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朕的皇子,誰有九五至尊之氣?
「陛下,或許此計可行,臣蕭氏願捐一萬貫!」
蕭瑀挺身而出,代表蕭氏一族表明態度。
「蕭老國公慷慨解囊,心繫國家安危,我韋氏一族也應盡一份微薄之力,同樣捐資一萬貫,以供平定叛亂所需。」
韋挺緊隨其後,願意出資相助。
其餘諸位大臣見狀,紛紛響應,或多或少地進行了捐獻。短短時間內,竟然籌集到了上百萬貫資金。
平日裡,這些官員們可不會輕易將錢財用於改善民生,他們更傾向於從百姓身上榨取財富。
「諸位愛卿既然如此忠心報國,朕便下旨,在全國範圍內發起募捐活動,但務必注意不得強行奪取民眾財物。」
面對氏族的捐款,李世民自然不會拒絕。自登基以來,他一直致力於削弱門閥氏族的勢力。
高句麗之戰,其實也是李世民削弱氏族門閥的手段之一,只不過,效果不大。
如今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削弱一些門閥氏族的財力也是極好的。
「錢財雖能夠解決,但是人員兵募卻是一個大難題,臣查閱過全國戶籍,上六等兵戶的人員儲備不足,一旦再次徵召,必定影響作物生產,今年便已經出現了端倪,另外薛延陀屢次屯兵於邊界,有大舉南下之時,內憂外患之下,我朝已無力出兵高句麗。」
一向存在感極低的許敬宗,在此時,卻長篇大論了起來。
當兵入伍,是要有一定的家庭背景方能參軍立功。
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形成了軍功壟斷。
許敬宗的發言,可謂打了長孫無忌一眾人員一個措手不及。
長孫無忌的目光一抬,看看向了李世民。
許敬宗的後台就是李世民,他如今的這番話語,極大就能就是也代表了李世民的意思。
「我大唐,如今也已經到了如此局面了嗎?」
李世民瞪大眼睛,一副錯愕之相,仿佛之間,才知道如此的憂患。
「陛下,我大唐需要休養生息,而非戰亂。」
許敬宗再道。
眾人聞言皆沉默不語,大殿之內陷入一片寂靜,不少人的目光,都不由望向了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硬著頭皮而上,緩緩開口:
「事態也有輕重緩急,李承乾擁兵反叛,如果不立即出兵鎮壓,那使得如今大唐邊境上的那些獨領一軍的軍員如何做想,此先例萬萬開不得。」
「對,一旦那些手掌軍權的將軍,都效仿李承乾如此做法,那才是國之大禍,薛延陀以遊牧為主,哪怕是南下,也只會就是劫掠一番,就馬上退走,讓北境諸城,嚴於防守,便可無憂。」
崔挹說道,於他們而言,最大的威脅是李承乾。
薛延陀劫掠而已,又搶不到他們的頭上。
「哼,崔挹你好大的膽子,你如此做法,是要讓我大唐千萬生民去送死嗎?要讓薛延陀的鐵騎踐踏我大好山河嗎?」
「陛下,以臣之見,太子李承乾可能並無謀反之心,對於陛下的旨意不遵行,也是因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如果太子李承乾謀反,現在又應該發兵了,所以臣以為,應該著重防禦的是薛延陀,而非是高句麗。」
許敬宗的語氣強硬,大有舌戰群臣之勢。
「許敬宗,你受李承乾恩德,我懷疑,你便是李承乾的內應,你這等亂臣賊子,應該重罰之,臣請陛下嚴查許敬宗。」
韋挺目光瘮人,欲將許敬宗生吞了。
「請陛下明察,臣每句話都是為國為民,絕對沒有半點私心。」
許敬宗對於這些威脅,面無懼色。
「許敬宗,你這奸詐小人,我等談論的是國家大事,你除了偷奸耍滑外,你還會什麼?」
韋挺氣不打一處,許敬宗這等無身份背景之人,曾幾何時,上過正眼。
現在憑藉著溜須拍馬,給他們使絆子。
「我為左僕射,所說的也是家國大事,我能為我的言辭負責,你們敢說,你們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心嗎?」
許敬宗反問道,很多事都是心照不宣。
