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北中郎將
蘇澤也是暗暗感慨,隨著自己的地位越來越高,和舊友舊部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自古以來,君臣都是共患難者多,同富貴者少。
因為一個人的身份,往往是複雜多變的。
就拿蘇綽來說,他是蘇澤的師弟,最早的追隨者,政治上的左膀右臂。
同時蘇綽也是武功蘇氏的子弟,是關中士族子弟。
他自幼學習儒學,又是一名儒生。
日後蘇澤當真取得了天下,那蘇綽就是從龍功臣,就是勛貴。
這些身份,都決定了他不會在任何事上都完全跟隨蘇澤的立場,甚至有的時候還會站在蘇澤的對立面上。
自古以來,登上巔峰的帝王,都要稱孤道寡,概莫如此。
想要讓君臣能得始終,也不能僅僅靠著這點人情。
恩威並施,才是長久之法。
等到群臣散去,蘇亮才對蘇澤說道:
「郡公,洛陽那邊要早做打算啊,特別是并州那邊若是先動手,我們就被動了。」
蘇澤微微點頭,蘇亮能提出這樣的建議,說明經過這些年來的朝堂權威不斷衰落,當葬送了相州官軍後,就連蘇氏兄弟這樣的儒門士族子弟,都已經看清楚了洛陽朝堂的本質。
蘇澤看著蘇亮,這對兄弟也是妙人。
弟弟蘇綽性格沉穩,做事也是走的堂堂正正的王道,無論是治政還是獻策,都是光明正大的陽謀,辦事也是一步一個腳印,甚至有時候群臣都覺得他過於迂腐。
蘇亮則多出奇謀,做事也不擇手段一些,反而比弟弟更加激進。
比如對付洛陽朝廷這件事,蘇澤就不會和蘇綽商議,反倒是蘇亮能夠從集團的利益出發,給出更中肯的建議。
隨著關中平定,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現在的朝堂就和黃巾之亂後的東漢朝廷一樣,已經徹底失去了權威。
但是即使是董卓之亂後的朝廷,依然代表了王朝的正統。
挾天子以令諸侯,歷史上有太多前輩指明了最佳的道路。
但是擺在關中面前的問題,有這樣想法的不僅僅是蘇澤一方。
掌控晉陽,在并州虎視眈眈的爾朱榮,同樣用渴望的眼神看著洛陽那座至尊皇座。
蘇澤說道:
「景順安心,本公已經安排一支精銳留在華州,隨時準備支援洛陽。」
蘇澤說著支援洛陽,其實他的意思蘇亮也明白,這是預防洛陽生變的預備隊,只要政局發生劇烈變化,這支隊伍就可以衝進洛陽,搶奪政治資本。
這可以是太后,皇帝,可以是一個具有皇室血脈的皇室宗親,也可以是代表了皇室正統性的玉璽,甚至僅僅是一份詔書。
蘇亮卻沒有因為這支軍隊而安心,反而提醒道:
「郡公,從晉陽到洛陽,快馬只需要十日,就算潼關稍近些,萬一生亂也怕來不及啊。」
蘇澤微微點頭說道:
「景順的思慮極是,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那座城。」
蘇亮對於洛陽附近的重鎮關隘都了如指掌,他瞬間明白了蘇澤的意思,反問道:
「郡公說的是北中城?」
「知我者,景順也,正是也!」
北中城,這座城在曹魏時期就已經建造,後來毀於戰火。
而現在這座城,是孝文帝在太和二十年築於黃河北岸,在黃河邊上有能守望相助的二城,置北中郎府領兵戍守。
鎮守北中城的北中郎將,也是洛陽附近頗具軍權的軍事將領,一向都是皇帝親信或者乾脆是宗王親貴出任。
這座城在黃河以北,所以也叫做河陽城。
在這座城的身後,就是從北方通往洛陽的浮橋,是臨近洛陽最後的險關。
而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高歡控制洛陽後,又在河陽建造了中潭城和南城,合稱為河陽三城。
這三座城成了西魏永恆的噩夢,宇文泰多次傾盡全力,都沒能繞過三城攻下洛陽。
由此可見,河陽城在洛陽北部防禦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蘇亮卻皺眉說道:
「郡公,如今洛陽的北中郎將出缺,可是這座城依然是洛陽大門,太后和陛下就是再昏聵,也不會將這座城交給郡公來守。」
「險關易守,人心難測,如果是朝堂的軍隊守衛北中城,怕是擋不住那南下的猛虎啊?」
蘇澤微微一笑,蘇亮說的沒錯,大魏那位太后再昏聵,也不會將洛陽門戶交給蘇澤來守的。
但是蘇澤卻說道:
「這不是有一個現成的人選?」
蘇亮疑惑的看著蘇澤,蘇澤說道:
「征東將軍李神軌,深得太后信任,又是將門世家出身,曾經多次隨父出征屢立軍功,他不就是北中郎將最好的人選?」
「啊?」
蘇亮驚疑的看著蘇澤。
前些日子,李神軌剛過潼關,想要投靠蘇澤,卻被于謹留在了華州。
李神軌願意嗎?
