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造反

  第362章 造反

  分拆?

  李泰非常的詫異,但他了解自家娘親。雖然不懂她為什麼要這麼鄭重其事,但既然她說了就必然有很深的謀算。

  所以他很乾脆的閉上了嘴巴,既然已經退出了奪嫡之爭,那就老老實實當個太平王爺,不插手國家大事。

  陳景恪則馬上就猜到了長孫無垢的目的。

  既然他如此重視格物,並視之為未來,以李世民對他的重視,也必然會提高對格物的重視程度。

  那麼如此重要的東西,一直掌握在紫霄觀手裡自然是不合適的。

  畢竟紫霄觀代表的是道教,到時候就會形成格物學是道教分支的局面。

  即便李世民尊崇道教,也不想看到這種局面的出現。早點分拆出去,自由發展才是他們樂於見到的。

  李世民自己不好出面說,就讓長孫無垢代為發問。

  對此陳景恪其實並沒有什麼意見,他也不想讓未來的理科和宗教有太大關係,想了想他就說道:

  「明年吧,今年格物班的學生需要打基礎,且能擔任老師的就我和呂學士,二郎只能算是半個老師。」

  「分拆出去只會浪費時間,也影響我們教學。等明年大家的基礎打好了,再分拆出去。」

  「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招募更多的格物愛好者入學,使用老帶新的方式進行教學。」

  長孫無垢見他能理解自己,很是欣慰,道:「也好,你們也可以趁著這個時間,尋找一處合適的地方建學堂。」

  對此陳景恪早就有了打算,當即就說道:「我已經想到了一處地方。」

  長孫無垢驚訝的道:「哦,那再好不過,你準備把學堂開在哪裡?」

  陳景恪說道:「放在龍首原上,靠近渭水河畔的地方,依山傍水最適合讀書。」

  長孫無垢對長安的地形很了解,略微一想就知道是哪裡了,頷首道:「倒也不是不行,不過那裡荒山野嶺,需要重頭建設。」

  陳景恪笑道:「這樣最好,我連學院的設計圖都構思的七七八八了。剛好趁著還有半年時間趕緊找人建設好,等明年隨時都能搬過去。」

  長孫無垢當即就說道:「此事好辦,從永安宮那邊抽調一部分工匠過去,很快就能建好。」

  永安宮就是大明宮,李世民設計這座宮殿的時候取名叫永安宮,只是因為李淵病故就停止修建了。

  後來李治把它建設完成,就取名大明宮。

  這一世李世民實現財富自由之後,就拿出一部分開始修建這座宮殿,名字自然用的永安宮。

  沒辦法,實在是大興宮不適合住人,為了一家子養病也要搬出去住才行。

  經過一年多的修建,永安宮的主體部分已經基本修建完成,預計年底可以入住。

  但根據設計,想要完全建設完成,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畢竟各種附屬宮殿和建築物規模也是非常龐大的,可以說不亞於主體部分。

  當然,還有一方面原因是李世民不趕工期。

  否則他完全可以多徵用幾倍的民夫和工匠,一年就能把永安宮修好,前世李治就是這麼幹的。

  聽說要用修築皇宮的工匠去給自家建書院,陳景恪自然沒有意見,甚至還問道:

  「要不建築材料也從永安宮這邊出?我設計的學院不大,隨便用點邊角料就夠了。」

  長孫無垢含笑道:「真是小氣,這可是給學子們使用的地方,怎麼能用邊角料呢,要用就用最好的料。」

  「放心好了,你一分錢財不用出,這座書院我幫伱建了,你等著入住就可以了。」

  陳景恪自然懂得她的意思,書院是皇家出面建設的,那功勞自然有皇家的一份。

  對此他也同樣喜聞樂見,他不怕有人分潤功勞,就怕大家對理工科不夠重視。

  「好,就這麼說定了。過幾日我把設計圖完善一下給您送過來,您看著讓人建設就行。」

  此事說定,他們才重新把話題拉回到了鐘錶上面。

  長孫無垢感嘆的道:「我想到了鐘錶會很不一般,但怎麼都沒想到能有如此的先進。」

  「之前景恪你擔心別人會仿製,我以為你多慮了。如此複雜的東西,沒有三五個月是仿不出來的。」

  「就算有能工巧匠靠著手藝強行仿製出幾台,對我們也沒有什麼影響,這種東西只有大規模製作才能利潤最大化。」

  李泰亦說道:「沒有設計圖和生產流程,外人想批量生產是很難的。在外人摸索出批量生產的方法之前,足夠我們大賺一筆了。」

  陳景恪也知道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不過並沒有解釋太多,而是道:

