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佛事
當蕭衍宣布要捨身同泰寺的時候,群臣都已經傻了。
普通人家捨身,家人子女用錢將人贖回就行了。
可一國的皇帝要捨身,那臣子們要怎麼辦?
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台下的太子蕭統。
身為兒子,同時也是臣子,此時最難辦的就是太子蕭統了。
這時候皇太子蕭統也被父皇的操作給弄傻了,他無神的看著換上僧袍的父皇,這位身體孱弱的太子直接沒能撐住,當場劇烈的咳嗽起來。
此時滿心都是功德的蕭衍,也根本不在意自己這個兒子的死活,他當場就離開講經的蒲團,竟然真的入了同泰寺的僧房。
太子指望不上了,眾臣又將目光投到了蕭衍的頭號寵臣朱異的身上。
陳慶之也沒見過這樣的陣仗,堂堂大梁不能沒有皇帝啊?
他看向朱異,連忙問道:
「朱公,陛下捨身同泰寺確實是陛下一片向佛之心,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君,您是陛下的重臣,請您將陛下勸回宮啊。」
眾人紛紛贊同陳慶之的說法,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朱異。
往日裡,蕭衍無論多麼不合理的請求,朱異都能給出妥當的解決方案,不知不覺中,眾臣也將他視作朝堂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朱異心中得意,蕭衍要捨身同泰寺,自然是和朱異商議好了的。
朱異微微賣了一個關子,最後這才對著眾臣說道:
「普通人家捨身寺院,只有兩條路,一是積攢夠了功德自然可以送寺院還俗了。」
眾臣立刻說道:
「這怎麼行!陛下是一國之君,國家豈可一日無君?再說陛下久居宮外,萬一遇到危險怎麼辦?」
朱異這才說道:「那就只有另外一個辦法了,那就是花錢將陛下贖回,請陛下繼續處理俗務,暫時放下禮佛的事情。」
朱異這句話說完,一部分大臣點頭,但是另外一部分大臣卻皺起眉頭。
佛門捨身,家人贖回,這也在建康也不稀奇。
最難辦的,就是這個贖回的金額。
雖然佛家講究眾生平等,但是總有人比別人更平等。
達官貴人自然要比普通小民更平等一些,那麼贖回他們的錢財自然也要比斗升小民多一些。
可皇帝要多少錢贖回呢?
眾人再次看向朱異,這位掌握了財政仙術的宰相,也是最了解蕭衍心思的大臣,這問題肯定還要朱異回答。
朱異心中也早就定下了數字。
捨身寺院,這是信徒捐贈自己,給佛寺做貢獻,也就是積攢所謂的功德。
家人用錢贖回,那就打斷了捨身者做功德,那就要捐贈同樣價值的功德贖金,這些贖金自然就會代替捨身者的勞作,成為捨身者的功德。
蕭衍也正是發現了這個刷功德的「bug」,才想出了捨身同泰寺的辦法。
朱異伸出一根手指說道:
「贖回陛下,自然不能少了,我看需要這麼多。」
看到朱異豎起一根手指,眾臣微微鬆了口氣,一百萬錢?
那大家朝堂還是負擔得起的。
但是陳慶之皺著眉,以他對蕭衍的了解,這位菩薩皇帝素來注重功德修行,今日突然來了這一招,又怎麼可能為了區區一百萬錢的功德?
果不其然,朱異報出了一個讓眾臣都驚掉下巴的金額。
「一萬萬錢,只要湊足了一萬萬錢,陛下自然會回宮。」
一萬萬錢?
眾臣都傻了。
陳慶之也傻了,一萬萬錢能買多少糧食啊?
如果當年自己在洛陽的時候,朝堂肯支援一萬萬錢,洛陽早就已經守住了!
如果分給一萬士兵,一萬萬錢每人也可以分一萬錢啊!
圍在眾臣周圍的低級官員們也驚呆了,一萬萬錢,足夠他們發多少年的俸祿了?