如果李承乾反,也是被這群人操作逼反的。
政議,又進入了非常熟悉的環節,打太極。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朕乏了,你們不要吵了,下去之後,你們擬出一個章程來。」
李世民戲精附體,疲憊不堪的擺手,遣散了眾人。
李世民的反常態度,讓長孫無忌幾人捉摸不定。
「國公,陛下這是何意?我為何總覺得,是在給我們下套呢?陛下真的病重了嗎?」
宮廷門前,蕭瑀狐疑的問道。
這也是其他的人疑惑。
如果對於其他的反叛,李世民這位皇帝,肯定是最先坐不住的。
如今李世民的態度比較微妙,雖也表現出了一些動作,但是沒有任何效果。
對於一個擁兵自立的人來說,廢除他的地位,好像無關緊要了。
廢除太子,看似全國大事,實則,對於李承來說,只不過是個名頭。
此時,眾人也是後知後覺。
「陛下,舊疾復發,假不了,但是對於李承乾之事,我也拿捏不准。」
長孫無忌也滿是凝重之色,如果是這樣,那就說明李世民也已經不再信任於他。
「不管如何,我等均不能坐以待斃。」
幾番失手,讓他們這些高官門閥也感到了壓力。
「不能出兵,我們又能如何呢?說不定李承乾這把劍,正是陛下揮指向我們的。」
蕭瑀看向幾人,欲尋出破局之法。
「兵也不是不能不出,關鍵是在聖人之意,李承乾謀反的罪名已經天下盡知,只需稍微運作一番,有的是人攻打之。」
崔挹眼角泛起冷光。
「崔侍郎,說的是藩屬國番兵?」
其想法,與長孫無忌不謀而合。
高句麗四面環敵,他們為何不能以大唐的名義,令各大藩屬國再次出兵呢?
只要利益劃分得到,這些藩屬國沒有什麼不敢做的。
「我正有此意,高句麗如今是一塊肥肉,藩外諸國就是一群餓狼,群起而噬之,李承乾必定是獨木難支,在有必要之時,我們也可以出一支奇兵平叛之,誅殺逆賊,因勢而動,也不一定要非等聖意裁決,不是嗎?」
大唐的國威仍在,只需加以利誘,很多的國家甘願當馬前卒。
之前諸多戰役,番兵出征,大唐出血。
番兵在戰爭期間的所有軍資開銷全部由大唐負擔,但是番兵攻打所搶掠到的財物,就全部歸番兵所有。
也是基於這種合作方式,大唐每召之,藩屬國必應之。
用著大唐物質,搶自己的錢財,何樂不為。
花著錢財,讓別人去拼命,以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大唐又何樂不為。「另外,我有一計,可試探陛下是否與李承乾達成共識!」韋挺忽然壓低聲音說道。
「何計?」
眾人皆是一驚,連忙將目光落在了他身上,要知道,李世民的態度,決定了他們氏族門閥出手的力度以及立場。
「策立新太子,重塑朝堂格局,如果陛下和李承乾是逢場作戲,我們便可以此窺探一二。」韋挺輕聲說道。
之前群臣的諫言,李世民以證據不足為由而壓下,如今他們卻不得不直面這個尖銳的問題。
「如果陛下還是不立呢?」
褚遂良反問道,他們這些人都跟隨在李世民身邊多年,雖然無法完全揣度帝王的心術,但也清楚地知道,李世民絕對不是一個昏庸之人,更不可能是一個被群臣左右的帝王,所有的諫言,只有在有利可圖之後,才會被李世民所接納。
「不立,那不就說明陛下的態度了嗎?我們各大氏族門閥該如何做,便如何做了,我們也不能總是引頸就戮吧。」
崔挹低沉的聲音響起,如同一塊巨石壓在了眾人的心頭之上。
「如今陛下病重,也許未能考慮太多,我再先去探探其口風吧。」
長孫無忌一驚,他明白崔挹這話的意思,如果皇帝真的沒有立太子的想法,那這些氏族門閥就得重新考慮未來布局了。
崔挹此話的言外之意,便是從頭再來,推翻大唐。
這讓長孫無忌有些擔憂,畢竟他的長孫氏,是後起之秀,與崔族、王氏等老牌門閥相比,底蘊和實力都還有所欠缺。
他能夠在朝堂之上擁有足夠多的話語權,也是因為他背靠大唐李氏這條巨艦。
於長孫無忌而言,大唐可以換帝王,但不可以換國號。
一旦大唐改姓,他們長孫氏的地位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還有可能會遭到清算。
