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輿論便是民心

  第76章 輿論便是民心

  「下官明白,定會嚴厲己身,約束底下之人,絕對不會動建造堤壩一錢。」李大亮心中雪亮。

  「還有就是,徵兆勞役之時,要給所有勞役發錢,保證他們一家的基本生活,別把本是利民之事,變為了殘民之事。」

  服勞役也並不比服兵役容易,都是義務勞動。

  主要勞動力被徵調了,家庭就得不到保障。

  也不能說大唐不好,四方拜服,這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古時生產力,已經註定底層百姓的不易。

  最少,大唐百姓安定了很多,不用被入侵,可以安心種地。

  但是又由於來自唐朝內部統治階級的剝削,底層百姓始終是處於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家無餘糧,在應對災難之時,就會顯得弱不禁風。

  「殿下仁德,是萬民之福!」

  李大亮躬身一拜。

  「殿下可還有何吩咐的嗎?」

  高文敏和駱賓王已經在門外恭候多時了,李大亮也識趣,準備告退。

  「此次建造堤壩之行,可分派一些給工部侍郎張柬之擔任。」

  李承乾最後叮囑著,張柬之要繼續上升,肯定是要有功績。

  「那下官就此告退了!」李大亮一拜之後,將張柬之這個還未到任的侍郎記在了心底。

  「進來吧,是有什麼事嗎?」

  李承乾招了招手,高文敏和駱賓王二人踏入宮殿之內。

  「坐下再說!」

  二人也很隨意的坐下。

  「殿下,這是崇文館趕製出來的時報。」

  駱賓王將一張白紙送到了李承乾的面前。

  記錄的正是,今天在武廟發生的一切簡潔要語。

  「好,先印發一千份,傳遍長安城中,之後在陸續讓不良人傳入各州縣之中,讓所有天下之民都知道國中大事。」

  活字印刷術的生成,李承乾是有更大的作用,那就是實現皇權下鄉,讓大多數都民眾都知道國事。

  這能夠避免有心人的煽動。

  百姓並不愚昧,他們更多的是蒙在鼓中罷了。

  因為信息差的緣故,就被很多別有用心之人操作。

  這一張小小的紙張,卻能起到穩固政權的重要作用。

  「好,下去以後,我馬上讓皇家報社加快印發。」

  駱賓王開口道。他如今是皇家報社的主編,文學斐然,也算是人盡其用。

  駱賓王雖也是入仕,但並不通暢,也足以說明其能力了。

  而在賦予皇家二字,就是讓時報賦予了權威性。

  在百姓的心中,皇權是至高無上的,是不會弄虛作假。

  「還有,時報之上不得只報喜不報憂,但是你們也要注意其中的尺度,讓皇家社報引領百姓,而不是擴大恐慌。」

  李承乾繼續說道,他要全力引導輿論。

  在古時,可千萬不能小看輿論的力量,一個故事傳來,就是謀反大事。

  做好輿論處理,也就是贏得了民心。

  「我會謹記殿下之話!」

  駱賓王回道,皇家報社建立的初心,李承乾都有和他們說過。

  「底層百姓對於國家政策都不了解,你分幾期做出均田制利害說明,以及禁止行為和處罰條款,分發下去。」

  只有讓百姓知道了緣由,才會對那些不合理的剝削進行反抗。

  想要改變大唐之後的命運,讓大唐永垂不朽,需要做到太多了。

  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讓底層百姓富裕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抵抗災難,無論是戰爭還是天災。

  而李承乾要做的這一切,可以說是與統治階級背道而馳。

  他們要做的就是永遠讓百姓吃不飽穿不暖,讓你一天都為溫飽而努力,沒有精力去想像其他的。

  這樣的百姓才是最好奴役的。

  又以忠孝義去禁錮百姓的思想,讓他們對這些剝削者,還感激戴德。

  但是百姓才是所有物資的創造者,這樣一來,就會極大的限制了他們的生產力,這不是在進步,而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在退步。

  所以,李承乾就要在思想和行為之上,對其進行解釋。

  皇家報社的意義非常重大,是思想解放的開端,解放百姓創造力和想像力。

  儒家的思想傳承已久,想要解放,也不是立馬就能完成的,這要在潛移默化之間進行。

  「這都已經進入到了拍期之中,等印刷完了武廟留名篇章之後,均田制等政策講解,也會進入印製。」

  這都是有計劃的進行著。

  「過幾日,本宮將要離都了,東宮之中的運轉,就要你們勞心了。」

  李承乾看著兩人不緊不慢道,顯得對於兩人很是信任。

  「這都是我們的職責所在!」高文敏和駱賓王齊道。

  而另一邊的李大亮,在離開東宮之後,就直接入宮覲見李世民了。

  「你也是來進諫的嗎?」李世民有些疲憊的倚靠在龍椅之上,眼中閃過了一絲不耐煩之色。

  他剛剛就應付完幾位大臣的諫言。

  進諫?

  李大亮滿頭疑問,躬身道:「陛下,臣不是來進諫言的,而是為水泥這神物而來,此物利於千秋,臣想讓朝廷撥款於工部,修建水利工程,預防各河道的水患。」

  之前,李承乾已經和他講述過了水泥的特效,原本不信,但是見到了武廟之壯舉,也讓他看到了水泥的神秘力量。

  建築堤壩,防禦水患是肯定的。

  但是如今是多事之秋,戰爭、軍餉,以前沒有為錢財考慮過的李世民,此時也不由變得頭大起來。

  他神色緩和了很多,對於李大亮也是另眼相待,這是真正的肱骨之臣,能為上位分憂,讓李世民很欣慰。

  「李尚書也知道,如今朝廷正是用錢之際,怕是工部的建造要往後推了。」

  本來,工部之事,在六部之中本來就被看重。

  「陛下,徐州河道受災嚴重,如果不加以建造,來年再到汛期的話,那麼災情就會比今年還要嚴重啊。」

  李大亮硬著頭皮說道,這不僅是他要有所建樹,也是太子的叮囑。

  李世民沉思片刻之後,才開口道:「朕會讓戶部撥錢款,配合工部在徐州的建造。」

  「陛下聖明!」

  李大亮心滿意足的告退,準備大刀闊斧的建立自己的功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