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分封
提起糧食問題,陳景恪馬上就想到前幾天和程懷亮三人說的那件事情,這不是巧了嗎。
他們三家沒有搞海貿的能力,大唐有啊。朝廷手裡可是掌握有造船廠,還有一定量的水師的。
之前他給朝廷的新式造船術和航海術,也能都快速擁有用武之地。
通過此舉鍛鍊出一支熟悉大海的艦隊,將來不論是平遼東,還是下南洋都有幫助,亦或者展開大航海都有了基礎。
所以他就說道:「我知道一處地方有糧,每年至少能為大唐提供數百萬人食用的糧食。」
李世民先是一喜,然後嚴肅的道:「此事重大,可開不得玩笑。」
陳景恪肯定的道:「我豈敢拿這麼大的事情開玩笑,而且那處地方之前我和您說過,以您的智慧應該能想的到是哪裡。」
以前說過?李世民馬上就想到,應該是之前介紹世界地圖的時候講過。
那麼是哪裡呢?
他大腦迅速展開分析,離大唐不能太遠,運輸也要方便,否則有再多糧食也沒有意義。
那裡盛產糧食,就意味著土地肥沃,一年能種植多季……有了。
「可是中南半島?」
陳景恪道:「陛下英明,就是中南半島。那裡地處熱帶一年四季都能生長莊稼,水稻一年三熟。」
「土地肥沃到隨便撒一把種子不用管,過幾個月可以直接過來收割莊稼。」
「只是優渥的先天條件,反而讓當地人變得慵懶沒有進取之心……」
「只要稍微給他們一點動力,就能生產出更多的糧食,我們只要取回一部分就足夠養活數百萬人。」
李世民為難的道:「可是你也說過,那裡環境濕熱瘧瘴橫行,我們北方人去了不適用當地的氣候環境。」
「朝廷沒有辦法派軍隊去征服那裡,如何讓他們去種糧食,又如何從他們手裡徵集糧食?」
「……」陳景恪心裡給他豎了個大拇指,不愧是李世民,思考問題的方式就是這麼直接。
「為什麼一定要派兵去征服呢?有時候換個思路,或許事情會變得更加簡單。」
李世民直接道:「有什麼辦法就直說,別賣關子。」
長孫無垢心下莞爾,這倆人說話太有趣了。
陳景恪假裝沒有聽出他話里的訓斥,說道:
「中南半島上的土著部落和國家,對中原王朝非常仰慕。派幾名使者過去,一紙詔書就可以讓他們稱臣納貢。」
「您再賜給他們的國主、酋長一些精美的絲綢、瓷器、糖、玻璃等奢侈品。」
「最好當著他們國家所有權貴的面賜,讓他們見識見識什麼叫來自天朝上國的珍寶。」
「那些沒有見過世面的土著必然會眼饞,我們再派遣商隊過去出售這些東西,讓他們用糧食來換。」
「他們想獲得這些奢侈品,必然會驅使自己治下的百姓去種田,生產更多的糧食。」
「而我們,只需要用一個玻璃碗,就能從他們手裡換取一船糧食。」
「不用費一兵一卒,中南半島就會變成大唐的糧倉,源源不斷的為我們提供糧食。」
「砰。」李世民一拍桌子,斥道:「無恥,真是無恥,這種行徑與強盜何異?」
下一刻他斂去怒容,一臉認真的問長孫無垢道:「觀音婢你覺得這個法子如何?」
陳景恪看的目瞪口呆,這是玩變臉嗎?
「噗哈哈……」長孫無垢掩嘴大笑起來,邊笑邊說道:「我覺得可行,二郎不妨試一試,就算不成也沒什麼損失。」
李世民點點頭,然後對陳景恪說道:「以後有什麼話就直接說,別拐彎抹角羅里吧嗦半天說不清楚,像什麼樣子。」
陳景恪這才明白過來,剛才他就是故意戲弄自己,委屈的道:「我這不是想和您說的細緻清楚一些嗎。」
長孫無垢擦了擦笑出來的眼淚,道:「嗯,景恪是個心細的好孩子,值得表揚。」
陳景恪那叫一個尷尬,腳指頭差點摳出三室一廳來。
李世民又道:「不過你這個法子確實別出心裁,若能成功就是為大唐找到了一個新的糧倉。如此大功,我重重有賞。」
陳景恪有氣無力的道:「嗨,要什麼封賞,有小兕子就夠了。」
長孫無垢插話道:「先記著吧,等過幾年一併封賞。」
陳景恪她是不想自己太引人關注,自然不會說啥。再說李世民欠他的封賞多了去了,也不差這一個。
既然已經出了這個主意,那就沒必要藏著掖著,他繼續道:「還有一個地方也挺適合用這種方法的,就是倭奴國。」
李世民腦海里馬上就浮現出倭奴國的情況,道:「那裡也盛產糧食嗎?」
陳景恪搖頭道:「那裡倒不是盛產糧食,而是有幾座儲量巨大的金銀銅礦。若能獲得這些金銀銅,可緩解大唐錢慌之困。」
「而且倭奴人野心勃勃不甘居於人下,前隋時期派使者先後兩次出使中原。」
「攜帶的國書分別用了「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東天皇敬白西天皇」這樣的稱呼。」
「可見他們是嘴上臣服,心中實則以天子自居,這種國家是很危險的。」
李世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事,竟然敢自稱天子?還敢和中原王朝皇帝並稱?
