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話:.觀音菩薩

  九重天界,四方神域。南海觀音菩薩雖為一介女流之輩,卻也算是雄霸一方,勢力不容小覷。

  與其他三大神域想比,南海只能算是滄海一粟。但卻占據天時地利與人和。

  如來帶領三千神佛離開東方神域之後,前往南海。如來算準了觀音不會將他拒之門外。畢竟也還算師徒一場,觀音菩薩心腸,不會見死不救。

  更何況如來這是「醉酒之翁不在意」所以如來篤定觀音念及師徒之情,因此才會毫無後顧之憂,匆匆辭別玉帝前往。

  如來帶領三千眾佛行至南海渡口。放眼望去,曾經的滄海已為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卻是長虹貫日,藍天白雲之下,眾多廟宇坐落於滄海之上,微風起兮,波光粼粼,碧波蕩漾,鱗次櫛比的空中樓閣看似古樸陳舊,卻是香火不斷,仙雲繚繞,聽濤流水……

  只是如來看得出來,水靈已經不在,如今的南田滄海最多不過百日,也將面臨歸墟。

  水靈不在,天池不能供養,到時候這滄海也將乾涸,蓮花枯萎,滄海歸墟也是在所難免的。

  但,畢竟還要等到百日之後。

  如來這麼想著,反正已經沒有退路,索性放寬了心胸。

  卻不多時,那一望無際的蓮花池從中間往兩邊靠攏,留出一條水路。

  兩位仙童自遠方腳踏蓮花飛來,輾轉到了如來等眾佛面前,躬身迎道:「南阿彌陀佛,恭迎佛祖。」

  如來等眾佛皆禮佛回應。如來面無表情地問道:「菩薩何在?」

  「菩薩閉關多日。」其中一女童回應道:「菩薩吩咐,佛祖來時請到蓮花寶殿上座。」

  「阿彌陀佛……」如來禮佛一聲,帶領三千眾佛跟隨兩位蓮花童子一同前往蓮花寶殿。

  到蓮花寶殿之時,哪裡早已經有素齋擺宴等待如來等神佛。

  席間如來並未多吃,只當充其量故作飢餓之態,糊弄過去。

  畢竟觀音好生以禮相待,自己若是不吃,顯得不夠尊重,可是若要吃吧!定會顯露出自己如今大勢已去之嫌。

  因此如來雖然也餓得慌,但也只吃了少許水果充飢。

  卻不多時,觀音菩薩才到蓮花寶殿與三千眾佛見了面。見觀音前來,三千眾佛皆起身相迎。

  唯獨如來佛臀厚重,硬是沒有站起來。

  雖說如今的觀音也算是南方神域領主,但是終究也是自己弟子,若要恭維也理所應當,若是論起尊卑長幼輩分,觀音還得稱呼自己一聲「師傅」,因此不拜也說得過去。

  觀音自然不會與如來談尊論輩。慢條斯理地走過去,喚了如來一聲「佛祖」,而後謙遜委婉地禮佛解釋道:「南阿彌陀佛!佛祖西來,弟子未能親自遠迎,還望佛祖海涵。」

  「菩薩言重了。」如來辨析道:「西方神域混沌歸墟,此番前來,實屬叨擾,菩薩見笑。」

  菩薩與如來各自謙遜自貶一番,寒暄了一陣子,觀音又請如來上座。安排了仙童端茶送水,好生招待了三千眾佛。

  席間觀音開門見山地問道:「西方神域混沌歸墟,弟子早有耳聞,且不知三天前我南海之水逆流,水靈西去,想必是西方神域再次虛空歸為,不知佛祖知否?」

  觀音自然是不知道其中緣由,一直以為是如來故意為之。旁敲側擊的言下之意是要如來將水靈歸還。

  「實不相瞞。」如來道:「此事不曾聽說。自孫悟空那妖猴脫困之日,一棒打斷擎天柱,導致七寶蓮台傾斜,蓮池天水瀉下凡間,西方神域混沌歸墟之後,我等便不知後事。」

  如來所言不假,但是觀音卻並不相信如來的片面之詞。只是念及師徒關係,並未正面表現出對如來的不滿。

  「這麼說,佛祖並不知道西方神域虛空歸為之事?」觀音皺起了眉頭。

  「非也。」如來道:「南海水靈逆流,北冥祥雲西移,東皇五嶽西去卻是早有耳聞。但西方神域虛空歸為虛實難辨。」

  「難道佛祖不是自西而來?」觀音心中暗沉。看來這次西方神域虛空歸為動靜不小,竟然動輒三方神域靈脈,可見如來並不敢這麼明目張胆地做。如果不是他,那又會是誰呢?

  「我等自東方神域而來。」如來回應道:「如若料定不假,定那孫悟空所為。」

  「孫悟空!?」觀音菩薩聞言蛾眉微蹙,故作驚訝。

  孫悟空封印期滿,百年脫困,一棒打斷西方神域擎天柱,導致西方神域混沌歸墟,此等驚天動地的事跡,早已經弄得三界動盪,六界惶恐。她南海觀音菩薩且能不知道?

