觀毀掉,將隋軍將士的屍骨帶回去埋葬。

  誰知道那些工人是不是還隨身戴頂頭盔呢。

  而且根據慕容燕透露的消息,李世民似乎設立了臨時的軍事機構「遼東行軍道」,有向遼東方向調動兵馬的跡象。

  高建武久久凝視著地圖。

  遣使,找茬,調兵。

  華夏王朝的這一劍三連,對周邊蠻夷來說絕對是恐怖片。

  這說明華夏已經在蓄力,準備一拳打爆某個倒霉民族的狗頭了。

  本來在經歷魏晉南北朝的動亂之後,四方蠻夷的這個心疾已經好了一大半了。

  然而,李世民橫空出世,幫助蠻子們重新回憶起了華夏文明的恐怖,以及被驅逐到大漠大山裡的屈辱。

  而現如今,李世民正在對著高句麗的腦袋摩拳擦掌。

  作為華夏文明的忠實擁躉,高建武學到了「寧為玉碎」的道理,不想坐以待斃。

  他要主動出擊。

  趁唐軍沒有完成調動,打他個措手不及!

  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燕山一線。

  在唐朝時期,遼西走廊一大半還泡在水裡,水面上的那一小部分灘涂也難以行軍,所以山海關(唐時的臨渝關)的地理位置並沒有後世那麼重要。

  華夏王朝如果要自南向北進攻高句麗,燕山是必經之道,因為燕山往東是大海,往西是大漠,都繞不過去。

  而平州剛好扼守著燕山的出入口。

  平州在大唐手裡,就能向遼東持續囤積兵馬糧草,以此為跳板北伐高句麗。

  而高句麗若能拿下平州,就能將防線一下子推到燕山一線,占據地利,據唐於國門之外。

  平州就像一把鑰匙,決定了燕山這扇大門的開關。

  「要保護家裡的安全,與其在家中與賊搏鬥,不如……」

  他用筆在平州重重畫了一個叉。

  「把門關上!」

  他決定,接受慕容燕的請求。

  帥軍南下!

  「可這是個麻煩……」

  他的目光向東移,定格在了營州都督府。

  拜慕容燕所賜,他的軍隊可以風騷地穿上穿上唐軍的衣服,瞞天過海一時。

  但時間一長,必然會被發現端倪。

  營州的唐軍不可能坐視不管。

  「營州軍有兩種選擇,一是進入平州,正面驅逐我軍;二是圍魏救趙,直接攻入我國,逼迫我軍撤退。」

  高建武面對著地圖,進行著第不知多少次的推演。

  「如果營州軍選擇進攻我國,那正中下懷。

  「打野戰,我軍不是唐軍的對手。但本王在營州邊境修築的成片堡壘,足以遲滯他們的行動,拖延到我軍剿滅匪患、徹底掌控平州。

  「平州一淪陷,營州與唐王朝的陸地通路就斷了,營州都督府再強也不過是瓮中之鱉。」

  至於營州軍選擇向西馳援平州……

  高建武在營州軍西進方向的北方側翼,畫上幾個箭頭。

  南邊是大海,北方是高句麗軍,營州軍被兩麵包夾。

  「那也正中下懷,這其實是我的調虎離山之計。

  「因為南下平州剿匪的只是一支偏師,我軍主力真正的進攻目標,一直是營州啊!

