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長孫無忌又出頭
祭奠儀式還未完成,李世民和李承乾插完香柱之後,便在龍武衛的護送下,離開了武廟。
禁軍行進,人們無不遠遠退開,只要有一點逾越的舉動,都會被射殺。
「陛下,右僕射長孫無忌前來拜見!」
皇輦之外,龍武禁衛軍的將軍李君羨拜見。
其深受李世民之信任,為貼身近衛,不過最後也是為武則天被了鍋,被李世民處死了。
「讓他進來吧!」李世民說道。
皇輦很大,能同時坐下很多的人,是皇帝的臨時辦工之所。
長孫無忌匆忙走近,臉色難看無比,如同生吞了一隻是蒼蠅。
「是誰向陛下進言,要發軍餉的呢?這會動搖國本,會引起朝野沸騰的啊!」
長孫無忌一入車輦之中,就大拍手掌,這李世民不是沒地方花錢了嗎?
「趙國公,是本宮向陛下進言,要恢復軍餉制度的。」
李承乾直接開口道,他現在並不想公開得罪這凌煙閣第一功臣,但身為儲君,自然也不會怕了他。
要是上位後,長孫無忌還在,肯定是第一個要擼他。
實際來說,這位也不是如今李承乾的舅舅了,並無負擔。
「這…」
長孫無忌欲言又止,看向李承乾和李世民。
「你說吧!」李世民開口,對於長孫無忌這樣比較越界的行為,沒有任何的感覺。
「分發軍餉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這幾年我們大唐還可以頂住,但是再過幾年,我們的稅收,是否能夠還支付出這樣的開銷呢的?到時候錢糧又是從何而發。」
長孫無忌憂心忡忡,既擔心自己的錢財損傷,也在憂慮著朝野的動盪。
因為國庫的支出,肯定是要有來源的。
所謂的稅收要麼民脂民膏,要麼就是商人。
「也不是每月每個軍士都要發,而是在其服兵役之時發。」
李承乾說道。
府兵制就是兵農一體,在戰時,他們就要趕赴戰場,但是家中就沒有主要的勞動力了。
也就造成了有田無人耕種,老人兒女也都生活不了,發軍餉,也只能說是對其家庭的扶持,避免造成家破人亡的局面。
長孫無忌皺著眉頭,很不理解李承乾這樣做的用意。
「既然陛下和太子都覺得可行,那就如此吧,不過群臣那邊可能會有諫言。」
事已至此,已經成了定勢,長孫無忌也不好再進言。
在他們的眼中,底層的百姓就是利用的工具,根本就不會在意其的死活。
他們都不知道,一個府兵的身後代表的就是一個家庭,其戰死或是多年未歸,都會使其原生家庭造到滅頂之災。
從隋煬帝時期的4000多萬人口銳減至貞觀年間的1200多萬人口,這顯然不是戰爭就殺死了這麼多人,而是餓死的。
當然,這也並不是準確的數據,因為稅務問題,士族門閥都會隱瞞去自己氏族中一部分人口。
一人服役,全家都要遭殃,所以在貞觀年間徵招府兵之時,還是很多人自斷手腳,也是為了逃役。
李世民到最後不得不頒發法令,一旦發現此類事件,就會加倍處罰。
下發軍餉,也只不過是儘可能的去維護大唐的現有人口。
貞觀之治,只是統治階級的盛世。
但是很多的問題,並不能和這些人交流,因為他們思想已經固化。
也是李世民對李唐江山的看重,才屢次聽取了李承乾的諫言,不過,這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制度上的陋習還是太多了。
特別是均田制和府兵制度,已經發展到了頂峰,不改革掉,縱使李承乾是穿越者,同時是大唐儲君,也無力改變其滅亡的軌跡。
李世民一路之上,也一樣是憂心忡忡,他也是在考慮出路,均田製造到破壞,又該從何入手,發軍餉也只不過是解燃眉之急。
行至皇城,李承乾也下了皇輦,往東宮而去了。
「殿下,是為何事憂慮是!」
蘇妃輕輕的摟著李承乾的肩背,讓其十分的放鬆下來。
「無事,只是要出征了,可能過不了元宵了。」李承乾露出了一絲笑容,顯得十分輕鬆。
距離崩盤,也還有三四十年,也讓李承乾沒有那麼憂慮了,他在不知不覺之中,已經適應了大唐儲君的身份了。
都是從國家的層面去思考問題了,更多的是對底層百姓的擔憂。
他們是不起眼,但卻是關乎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
史書之上,沒有留下他們半點的痕跡,所有的文治武功,都是屬於統治階級的功績。
「何時就要出發了呢?」蘇妃也關切的問道。
「可能就是月中了,舟船都已經集聚,本宮這個三軍主帥不到也不行啊。」李承乾玩笑道。
「殿下多帶幾個奴婢前去吧。」
「這是去打仗,不是去遊山玩水。」
李承乾苦笑,要是帶奴婢而去,怕是本紀之上,有要厚上幾頁紙了。
「那也是,其實殿下也可不必出征的,殿下貴為儲君,怎麼能這樣長途跋涉呢?」蘇妃道。
「自然有非去不可的理由了。」李承乾沒有過多的解釋,而是閉眼享受著蘇妃的按摩。
……
「左僕射,你快過來,給我說說,這到底是何物啊,這麼大的武廟真的是一個月就建造出來的嗎?」
祭祀完畢之後,工部尚書李大亮拉著許敬宗的衣袖來到水泥柱前。
這麼大的一個工程,怎麼就跳過了他這個工部尚書了呢?
這東西比石頭還要堅硬。
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雕刻成這樣的呢?
李大亮的心頭有一萬個為什麼。
「都說了,這是水泥,至於是如何做成這樣的,那你得去問太子殿下了。」
許敬宗又何嘗不想知道呢?他監工一個月,也是稀里糊塗。
太子殿下嗎?
李大亮轉頭就走,上了馬車,就往東宮趕去。
而此時的李承乾已經小息,躺在靠椅之上。
武行林志兩人見有人慾沖入,便快步上前:「你是何人,敢闖東宮重地。」
「我是工部尚書李大亮,有急事面見太子殿下。」
李大亮氣喘吁吁的回道。
武行和林志自然不敢怠慢,便轉身進了宮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