  「正是。」如來道:「那猴子立誓要做這天界九五之尊,如今已經占據西方神域,正試圖逐個擊破,吞併六界。」

  「這麼說那孫悟空並未保唐僧西去?」觀音菩薩答非所問的樣子,竟說一些與如來話題不著邊際的話。

  聽得觀音突然這麼一說。如來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想當初她觀音菩薩毛遂自薦,主動提出去東土尋那金蟬子十世為奴轉世的唐玄奘前去加固封印,誰知道最後不但未能將孫悟空鎮壓,反倒將孫悟空給放了出來!

  這其中是否藏有貓膩?如來與觀音自然是心知肚明。只是彼此都心照不宣罷了。

  每每想到唐玄奘竟然將孫悟空給放了出來。如來就更加篤定一定是觀音菩薩從中做了手腳。

  「這事當初是由觀音一手操辦的。」如來不露聲色,既然觀音已經把矛頭指向自己,可見早已經有了移主叛變之心,似笑非笑地道:「其中緣由應該比誰都清楚吧。」

  「佛祖是在懷疑弟子?」觀音不再拐彎抹角。並不是她不念及師徒情分,而是如來心機城府,令她對如來心生不滿。

  現年是時機未到,只能忍氣吞聲,甘心受命於人,聽命於天。而今事實聚變,正是歷表決心,表明正聲的時刻。

  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再掩飾也沒有任何意義。並不是說自己不念及師徒情分,而是如來當初做得太絕。

  明知道自己對師兄金蟬子有情,卻硬生生要將其拆散!誰能忍受自己的愛人十世為奴為俾?吃盡人間疾苦,嘗盡世間辛酸,不得善終,十世為奴,寄人籬下……試問,這世間誰能忍受自己的愛人慘遭磨難,受盡凌辱?

  觀音當初屈尊下架為的是那般?還不是為了金蟬子,為了那個十世為奴的金蟬子。

  無論金蟬子為奴是俾,還是遁入空門,淪落街頭乞做丐,那份珍藏了幾個輪迴的愛始終不變。縱使金蟬子身份底到塵埃里去,她對他的愛也不會貶值。

  百年之前如來德高望重,接近隻手遮天,縱使她這個南方神域蓮花霸主也要畏懼三分。但是今時今日,山河變遷,世道輪迴,天道失去公正,魔道蒼生,神魔崛起。如今的九重天界早已今非昔比。

  現在的如來好似一條喪家之犬,東躲西藏。現在不反,更待何時?

  誰稀罕做這高高在上,孤獨寂寥的王?

  「阿彌陀佛!」如來佛禮佛道:「菩薩救苦救難,超脫世俗,定然不會懷疑菩薩雜念。」如來雖然心裡早已經心中有底,但是畢竟如今是在南海菩薩的神域,自己沒有任何恫嚇的權威。因此說話的語氣都變得比較溫婉。

  但也從這件事上看穿了觀音當初意願悉聽尊便,聽從調遣的真正目的所在。

  也罷,既然觀音已經自己表明正聲,自己也不算冤枉於她。這樣一來,真要滅了這南方神域,自己良心上也將不再沉重愧疚。

  觀音菩薩聽了如來的話,當即打了一個哈哈,道:「佛祖所言甚是。只是可惜,不出百日,我這南海也要混沌歸墟了……」觀音菩薩言畢長吁短嘆,言下之意是不能收留如來等眾佛。

  如來當然能夠領會觀音言下之意。並且觀音所言不假,不出百日,這南海也要歸墟。

  既然觀音已經下逐客令,那麼如來自然不好意思賴著不走。並且他們師徒之間的緣分已盡,日後見面,恐怕將會兵戈相向。

  如來不禁暗自感嘆:這世間的一切緣分,終究抵不過一個情字

  緣起緣滅終有時,三生三世情難斷……

  如來也不屑於賴在這南海不走。當即辭別觀音菩薩另闢他方。

  雖說這樣的局面出乎意料,但是如來到並未絕望,畢竟終於驗證了他心中的猜疑。

  如來直身要走,觀音也不挽留。

  如今的佛祖與菩薩早已經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如來卻暗自下定決心要致唐玄奘於死地。本來打算在南海住上幾日的如來,如今卻被觀音掃地出門,心中怒火早已經燒到眉心,只是卻一直按捺著沒有燒向這滄海一粟的南方神域,燒向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

  不過在如來看來,這一切都是遲早的事情,便也不會將心中的不快表現在臉上。

  「大日如來,隻手遮天」的計劃絕不容任何閃失。這一點小小的屈辱對如來自己來說,算不得什麼。

  「恭送佛祖!」如來剛剛直起身,本來想要再對觀音菩薩說些冠冕堂皇的話來恭維,不曾想觀音依然開口。

  「菩薩留步。」如來內心早已經洶湧澎湃,怒火中燒,但是卻依舊錶現的慈眉善目,不失禮節。

  不等如來等僧佛出門,觀音菩薩早已經轉身揚長離去。

  混沌駕一團黑雲,馱著昏睡不醒的孫悟空,穿雲過霧,直奔西方神域而去。

  「大聖,你醒醒啊,齊天大聖是不會死的對不對……」九尾狐守在孫悟空身邊,抓住孫悟空的手,早已經淚流滿面,啼哭不止。

  混沌雙手背負在背,心中感慨萬千……

  那菩提老道要致孫悟空於死地,奈何孫悟空卻不還手,不反抗?這究竟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