蘇亮問道:
「李將軍剛剛從洛陽赴關中,他願意返回洛陽嗎?而且他父孝在身,能接任北中郎將嗎?」
蘇澤平靜的說道:
「識時務者為俊傑,這位李將軍和他的父親一樣,都是俊傑。」
「本公給了他一次選擇,返回洛陽是他自己選的。」
「父孝在身?如今正是大魏江山社稷危難之際,李征東挺身而出,太后定然會奪情,讓他先為國盡忠。」
這下子蘇亮全都明白了,蘇澤恐怕已經派遣使者,和李神軌達成了協議。
李神軌可以在留在關中安享富貴,和返回洛陽擔任北中郎將之間二選一。
不出意外的,李神軌選擇了後者。
靠著父兄的餘蔭,李神軌留在關中,若是蘇澤不倒,當然不失富貴。
但是當年李神軌為了進步,能夠給胡太后當面首,就說明他不甘心做一個富貴閒人。
李神軌這樣的人,你可以唾棄他的品德,輕視他的能力,但是不能小看他們選擇的勇氣。
在蘇澤開出的二選一中,李神軌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返回洛陽。
至於陪同李神軌返回洛陽的那些精兵是哪裡來的?
他返回洛陽後,大魏朝堂會不會任命他為北中郎將?
這些事情就不是李神軌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他只需要在蘇澤的安排下返回洛陽,那日後的功勞簿上總有他一筆。
——
洛陽。
長樂王元子攸帶著親信內侍蘇順返回府中,剛回府就得到了消息,又有幾名重臣想要將家人送出了洛陽,來請他這個新任的七兵尚書行個方便。
這些年,大魏朝堂人才凋零,門下省的宰執人數越來越少。
作為年輕有為的宗室,元子攸雖然身為「帝黨」,為胡太后所不喜,但是實在是無人可用,在信都之敗的消息傳到洛陽後,元子攸終於被授散騎常侍,七兵尚書,參知門下省事。
其實這個官位只是對現實情況的追認,從很早以前門下省議事就都帶著元子攸了,但是接手了七兵尚書這個負責京畿兵權和禁軍糾察的要職,元子攸並沒有任何的欣喜。
自從宮變後,胡太后對洛陽軍權看得很緊,別說一個小小的七兵尚書,就是領軍將軍,護軍將軍,也無法染指宿衛和洛陽宮門的軍權。
元子攸這個七兵尚書,唯一能夠調動的就是看守洛陽外城城門的城門尉。
甚至這個城門尉都是和河南尹共掌的。
但是這個虛職,在如今卻有很大的作用,洛陽卿貴們要出城,自然需要元子攸點頭。
元子攸倒是也沒有為難這些人,只要是求上府來的,全都批條子放行。
「大王,蘇留後使在等您。」
如今在洛陽城中,能夠毫無障礙的出入每一位達官貴人府邸的人,就是這位無官無品的高平郡公留後院的留後使蘇算了。
元子攸和蘇澤的交往從很早就開始了,蘇算自然可以隨意出入他的府邸,甚至管事的直接讓他在屋內等待元子攸回府。
蘇算在入夜後拜訪,定然是有要事,但是他猜不到這位在洛陽炙手可熱的留後使,火急火燎的在府內等他是為了什麼。
元子攸也不願意多猜,直接帶著蘇順進入內堂,見到了這位矮胖精明的留後使。
蘇順自覺地查看四周,屏退下人後,關上大門守在門口。
元子攸這才開口說道:
「蘇留後使入夜拜訪,所謂何事啊?」
蘇算並沒有因為和元子攸熟悉而失了禮數,而是很恭敬的行禮後,這才說道:
「下吏前來,是為了向大王推薦一位解憂人。」
「解憂人?」
「北中郎將出缺,大王不是憂心合適人選嗎?」
元子攸心中警惕,這北中郎將曾經是人人爭搶的要職,可如今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倒霉差事。
元子攸作為七兵尚書,也算是這北中郎將的上級,他對於雄踞并州的爾朱榮也很忌憚,所以本著寧缺毋濫的態度,遲遲沒有選出合適的北中郎將。
但是元子攸對於關中的蘇澤同樣忌憚,他做出一個笑容說道:
「這件事非是我一個小小的七兵尚書能夠決定的,蘇留後使為何不去找酈公?如今酈公掌門下省事,太后對他老人家可是多為倚仗的。」
蘇算也是老謀深算,對於元子攸試探性的詢問並沒有回答,他直接說道:
「下吏只是請長樂王將推薦人選報予太后就行了,這個人選太后一定會滿意的。」
(本章完)