但對於其他氏族門閥而言,就是流水的王朝,不變的世家,只要符合家族的利益,任何變動都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他們更傾向於選擇一個對他們有利的局面
多少朝代君王興替,都有世門閥在背後興風作浪。
哪怕大唐興盛,長孫無忌也不懷疑,他們有推翻掉的實力。
因為大唐的富庶,就是門閥氏族的富庶。
「那就有勞趙國公了,其實大唐安穩,也是大家共同希望的,沒有人會希望大唐一直動亂不定不是嗎?」
崔挹輕言道,其實也是在施壓。
他們每一個人的立場都是不一樣。
解散了群臣之後,李世民的病容之上,也出現了焦慮之色。
憂心之處眾多。
李承乾急功近利,欲以一己之力平門閥之禍,使得自己也陷入了被動之中。
門閥氏族群起而攻之,立於道德的制高點。
太子之位,懸而未決,事關家國未來,就算李世民再如何看重李承乾,現在也已經不可能了,只能另從子嗣之中,選取繼位之人。
自己還身患重疾,開始力不從心。
諸多的憂患接連而至。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袁天罡,大唐運勢如何?」
李世民悠然開口,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之中不斷迴蕩,發出絲絲回音。
李世民深知自己的身體狀況,恐怕已無法支撐太久。然而,他最為憂心的是他親手締造的大唐王朝。這個盛世是否能夠延續下去,成為他心中最大的牽掛。
「回稟陛下,大唐運勢呈上升趨勢,國祚無憂。」
突然,一道人影如鬼魅般出現在大殿中央。此人正是袁天罡。
他不僅擁有卓越的推演能力,而且武藝高超,行蹤飄忽不定,即使隱藏在大殿之中,也沒有被群臣察覺到絲毫端倪。
「朕記得,貞觀八年時,太白金星曾現於白晝,此等天相,你可是謂之,有新主降生。」
李世民的目光緊緊鎖定在袁天罡身上,透露出一絲威嚴。
他不願留下任何可能影響大唐未來的隱患,哪怕只是毫無根據的預言。
對於李世民來說,為了確保大唐的長治久安,寧可錯殺一千,也絕對不可放過一個。
「當初卦象顯現,將有女皇臨朝之兆,唐三代之後,有武姓之人取代李氏江山。」
袁天罡直言解卦道,當初亦是如此,不過那時的李世民,完全不當是一回事。
「可解得是何人?」李世民目露凶光。
袁天罡直搖頭道:「不曾解得,武可非武,女皇亦非女皇,盡在不定之中。」
天生帝皇,有天地龍氣庇佑,可不是他一兩個銅錢就能推算的,能推演到大致的走勢,已然是變態至極。
「查,讓不良人下去查,務必找到此人!」
李世民下令道,而後又將目光看向了袁天罡。
「你能觀人之氣運,知朝代之興衰,朕的一眾皇子之中,誰又有九五至尊?」
袁天罡手心冒汗,不敢直視李世民。
儲君的確定,最終只能是由李世民拍板。
而至於天命之數,也可能非是李世民之所愛。
現在李世民拋出如此的問題,看似十分信任袁天罡,但又何嘗不是一種試探呢?
「陛下恕罪,天機不可泄露,恐有大劫而至。」
袁天罡哪怕是知道,也不能說出。
「是天機不可泄露,還是你就是沽名釣譽,你若是不說,朕可以馬上讓你的大劫降臨。」
李世民皇者之氣瀰漫,一追到底,他迫切的想知道,這預言之術,果真有那般的神奇。
「廢太子李承乾有龍氣庇佑,是未來的皇者。」
袁天罡脫口而出,與之前給予李世民的答案一致。
「朕的一眾皇子之中,就唯獨只有他了嗎?」
李世民既失望又有那麼一絲慶幸。
「臣不敢欺瞞陛下,近日以來,臣觀皇子李治亦有龍氣飛升,而且越發濃郁。」
袁天罡小心翼翼的開口,頭皮發麻,話語一落,其身子也跪倒在了地上。
亂象初現,四帝同天之局,已經出現了三帝,而例外的一帝,怕就是那武女皇了。
袁天罡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查觀氣運,並還未發現此道龍氣運。
「治兒?」李世民輕喃著,滿臉苦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