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長孫無忌掌軍 李治的看法
長安城。
爆竹齊鳴,整個皇城都縈繞在喜慶的氛圍之中。
今天是大年三十,按照傳統習俗,需要進行守夜驅年。
爆竹的由來,也是因此而誕生。
時至唐朝,說是炮竹,更為的準確。
今年,燃放的炮竹比以往更多了一些。
長安街上,到處都是綻放的煙火,格外的隆重。
而今日,亦是各國進貢之日,對於大唐來說,是一年一度的大日子,而其他的異國使者,則是沒有「年」之稱謂。
太極殿上,群臣簇擁,也有奇裝異服的外國使者,長長的隊伍擺列至了台階之上。
萬國來朝,是說的誇張了許多。
但也該有一百多個藩屬國。
為了能在今日完成進諫,都是提前幾個月前往的長安,更遠者,需要提前半年。
「回紇進貢良馬三千匹,賀歲。」
「契丹進貢牛羊各五千頭,祝大唐萬壽無疆。」
「吐谷渾進貢寶石十箱,慶大唐強盛富足。」
……
大殿之上,只有內侍那干啞又刺耳的聲音傳出。
李世民坐立於大殿之上,容光煥發,始終帶著淡淡的笑意。
萬國衣冠拜冕旒。
何等的壯舉,李世民也不由自豪起來。
這樣的盛世就是在自己的手上締造的,心中如何不豪情萬丈。
隨著高句麗被滅,大唐威勢更盛。
至於李承乾的自立,對於其他各藩屬國來說,並沒有太多的影響,這是唐王朝的內務。
轉眼間,半天的時間,就這樣悄然而過。
各國朝拜進貢的流程,才就此完畢。
李世民當即就進行了演說,而後讓禮部拜宴宴請各國來使。
他們進貢的物品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的態度,不遠萬里前往長安進貢的禮儀。
散朝之後。
長孫無忌、褚遂良這兩位李世民絕對的心腹被單獨的留了下來。
新立太子李治,也被叮囑留後。
這次前來的進貢的國家是多了不少,但是也少了不少熟悉的名稱。
「吐蕃何故,此次未來進貢?」
李世民發問道,按理而言,吐蕃和大唐,如今應該是蜜月期才是。
文成公主剛嫁過去不久,此番拜年,理當到來。
「臣等不知,禮部亦沒有接收到吐蕃的賀表,怕是吐蕃橫變有異心。」
長孫無忌道,對於此,他也早就收到了消息。
大唐的強勢,那也是相對而言。
吐蕃其實並無懼之。
如果說,薛延陀在此時能挑戰大唐的權威,那麼吐蕃就是能與大唐分庭抗禮的存在。
吐蕃是青藏高原的原始民族,也就是藏族。
吐蕃和大唐的恩怨情仇一直糾葛了二百多年,幾乎是從建立到滅亡,都是在相互的攻伐之中渡過,戰亂多於和平。
吐蕃和大唐的矛盾,源於對西域和青海地區的爭奪。
也只有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大唐對戰吐蕃,保持著進攻的勢態。
而至高宗之後的時代,都進入了守勢,特別是在安史之亂後,大唐就便任由其踐踏了。
早在貞觀十年,吐蕃的松贊干布領二十萬大軍進駐吐谷渾,劍鋒直指長安,欲要直搗黃龍。
事態嚴重。
讓李世民也沒有時間進行布置和調兵遣將,於是就派出了侯君集和牛進達領數萬唐軍進行抵禦。
成功的擊退了吐蕃的進攻。
是擊退,而不是擊敗。
李世民為了安撫吐蕃,也是為了避免這等要命的事情再次發生,於是便要與吐蕃和親。
在大唐鼎盛之時,卻要進行和親,也足以見得吐蕃的難纏程度。
要是換成其他國家,直接是興兵。
但是唯獨對待吐蕃,李世民不敢興兵,反而要嫁公主。
文成公主也就是因此成為了這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文成公主一生無子無女,嫁至吐蕃這個異國他鄉,了無親的地區。
在史書上,書寫著文成公主如何的偉大,但是卻不知,這是唐太宗李世民對吐蕃作出的讓步。
因為李世民知道,攻打吐蕃,沒有贏面。
如今吐蕃未來進貢,才是李世民如此看重的原因,恐其再有異心。
就怕吐蕃會在大唐對峙薛延陀的時候,突然間領兵直取長安,那時候,將會再無兵無將可派了。
「讓西北鎮守將領,密切關注吐蕃動向,另外,薛延陀和高句麗方向,如今可有什麼動向了?」
外患不斷,這三方勢力的角逐,也決定了大唐之後的命運與格局。
原本是想先除去高句麗、再除薛延陀,最後再滅吐蕃,真正的解除外患。
但是,屠龍者,最終變成了惡龍。
李承乾如今變成了不穩定的因素,其直取長安的威脅性,一點都不比吐蕃小。
因為李承乾在大唐之中,早就有賢名傳開。
這讓李世民也不得不防。
人心隔肚皮。
他如何知道李承乾所想的是為何?