這直接就觸碰到了他的逆鱗,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長孫無垢若有所思的道:「我記得貞觀五年朝廷派渤海郡公高表仁出使倭奴國。」
「因其國主不肯依禮接旨而起爭執被困,到貞觀七年才得以脫身重回大唐,可見該國對大唐確無多少敬畏之心。」
李世民一張臉已經陰鬱的快要下雨了,道:「待新水師組建完成,我必滅之。」
陳景恪卻沒有那麼樂觀,道:「倭奴國不同於高句麗,距離大唐太過遙遠且只能走水路,想要滅其國很難。」
「如果陛下真的想要征服這裡也不是不行,但必須要制定長遠的計劃逐步蠶食。」
李世民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詢問道:「你可有什麼辦法?」
陳景恪道:「辦法倒是有,就是不知道可不可行。」
李世民道:「說,可不可行我自會判斷。」
於是陳景恪就把自己的辦法講了一遍:「倭奴國的情況更類似於先秦時期,採用的是分封制。」
「除了國主,下面還有上百個藩屬國。有些小國甚至只有我大唐的一個鄉大小,各勢力征伐不斷很是熱鬧。」
「除了內部不靖,他們還有個外敵蝦夷人,雙方廝殺數百年仇深似海沒有調和的可能。」
「只要我們想,到處都是可操作的機會。」
李世民微微點頭,不外乎是煽風點火、挑撥離間,讓他們互相爭鬥自我削弱。
這時陳景恪撓了撓頭道:「咱們好像說的有點遠了,剛才我想說什麼來著……哦,對了,往那裡賣大唐獨有的奢侈品。」
「買奢侈品需要花錢,要麼用糧食布匹等物品換,要麼拿金銀銅來換。」
「倭奴島上有許多金銀銅礦,我們可以鼓勵他們開礦,甚至可以派出工匠替他們尋找礦脈所在。」
「這些礦脈就是肥肉,誰家有誰家就會成為其他人覬覦的對象。到時候朝廷在從中引導,很容易就能讓他們陷入內亂。」
「文化宣傳也非常重要,要在文化上同化他們,為後續朝廷征服這裡掃除思想上的障礙。」
李世民再次點頭,雖然具體計劃有點理想化,但這個思路是沒有問題的。
長孫無垢卻提出了不同意見,道:「這裡離大唐實在太遠了,就算打下來也難以長久治理,我以為給他們一個教訓即可。」
陳景恪笑道:「哈哈……姨母說的很對,其實這也是今天我來找陛下的目的。」
李世民和長孫無垢都愣了一下,有些沒明白他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好好說,到底怎麼回事兒?」
陳景恪說道:「陛下要世封刺史的事情,讓我想起了家族長輩曾經做過的一個設想,就過來和您說一下。」
衝動之下作出的蠢事兒讓李世民有些尷尬,但也不好說什麼,只能假裝若無其事的道:「什麼設想?」
陳景恪道:「天下如此廣闊,我華夏文明該如何才能實現對其統治?」
李世民頓時就忘了什麼尷尬不尷尬的,追問道:「你族中長輩想到了什麼辦法?」
自從知道世界的真實模樣,他也在思考這個問題,這也是他遲遲不肯有所行動的一個原因。
有些地方距離遙遠到,來回跑一趟都需要一年半載,談何統治?無法統治辛辛苦苦打下來又有什麼用?
這會兒有一個可供參考的答案,自然很感興趣。
旁觀者清,一旁的長孫無垢已經從剛才的對話,猜到了陳景恪想要說什麼,道:
「分封,把海外之地封給功臣是嗎?」
陳景恪佩服的道:「姨母太聰明了,對,就是分封,把大唐無力統治的土地分封給功臣。」
「如此既能實現華夏文明的擴張,又能成全陛下和群臣的君臣之誼,您實封刺史的想法也能換個方式實現。」
「而且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這些權貴離開大唐前往封國,再也沒有人能掣肘您。」
「您就可以提拔忠於朝廷的官吏任命流官,真正的大權獨攬乾綱獨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