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西路軍高歌猛進,劉邦為何要派

  當年楚懷王曾命劉邦、項羽兵分兩路伐秦,並約定:誰先入關進咸陽,誰便可以自立為王。🍭💜 ➅❾𝐒卄Ux.Č𝐎𝔪 🐜★當項羽領兵救鉅鹿之圍的時候,劉邦則率領自己的人馬取道潁川、南陽,打算從武關進入關中。

  公元前207年7月,劉邦迅速率兵攻占了潁川,此時,還在韓王當手下的張良率領韓軍前來與劉邦會合,劉邦便請韓王留守陽翟(韓國的故都),自己則讓張良隨軍繼續南下功打南陽郡,南陽郡守被迫退入宛城(河南南陽)固守。

  因滅秦心切,劉邦便率領大軍猛攻宛城,可久攻不下。為儘快入關,劉邦打算繞過宛城繼續西進,可張良認為這樣不妥,便勸劉邦說:「我們雖急著進關,但這一路上還有很多秦兵,而且都扼據著險要的位置,現在如果拿不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從後面追殺過來,那時,腹背受敵,就很危險了。」

  劉邦最後還是採納了張良的建議,讓已經開拔的軍隊更換旗幟,連夜抄小路悄悄返回宛城。天亮的時候,劉邦的軍隊又把宛城重重圍住。既然強攻不能奏效,劉邦便採納了陳恢的意見,使用攻心計,親自出面招撫南陽太守勸降,並承諾赦免全城吏民,最終兵不血刃地取得了宛城。解除西進的後顧之憂,劉邦的士氣大振,南陽郡的其它城池見太守已降,也紛紛跟隨,望風而降。

  劉邦率軍西進途中,隊伍不斷壯大,一路披荊斬棘,攻城略地,聲威越來越盛,尤其是在兵不血刃地占領宛城之後,不僅各路諸侯對劉邦刮目相看,更令秦朝諸城守將聞劉邦之名而膽寒,劉邦率軍所到之處,秦將大多聞風而降,因而劉邦西進的步伐不斷加快,漸漸逼近大秦腹地,眼看大軍已迫近重要關口武關,這時傳來了章邯向項羽投降的消息,秦王朝瓦解之勢已定,項羽以秦軍打頭陣入關的意圖非常明顯。

  如果讓項羽先行入關,自己自立為王的想法豈不是泡湯了?劉邦頓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連忙找張良等謀士商量。

  「既然項羽可以約降章邯,我們為什麼不可以跟趙高和談呢?」經張良這麼一提,劉邦不禁豁然開朗,不過還是有點不放心,問道:「趙高素以弄權著稱,他肯和談麼?」

  「現在這個局勢已經非常明顯,他也是個明白人,只要我們開出的條件夠誘人,他一定會答應。」張良胸有成竹地說道。

  最後,經眾人商議,劉邦決定派魏國人寧昌前往咸陽面見趙高,說服趙高叛秦降楚,條件是:趙高負責殺死秦二世,並命人打開武關,劉邦率軍入關後,將秦國的領土一分為二,由趙高和劉邦分別稱王統治。

  當寧昌宛城到達咸陽之時,趙高正龜縮在自己的府上,愁眉不展,因為秦二世得知劉邦大軍已到達武關,剛剛派使者過來將他大罵了他一頓,並命令他立即發兵前往救援。東線章邯率領的二十萬秦軍已經降楚,西線又有劉邦的十萬大軍壓境,眼看大秦王朝大勢已去,他當然不想做替死鬼,可萬一秦二世怪罪下來······想到這兒,他不禁打了個冷戰。

  「報告丞相,楚軍劉邦派使者前來求見。」正當趙高煩惱不已的時候,手下人前來報告。

  劉邦?他派使者過來,想幹什麼?趙高一聽,顯得有點意外。

  「丞相見還是不見?在下好出去回復。」手下見趙高沉吟不決,便小聲地問道。

  「讓他進來吧!」趙高預感到,這時劉邦派使者前來,可能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他當然不想放棄。

  「楚國沛公使者寧昌前來拜見趙大人。」寧昌在手下的指引下進府向趙高行禮。

  「免禮!不知寧大人前來,所為何事?」趙高屏退左右,單刀直入地問寧昌。

  「在下受沛公委派,前來跟趙大人商議和談一事。」寧昌也不客氣,直接表明來意。

  「和談?跟我?」趙高顯然沒有想到劉邦會來這麼一招,多少有點意外。

  「是的,沛公認為,大秦王朝走到現在,氣數已盡,傾巢之下焉有完卵?趙大人應未雨綢繆,早作打算才是。」寧昌說道。

  「及早打算?哈哈——」趙高狂笑兩聲,藉此掩蓋自己內心的不安。

  「難道不是麼?現在章邯將軍已投靠項羽,沛公的大軍也已兵臨武關城下,過不了多久,兩支隊伍左右夾擊,秦軍能抵擋得住麼?」雖然趙高擺出一副死豬不怕熱水燙的樣子,但寧昌還是按照自己既定的話術進行勸說。

  「既然像你說的這麼容易,劉邦為什麼還派你過來和談?」趙高畢竟是趙高,老謀深算的他突然冒出這麼一句,差點將寧昌噎住了。

  「這個······這個······還不是為了咸陽城的百姓好,你想想,一旦楚國大軍攻進城來,勢必血流成河,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結果。」寧昌好不容易才自圓其說。

  「我看劉邦不是為了這個而跟我和談的吧?」你以為趙高是一歲的小孩,這麼容易就矇混過關?他當然不信!

  「實不相瞞,因為楚懷王曾跟沛公、項羽約定,誰先入關進咸陽,誰便可以自立為王,所以沛公想跟你和談,希望趕在項羽之前入關。」寧昌迫不得已,只好將談判的底牌亮民出來。

  「很好,很好!既然劉邦想跟我談,他開出了什麼條件?」趙高終於弄清了寧昌的來意,不禁暗暗竊喜。

  「沛公說了,只要趙大人將秦二世弄死,並命人打開武關,沛公入關後,便可跟趙大人將秦國的領土分而治之,各自為王。」寧昌回答道。

  「這等大逆不道之事,豈是我等臣子所為?」雖然趙高恨不得立即將秦二世宰了自立為王,但當著使者的面,他嘴巴上還是故作忠誠。

  「趙大人是個明白人,大的道理我就不說了,俗話說,成王敗寇,審時度勢才是真豪傑,況且,殺秦二世也不需趙大人親自動手。」寧昌知道,對付口是心非的趙高,要多費些口舌。

  「唉,劉邦真的想和談?」有了個下台階,趙高的口氣終於軟了下來。

  「這個當然,要不我又何苦冒著生命的危險前來求見?」寧昌回答道。

  「那好,你回去告訴劉邦,等候我的好消息。」趙高沉思了一會,向寧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