李世民他致力於的是,締造強盛無比的大唐,無薛延陀、高句麗和吐蕃等外患,也無世家門閥都內憂,保證大唐的傳承。
至於是誰來繼承,那也就無關輕重,理想中的人選,自然就是李承乾。
但是出現了這檔著事,李承乾已經被排除於外。
李承乾的想法則是締造出一個人人可為龍的理想國度,於李世民的想法也有共同之處,那就是無外憂內患,人民安居樂業,再無戰爭。
他要消除的不止是門閥氏族,還有階級的壟斷。
而世家門閥,他們為之奮鬥的,就是家族,只要家族能繁榮昌盛,改天換地又何妨。
不過在外憂入侵的時候,門閥和皇室還是能達成一致的意見。
「高句麗,此時應該無憂,靺鞨已經開始陳兵於高句麗邊境,可以讓高句麗的遼東軍隊不敢輕舉妄動。」
「另外倭國已經派兵攻打百濟,南北齊攻,高句麗應該已經分身乏術,短時間之內,不會對我朝造成威脅。」「不過薛延陀來勢洶洶,聚集了二十萬人馬,陳列於邊境,怕是等寒冬一過,便會南侵。」
長孫無忌沉聲道。
動輒便是數十萬人馬,勝負難料。
「之前,朕便已經下令徵調府兵前往防禦了,人員是否能夠在開春之時抵達?」
兵事無小,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輕敵者必敗之。
「各州道傳回奏本,都能如期抵達,但是臣擔心的是,三軍無主帥,各自為戰,怕是不妥。」
兵員雖調,但是統領西北整個軍務的主帥,卻遲遲沒有定下來。
無統領者,獨自為戰,肯定是敗局。
身為軍神出身的李世民,自然不會不懂其道理。
但是如今的大唐軍中,已經無人能夠勝任這個統帥位置了。
幾個能挑大樑的武將,都被李承乾扣留了。
身體每況日下,縱使如今有了一些好轉,但是李世民卻不敢御駕親征了。
一旦出現閃失,國屬都可能被更改了。
李靖如今也已經是休養在家中,肯定是不能出戰了。
「朕思考,乃至於親查軍中將領,竟然無一人可為統帥者。」
李世民搖了搖頭,有了李承乾的前車之鑑,誰能保證,下一個統帥,會不會也效仿李承乾呢?