  「營州全是平原,背靠大海無險可守。我軍主力一舉壓上,打你老巢、攻你側翼、斷你糧道,看你常山之蛇如何首尾兼顧!」

  高句麗厲兵秣馬多年,兵力和糧草都遠超遼東的唐軍,又在本土拍了n多地堡,可攻可守,還有慕容燕這個大內鬼。

  高建武覺得自己優勢很大,營州軍只要敢動一下就輸定了。

  有本事張儉都督不動。

  那更好,更省力。

  平州一旦被高句麗拿下,那營州與大唐內地的唯一聯繫就將被切斷,徹底陷入孤立無援之境。

  那時候高句麗回頭再干營州,簡直是輕鬆加愉快。

  也就是說,不論動還是不動,營州軍都是必輸的局面。

  已經被徹底將死了。

  這不是高建武的謀略有多高明。

  單純是因為力量對比極度不平衡。

  以高句麗舉國之力,加上內鬼慕容燕的支持、以及先取平州帶來的戰略優勢。

  天時地利人和的種種因素迭加,讓他有了碰一碰營州軍的資本。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燕山一線阻隔了大唐的力量投射,導致遼東力量不足,只能實際控制濱海一角。

  至於那支把慕容燕打至得求饒的山賊「赤巾軍」。

  高建武更沒有放在眼裡。

  開玩笑,高句麗境內的山溝溝比燕山更原生態,野人比山賊更野,他都能收拾服帖。

  在地頭蛇慕容燕的帶路下,取平州不過是探囊取物。

  而拿得了外邊的平州,裡面的營州自然也是囊中之物了。

  高建武真正擔心的,是大唐從別處調集的援軍。

  「軍隊調動需要時間,我軍應當速戰速決。如果有必要,需要與薛延陀聯動,幫助牽制一下唐軍……

  「不,謹慎起見,大不了分真珠可汗一點好處,現在就求援!」

  即使戰略優勢很大,他也完全沒有作死單挑李世民的想法,毫不猶豫地執筆寫信。

  …………

  「主君,高句麗容留王回信!」

  慕容燕迫不及待地從傳令兵手中搶過書信,如饑似渴地讀起來。

  高建武只給他寫了一行字:

  「可,讓我軍劫掠三日。」

  一個字也不屑於多寫,傲慢溢於言表。

  慕容燕微微晃了晃,沉悶地低語一聲:

  「出去。」

  侍從立刻低著頭退了出去,不忘把門帶上。

  哼……呵呵,哈哈哈!

  慕容燕扔掉這張紙,仰天長笑,像是癲狂了一般。

  大燕復國的夙願,終究是夢幻泡影。

  區別不過是從給大唐當狗,變成了給高句麗當狗。

  檔次更低了。

  「赤巾賊……刁民……我與你們勢不兩立!」

  他從胸腔深處發出怒吼。

  本來都要復國成功了!

  都是因為赤巾賊,都是因為這幫刁民!

  「你們和我作對,我也不會讓你們好過!

  「就算不能復國,我也要讓高句麗來收拾你們!」

  他眼中閃過狠戾的光。

  劫掠三日也還、劫掠七日也罷,甚至把盧龍臨榆燒成白地,他都不在乎。

  只要高句麗人能保住慕容家族,能剿滅赤巾賊、殺光深山裡的刁民,他們要什麼就給什麼!

  「來不及了,來不及了。來人,來人啊!」慕容燕焦急地大聲呼喊。

  高句麗人只要南下剿匪就行了,可慕容燕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得趕緊做好準備,大開城門,奉上軍餉糧草輜重戰馬,恭迎高句麗大人進城!

  而要做到這一步,他就必須徹底掌控州府。

  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吏,以及那兩顆京城來的橡皮圖章,是他最大的阻礙。

  他養了這麼久,該幹掉了。

  侍從來報:「主君?」

  「今天是州府當值的日子,是吧?」慕容燕平靜地問,手裡捻著念珠。

  他看起來好像恢復了平日的模樣,卻讓家丁不寒而慄,哆哆嗦嗦地回答:

  「是是是的,除了休沐日,州府都當值的。」

  「平州州府和盧龍縣衙,都是在一處辦公的是吧?」

  「呃……是的。」

  「那便好。」慕容燕淡淡道:

  「正好一網打盡。放把火,一個不留,全殺了。」

  「咦?」家丁愣住了。

  慕容燕冷冷瞥了他一眼:

  「沒聽見?」

  「是……是!」

  …………

  侯君集和韋待價照例在州府一坐,茶一泡,嗑一嘮,又開始了枯燥乏味的一天。

  「墨水顏色更深,紙張也比前一批更順滑,看來殿下將燕山治理得頗有成效啊。」

  侯君集摸著從街上拿到的傳單,判斷著李明殿下「大業」進行到何等地步了。

  現在的平州可謂風聲鶴唳,人心浮動,關於赤巾軍的真假消息滿天飛。

  但大家就最關鍵的一點達成了共識——

  在赤巾軍的治下,老百姓過得比在慕容燕治下好得多得多。

  宣傳和實踐的雙管齊下,大批縣民、農民和佃農逃進山里,加入了赤巾軍。

  慕容燕所占的田產,佃農竟逃了十之七八,大片良田拋荒。

  甚至連他的家丁、家僕,都拋棄了暴戾的主子,紛紛往山上跑。

  更有甚者,慕容燕名下的幾處農莊,從佃農到守衛,一夜之間全紮上紅頭巾,集體變節。

  慕容燕的勢力已經開始崩潰,一套全新的治理體系正在快速替代老朽的士族宗族治理。

  或許不到明年開春,平州就能回到它原本主人的手裡。

  真正意義上、從底層到頂層的回歸。

  「殿下一切順利就好。可……」韋待價有些不安:

  「薛萬徹將軍的安危,您不擔心嗎?」

  自從薛萬徹自告奮勇、領著幾個「臨時工」上山找李明皇子後,他就渺無音訊,好像消失在了燕山深處。

  嗯,肯定遭遇了赤巾軍的攻擊。

  「放心,那傢伙命硬得很,當年帶一百個人沖竇建德幾十萬人都沒死。」侯君集心態很平穩。

  韋待價還是不放心。

  「可刀劍不長眼,萬一他被殿下的手下誤傷……」

  「那活該他倒霉。」

  「……」

  韋待價有些無語,兩人沉默地做了一會兒後,他問出了一直盤旋在自己腦海的問題:

  「侯尚書,那我們何時上山,加入李明殿下呢?」

  侯君集放下了傳單:

  「我們不能離開州府。」

  韋待價一愣:「為什麼?」

  「你沒發覺,朝廷已經在懷疑李明殿下叛變了麼?」

  「?!」

  「催促我倆還朝,不就是擔心我倆和殿下合流麼?我們假裝沒收到朝廷的詔令,每天通過官道向長安報送情況,為殿下開脫幾句,還能維持最基本的信任。」

  侯君集呷了一口茶。

  「如果我們也上了山,斷了這最後的紐帶,恐怕朝廷那邊就要坐不住了。

  「就算陛下想壓,也壓不住了。」

  關於長安那邊的情況,他通過房玄齡的書信,也了解了一個大概。

  只能說,形勢相當嚴峻。

  以魏徵為首的一批言官,已經在朝堂上公開談論「李明造反」了。

  這也不怪他們,就李明殿下這套另起爐灶的打法,董卓都比他更像忠誠。

  「那該怎麼辦?此事該如何收場?」韋待價不禁擔憂了起來。

  「我們守在州府、喜迎赤巾軍,就是辦法。」侯君集打了個哈欠:

  「等赤巾軍一路打到盧龍縣,我們就能假裝從賊匪手中『救出』殿下。

  「然後污衊慕容燕才是赤巾軍的頭領,把遼東這些亂遭事兒都推給他,把他一刀砍了,就地解散赤巾軍,此事就還能有一個收場。」

  韋待價嘴角一抽。

  這辦法可謂很有侯君集特色了。

  好卑鄙,我喜歡。

  雖然大家都知道赤巾軍的幕後黑手是李明,侯君集也知道大家都知道。

  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可以假裝不知道。

  只要侯君集和韋待價繼續守在州府,別把雙方最後一層臉面也撕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