這些低級官員每個月拿著低微的薪水,他們也許不知道無遮大會花了多少錢,但是聽說贖回皇帝要一萬萬錢的時候,內心都忍不住憤怒了一下。
可那些重臣們聽到了這個數字,卻都看向了朱異,凡是熟悉朱異的大臣都知道,朱異能夠報出這個數字,肯定是有辦法湊齊這筆錢。
果不其然,朱異說道:
「建康附近的鐵冶都在開工,已經鑄成了這一萬萬錢,等明日送到同泰寺,就可以請陛下回宮了。」
陳慶之等大臣們鬆了一口氣,但是他又隱約覺得不對勁,朱異能夠這麼快準備完畢一萬萬鐵錢,肯定是和皇帝蕭衍商議好了的。
建康朝堂,在洛陽河南告急的時候拿不出支援,在益州戰事焦灼的時候拿不出支援,可在捨身同泰寺的時候,朝堂卻能立刻拿出一萬萬錢的巨款出來。
陳慶之想到那些葬送虎牢的弟兄們,總覺得心裡不是滋味。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次日,大量馬車進入建康城,將堆積如山的鐵錢送入同泰寺中。
太子蕭統對著同泰寺磕頭,願意代表諸皇子和大臣,出錢一萬萬,贖回蕭衍。
菩薩皇帝蕭衍,這才「極不情願」的重新換上了龍袍,在朱異和陳慶之的護送下,返回了建康皇宮。
建康城中,都在傳頌皇帝捨身寺院的逸聞,但是聽到朝堂用一萬萬錢贖回皇帝後,建康百姓臉上都露出異樣的神色。
緊接著,又從宮中傳來消息,諸子的浴佛節賀禮中,以湘東王蕭繹的禮物最佳,為了表彰湘東王蕭繹的孝心,蕭衍決定賞賜湘東王蕭繹一千萬錢。
這個賞賜再次引為了朝堂的非議,但是皇帝賞賜自己的兄弟,身為太子的蕭綜卻不能發話,要不然就顯得他嫉妒兄弟。
唯一能夠說話的太子不說話了,群臣自然也沒有話說。
就這樣,這一次浴佛節就在群臣和百姓的議論中,最終落下了帷幕。
——
永樂城中,浴佛節前夕,也有不少官員百姓前往永樂城內的永樂寺祈福。
一些大臣聯名向郡公府上書,認為在此多事之秋,郡公府應該在永樂寺舉行法會,為前線將士祈福。
甚至不僅僅是低級官員,就連政務堂和幕府中,也有重臣有這樣的想法。
只不過蘇澤如今不在永樂城,那麼代表幕府前往永樂寺祭拜的,就應該是主母陳留公主了。
此事甚至形成了一定的輿論風潮,畢竟這個時代崇尚佛法的大臣不少,以往在洛陽的時候,北魏皇帝也會在浴佛節舉行祈福儀式,正如當年胡太后當政時候都會去永寧寺那樣。
以陳留公主在臣子心中的威望,當然可以由她去永樂寺祈福。
但是陳留公主卻破例召集了政務堂和幕府。
要知道這位主母向來是不干預政務的,她破例召集宰執們,讓重臣們都有些意外。
等到眾臣來了以後,陳留公主首先問道:
「典籍上所說的國家正祀有哪些?」
這個問題對於精通儒家典籍的蘇綽不是難題,他迅速給出了答案。
蘇綽說道:「典籍上的祭禮繁多,但是分類後,主要就是祭天地社稷,祭祖先和祭聖賢這三類。」
陳留公主又問道:「浴佛節可是先賢們認定的祭祀活動?」
蘇綽搖了搖,浴佛節當然不是了。
佛教傳入中土,都已經是漢代的事情,這時候儒家的典籍早已經形成了,自然不可能將佛教的節日作為國家祭典。
陳留公主又詢問了幾名大臣,他們也都搖頭,大家畢竟都是讀書人,也做不出睜眼說瞎話的事情。
等到眾人都說完後,陳留公主這才說道:
「郡公出征前,曾經交代過妾身,諸事都要詢問諸位大臣,若是不能決斷的事情,那就訴諸於先賢。」
「既然先賢都沒有說浴佛節要舉行官方祭祀,那還是不辦了。」
聽到陳留公主這麼說,那幾個主張要去永樂寺祈福的重臣也不好說什麼了,畢竟蘇澤對於佛道的抑制態度還是很明顯的,只是沒想到身為元氏子弟的陳留公主,竟然也對佛道如此的不感冒。
不過蘇綽還是鬆了一口氣,主母這個態度給他吃了一口定心丸,至少不用花費太多的精力在佛道之事上,也是對政務堂減負。
要知道操辦這些國家的典禮也是非常費心費力的,而且也要耗費大量的物資。
——
洛陽皇宮中。
奚毅和劉貴站在宮殿內,聽著御座上的皇帝元子攸說道:
「天柱大將軍為國出政討逆,朕在洛陽也無事可做,不能替大將軍分憂。」
劉貴原本是要隨著爾朱榮出征的,但是因為不放心洛陽,所以才被留了下來。
前幾日冀州又發生了民亂,元天穆又帶著人去救火了,所以奚毅成了洛陽最高等級的輔政官員。
劉貴心中暗道,你一個傀儡皇帝還要做什麼?只要你老老實實的待在皇宮中,就能為天柱大將軍分憂了。
劉貴剛準備說話,奚毅說道:
「陛下能為國事著想,是我大魏之幸。」
劉貴也跟著說了幾句場面話,元子攸又說道:
「朕準備前往永寧寺,為前線的將士祈福,兩位愛卿以為如何?」
劉貴本能的想要反對,皇帝出宮就會帶來各種問題,而且爾朱榮的意思也是要慢慢削弱皇帝影響力,怎麼能讓他出宮呢?
但是奚毅卻說道:
「臣以為大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