  「其實就算被人摸索出批量生產的方法也無所謂,我已經想到了更好的辦法。」

  長孫無垢頓時來了興趣,道:「什麼辦法?」

  鐘錶是門好生意,她可不願意做成一錘子買賣。

  陳景恪說道:「走精品路線。」

  長孫無垢似乎想到了什麼,可一時間又想不透,直接問道:「直接說,什麼叫精品路線,又需要怎麼走。」

  陳景恪就把品牌價值和質量路線解釋了一遍,並說道:「我們只做有錢人的生意,打造最精美的鐘表,貼上我們獨特的標籤……」

  「當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標籤就代表著精品,代表著貴重的時候,那些有錢人就會排著隊的來買我們的東西。」

  「同樣一座鐘表,貼上我們的標籤價值翻十倍百倍,那些有錢人還趨之若鶩,我們的生意就真的成功了。」

  前世的名牌衣服、鞋子、包包不就是如此嗎。

  代工廠生產出來的沒有標籤的,幾十幾百塊,貼上標籤幾千上萬。

  最成功的還是鑽石,這玩意兒才是徹徹底底的買標籤。沒有那個標籤的鑽石就是拉玻璃用的,有標籤的就是奢侈品。

  長孫無垢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就好比天然居的美食,同樣的東西在天然居賣出去就貴好幾倍,大家還排著隊去那裡吃飯。」

  陳景恪笑道:「現在的天然居確實也算是在賣招牌,但首先是那裡的飯菜確實好吃。」

  「走精品路線也是一樣,要確保產品質量,讓顧客們覺得這個錢花的值。」

  長孫無垢深以為然的道:「確實如此,東西買回家幾天就壞了,再好的名聲也臭了。回頭我就設計一個獨特的標誌,貼在我們的產品上。」

  陳景恪提醒道:「最好是一個種類的商品設計一種標籤,以免出現問題牽連到其他產品。」

  「而且高檔商品和抵擋商品共用一個標籤,只會拉低高檔商品的品牌價值。」

  長孫無垢連連點頭道:「是這個理,就這麼辦了。」

  接下來陳景恪和長孫無垢又詳細談了品牌塑造的問題,李泰雖然聰明,但對這方面是真不了解,只能在一旁聽著。

  就在兩人談到興頭上的時候,孫福財卻步履匆匆的回來,並帶回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