也許有那麼幾個人能擔此重任,但是都是氏族門閥子弟,身份背景太複雜。
對於致力於要削弱門閥的李世民來說,萬不可以任用氏族門閥的人。
不然,多年以來的努力都會付之東流。
長孫無忌也皺起了眉頭來,其實無一人可任用之。
「朕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這西北行兵總管還是由你擔任最為合適。」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長孫無忌的身上。
長孫無忌雖然也是門閥,但是他這樣的氏族,只能依附於李唐皇室之上,在利益得失上,始終與皇室所求的是一致。
長孫無忌有戰陣經驗、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唐的僕射。
有經驗、有威望、更重要的是,李世民放心將軍權交到他的手上。
「臣願為陛下分憂!」
長孫無忌沒有半點推脫,雖然有其對權勢的追求,但亦也是體現出了其擔當的一面來。
身為李世民的從龍第一功臣,各項能力都是頂尖,獨領一軍,不成問題。
「薛延陀善騎兵,是東突厥的替身,出征之前,你可去衛國公府一趟,請教李靖一番,如何對戰突厥騎兵。」
薛延陀其實就是東突厥原屬的成員。
北方遊牧民族,是哪個部落強大,哪個為主,他們並非是一個簡單的部落,而是各個少數民族聚集而成的一個大團體。
秦漢之時,是匈奴。
隋唐時期,是突厥。
兩宋時候,是女真。
每個時代都在演變,如同中原王朝一樣,也在進行改朝換代。
「臣知道,一定會向衛國公請教。」
長孫無忌躬身道。
他是全能,但在軍事領域卻不是最拔尖的存在。
「褚遂良,糧草監運,你去負責,朕不希望再有糧草供應不上的情況發生。」
李世民又道,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後,不能在讓那些人插手了。
「臣領旨!」
褚遂良也是一拜。
歷史的洪流就是如此,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還是逐步向權利的最高峰攀登。
成為了李世民如今的左膀右臂。
「今年都勞累了一年了,你們也都回去過個好年吧。」
李世民擺了擺手,今年變數太多,大唐帝國經受了幾次大變。
李世民為帝國的掌權者,也都是身心俱疲。
「臣等告退!」
兩人相視一眼,都心滿意足的走出了宮門。
也不枉他們一直周旋於權貴和皇權之中,如今也算是得償所願,權勢再漲。
「太子,此兩人,你以為如何?」
李世民的聲音在空曠的宮殿內迴蕩,他的目光幽深而銳利,緊緊地注視著那兩個漸行漸遠的身影,似乎能夠透過他們的背影看穿一切。
李治恭敬地站在一旁,順著父親的目光望去,他輕聲回答:
「自然是我大唐的肱股之臣,為我大唐的建立立下了赫赫之功,而且在治世之上,亦有不世功勳。」
李世民微微點頭,他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淡淡的笑意,但眼神之中卻流露出一抹難以察覺的異樣之色。
「不錯,他們不論是在平亂還是治世方面,都有著無上的功勳,都是有大能力之人。但,要想駕馭這些大能力之人,可不是一件易事。」
他的語氣帶著深深的教誨之意,在向李治傳授著帝王心術。
李治心中一震,他也是知道李世民在教導自己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他連忙躬身行禮,虛心請教道:
「兒臣請教父皇,該如何駕馭這些大能力之人?是否亦要如同父皇那般的文治武功呢?」
有才能之人,可不一定能讓人駕馭。
才高氣傲,自不甘居於人下。
縱使皇帝,也要有其手段,才能讓其為己所用。
「文治武功因人而異,為皇者,必須要做到知人善用,善於發現人才,亦要發現該用何人,天下權柄在於平衡,掌控平衡之術才是為皇之根本。」
李世民神情肅穆。這不僅是他作為一代明君的心得,更是他對李治未來執政之路的殷切教誨。
然而,對於李治來說,這些話語顯得有些深奧難懂。他眉頭微皺,輕聲呢喃:「平衡之術?」
李世民似乎察覺到了李治的困惑,他耐心地解釋道:
「於皇者而言,才能之人,並無好與壞之分,關鍵在於將他們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這便是所謂的知人善用。良臣要用,佞臣同樣也要用。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平衡權術。現在,你是否明白了朕重用許敬宗的原因呢?」
許敬宗曾多次受到群臣的彈劾,但李世民卻總能找到各種理由將其保下。
「許敬宗品德欠佳,德行有缺,但也因此,其能做一些常人所不能為之事,能夠掣肘一些人,哪怕其能力不足,也能保證左僕射之位不落入其他氏族手中,使得自己受限,有時候,能力越強之人,越不能讓其身處要位,不然反而會被其噬,用人之道,你需要學的還有很多。」
李世民語重心長的說道,對於李治給予了厚望。
同時,語氣之中,還透露出了絲絲的憂慮。
李治如今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李世民也不知道,是否還能將其教導成為一個合格的儲君來。
李世民也只能盡力而為之,現如今每逢朝會乃至是政議,均讓李治旁觀,讓其觀看自己是如何決斷各種政務,有時候,還會讓其參政議事。
李治幼而聰慧,幾個月以來,進步斐然,但是對於一個國家的繼承人來說,這還遠遠不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