  「娘娘,不好了。方才我去送鐘錶,聽到有人來報,華州那邊有人造反了。」

  長孫無垢、李泰包括陳景恪皆驚呼出生:「什麼?」

  長孫無垢追問道:「快說,具體發生了何事。」

  孫福財回道:「我也沒敢細聽,只知道好像是華州那邊有豪強反對清丈土地,率領暴民圍攻清丈官吏,又攻占的縣城。」

  長孫無垢臉若寒霜,道:「真真是該死,聖人那邊作何處置?」

  孫福財道:「我回來的時候,聖人正派人去請諸位相公和大將軍進宮商議此事。」

  長孫無垢表情緩和了許多,道:「我知道了,此事不得聲張。」

  孫福財道:「喏。」

  這還是穿越以來第一次有人造反,陳景恪受到的震撼才是最大的,不可思議的道:「竟然真的有人造反?」

  長孫無垢嘆道:「每隔幾年都會有人造反,原因各不相同。這幾年之所以如此太平,你才是最大的功臣。」

  陳景恪驚訝的道:「我?為什麼,我什麼都沒做呀。」

  長孫無垢擠出一絲笑容,道:「怎麼沒做,玻璃、糖、曬鹽讓朝廷手中有了足夠的錢財,南方的稻米補足了糧食的缺口……」

  「朝廷手中有足夠的錢糧,問民間索要的就少,百姓手中就能多一點餘糧。他們有飯吃了,自然就不會造反。」

  「今年上半年的旱災,要不是朝廷手裡有足夠的糧食賑濟災民,十有八九也會有人活不下去鋌而走險。」

  「且此次旱災波及數十州,多是重要的產糧地,少了這裡的夏糧朝廷的日子也會很艱難,很多計劃都要擱置。」

  「可是這次朝廷很輕鬆的就渡過了,對各項計劃也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反而因為旱災,加快了黃河的修繕進度……這一切不都是你的功勞嗎。」

  陳景恪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原來如此,看來我確實立下大功呀。哈哈……不過有一半書屬於小兕子的,玻璃是我送給她的聘禮嗎。」

  長孫無垢心下莞爾,道:「你快別在她面前說這樣的話了,現在這丫頭滿心思都是你,要是在聽到你說這話,她可能連我這個娘親都要忘了。」

  華州有人聚眾造反。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李世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倒不是說他沒預料到會有人造反,恰恰相反,清查人口、清丈田畝必定會有人聚眾對抗,他只是沒想到這種事情會發生在華州。

  看看它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

  前據華山,後臨涇渭,左控潼關,又阻藍田關,歷為關中軍事重地。

  大唐日常在此駐軍一個折衝府六千餘人,最近兩年朝廷變法,為了防止有人作亂又抽調了一個折衝府駐防。

  一個屁大點地方駐紮著一萬兩千多精銳府兵,在這裡造反那簡直就是廁所里打燈籠找死啊。

  你想造反也換個別的地方啊,選在這裡,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麼想的。

  唐儉拿著一份文件讀道:「華州鄭縣豪強鄭氏,家傳六代,一縣之地七成皆落入其手。」

  「方圓數十里一根草一滴水皆為其所有,百姓但有取用必要繳納錢財。其家佃戶萬餘戶,奴僕上千。」

  「七日前戶部清量組到達鄭縣……鄭氏家主鄭叢以各種手段阻撓……我工作組從華州都督府申請一隊府兵協助……」

  「在府兵強行開道下,三日就清出隱戶三百餘戶,土地兩萬七千餘畝……又有百姓上告永業田為鄭氏侵占,共計一萬四千餘畝……」

  「鄭氏情知不妙,於昨日糾集自家奴僕佃戶千餘人攻擊我工作人員。」

  「造成十一名戶部官吏、二十七名捕快和二十一名府兵死亡,其餘人在府兵保護下撤入都督府內。」

  「現鄭氏裹挾數萬人圍困縣城,包圍都督府……」

  讀完之後唐儉躬身把奏摺放到李世民桌上,然後退到自己的座位上靜靜的坐好。

  諸位宰輔重臣皆面色嚴峻,李世民的臉色宛若寒冰。

  這件事情實在太惡劣了,天子腳下聚眾造反必然會天下震動,一個不好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李世民生氣的還不只是這些,而是在他眼皮子底下竟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清查出三百多戶隱戶,要知道去年朝廷才進行過一次全國人口清查。

  他知道肯定還有很多百姓被藏匿,卻沒想到在自己眼皮底下也如此的嚴重。

  而且一個地方豪強,竟然占有一縣七成土地,還肆意侵吞百姓永業田上萬畝。

  這意味著什麼?只有整個縣的官吏都勾結在一起,才能完成這樣的事情。

  一想到這一點,他心中就湧出深深的憤怒。

  不過畢竟是馬上得天下的皇帝,什麼樣的大陣仗沒有見過,並沒有因為憤怒就失去理智,而是質問道:

  「華州刺史和鄭縣縣令呢?」

  唐儉回道:「不知道,華州刺史位高權重,我們工作組根本就見不到他。鄭縣縣令倒是出現過一次,但從那次之後就一直找各種藉口避而不見。」

  「一群蛀蟲,我恨不得夷其三族。」李世民怒道。

  「令潼關出兵迅速剿滅叛賊,把當地官府也清理一遍,我要讓天下人都知道造反是什麼下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